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在非繁殖季节判断绵羊的发情状况,试验以新疆高海拔地区中国美利奴羊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测定(ELISA)法测定绵羊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4)、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研究激素诱导发情羊、发情症状不明显羊、不发情羊体内激素分泌规律的差异。结果表明:激素诱导发情羊的E2含量比不发情羊高,差异显著(P<0.05);但是在P4、FSH、LH水平上,激素诱导发情羊要低于不发情羊,差异不显著(P>0.05)。发情羊与发情不明显羊在4种激素含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公羊试情存在一定缺陷,而通过测定E2含量判定绵羊发情状态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为使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绵羊生产能够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并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本研究对两品种绵羊卡拉库尔羊及哈萨克羊利用诱导发情技术在非繁殖季节诱导其发情并配种产羔,获得了较好结果。同时,对这两品种绵羊诱导发情产羔情况进行了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1)卡拉库尔羊诱导发情率72.68%显著高于哈萨克羊发情率58.19%(P0.05);(2)卡拉库尔羊诱导发情后配种妊娠率85.11%显著高于哈萨克羊配种妊娠率63.11%(P0.05);(3)卡拉库尔羊诱导发情后配种产羔率75.89%显著高于哈萨克羊配种产羔率53.40%,同时卡拉库尔羊死羔率5.31%显著低于哈萨克羊死羔率12.70%(P0.05)。  相似文献   

3.
垂体是哺乳动物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主要通过调控激素合成来调节动物发情。为了研究绵羊垂体系统在发情状态和乏情状态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本研究使用RNA-seq技术分析了发情期和乏情期哈萨克羊垂体前叶的转录组数据。通过比较转录组数据发现:在发情期和乏情期的哈萨克羊垂体中共筛选出了3 211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包含298个上调的和2 913个下调的基因。利用GO和KEGG富集分析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发现:它们被显著地富集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等调控发情的信号通路上,提示这些基因在调控哈萨克羊发情状态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研究丰富了绵羊的转录组资源,为今后深入研究绵羊季节发情机制、提高绵羊繁殖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选择临床健康试验绵羊8只随机分为2组,每天分别按每千克体重2.5g和5.0g的剂量投服狼毒粉,并在试验前和试验后每隔4d测定血清中T-AOC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表明:低剂量组试验羊血清T-AOC活性在第4d显著下降(P0.05),12d后又上升(P0.05);高剂量组试验羊血液中T-AOC活性在第4d开始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低剂量组试验羊血清MDA含量在24d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试验羊血清中MDA含量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择高繁殖力小尾寒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公认的CIDR结合外源激素处理使其同期发情,与自然发情及乏情的小尾寒羊作对比,利用反转录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SR)基因在卵巢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同时对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岛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自然发情绵羊和外源激素处理发情的羊在发情表现和时间上无明显差别;在转录水平的检测结果上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它们显著高于在乏情期绵羊卵巢细胞内的表达(P<0.05)。尽管激素处理的同期发情羊卵巢细胞内的ESR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乏情期绵羊,但是仍然显著低于自然发情期绵羊卵巢细胞的表达(P<0.05)。此外,自然发情和激素处理的绵羊ESR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和10.77%,而发情期绵羊ESR基因启动子处于超甲基化状态(92.30%)。以上结果说明,外源激素处理的同期发情小尾寒羊尽管发情表现、时间等与自然发情的绵羊类似,但是ESR基因在蛋白水平上差异显著,且其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也许是目前胚胎移植后着床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对219只农区藏羊进行同期发情试验,其结果表明,采用CIDR+PMSG法处理后,农区藏羊72h内的同期发情率达到82%,情期受胎率达到80.00%;采用PG+PG法处理,农区藏羊的72h内农区绵羊的同期发情率达到62.50%,情期受胎率达到60.42%,而对照组中72h内农区绵羊的同期发情率仅为37.04%,情期受胎率仅为37.03%,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IDR+PMSG组和PG+PG组与对照组的同期发情率及情期受胎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非繁殖季节诱导多浪羊同期发情单次授精效果,试验在舍饲条件下选择120只多浪羊采用孕激素合剂+阴道孕酮释放装置(CIDR)+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进行诱导同期发情处理,随机挑选60头作为对照组,以1∶5比例引入种公羊本交,选择60头作为试验组,采用连续跟踪试情单次鲜精人工授精的方法,连续2个情期进行配种和观察,测定多浪羊的同期发情率、产羔率、发情初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结果表明:第1情期同期发情率试验组(90.0%)与对照组(93.3%)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非繁殖季节利用孕激素合剂+CIDR+PMSG能够诱导多浪羊同期发情;每天4次连续跟踪试情发现,试验组平均发情初始时间为(30.51±6.50)h,发情持续时间为(31.50±4.50)h,在第1和第2情期母羊发情结束时单次鲜精授精后发现,总产羔率试验组(78.3%)与对照组(86.6%)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单次授精结合诱导同情发情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总产羔率和准确的输精时间,从而确定诱导同期发情条件下母羊开始发情的时间和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来源的激素产品对杜泊绵羊和萨福克绵羊发情和超排效果的影响,试验选用成年杜泊和萨福克母羊各18只,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8只(杜泊和萨福克母羊各9只),对照组羊使用进口阴道栓(CIDR),注射200 mg/只进口促卵泡素(FSH),试验组羊使用国产阴道栓,注射300单位/只国产FSH,统计2个品种羊的超排有效率、黄体数及胚胎回收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超排处理有效率均为94.44%(17/18);试验组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平均黄体数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羊均可利用胚胎数为8.73枚/只,较对照组的6.69枚/只提高了2.04枚/只(30.49%,P0.05);同时用国产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排处理,每只供体羊处理费用较进口产品降低235元。上述结果表明,国产阴道栓和激素产品成本低廉,性价比高,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用于绵羊的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  相似文献   

9.
探索盐穗木对家兔血清酶的影响。选取临床健康、体重相近的家兔12只,根据灌喂剂量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3只。在对家兔连续灌喂盐穗木醇提取物后,分别于7、14、21和28d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AST、ALT、ALP和LDH的浓度。结果显示,以0.9%生理盐水溶解盐穗木醇提取物,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AST活力均差异显著(P0.05);ALT活力无统计学上差异;ALP、LDH活力在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以40%乙醇溶解盐穗木醇提取物,高剂量组血清中AST、ALP活力及中剂量组LDH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但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ALT活力无统计学差异。随着盐穗木醇提取物灌喂浓度的提高,血清中AST、ALT、ALP和LDH活力呈剂量依赖关系,说明一定剂量的盐穗木醇提取物对家兔肝脏功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养羊业在新疆畜牧业经济中占有主要位置,因新疆的绵羊品种基本上是季节性多次发情的品种,它对外源激素的效应不太敏感,遗传性能比较稳定的土种本地品种羊,数量比较多,所以养羊生产受季节性限制,同时影响新疆养羊业经济收入.满足不了畜产品种市场的全年需求,制约着养羊业高效发展.为探索应用激素调控绵羊繁殖生产,诱导绵羊非繁殖季节发情配种,挑选细毛羊和部分土种羊经产母羊共计187只,分成两组,第Ⅰ组157只细毛羊和Ⅱ组30只哈萨克羊,用外源促性腺激素进行诱导发情处理,结果Ⅰ组产羔率达到了32.48%,比Ⅱ组的6.67%高出25 81个百分点,P<0.01,研究表明应用外源生殖激素对细毛羊在非繁殖季节实施诱导发情是可行的,但是哈萨克羊对外源促性腺激素的应答没有细毛羊敏感.  相似文献   

11.
以杜湖杂交一代空怀母羊为试验动物,采用CIDR+PMSG+PG法进行同期发情和定时输精,研究PMSG剂量、母羊经产与否、同期发情处理季节对绵羊定时输精效果的影响,旨在为提高绵羊定时输精效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同期发情处理过程中注射330 IU PMSG组的情期受胎率(81.5%)显著高于250 IU PMSG组(70.0%)(P<0.05);初配羊的情期受胎率(85.2%)显著高于经产羊(75.8%)(P<0.05);在秋季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羊的情期受胎率(81.6%)显著高于春季组(70.7%)(P<0.05)。说明PMSG剂量、母羊经产与否,以及同期发情处理的季节,均对绵羊定时输精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Vc)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STI)诱导的小鼠胰腺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试验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12只清洁级雄性小鼠,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为模型组(STI组),饲喂添加STI的日粮;第3组为Vc1组,饲喂添加STI和低剂量Vc的日粮;第4组为Vc2组,饲喂添加STI和高剂量Vc的日粮。3周后处死小鼠,测定其氧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所示,STI组胰腺和血清中的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等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Vc组胰腺和血清中的MDA含量与STI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CAT、T-SOD等活性与STI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Vc组胰腺和血清中MDA含量与低剂量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CAT、T-SOD等活性与低剂量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表明,适当剂量的Vc可以降低STI诱导的小鼠胰腺氧化应激程度,起到抗氧化作用,但其抗氧化能力与添加剂量密切相关,过量摄入Vc反而会促进氧化。  相似文献   

13.
探索紫锥菊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成年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免疫抑制模型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 mg/kg),免疫抑制小鼠紫锥菊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正常对照小鼠紫锥菊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免疫抑制小鼠紫锥菊提取物组和正常对照小鼠紫锥菊提取物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100mg/kg、50 mg/kg、25 mg/kg灌胃,连续灌胃21d,测定其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溶血素水极显著降低(P0.01);正常小鼠高剂量试验组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紫锥菊高、中剂量组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血清溶血素水平显著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免疫抑制小鼠紫锥菊高、中剂量组脾脏指数极显著提高(P0.01);各试验组胸腺指数极显著提高(P0.01);紫锥菊高、中剂量试验组血清溶血素水平有极显著提高(P0.01),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不同剂量PMSG对夏季波杂山羊诱导发情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炔诺酮阴道栓结合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诱导发情方案对江淮地区波杂山羊进行夏季诱导发情处理,比较了不同剂量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诱导波杂山羊的发情效果,测定了处理羊外周血液雌二醇和孕酮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5IU和8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时波杂山羊的诱导发情率为100%,显著高于10、12、15IU/kg剂量组的72.22%、71.43%和77.78%,(P<0.05);不同剂量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诱导发情羊的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剂量为8IU/kg时发情羊的受胎率最高(68.75%);处理羊外周血液雌二醇浓度在发情日达到峰值(119.85pg/mL±1.63pg/mL);孕酮在植栓第10天浓度比较高(0.69ng/mL±0.18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基础水平,撤栓后在发情配种时浓度降低,且低于对照组的基础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了染料木素对肉鸡生产性能、肌肉氧化稳定性和空肠形态的影响。试验选择675只Ross308仔鸡随机分为9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日粮处理包括阴性对照组(不含任何添加剂)、2个阳性对照组(20 mg/kg维吉霉素或杆菌肽锌)和6个染料木素组(10、20、40,、80、160和320 mg/kg)。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21 d和22~42 d日粮添加抗生素和20~80 mg/kg染料木素均显著增加采食量(P 0.05)。此外,与其他组相比,抗生素组和20~80 mg/kg染料木素组日增重显著提高(P 0.05)。虽然胰腺、心脏和腿肌的相对重量不受日粮处理影响(P 0.05),但抗生素组或20~40 mg/kg染料木素组显著提高了胴体重(P 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染料木素显著降低了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浓度(P 0.05)。20~320 mg/kg染料木素组可提高肌肉氧化稳定性(P 0.05)。抗生素组绒毛高度最大(P 0.05),其次是40 mg/kg染料木素组。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抗生素降低了回肠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数量(P 0.05)。同样,日粮添加20 mg/kg以上水平的染料木素可减少沙门氏菌数量(P 0.05)。日粮中添加抗生素和20~80 mg/kg染料木素均可提高粗蛋白质、粗脂肪和能量的消化率(P 0.05)(P 0.01)。本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0~80 mg/kg染料木素对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氧化稳定性和肠道菌群具有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6.
Smad2基因是Smads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Smad家族中的信号分子对绵羊的繁殖、卵泡发育有重要影响。本实验选取24只3~4岁健康空怀敖汉细毛羊,采用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Smad2基因在绵羊不同发情时期(乏情期、发情间期、发情前期、发情期)的表达量并分析其在卵泡中表达规律。结果表明:Smad2基因m RNA和蛋白均在绵羊发情前期表达量最高,m RNA水平极显著高于乏情期、发情间期和发情期(P0.01);而发情前期蛋白水平极显著高于乏情期和发情期(P0.01),虽高于发情间期,但差异不显著(P0.05);Smad2蛋白主要在卵巢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以及卵母细胞表达。据此,Smad2基因可能会促进敖汉细毛羊的发情启动。  相似文献   

17.
旨在利用Solexa测序技术分析、挖掘营养诱导非繁殖季节绵羊发情期和乏情期卵巢组织micro RNAs(miRNA),为进一步研究特定miRNA参与非繁殖季节绵羊发情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以不同营养水平饲喂的哈萨克绵羊作为研究对象,在非繁殖季节前后分别屠宰已鉴定的3只发情(EN)和乏情(AN)母羊,分别采集卵巢(O)组织,构建两个小片段RNA文库(OEN和OAN),进行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差异表达的miRNAs在哈萨克羊卵巢中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两文库分别获得8 665 978(发情期)和9 071 102条(乏情期)clean reads,且绝大多数小RNA序列长度为21~23nt。两文库相比较,发现有9个已知和104个未知miRNAs表达差异显著(P0.01)。利用qRT-PCR随机选择的6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验证,其表达水平和测序分析结果一致。KEGG通路分析表明,这些差异miRNAs的靶基因主要参与了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精氨酸和鸟氨酸代谢及甘油磷脂代谢等营养调控通路。结合靶基因预测及通路富集分析,推测差异表达的miRNAs是通过营养代谢通路对绵羊的非季节性发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北京燕顺牧业于 2 0 0 2年 9月 11日由澳大利亚引进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萨福克三个品种高产肉用绵羊 5 3 9只 ,由于此期正是澳大利亚绵羊的非繁殖季节 ,再加上进口种羊刚刚度过运输、隔离、检疫长达三个多月的应激状态 ,并且由放牧饲养转变为全舍饲圈养 ,因此母羊表现发情症状不明显。为达到迅速扩繁的目的 ,我们利用国产药物对 2 5 9只乏情期母羊进行了诱导发情处理 ,结果发情 167只 ,诱导发情率 64 5 % ;第一情期受胎 111只 ,第一情期受胎率 66 5 %。有效地解决了进口肉用绵羊非繁殖季节的正常繁殖问题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摘要:本文应用FSH (促卵泡生成素)等药物对后备母猪和乏情母猪进行疗效试验。结果发现,后备母猪的FSH组和PMSG (孕马血清)组发情率分别为65.39%和66.67%,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配种受胎率分别为82.35%和78.57%,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窝均产仔数分别为10.94头和9.14头,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母猪的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均不理想。对断奶30 d不发情的乏情母猪,FSH组和PMSG组发情率分别为85.71%和86.96%,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配种率受胎分别为86.67%和8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窝均产仔数分别为11.46头和10.06头,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母猪的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均不理想。表明FSH组和PMSG组对后备母猪、乏情母猪疗效显著,且FSH组优于PMSG组。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地区母牦牛繁殖率普遍偏低,初情期母牦牛的乏情情况较为普遍,严重影响其繁殖性能.为探究初情期母牦牛乏情产生的机理,以其营养代谢为切入点,对乏情和发情的初情期母牦牛的血液各类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乏情组母牦牛促性腺激素(GnRH)、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激素(E2)和孕酮(P4)均显著低于发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