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以急性发病、高病死率为特征。近年来,由基因C型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C)引起的鸭甲型病毒性肝炎广泛流行于中国和韩国,严重影响养鸭业的发展。论文对DHAV-C的发现、分类地位、基因组结构及遗传进化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特征,对2017-2019年从山东省采集的27份疑似鸭肝炎病毒感染的病料采用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并进行RT-PCR鉴定,随后对分离株的VP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以及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从27份疑似病料中共分离出了22株病毒,8株为鸭甲肝病毒1型(DHAV-1),14株为鸭甲肝病毒3型(DHAV...  相似文献   

3.
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hepatitis-Ⅰ.DVH—Ⅰ)1945年首次发现于美国的长岛。1953年起蔓延至世界各地.是小鸭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主要感染5周龄以内的小鸭.以2周龄内的雏鸭最易感.对新生鸭的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90%以上。近几年来.该病在浙江省养鸭地区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现将鸭肝炎病毒Ⅰ型的分离及其鸡胚适应性的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将鸭肝炎病毒(DHV)E53鸡胚致弱株适应鸭胚成纤维细胞(DEF),连续传代至第16代时出现细胞病变(CPE),第21代时CPE呈现规律性,接毒后72 h CPE达80%,其病变特征是细胞间隙增宽、细胞崩解死亡、脱落.经病毒细胞培养物滴度测定、RT-PCR检测和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证明DHVE53株能够在DEF上增殖.  相似文献   

5.
对河南南阳、安徽亳州、湖北潜江三地鸭血清样本用PCR进行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检测,并从三地经检测为DHBV阳性的样本中各挑选1份进行DHBV全基因的扩增、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河南南阳、安徽亳州、湖北潜江三地的鸭乙型肝炎自然感染率分别为17.6%、13.6%、16.1%,差异不显著(P>0.05)。河南南阳、安徽亳州、湖北潜江3株DHBV基因组全长分别为3024、3027、3024bp,均含有编码P、S和C蛋白的3个开放阅读框。通过各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发现编码P蛋白的区域差异较大。全基因序列分析显示,3株DHBV核苷酸同源性为95.1%~97.4%,与选取的25株参考株同源性为90.3%~96.2%。遗传进化分析及P蛋白关键位点分析结果表明,3株均为类中国基因型,湖北潜江的DHBV毒株P蛋白3位-345位关键氨基酸残基位点与中国毒株基因型相同,在367位-771位关键氨基酸残基位点与西方毒株基因型相同,推测其产生了重组。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华中地区的3株鸭DHBV全基因序列,为DHB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同时检测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HAV-3)和鸭圆环病毒(DuCV)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试验根据NCBI中收录的DHAV-3 VP1和DuCV cap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建立了同时检测DHAV-3和DuCV的双重荧光定量PCR,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并采用该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不与其他常见鸭病原发生交叉反应,对DHAV-3和DuCV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3.8 copies/μL和7.3 copies/μ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从65份临床样品中分别检出DHAV-3和DuCV阳性样品11份和28份,与现有地方标准符合率分别为95.4%和90.8%。研究表明,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DHAV-3和DuCV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Ⅰ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的鉴定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死亡率高,死亡鸭多呈角弓反张,其肝脏常有特征性的出血性病变.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DHV)是本病病原,目前归属于小RNA病毒科的未确定种,DHV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其中Ⅰ型呈世界范围分布,Ⅱ型仅限于英国,Ⅲ型则限于美国.DHV还存在一类毒株,与Ⅰ型仅有部分血清学相关性,Sandhu等(1992)称之为Ⅰ型的变异株,命名为Ⅰa型。  相似文献   

8.
王妍 《水禽世界》2013,(3):34-38
从本试验是对山东招远地区采集疑似鸭肝炎的发病濒死鸭肝组织进行病原分离,通过鸡胚尿囊腔接种传代方法分离到一株病毒,对该病毒进行了特异性检验、PCR检测、理化特性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毒是血清I型鸭肝炎病毒,我们将这株病毒命名为DHV—ZY株。  相似文献   

9.
从浙江省某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番鸭群分离到1株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CH12株,分离毒株经动物回归试验、ELD50测定、中和试验等确定为DHV-1(基因A型DHV)。通过RT-PCR方法对DHV CH12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段扩增并测序。结果表明,CH12株的全基因组长度为7690 bp(不包括PolyA),包括626 bp的5′UTR,6747 bp的ORF和317 bp的3′UTR。CH12株各基因均与基因A型DHV毒株的序列相似性较高,与基因B型和基因C型DHV毒株的序列相似性较低。全基因组核苷酸、多聚蛋白、VP0、VP3、VP1、2C和3D基因的进化分析均显示,CH12株均与基因A型DHV在同一进化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属于基因A型DHV。  相似文献   

10.
为研制血清Ⅰ型鸭肝炎病毒主要的结构蛋白之一VP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将鸭肝炎病毒免疫BALB/c小鼠,利用原核表达的Ⅰ型鸭肝炎病毒VP3重组蛋白作为抗原进行筛选以及3次亚克隆后,获得了一株(2G3)能够稳定分泌抗VP3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为IgG1,ELISA检测腹水效价为1∶12 800。鉴定结果表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效价高,反应原性强,为后续建研制血清Ⅰ型鸭甲型肝炎病毒的快检试剂盒及建立病原及抗体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为研究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基因组异构体的存在形式,本研究在已建立的以pCC1FOS为载体的DEV疫苗株基因文库基础上对DEV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并进一步对DEV基因组的异构体进行了研究。对261个重组fosmid中的DEV基因组片段的末端序列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初步证明了DEV基因组有3种异构体,即P型、IS型和ILS型,未发现IL型的存在。并且,以上3种异构体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7.1%、8.6%和14.3%。通过对11个重组fosmid的全序列测定,进一步确认了以上3种异构体的存在。该结果为DEV的分类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铁岭某鸭场的雏鸭突然发生以“背脖”为主要症状、肝脏出血点为主要剖检变化的疾病,死亡率达70%。从病死鸭的肝脏内分离到一株 病毒,人工感染2日龄雏鸭及12日龄鸭胚,致死率达100%,并出现鸭病毒性肝炎的特征性病变。该病毒的毒力可被特异性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 清所中和。病毒分离及血清学鉴定结果证明,该病毒为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4.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小鸭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5周龄内的小鸭,以2周龄内雏鸭最易感.该病潜伏期短,死亡快,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脏肿胀出血.  相似文献   

15.
新型鸭肝炎病毒FS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参考GenBank中已公布的新型鸭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5.O软件,在序列保守区域分别设计了7对引物,通过RT-PCR方法对本实验室已鉴别纯化的新型鸭肝炎病毒Fs株进行了分段扩增,经过测序拼接整理,获得Fs株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中登录号为EU877916)。序列分析表明,Fs株全长7792个碱基,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51aa。将各基因与国内外已发表的新型鸭肝炎病毒参考毒株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与G株(GenBank登录号为EU755009)核苷酸相似性最高,为99.2%,而FS株与G株和C—GY株(GenBank登录号为EU352805)的氨基酸相似性最高,均为99.6%,与DHV—HS株和DHV-HSS株的相似性最低,均为83.6%。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与G株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及RACE方法扩增得到鸭肝炎病毒(DHV)浙江分离株Z10的全基因(5',3'末端序列用RACE法扩增)及4株DHV分离株的VP1基因.结果表明,分离株Z10的全基因片段长7689 bp,有1个大的开放读码框(ORF),ORF位于626~7326位核苷酸,编码2249个氨基酸.Z10分离株全基因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6株具有代表性的DHV核苷酸序列比对,同源性94.5%~98.4%;所测得的DHV分离株的VP1基因的序列与目前GenBank上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DHv-Ⅰ VP1基因进行比对分析,结果4株Ⅰ型DHV的VP1基因cDNA长度均为714 bp,编码238个氨基酸.4株DHV-Ⅰ之间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99.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0%~100%;与参考毒株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2.2%~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0%~100%;表明各分离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属于同一基因群.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I型鸭肝炎病毒(DHV-1)在鸭胚成纤维细胞系(DEF-h)中的增殖规律,本研究将DHV-1野毒株(ZJ-08株)接种DEF-h细胞,连续传代3次后,观察病毒对细胞的致病变效应(CPE),并对病毒核酸及其蛋白的表达和病毒增殖特性进行了鉴定。研究结果显示,DHV ZJ-08株能够在DEF-h中有效增殖,并产生典型的CPE,病毒蛋白在细胞中也获得了良好表达,并与DHV-1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一步生长曲线显示ZJ-08株病毒感染DEF-h 12 h开始增殖,36 h~60 h进入快速增殖期,72 h达到峰值,TCID50为10-4.3/mL。本实验为进一步的DHV-1的致病机理和细胞灭活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An assay to determine 50 per cent neutralisation end points of duck anti-duck hepatitis virus sera was developed using a plaque assay to quantify residual virus.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Ducklings produce a serological response within four days of vaccination and the response reaches a maximum within nine days.  相似文献   

19.
基因C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将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DHV)分为3个血清型.1型(DHV-1)属于小RNA病毒科中为DHV-1成立的一个新属[1-3].2型(DHV-2)已被改称为鸭星状病毒1型(duck astrovirus 1, DAstV-1)[4],对其聚合酶基因部分序列的分析可支持该分类[3,5].虽然3型(DHV-3)仍被ICTV(2005)归属于小RNA病毒科[6],但其聚合酶基因亦具有星状病毒的特点[3,5],因此,不宜再将DHV-2和DHV-3称为DHV的2个血清型.  相似文献   

20.
鸭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反复冻融、氯仿处理、滤膜过滤、PEG反透析浓缩和分子筛层析的方法纯化DHV免疫BALB/c小鼠,同时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筛选抗DHV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间接ELISA方法,经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效果良好。经一系列融合、筛选,成功获得阳性杂交瘤细胞株4株,并制备出了腹水,分别命名为285、2E8、5E6和6C11。特性鉴定结果表明4株单抗ELISA效价均比较高且特异性好,中和特性稍差,和两株Ⅰ型标准毒以及在山东分离到的几株病毒均有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