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17年我国生猪产业恢复性增长,市场供应相对宽松,猪肉进口量下降;生猪价格步入下行通道,但仍保持了相对较好的养殖盈利。农牧企业继续重金投资生猪产业以抢占各方优势资源,预计未来新增产能超亿头。由于环保政策调整,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低效落后产能日趋淘汰、存量产能持续优化、优质产能快速发展的局面逐渐形成,国内生猪产业"三足鼎立"格局深化。在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猪业将适当"休养生息",新增投资及规模企业布局放缓,存量资源优化和提质增效将成为发展重点,政策与资本共同驱动养猪业生态圈重构。预计2018年,能繁母猪存栏继续恢复,养殖模式探索多样化,养殖成本或难下降,生猪价格波动趋缓,生猪出栏仍将保持盈利。  相似文献   

2.
目前生猪产能已恢复至常年的九成以上,价格也随之回落.近日,牧原、新希望、大北农等上市猪企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各出奇招.从前期"疯狂"扩张产能,到现在比拼成本控制,生猪养殖行业"成本为王"的时代即将到来? ◆生猪产能已恢复至常年九成 生猪产能恢复快,生猪价格后续上涨空间有限.农业农村部2020年12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超过4100万头、生猪存栏超过4亿头,生猪产能已恢复到2017年底的90%以上.2020年11月,规模猪场新生仔猪超过3100万头,比年初增长94.1%;全国规模猪场比年初增加1.6万家,散养户比年初增加228万户.  相似文献   

3.
受能繁母猪存栏自2014年开始持续下降以及环保政策下部分地区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断崖式下跌影响,2016年生猪出栏连续第2年大幅下降,生猪产品价格均创新高.受玉米等饲料原料成本下降影响,养殖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国内外猪肉价差持续扩大并保持高位,猪肉进口量剧增,一定程度上了弥补了国内猪肉供给的不足,尤其下半年供需偏紧局面显著改善,猪价开始稳中有降.2017年猪肉产量预期稳中有增,进口量将继续保持高位,猪价将会稳中有降.受益于养殖成本下降,生猪养殖仍将会保持较好收益,有利于产能的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是中国养猪业"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生态优先、效率提升已成为政策的主导路线。全年养猪业产能缩减,猪肉进口冲击达到新高峰,价格涨至历史新高,并实现超高盈利;散户持续退出,养猪、饲料企业加速扩张,未来增加产能将超过亿头,散养(小规模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户(规模化养殖场)以及大规模养殖场(集团)三足鼎立的格局初现,养殖结构持续优化。预计在政策、资本力量的主导下,2017年将是多因素影响下的中国猪业恢复性增长年,能繁母猪存栏缓慢恢复,效率指标改善或更明显,低成本时代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5.
猪鸡互作     
9月,老马和工作团队完成了中国猪业展望报告2015,根据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我们认为2015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会略有减少,由于2014年下半年的能繁母猪存栏量降到了10年来的最低点,仔猪供应量在2014年底出现低点,将造成2015年6月以后一段时间的生猪出栏减少和猪肉供不应求,活猪和猪肉价格相应增长。2015年的生猪产量将可能出现非疫病因素的减产:养殖成本由于饲料原料价格的增加而显著增长;供应量减少和成本增长将促使活猪价格上涨;猪农收入同比增长;生猪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持续,生猪生产仍处于低质量和低安全度的供过于求状态,消费、环保、效率、资金成为去产能的四大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生猪产能已恢复至常年的九成以上,价格也随之回落。近日,牧原、新希望、大北农等上市猪企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各出奇招。从前期"疯狂"扩张产能,到现在比拼成本控制,生猪养殖行业"成本为王"的时代即将到来?生猪产能已恢复至常年九成生猪产能恢复快,生猪价格后续上涨空间有限。农业农村部2020年12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超过4100万头、生猪存栏超过4亿头,生猪产能已恢复到2017年底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7.
2014年,中国养猪业开创近15年来多项之"最":产能过剩程度最大、亏损深度最深、亏损时间最长、抗风险能力最强、近10年淘汰过剩产能速度最慢、近10年亏损期疫情最平稳等。2014年中国生猪养殖业的变化可形象比喻为"温水煮生猪"。预计,2015年能繁母猪存栏或再压缩,能繁母猪存栏4 000万头是一大关;第一季度生猪出栏量同比或将下降1%左右,第二季度下跌4%,全年下降2%左右;2015年第二季度猪价增幅或较大,年度均价15~15.5元/kg,仔猪价格和母猪价格将随猪价上涨而回暖;年度生猪平均盈利或在百元左右;仔猪出售第一季度仍将亏损,第二季度后或将恢复盈利。  相似文献   

8.
1生猪市场行情1.1生猪收购价格变化3月份,市场缺猪严重,养殖户惜售情绪较浓,多数地区猪价继续快速上涨,很多地区外三元生猪均价突破20元/kg,打破了2011年6月19.6元/kg的价格高点。整体来看,能繁母猪存栏连续30个月下降,行业去产能持续。多地暴发仔猪腹泻和五号病等猪病,引发高死亡率,叠加能繁母猪产能不足。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猪价频创"新低".近日,各家上市猪企陆续公布6月生猪销售情况简报,销售价格低迷,持续跌破猪企自繁自育"成本线",头部猪企发展重点从快速扩张转为降本增效.业内人士指出,实现降本增效的根本还是提升养殖本身的效率.此外,猪企需完善人才管理和资金储备,做好迎接行业冬天来临的准备. 猪价下行击穿行业成本 受非洲猪瘟等多重因素影响,在利润驱使下,去年以来养猪户纷纷进入行业,全国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长1.1%,连续19个月增长,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7.6%.近期生猪存栏量保持在4.16亿头以上,已基本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过去了,养猪暴利期一去不复返了!2017年过去了,但2017年的猪市微利期将会持续。2018年中国猪市将会怎样?2018年中国猪业又将如何?笔者认为:2018年的中国猪市仍然是微利期,2018年的猪业形势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中国猪业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淘汰落后产能进程加快;过去是养猪散户迅速退出,现在及未来是中小猪场即家庭农场逐渐减少,规模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分析了2021年山东省生猪市场行情,并对生猪产能规模和养殖效益情况进行解析.2021年在生猪产能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的基础上,规模养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但在高成本下生猪养殖收益持续走低.同时受生猪产能去化,养殖效益低靡的影响,生猪饲料消费增幅放缓,但生产集中度持续提高.本文对2022年生猪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以来,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之下,我国生猪基础产能持续加快恢复,生猪、能繁母猪存栏量均已成功恢复至2017年年末的90%以上,超预期实现阶段性目标。当前,全国生猪产能继续保持恢复态势,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增长,生猪出栏量较前期显著增加,猪肉市场供应显著改善,价格明显回落。随着产能的进一步转化,预计2021年生猪出栏量和猪肉市场供应都将继续增加,价格总体将处在趋势性下行通道。  相似文献   

13.
2019年以来,大型猪企大规模圈地扩张,带动了全国生猪产能的恢复,据有关部门数据:2020年1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161万头,生猪生产持续恢复,产能不断释放,快速提升.2021年上半年,各大型猪企育肥生猪出栏同比均翻番,同时我国1~5月份进口猪肉19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7%.多方面因素叠加,生猪产业进入寒冬季节,仔猪价格不再回升,肉猪价格短时间内可能有所回升,整个猪价已经步入了下行通道,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生猪产业寒冬之际,中小规模养殖场胜算利润点在哪,是当前中小规模养猪场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从规模、养殖理念、疫病防控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以来,大企业增加的生猪产能究竟有多少,增长幅度是否也像投资增幅那么巨大?2017年9月~12月,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分多次赴黑龙江、吉林、云南、贵州等6个省区开展调研,对温氏、正大、牧原、正邦等20多个规模养殖企业未来计划、养殖用地、土地储备、环保投入、环保模式及成本等问题进行了调研。规模养猪企业产能扩张速度总体放缓对6个省区的规模企业调查表明,所  相似文献   

15.
生猪价格自2018年1月第2周开始持续快速下跌。为研究生猪价格下跌原因,2018年3月份对东北地区生猪产能扩张、猪价下跌等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当前生猪价格下跌的主因是供给阶段性过剩,特别是东北地区规模企业扩张明显,年前压栏大猪加速了节后猪价的下跌。猪肉消费季节性下降,冻猪肉的大量进口也挤压了国内鲜销猪肉的市场,屠宰企业销售不畅,加快冻品入库,冻猪肉库存节后持续增加。低价导致部分养殖户开始淘汰母猪,规模企业放缓了产能扩张步伐,但能繁母猪产能总体未开始呈现实质性下降,2018年下半年规模企业产能将会加快释放,未来两年生猪供给将继续增加,生猪价格将继续处于本轮周期波谷,2018年生猪养殖总体还能处于微利状态。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目前我国生猪产能完全恢复。农业农村部正在制定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分省明确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养殖场户保有量等核心指标,并出台考核办法。据农业农村部监测,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分别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101.6%、100.2%,提前半年实现恢复目标。唐仁健指出,抓紧抓实生猪产能巩固,  相似文献   

17.
正农业农村部6月16日上午发布消息,从5月的生产监测情况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20个月环比增长,同比增长19.3%,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8.4%。生猪存栏量同步增长,同比增长23.5%,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7.6%。一些新建和改扩建规模场计划在年内陆续投产,预计生产增长的惯性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从最新的数据和市场反应来看,生猪生产恢复取得了超预期的积极成果。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表示:"我们现在可以有把握地说,原定的生猪生产恢复的三年任务目标已经提前完成了。从下一步趋势判断,现在生猪生产进入了一个供需平衡的时期,产能恢复上来以后,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养殖的高利润时代已经结束。"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正"目前生猪生产已完全恢复,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量4.39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9.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4564万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102.1%。供应增加、猪价回落,目前全国生猪价格比本轮"猪周期"最高价下降了50%以上。养殖利润持续收窄,不少养殖场(户)加快淘汰低产母猪,优化猪群结构。"——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对《央视财经》记者表示。  相似文献   

19.
正猪肉作为一种重要的民生商品,其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持续回落的猪肉价格,让消费者可以痛快地大口吃肉了,但也让不少生猪养殖户陷入了焦虑。尽管专家此前已对"猪周期"做了预警,但2021年年初还赚得"盆满钵满"的生猪养殖业,如今不得不面对或将到来的新一轮"亏损周期"。近几轮"猪周期"波动表明,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必须以稳固的基础产能作为支撑。能繁母猪是生猪生产的基础和市场供应的"总开关",只要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保持在合理区间,仔猪生产就有保障,生猪市场供应和猪肉价格就能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13年底以来,能繁母猪存栏开始下降。继2014年7月能繁母猪存栏降至4538万头,低于上一轮周期最低点4580万头后,养殖户主动的去产能行为仍在持续,截止2014年9月这一数字已降至4479万头,养殖信心较为低迷。尽管自2014年7月底以来,头均自繁自养生猪已开始盈利,但仔猪始终未能摆脱亏损,这将持续影响养殖户对能繁母猪的补栏意愿。考虑能繁母猪补栏意愿低迷,判断其低存栏的状态有望延续到2015年一季度,这为2015年猪价的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