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窖贮全株玉米青贮质量,给饲喂奶牛提供优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推广奶牛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生产技术,增加奶牛场经济效益,分别对朔州市3家奶牛场进行取样调查,研究分析窖贮全株玉米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三家奶牛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p H值均低于3.8,氨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均低于7%,且均未检测到丁酸。A奶牛场玉米青贮饲料的氨态氮占总氮比例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B和C奶牛场(P<0.05);与B奶牛场相比,A奶牛场玉米青贮饲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P<0.05)。在实际生产中,为兼顾玉米产量和质量,三家奶牛场的全株玉米在蜡熟期刈割均取得良好的发酵品质;压实密度在650 kg/m3以上有效减少玉米缝隙间空气的存在,抑制不良微生物的生长;黑白膜的使用降低透氧率,保证青贮质量。同时在研究中,使用青贮添加剂的B和C两家奶牛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氨态氮占总氮比例显著低于未使用青贮添加剂的A奶牛场,表明添加剂的使用具有一定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内蒙古青贮饲料品质现状,采用抽样方法对内蒙古青贮饲料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青贮设备主要以窖贮和壕贮为主,青贮时间一般为9和10月,青贮种类主要有全株玉米青贮、玉米秸青贮、甜菜类青贮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总体表现较好,通过对青贮饲料有机酸进行费氏评分,达到优良等级的占总样品的83%,全株玉米青贮和甜菜类青贮经费氏评分均达到优等,但是,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中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甜菜类青贮饲料(P<0.05),乙酸和丁酸含量均显著低于甜菜类青贮饲料(P<0.05),玉米秸青贮饲料费氏评分为良,内蒙古青贮饲料有机酸费氏评定结果与感官评定结果基本相符;3种青贮饲料中,甜菜类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最好,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次之,玉米秸青贮饲料最劣。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和甜菜类青贮饲料营养保存率高,发酵效果好,玉米秸青贮饲料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全株玉米和紫花苜蓿为原料,探讨不同混合比例青贮效果,确定最佳混合比例。试验设5个处理组:全株玉米单贮(Y组)、紫花苜蓿单贮(Z组)、75%全株玉米+25%紫花苜蓿(Y75Z25组)、67%全株玉米+33%紫花苜蓿(Y67Z33组)、50%全株玉米+50%紫花苜蓿(Y50Z50组)。结果表明,全株玉米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的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含量介于全株玉米单贮和紫花苜蓿单贮之间。表现为,青贮饲料粗蛋白(CP)、粗灰分(CA)含量随着紫花苜蓿比例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随着紫花苜蓿比例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紫花苜蓿单贮,发酵品质较差。与紫花苜蓿单贮相比,混合青贮饲料随着全株玉米比例的提高,青贮效果逐步改善,当比例达到67%时,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总氮值(P0.05),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乳酸/总酸值(P0.05),并使丁酸含量低于检测水平,获得优质青贮饲料。综合各项指标,以67%全株玉米+33%紫花苜蓿与75%全株玉米+25%紫花苜蓿混合青贮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在养殖场尤其是奶牛养殖场的普及应用,全株玉米青贮的质量越来越受到牛人的关注,发霉的玉米青贮不仅影响牛的生产性能,还对牛的健康造成影响,降低养殖效益.牛采食了霉变的全株青贮饲料,如果转化到牛奶、牛肉中,还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本文从全株玉米青贮种、收、贮、用等环节探讨如何防止全株玉米青贮发生霉变.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奶牛养殖中粗饲料的来源问题,并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目开展了全株玉米青贮、玉米秸秆青贮及黄贮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品质影响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全株玉米青贮相对于玉米秸秆青贮可显著提高奶牛的平均日产奶量和乳蛋白率( P <0.05);全株玉米青贮相对于玉米秸秆黄贮可显著提高奶牛的平均日采食粗料量、平均日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和乳糖率( P <0.05);全株玉米青贮相对于玉米秸秆青贮、黄贮,每头奶牛每天可分别多获得利润3.34元、9.48元。表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可有效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及乳品质,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黑龙江省规模化牧场2018年窖贮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进行评价,为合理利用全株玉米青贮提供理论依据。共采集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样品40个(地方20个,农垦区20个),通过营养成分分析、质量评鉴及霉菌毒素的测定,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3个指标(营养成分、感官评定、霉菌毒素含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地方和农垦区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地方和农垦区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玉米赤霉烯酮平均含量检测值分别为(77.01±67.78)μg/kg、(26.19±18.78)μg/kg,农垦区极显著高于地方(P<0.01)。3)地方和农垦区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感官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24.18和24.59,农垦区评分略高于地方。4)模糊综合评价法表明,地方和农垦地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综合质量评分分别为-48.29和-55.77,农垦区青贮饲料品质整体略低于地方。综上所述,黑龙江省地方与农垦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营养与感官品质均达到国际标准,但农垦区需加强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霉菌毒素管控,以便更有效合理地利用青贮饲料资源,避免浪费。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微生物添加剂宜生贮宝(Sila-Max)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对宜生贮宝添加剂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感官性状、NIR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粗蛋白、30h体外干物质消化率、30h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NDFD)、总可消化养分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达到了优质青贮饲料的标准,添加微生物添加剂宜生贮宝(Sila-Max)能够明显改善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从而有效地提高青贮饲料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求提高苜蓿和全株玉米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最优混贮比例,试验以初花期第三茬紫花苜蓿与全株玉米为原料,制成不同混合比例(苜蓿和全株玉米比分别为0∶100、40∶60、51∶49、61∶39、80∶20、100∶0)的青贮饲料,水分含量为50%~70%,在室内装袋发酵90 d,测定混合青贮的各项营养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混合比例及时间对混合青贮的品质有显著影响,苜蓿与全株玉米混贮80∶20组合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高于全株玉米单贮(P0.05),低于苜蓿单贮(P0.05);51∶49组合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与苜蓿单贮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全株玉米单贮相比差异不大;苜蓿与全株玉米40∶60、61∶39组合p H值与苜蓿单贮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苜蓿和全株玉米混贮40∶60组合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择10月龄左右,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公牛20头,随机分两组,每组10头,在精料补充水平相同的情况下,饲喂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和黄贮玉米青贮饲料进行对比分析,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饲喂肉牛提供理论数据,并在今后同地区或相似地区的肉牛规模养殖场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紫花苜蓿和全株玉米为原料,探讨不同混合比例对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混合比例。试验设5个处理组:紫花苜蓿单贮组(Z),全株玉米单贮组(Y),20%紫花苜蓿+80%全株玉米(ZY28),40%紫花苜蓿+60%全株玉米(ZY46),50%紫花苜蓿+50%全株玉米(ZY55),将各组青贮发酵60 d后开窖并测定青贮发酵品质。测定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单独青贮,发酵品质较差,青贮饲料评分较低。与紫花苜蓿单独青贮相比,紫花苜蓿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中,随着全株玉米比例的提高,青贮发酵品质逐步改善,当达到60%时,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总氮值,并使丁酸含量低于检测水平,提高了乳酸含量,获得优质混合青贮饲料。随着玉米比例的进一步提高,其pH值和感官评分没有明显变化,而干物质含量略有降低。从营养均衡和发酵品质综合考虑,建议以40%紫花苜蓿与60%全株玉米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菌剂青贮饲料饲喂肉牛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育肥肉牛对粮用玉米秸秆的利用率,采用壮乐美青贮发酵剂对粮用玉米秸秆黄贮,并进行饲喂肉牛试验,结果显示:使用微生物菌剂的青贮饲料饲喂的肉牛,和全株青贮饲料的差异性不显著,与传统黄贮饲料的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全株玉米与高粱混贮对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确定全株玉米与高粱青贮的适宜混合比例。试验共设5组,其中3个混贮组,2个单贮组。混贮组全株玉米与全株高粱按3∶1(YG31)、1∶1 (YG11)、1∶3 (YG13)比例分别混合,单贮组为全株青贮玉米(YG10)和全株高粱单独青贮(YG01),每组3个重复。发酵期60 d。结果显示:与单贮相比,玉米与高粱混贮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青贮感官评分与发酵品质,YG31的综合评分显著高于YG10、YG01 (P<0.05),pH值显著低于YG10 (P<0.05),乳酸/总酸显著高于YG01 (P<0.05)。与YG10相比,YG31、YG11的干物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相对饲喂质量(RFQ)显著升高(P<0.05)。随着混合青贮中高粱比例增加,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呈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YG31青贮的有氧稳定性显著低于YG13 (P<0.05)。研究表明,全株玉米与高粱混合青贮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其适宜混贮比例为3∶1~1∶1。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研究了苜蓿和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时的最佳混合比例。试验设苜蓿单贮组、玉米单贮组,及苜蓿与全株米玉比例分别为25∶75、33∶67、40∶60、50∶50、60∶40、67∶33、75∶25的混合青贮组7个,共9个处理组。结果表明:与苜蓿单贮相比,混合青贮能有效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但营养品质降低。所有混合青贮处理中,苜蓿与全株米玉比例为60∶40、67∶33、75∶25组的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较好,这三个组中混合比例为60∶40的混合青贮饲料相对饲用最高,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红三叶和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设置全株玉米单贮、30%红三叶+70%全株玉米、50%红三叶+50%全株玉米、70%红三叶+30%全株玉米、红三叶单贮的青贮试验,研究红三叶的青贮效果以及红三叶与全株玉米混贮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红三叶不能单独调制青贮饲料,三个混贮处理的发酵品质中,30%红三叶+70%全株玉米和50%红三叶+50%全株玉米的青贮品质为良好。混贮的粗蛋白含量为8.56%~12.40%,比全株玉米单贮粗蛋白含量提高11.17%~61.04%,混贮的粗蛋白含量随着红三叶添加比例升高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混贮的酸性洗涤纤维为21.85%~23.62%,中性洗涤纤维为37.25%~39.71%,都分别低于两个单贮处理,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的是30%红三叶+70%全株玉米和50%红三叶+50%全株玉米。综合比较发酵和营养品质以及V-Score评分,以30%红三叶+70%全株玉米混贮的青贮效果最好,50%红三叶+50%全株玉米的混合青贮效果次之,这两种混贮处理是适宜攀西地区推广的红三叶青贮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秸秆和全株玉米均是制作奶牛青贮饲料的重要原料。为比较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将胎次、年龄、体重及产奶量相同的20 头奶牛分为两组——试验组1和试验组2,分别饲喂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通过统计各组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及乳蛋白率,分析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2的日平均产奶量高于试验组1,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1和试验组2乳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2的平均乳蛋白率高于试验组1,且差异显著(P<0.05),且全株玉米青贮比玉米秸秆青贮经济效益更高,一个泌乳周期可增加736.8 元/头。  相似文献   

16.
以红三叶和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设置全株玉米单贮、30%红三叶+70%全株玉米、50%红三叶+50%全株玉米、70%红三叶+30%全株玉米、红三叶单贮的青贮试验,研究红三叶的青贮效果以及红三叶与全株玉米混贮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红三叶不能单独调制青贮饲料,3个混贮处理的发酵品质中30%红三叶+70%全株玉米和50%红三叶+50%全株玉米的青贮品质为良好。混贮的粗蛋白含量为8.56%~12.40%,比全株玉米单贮粗蛋白含量提高11.17%~61.04%,混贮的粗蛋白含量随着红三叶添加比例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混贮的酸性洗涤纤维为21.85%~23.62%,中性洗涤纤维为37.25%~39.71%,都分别低于两个单贮处理,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的是30%红三叶+70%全株玉米和50%红三叶+50%全株玉米。综合比较发酵和营养品质以及V-Score评分,以30%红三叶+70%全株玉米混贮的青贮效果最好,50%红三叶+50%全株玉米的混合青贮效果次之,这两种混贮处理是适宜攀西地区推广的红三叶青贮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菊芋青贮饲料和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饲喂价值,研究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对菊芋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及筛选菊芋窖贮的最佳填装密度,该研究设置了3个试验,试验1:分别在初花期刈割菊芋、1/3乳线期刈割全株玉米调制青贮饲料,每种青贮饲料重复3次;试验2:向菊芋原料中分别添加2.0 g/t乳酸菌(LAB)、2.0 g/t纤维素酶(CE)和2.0 g/t乳酸菌+2.0 g/t纤维素酶(LAB+CE),未添加为对照组(CK),混合均匀后调制青贮饲料,每个处理重复3次;试验3:设定5个填装密度,分别为550、600、650、700和750 kg/m~3,调制青贮饲料,每个密度处理重复3次。结果表明,菊芋青贮饲料发酵品质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没有差异,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P0.05),干物质体外消化率显著高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P0.05),菊芋青贮饲料的饲喂价值优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添加乳酸菌可显著降低菊芋青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占总氮量(P0.05),显著提高乳酸菌含量(P0.05),乳酸菌可改善菊芋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添加纤维素酶对菊芋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指标没有显著改善作用。随着填装密度的增加,菊芋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占总氮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当填装密度高于650 kg/m~3时,青贮饲料未检测出丁酸,氨态氮占总氮量低于10%,表明填装密度高于650 kg/m~3可调制出优质菊芋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8.
向日葵秸秆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饲料品质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向日葵秸秆与全株玉米为原料,以不同比例混贮,通过感官评定及青贮饲料品质分析,研究调制青贮饲料时二者较为适宜的混合比例.将向日葵秸秆和全株玉米分别按照0∶10,4∶6,5∶5,6∶4,7∶3,8∶2,9∶1和10∶0的重量比混合调制青贮饲料.结果表明,向日葵秸秆虽是菊科牧草,但青贮后能得到良好青贮饲料,青贮以异型乳酸发酵(hererolactic fermentation)为主;向日葵秸秆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后,4∶6混合处理组青贮饲料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EE)含量极显著高于而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和磷(P)含量极显著低于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P<0.01);各处理组青贮饲料pH值均低于4.0,各混合处理组青贮饲料乳酸占总酸的百分比(LA/TA)、丙酸占总酸的百分比(PA/TA)较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提高,乙酸占总酸的百分比(AA/TA)较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降低,丁酸占总酸的百分比(BA/TA)没有检测到,在混合处理组,除4∶6混合处理组外,其余处理组青贮饲料氨态氮占总氮的百分比(NH3-N/TN)均低于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由此得出,全株玉米与向日葵秸秆混贮能有效提高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生产现状及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掌握云南省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质量状况,采用抽样方法对云南省5个州市17个粮改饲试点县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进行质量抽查,通过感官评价及实验室分析方法,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进行了质量综合评定。结果表明,云南省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状况良好,通过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综合评分,评价为优有31个样品(占总数79.49%),评价为良的7个样品(占总数17.95%),评价为差的有1个样品(占总数2.56%)。同时,通过此次抽查也可以看出云南省全株玉米青贮目前存在:全株玉米收获时间过早,青贮制作技术有待提高,青贮玉米品种选择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高原夏菜"产生的大量尾菜为主要原料,添加20%的玉米秸秆制成青贮饲料。将尾菜青贮饲料作为试验组,玉米全贮饲料为对照组,进行奶牛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尾菜青贮饲料中粗灰分为11.030±2.855%,粗蛋白8.827±1.22%,粗脂肪5.571±0.725%,全磷0.170±0.008%,全钙0.311±0.083%;中性洗涤纤维38.852±2.544%,酸性洗涤纤维20.919±2.178%。尾菜青贮饲料磷含量显著高于玉米全贮饲料(P0.05),中性、酸性洗涤纤维极显著低于玉米全贮饲料(P0.01),粗脂肪等成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产奶量在第6周以后显著提高(P0.05),平均每天比对照组产奶量增加1.91 L(P0.05)。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固形物及非固形物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