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6,(1):111-113
马梨形虫病按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尤其是慢性病例长期携带病原-带虫状态。为了解阿勒泰富蕴县放牧马携带马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状况,采用血清学-竞争ELISA方法 (以血液涂片为辅),对放牧马(n=233)进行了马泰勒虫和驽巴贝斯虫2种虫血液循环抗体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富蕴县放牧马泰勒虫抗体阳性率为13.30%,驽巴贝斯虫抗体阳性率为17.58%,两者混合感染的抗体阳性率为2.15%,说明该县放牧马感染不同程度的马梨形虫病,且出现同一个马场和在同一匹马同时存在2种虫体抗体的情况;在试验抽样病例中几乎未发现有马梨形虫病临床症状,均呈隐性感染状态。因此带虫的放牧马随时有被蜱虫叮咬散播病原的危险,要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伊犁部分地区马场感染马泰勒虫(Theileria equi)的情况,试验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EMA1转化至大肠杆菌菌株BL21表达系统中,诱导表达56 ku的重组蛋白(EMA1);经KCl方法切胶纯化后作为间接ELISA包被抗原,对伊犁州六个不同地区随机采集的样品(n=352)进行马泰勒虫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以GST-EMA1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法可明显区分马泰勒虫阳性血清和健康马血清。在所检测的血清样品中,马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4%(26/352),其中乌尊布拉克乡的马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3%(4/55)、昭苏镇的马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3.2%(10/76)、萨尔阔布乡的马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2%(6/73)、察汗乌苏乡的马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5%(4/62)、喀拉苏乡的马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0%(1/49)、喀夏加尔乡的马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7%(1/37);伊犁州等六个地区马场马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率随年龄而改变,其中7岁马匹的马泰勒虫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说明马泰勒虫在伊犁地区马匹中普遍存在,应该加强对该病的检测、监控。  相似文献   

3.
马梨形虫病是由马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类血液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尤其在新疆发病率更高,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对区域性马产业的发展影响极大。为了解2018年新疆昭苏养马区域马梨形虫的感染情况,随机采集昭苏县18个乡镇的马全血及血清各858份,采用PCR和间接ELISA分别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检测的18个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CR检测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12.12%、13.87%和2.80%;间接ELISA检测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50%、10.14%和2.56%;不同年龄阶段筛查结果显示,在6岁以下的马匹感染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的阳性率较高,并且不同地区的不同年龄阶段马匹的马梨形虫感染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此次获得的昭苏县马梨形虫感染情况的一线数据,可为当地养马区域马梨形虫病的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云南地区马驴骡感染马泰勒虫和驽巴贝斯虫情况,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对云南8个地区马、驴、骡三种动物(n=969)进行了马泰勒虫和驽巴贝斯虫抗体阳性率的检测。结果显示:梨形虫总抗体阳性率为5.47%,其中马泰勒虫抗体阳性率为4.75%,驽巴贝斯虫抗体阳性率为4.85%,两者混合感染的抗体阳性率为4.13%;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云南马、驴、骡存在梨形虫感染,且不同地区的不同动物的马梨形虫感染程度不同。本研究结果为马驴骡梨形虫病的流行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泰勒虫病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马泰勒虫 (Theileria equi,T.equi) PCR检测方法。基于马泰勒虫18S rRNA基因序列,在其V4高变区设计特异性引物Te-18F、Te-18R,通过PCR技术获得了531 bp的核酸片段。用该引物对马泰勒虫、马泰勒虫和驽巴贝斯虫混合样本、驽巴贝斯虫、尤氏泰勒虫、中华泰勒虫、环形泰勒虫、绵羊泰勒虫、吕氏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基因组模板进行特异性试验。同时对马泰勒虫基因组模板进行不同浓度稀释后扩增,以便于确定试验的敏感性。用本试验建立的方法与常规显微镜镜检方法对45份马属动物血样进行检测。特异性试验显示,在被检测的9个样本中,只有马泰勒虫及马泰勒虫和驽巴贝斯虫混合模板中扩增出了符合大小的特异核酸片段。驽巴贝斯虫、尤氏泰勒虫、中华泰勒虫、环形泰勒虫、绵羊泰勒虫、吕氏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PCR对马泰勒虫的扩增效率可达到10-13。对本试验建立的PCR检测马泰勒虫方法评估结果显示,PCR对马泰勒虫的检出率为17.78%(8/45),显微镜镜检结果只有8.89%(4/45)两者的符合率为100%。本试验建立的马泰勒虫PCR检测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新疆地区焉耆马场马梨形虫病病原感染情况,促进当地马梨形虫病的综合防控和马产业的健康发展,选取5个焉耆马场作为试验点,随机采集156匹焉耆马全血进行马梨形虫病病原DNA检测,并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Megalign与MEGA 11.0软件分析不同采样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马匹的感染情况差异,同时进行病原核酸的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显示:156匹焉耆马全血样品中,检出马梨形虫病病原核酸阳性82份,其中马泰勒虫、马驽巴贝斯虫和两者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3.3%(52/156)、26.9%(42/156)和7.7%(12/156)。不同采样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焉耆马的马梨形虫病病原阳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 0.05)。通过Megalign与MEGA11.0软件分析发现:测序得到的马泰勒虫18S rRNA基因序列与选取的参考虫株同源性为95.5%~100%,马驽巴贝斯虫BC-18S rRNA基因序列与选取的参考虫株同源性为98.6%~99.6%。马泰勒虫18S rRNA基因与马泰勒虫伊犁株(OL589505.1)位于同一分支上,进化关系较近,与其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观察和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及不同药物对马泰勒虫病的临床诊疗效果,提高对马泰勒虫病临床诊疗的防治水平,随机采集昭苏县种马场128匹疑似马血样品,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病原学检查和PCR检测等方法确诊了12例马泰勒虫病病例。将12匹阳性马随机分为2组,即处方1组和处方2组,用药后的5d内,分别对每组患马进行临床症状观察、体温测定、血涂片检查和染虫率统计。结果显示,血涂片中含有圆形或圆点形的马泰勒虫,PCR检测得到512bp的目的条带,与目的片段相符。第1治疗组(三氮脒治疗组)治愈率为66.7%(4/6),第2治疗组(盐酸吖啶黄组)治愈率为83.3%(5/6),第2治疗组治愈率高于第1治疗组。本试验发现,临床症状观察、病原学检查和PCR检测法相结合可准确诊断马泰勒虫病;处方2组是2种处方中治疗马泰勒虫病的最佳处方,以上诊疗数据可为马泰勒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3个马群感染马泰勒虫的分子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显微镜观察、PCR和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cELISA)等方法对贵州矮马、西南马和伊犁马的马泰勒虫病的感染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从32份新鲜的血液涂片中,观察到形态完整的马泰勒虫(Theileria equi)虫体,检出率12.5%。从贵州矮马、西南马及伊犁马3个马群血液总DNA中都检测到马泰勒虫的18S rRNA基因片段,与已知序列的同源性为97%~100%;相比之下,贵州矮马与伊犁马的阳性率相近,分别为76.62%和73.81%,西南马较低,仅为33.33%。另外,经cELISA检测,与伊犁马(31.71%)相比,贵州矮马和西南马血液中抗马泰勒虫抗体的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4.68%和12.12%,并与两个马群的血液理化指标存在一定的联系:与中性细胞数量、γ-谷氨酰转移酶和肌酸激酶的含量呈弱正相关;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呈弱负相关。这些研究结果提示3个马群中均存在较高比例的马泰勒虫感染。  相似文献   

9.
新疆昌吉部分地区马梨形虫病检测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昌吉养殖马区域马匹感染梨形虫病情况,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试验(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与血液涂片镜检法相结合,对昌吉马匹随机抽样(n=78),进行马梨形虫病感染情况调查。血液涂片结果显示,马泰勒虫阳性率6.4%,驽巴贝斯虫阳性率为2.5%;PCR结果显示,马泰勒感染率为28.2%(22/78),驽巴贝斯虫感染率为10.2%(8/78),混合感染率为10.2%(8/78)。通过对采自马的蜱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共鉴定出4种蜱。该次对昌吉部分地区马梨形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为该地区马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马泰勒虫裂殖子表面抗原1(EMA-1)是用于马梨形虫病诊断的重要靶抗原之一。为建立实用有效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笔者根据马泰勒虫EMA-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将新疆株EMA-1全基因序列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构建pGEX-4T-1/EMA1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DE3)中,经IPTG诱导得到EMA-1融合蛋白,切胶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马泰勒虫抗体的rELISA方法。结果显示:(1)GST-EMA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56ku,与其理论值基本一致;(2)通过Western blot分析证明其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反应原性;(3)以GST-EMA1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rELISA可明显区分马泰勒虫、驽巴贝斯虫阳性血清和健康马血清;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4.79%和11.06%;(4)使用建立的间接ELISA与cELISA商品试剂盒分别对新疆伊犁马场收集的96份马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7.1%(26/96)和25.0%(24/96),两者总符合率为95.8%。结果表明,基于原核表达的GST-EMA1蛋白所建立的rELISA特异性、重复性好,检出率与马泰勒虫临床分离率接近,可为新疆马泰勒虫病(特别是隐性带虫马)的检测、监控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马梨形虫病双重PCR检测方法,试验根据Gen Bank发表的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18S rRNA保守基因序列分别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以核酸混合物为模板,优化反应条件建立马梨形虫病双重PCR检测方法,并检验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用该双重PCR检测方法对采自昭苏种马场的马疑似病例全血进行检测,并与镜检法和单重PCR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双重PCR检测方法能对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核酸扩增出大小为529 bp和789 bp特异性目的片段,而对双芽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羊泰勒虫、牛巴贝斯虫核酸的扩增均为阴性;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阳性DNA被稀释1×108倍时均能检出其相应目的片段;对采集的46份马疑似病例血样进行PCR诊断,其中驽巴贝斯虫感染率为30.4%(14/46),马泰勒虫感染率为41.3%(19/46);双重PCR检测方法与单重PCR方法的符合率为100%。说明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临床感染隐性病例的联合检测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马泰勒虫病是由马泰勒虫引起的一种重要蜱传寄生虫病,是我国的三类动物疫病。马泰勒虫寄生于马、骡、驴、斑马等马属动物的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内,可导致宿主贫血、消瘦、运动能力下降、流产、死亡等。感染该病后一般表现为终身带虫,随着宿主年龄增加,感染率也随之增加。由于媒介蜱的广泛分布,马泰勒虫病在全球绝大多数地区流行,只有少数国家为马泰勒虫无疫区国家,且这些国家仅占10.4%。马泰勒虫病对马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患病后会削弱马的性能,治疗成本以及马匹的国际运输检测都给马产业造成了显著的经济损失。该文对马泰勒虫的生活史、临床症状、基因型、治疗方案及预防进行综述总结,为马泰勒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试验对博州市7个试验点的羊只血样(N=1 520)及羊体表的蜱虫(N=1 088),经18S rRNA进行PCR检测及序列比对等方法进行了羊泰勒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血液源性和蜱源性羊泰勒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1.64%(329/1 520)和3.68%(40/1 088);经序列比对分析结果与预期片段相符,说明二者感染均为绵羊泰勒虫;放牧羊(26.81%,233/869)的感染率高于舍饲羊(14.75%,96/651);此次对采集的绵羊血液及体表蜱虫检测未发现吕氏泰勒虫和尤氏泰勒虫。试验结果表明:绵羊泰勒虫在新疆博州的部分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可补充羊泰勒虫病的区域性流行病学数据,以期为后续该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序列比对分析的基础上,设计2对引物和2条MGB探针,经体系优化建立了可快速鉴别检测两种马梨形虫病病原(马泰勒虫和驽巴贝斯虫)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分别检出22和31基因拷贝的虫体DNA,且不与其他马病病原发生交叉反应。应用建立的荧光PCR检测方法,对采自进出口马匹的10份马全血和20份马血清进行检测,结果从马全血中检出2份马泰勒虫阳性样品。使用一对马泰勒虫EMA1全基因扩增引物,从2份阳性样品中扩增了EMA1基因。克隆测序后,对该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证实其为马泰勒虫特异基因序列;2份样品的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8.9%,存在6个氨基酸变异;2个样品中的EMA1基因不完全一致,表明2个感染样品中的虫体可能为不同的马泰勒虫虫株。  相似文献   

15.
新疆托克逊部分地区牛环形泰勒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与兽医》2017,(6):117-119
为了解2014-2016年托克逊县部分地区牛环形泰勒虫病的感染情况,采用血液涂片法对托克逊县4个乡疑似牛环形泰勒虫的835例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分析各年龄段和不同地区牛环形泰勒虫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该疫区2014-2016年牛环形泰勒虫阳性率为49.46%(413835);4个乡均不同程度感染牛环形泰勒虫,其中伊拉湖乡牛环形泰勒虫阳性率最高,为53.80%(99/184)。不同年龄段牛环形泰勒虫感染无显著性差异。调查结果为托克逊地区环形泰勒虫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伊犁昭苏地区是马泰勒虫病流行地区之一。2021年5月至9月共采集马血液样品183份。PCR检测发现,共有57份样品为阳性,阳性率为31.1%(57/183)。在采样过程中发现一患病马,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经临床诊断结合PCR检测结果,最终确诊为马泰勒虫病。药物治疗后,患马痊愈且预后良好。文章总结该病例的诊断过程及治疗方案,以期为马泰勒虫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牛东方泰勒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东方泰勒虫寄生在牛的红细胞及淋巴细胞中,从而引起的一种具有传播性的血液原虫病,以高烧、贫血、出血、异常消瘦以及体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为了掌握牛东方泰勒虫病在吉林省龙井市地区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采用血涂片染色镜检与PCR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域的牛血液样本进行牛东方泰勒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利用等位特异型引物对该病进行分型。试验结果表明,龙井地区牛东方泰勒虫PCR检测样本阳性率为32.08%(17/53),C-型的阳性率和I-型的阳性率均为13.21%(7/53),而B-型仅为7.55%(4/53),且存在两种基因型的混合感染,B型和I型混合感染率为1.87%(1/53),B型和C型混合感染率1.87%(1/53)。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吉林省牛瑟氏泰勒虫病感染情况,本试验根据牛瑟氏泰勒虫18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吉林省珲春、通化、安图、舒兰、龙井、辽源、白山共7个县市采集的247份血液样本进行了牛瑟氏泰勒虫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不同地区、不同饲养方式、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牛瑟氏泰勒虫总体阳性率为39.68%(98/247),其中通化阳性率最高为70.00%(14/20),龙井阳性率最低为20.00%(8/40),地区之间除安图和白山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各地区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散养牛阳性率64.44%(58/90)与规模化养殖牛阳性率25.48%(40/157)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母牛阳性率38.46%(50/130)与公牛阳性率41.03%(48/117)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岁以内牛阳性率为56.67%(34/60),1~3岁牛阳性率为42.22%(38/90),3岁以上牛阳性率为26.80%(26/97),不同年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吉林省牛瑟...  相似文献   

19.
<正>马泰勒虫(Theileia equi,旧称马巴贝斯虫)和马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是寄生于马属动物红细胞内,是马梨形虫病的主要病原。据报道马泰勒虫病比驽巴贝斯虫病有更强的致病性和传播能力[1]。马泰勒虫(Theileria equi)隶属于泰勒科(Theileriidae Levine)泰勒属(Theileria),是寄生于马属动物红细胞体内,临床以稽留热、贫血、黄疸等为  相似文献   

20.
旨在研究新疆伊犁地区马梨形虫病的流行动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5黏3-6月定点采集了伊犁地区马的213份血样及其体表硬蜱712只,4个月的蜱指数分别为2.22,3.59,5.73,2.28;借助PCR检测马及其体表硬蜱的带虫率,结果显示,被检马匹全血DNA阳性率分别为37.93%,52.17%,53.06%,18.33%;硬蜱带虫率为11.12%,16.67%,20.13%和6.24%。该区4,5月份为马梨形虫病的高发期,马泰勒虫(4月)与驽巴贝斯虫(5月)的感染高峰期有所不同。马源性梨形虫病与媒介蜱带虫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与蜱指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该病的流行与带虫媒介蜱的活动规律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