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14,(1)
<正>德宏州是猪瘟的老疫区,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有猪瘟病发生的记载。至今,猪瘟病仍是生猪的主要疫病,每年都会给德宏的养猪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就通过使用猪瘟疫苗来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但由于因当时冷链体系不健全,在疫苗的运输、保管、使用等环节都存在问题,加之畜牧兽医队伍也不健全,影响了整个猪瘟的免疫工作的开展和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猪瘟疫苗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剂量在不断加大,基层兽医工作者普遍认为猪瘟疫苗的注射剂量是4~6个头份/头,有的规模场甚至用到10个头份。为了有效提高免疫效果,2008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50年代,我国老一辈兽医科技工作者研制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该疫苗在多年的猪瘟防控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养殖方式和养殖手段的改变,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现阶段养猪场出现了"免疫猪瘟发生猪瘟"的怪现象,给养殖者带来了莫大的经济损失。针对上述情况,介绍了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防制猪瘟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兔体反应,测定生产中应用的猪瘟活疫苗(兔源)脾淋苗的疫苗效力,用不同头份疫苗分组进行免疫,确定出该疫苗在实际生产中的有效免疫剂量。在此基础上,将猪瘟、口蹄疫和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分别进行单独免疫、两两组合注射和三种同时注射,从而确定当前生产中猪瘟、猪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疫苗的有效结合注射的新型免疫程序,在全面提高免疫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疫苗浪费,减轻基层兽医工作量,减少防疫投入人力物力,科学指导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4,(3)
猪瘟是严重危害我国和世界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我国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即C株)在世界范围内的猪瘟免疫防控和最终根除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养猪业仍在承受该病的困扰,因种种原因造成的疫苗免疫力下降或免疫失败现象时有发生,每年都让养殖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就我国猪瘟流行特点、现有猪瘟疫苗特点及合理使用猪瘟ST传代细胞苗、科学免疫猪瘟等问题作一概述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为进一步优化猪瘟免疫程序,取得合理的疫苗使用效果,本实验选取32头同日龄仔猪,分为4组,分别进行不同剂量、不同次数的免疫,然后定期采集血液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说明:猪瘟免疫程序可以优化,具体为首免1头份猪瘟脾淋苗(不做二免),即能够保证较高水平猪瘟抗体。  相似文献   

7.
猪瘟疫苗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业》2011,(1)
<正>根据目前我国有关猪瘟疫苗的使用情况,组织苗效果较细胞苗好,其中以猪瘟脾淋苗效果最好。三种疫苗的选用依据《兽医生物制品规程》及细胞苗和组织苗免疫平行试验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4,(1)
我国对猪瘟采取疫苗免疫为主的防控策略,但近年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现象较为普遍。文章对猪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减少猪瘟免疫失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猪瘟是目前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通过对不同剂量的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头份和3头份都能在预期时间内产生有效免疫效果并维持到生猪出栏。建议使用2头份剂量接种,以节约疫苗资源,减少资金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10.
免疫失败是指某种疫苗接种畜禽后,在该疫苗的有效保护期内,仍然发生该病,或在预定时间内经监测免疫力达不到预期水平,预示着有发生该疫病的可能。本文分析了猪在免疫接种猪瘟疫苗后还发生猪瘟的原因,并就如何防控本病提出了一些措施,以供养殖户和兽医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赵香勤 《畜禽业》2011,(12):10-11
<正>畜禽免疫工作是我们畜牧兽医工作的重点,也是预防畜禽传染病的主要手段和有效措施。长期以来,畜禽疫苗的普遍使用在畜禽传染病预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强有力地保障了畜禽的健康。但是,由于在疫苗的生产、运输、保管和基层兽医人员实施免疫注射等种种不规范因素的影响,使得免疫接种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常常发生相应的疾病或发生混合感染,加上疫苗的不良反应引起畜禽的死亡,大大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致使养殖户对疫苗产生怀疑,影响了免疫接种工作的开展。笔者在十多年的畜禽疫  相似文献   

12.
马力  杨丽梅  庄金秋 《畜禽业》2006,(23):22-24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从河北省石种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传染病,一直家庄地区的猪瘟病猪中分离到的1株严重的危害着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猪瘟强毒,通过大耳白兔经历4年多损失。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猪瘟的防时间,传代至430代,使毒力减弱成为制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疫苗株。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欧美等发达国家2猪瘟的免疫通过疫苗免疫、扑杀等综合防制技术措施已消灭了猪瘟。20世纪50年代方免疫接种是猪瘟最主要的防制措世杰等选育了1株适应家兔后对猪基施。目前我国按农业部规定普遍使用本无毒力,但却保持良…  相似文献   

13.
<正>猪瘟目前仍然是危害养猪业的头号疫病,近年来饲养者在认真贯彻综合防制措施的基础上,对猪群大多进行了高密度免疫接种,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近一时期,有些养猪户反映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不确实。为预防猪瘟的发生,现将猪瘟免疫效果不佳的几点原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徐定群  张秀 《畜禽业》2010,(3):11-11
<正>控制猪瘟病流行的主要手段是进行猪瘟疫苗免疫注射。一般猪瘟免疫每年要进行2次,即春、秋两防。笔者在多年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认为一次性免疫注射就能达到控制猪瘟流行的目标要求,现将有关的认识分述如  相似文献   

15.
阿克塞县近年来通过加大动物免疫力度、增加动物免疫强度、提高动物免疫密度等一系列措施整体上提升了本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水平。但由于县动物防疫疫苗冷链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导致部分动物免疫抗体效价不高,免疫抗体合格率不达标,严重影响了全县总体防疫工作质量。针对阿克塞县动物疫苗冷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全县做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潘凤琴  韩强 《畜禽业》2007,(5):18-19
从猪瘟疫苗的质量、免疫操作、免疫程序、猪群的饲养管理、健康状况以及药物及饲料添加剂等因素对猪瘟免疫的影响,进行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从而提出对猪瘟免疫失败的防制对策,以控制猪瘟的地区散发性流行,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总结近年预防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以基于实践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的基础上,提升当前猪瘟疫苗免疫实效。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6,(8)
正据相关资料记载和调查了解,江津动物免疫从一种到多种、从单一疫苗免疫到多种疫苗免疫、从自由免疫到强制性免疫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分述如下。1动物免疫史略江津动物免疫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的免疫对象主要是猪和牛,免疫病种为猪瘟(俗称"烂肠症"、"烂肠瘟")、牛炭疽;采取以县为单位组织"防疫队"、乡村社三级干部带队的方式分片集中到户免疫。五、六十年代参加畜牧兽医站工作的人员和自愿从事畜牧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9)
<正>当前,猪瘟疫苗主要有猪瘟脾淋苗、牛睾丸细胞苗和ST传代细胞苗。猪瘟脾淋苗是使用兔子的脾脏和淋巴结组织来制作疫苗,由于兔只饲养量有限和兔只对猪瘟病毒的敏感度在下降,这些对猪瘟脾淋苗的产量和稳定性也有较大的影响。牛睾丸细胞苗由于使用异源原代细胞培养,批间差异较大;培养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分的抗原,且病毒培养液中病毒含量无法达到理想的水平;再加上BVDV的污染,这些因素对疫苗的稳定性和纯净性影响极大。ST传代细胞疫苗,采用国际认证的同源性传  相似文献   

20.
猪瘟流行特点及疫苗免疫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免疫抑制性疾病,它严重影响多种疾病的疫苗免疫效果。且猪瘟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就近些年来猪瘟流行的新特点,猪瘟疫苗的现状及优缺点以及解决办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