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葡萄枝条堆肥对设施栽培葡萄园土壤和87-1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不施有机肥(CK)和施用生物有机肥(SF)为对照组,施用葡萄枝条堆肥(PF)为试验组,比较了在不施有机肥、施用葡萄枝条堆肥和施用生物有机肥3种条件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叶片质量以及果实品质的有关指标。结果表明: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施用葡萄枝条堆肥比CK 0~40 cm土层土壤容重下降0.08 g/cm3,土壤电导率降低0.158 ms/cm,pH值升高0.18,有机质含量提高227.59%;相比于CK,施用葡萄枝条堆肥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70.38%、72.56%、158.85%、57.24%、157.92%;叶片质量方面,施用葡萄枝条堆肥后,叶面积增加33.95%,比叶重增加16.59%,叶绿素含量增加24.69%,净光合速率提高45.41%;果实品质方面,施用葡萄枝条堆肥与CK相比,单粒重和维生素C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单穗重增加12.5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1.45%,可滴定酸含量升高33.76%,花青素含量提高49.38%,果实硬度增加7.06%。综上,葡萄枝条堆...  相似文献   

2.
<正> 为促进葡萄插条生根,我们进行了柳枝液处理葡萄枝条扦插生根的试验,效果很好。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1990年3月2日将贮藏的巨峰葡萄双芽插条基部1~2cm用柳枝叶浸泡处理。柳枝液的配制方法是:先把柳枝条剪成2cm长,柳枝与水的重量比为1:10,浸泡24小时后,把柳枝捞出即是所配的柳枝液。柳枝液浸泡处理的时间为12小时和24小  相似文献   

3.
葡萄枝条水分含量变化与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休眠期葡萄品种离体枝条水分含量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抗寒性强的葡萄品种离体枝条失水较慢,而抗寒性弱的葡萄品种离体枝条失水较快;用葡萄离体枝条失水速率来表示抗寒性比用枝条总含水量表示更为准确。根据葡萄品种离体休眠枝条水分含量变化预测葡萄品种的抗寒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我场栽培葡萄已有几十年历史 ,品种主要是玫瑰香 ,近年来由于东方盔蚧 (prarthenolecanium cormiborchs)的大量发生 ,造成葡萄品质下降、枝条枯死、树势衰弱 ,给葡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1997— 1999年 ,我们对东方盔蚧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 ,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  生活习性 东方盔蚧在北京市清河农场 12分场葡萄园 1年发生 1代。以 2至 3龄若虫在枝干裂缝、老皮下或枝条上越冬。翌年 4月葡萄出土后随着气温升高开始活动 ,爬至 1~ 2年生枝条或叶上为害 ,5月中下旬产卵于体下 ,卵期 1个月左右 ,6月中下旬为孵…  相似文献   

5.
为了削弱日光温室葡萄冬剪枝条病原传播能力和利用其提高土壤透气性和肥力,研究了葡萄枝条冬剪前喷洒不同杀菌剂、修剪后不同晾晒时间和掩埋深度对次年新梢病害发病率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枝条冬剪前喷洒杀菌剂、修剪后晾晒和深埋均降低了次年新梢发病率,提高了土壤肥力。综合考虑,建议喷洒45%石硫合剂300倍液、晾晒10 d、埋深60 cm的效果最佳,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摘心与矮壮素(CCC)处理后"夏黑"葡萄枝条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枝条生长的关系,以"夏黑"葡萄为试材,在枝条萌芽15 d后花序上留2片叶进行摘心处理;矮壮素(CCC)处理为枝条萌芽25 d后喷施第1次,间隔8 d喷施第2次,2次喷施浓度均为0.5 g/L;对照不做任何处理。定期采样分析枝条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同时测量枝条粗度与节间长度。结果表明:摘心处理和矮壮素(CCC)处理能在"夏黑"葡萄枝条生长发育前期促进枝条内脱落酸(ABA)和细胞分裂素(ZRs)的增加,尤其促进ZRs的大量积累,同时促进枝条粗度的增加并减缓枝条节间伸长。生产上可以通过摘心处理及喷施矮壮素控制"夏黑"葡萄的营养生长,从而促进其花芽发育。  相似文献   

7.
葡萄炭疽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吡唑醚菌酯、丙环唑、甲基硫菌灵和戊唑醇对葡萄炭疽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25 8、0.087 0、0.492 7、0.623 4、1.420 1 mg/L;吡唑醚菌酯、福美双、甲基硫菌灵对葡萄炭疽病病原菌的孢子萌发有很好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19×10-6、2.34×10-4、5.94×10-4mg/L。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嘧菌酯和福美双1?10混配时有较强的增效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5%嘧菌酯.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涂抹枝条后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效达75.78%;25%吡唑醚菌酯乳油3 000倍液喷洒果穗后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效达87.62%。  相似文献   

8.
正葡萄枝条的粗度、长度、密度称为枝条的"三度"。了解它们的生长发育特性以及与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对于指导我们进行葡萄的冬季修剪具有重要的意义。1枝条的粗度1.1枝条粗度对结果性能的影响葡萄从发芽到落叶一般经过7~8个月的时间。在一年中,前期是以新梢生长为主,当葡萄进入开花结果期后,营养物质开始大量供应果实,新梢生长开始变缓。进入8月中下旬,新梢基本停止生长。新梢经历了生长、加粗和老化的过程,形成一定的粗度。大量的  相似文献   

9.
葡萄砧木抗寒生理指标测定及其评价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3个葡萄砧木品种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测定不同低温胁迫下葡萄枝条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3个指标,进行抗寒性分析,以期为西北葡萄种质资源筛选和抗寒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3个酿酒葡萄砧木品种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在-24.5~-32.0℃;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各品种枝条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递增的速度和幅度存在一定差异,且递增幅度大小与抗寒性强弱一致;‘山葡萄’、‘贝达’、‘5BB’和‘520A’抗寒性较强,‘140R’、‘5C’和‘抗砧3号’抗寒性较弱,其它品种抗寒性中等。  相似文献   

10.
<正>山东省平原县桃园街道办事处大马庄谭付萍的大棚葡萄现在正处于幼果生长初期(图1)。近日其种植的大棚葡萄园内有一种虫子危害猖獗。经现场查看,其危害症状有以下几点:一是葡萄新梢萎蔫;二是上年生枝条发黑(图2);三是剖开枝条发现前端有特大的乳白色虫子(图3);四是虫子蛀过的葡萄枝条髓部塞满虫粪;综合诊断为葡萄虎天牛的  相似文献   

11.
以"维多利亚"、"户太"、"乍娜"3个鲜食品种的葡萄枝条为主要栽培料,以杏鲍菇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品种葡萄枝条对杏鲍菇菌丝生长情况及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同时对杏鲍菇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确定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维多利亚"葡萄枝条栽培杏鲍菇的营养成分较好,且菌丝生命力旺盛。杏鲍菇菌柄长度为4、10cm时采收最佳,营养成分含量高,口感性好。  相似文献   

12.
一、缠纸法 材料是宽3cm左右的废旧报纸条若干和宽1cm的透明胶带(百货商店可以买到)一卷。方法是用纸条将修剪后的葡萄枝条全部缠一层,缠得要紧密,接头处用胶带粘住。翌年春葡萄树液流动后、萌芽  相似文献   

13.
以“夏黑”葡萄为研究对象,在花期对葡萄进行不同光照处理,研究了不同补光时长对设施葡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提高南方设施葡萄品质及产量.结果 表明:补光4h处理的枝条节间粗度和补光3h处理的叶片Fv、Fv/Fm和果穗数均显著高于对照;与此同时,补光处理的果粒数、穗质量、单果质量及纵横径均显著低于对照.补光对不同时期的果实品质具有不同的影响,补光3h的单宁含量在青果期达到最高;补光3h处理的类黄酮、总酚和可滴定酸含量在转色期显著高于对照;补光3h处理的总酚、类黄酮和单宁含量在成熟期均显著高于对照.在一定程度上,补光对枝条和叶片的生长发育及转色后的果实品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葡萄越冬期间枝条水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比冬季埋土与不埋土葡萄枝条水分含量变化表明:葡萄枝条冬季对低温的适应和自我锻炼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埋土与埋土相比,冬季葡萄1 a生枝条水分含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即自由水含量降低,而束缚水含量升高,只是变化幅度比埋土防寒的要大一些,表明,露地越冬的葡萄枝条能更快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北京地区,早春季节是葡萄1 a生枝条水分散失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15.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病菌的生物活性,客观评价该类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应用前景,进行了3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病菌的敏感性测定及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即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5%烯肟菌酯乳油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葡萄霜霉病病菌的EC50分别为1.89、5.12、5.56μg/mL,EC90分别为13.27、42.01、36.63μg/mL;3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1 000倍液叶面喷雾7天后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在90.17%以上,均极显著高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说明在甘肃天水地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葡萄斑叶蝉在新疆鄯善1a(年)发生3~4代,第1代发生较整齐,其余各代世代重叠严重。以成虫在树皮、树根、树缝、杂草、土缝及居民区的房屋中越冬。开春后先迁移到葡萄园的杂草上活动,待葡萄长叶后即迁移到葡萄上取食为害,造成营养流失,葡萄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同时还影响枝条成熟,花芽分化,使下一年产量降低。防治时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时期:第1次防治时间在葡萄开墩上架后开始展叶时,防治越冬代成虫。主要对田边、地头、葡萄架下及葡萄枝蔓用药进行喷雾,力求均匀周到。防治用药: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第2次防治…  相似文献   

17.
以6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比较了香格里拉高海拔地区葡萄在留结果枝为12枝/株与18枝/株的条件下,不同时间摘叶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于葡萄转色前期和中期摘除"赤霞珠"葡萄果穗及果穗以下的全部叶片可显著增加果实含糖量,降低酸度,摘叶处理对果实糖酸比、pH值、总酚、丹宁等多项果实品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时间摘叶处理使葡萄枝条的总糖与淀粉含量均有所降低,而在转色中期(8月16日)进行摘叶处理对果树枝条的碳素营养没有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电阻法鉴定葡萄抗寒性及测定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电阻法鉴定葡萄抗寒性的有效性及其测定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田间直接测定枝条电阻的方法,不能正确反映葡萄的抗寒性;而测定离体枝条冷冻前后的电阻比值(R=(R2/R1) ×100)法,则可用作不同葡萄种类的抗寒性鉴定。另外,不同葡萄种类的自然含水量的差异,是影响枝条电阻测定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电阻法鉴定葡萄抗寒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1 萌芽期在冬季修剪的基础上 ,整理好葡萄架、铁丝 ,将修剪好的枝条绑好 ,使葡萄枝条能按不同架式均匀分布在架面上 ;幼龄树 (1— 2年生 )可施一次芽前肥 ,每 6 6 7m2 施复合肥 2 0kg ;当葡萄鳞片松动、芽眼膨大时 ,均匀喷布 2— 3度石硫合剂加 5 0 0倍五氯酚钠一次 ,将对防治一年中各种病害起着关键作用 ;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种植的巨峰葡萄 ,因冬季低温不足 ,萌芽率低、发芽不整齐 ,可用石灰氮15 %— 2 0 %倍液涂抹芽眼 ,或在芽眼先端 1cm处刻伤 ,以促进冬芽萌发整齐 ;抹芽 :幼年树 (2— 3年生 ) ,去掉双芽中的弱芽、主干上的不定芽。2…  相似文献   

20.
以7年生‘贝达’砧‘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对葡萄新梢生长、副梢萌发、果实品质和1年生成熟枝条贮藏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kg烯效唑(T3)处理能显著抑制新梢生长,显著减小节间长度,显著抑制副梢萌发,增大果穗,果实品质没有明显下降,对葡萄生长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