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马尾松疱锈病病原菌为松芍柱锈菌阴行草专化型Cronartium flaccidum(Alb.et Schw.)Wint.f.sp.siphonostegium Jing et Wang,其冬孢子寄主为玄参科的阴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在安康地区4月初开始出现锈孢子器,锈孢子传播期50天,4月26日至5月20日为飞散高峰期,水平传播距离为25米,垂直扩散为5米。锈孢子在20—24℃,饱和湿度,pH7时最适萌发;夏孢子5月初开始传播,5月22日进入盛期,萌发最适温度25℃,在加入阴行草汁液的2%琼脂膜上萌发最好;5月中、下旬即可形成冬孢子柱,冬孢子当年萌发。用饱和食盐溶液杀死阴行草是防治马尾松疱锈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病害及防治措施 1.松针锈病:该病是白头翁鞘锈菌引起的松针病害,被害率为45%左右。防治措施用50%退菌特、浓度500-800倍的溶液在锈孢子未释放前连续2-3次防治,效果较好,或铲除中间寄主白头翁即可。 2.松瘤锈病:该病是田松芍柱锈菌引起的枝干病害,被害率为40%左右。防治措施,用70%的粉锈于1000倍溶液,在锈孢子堆释放前进行防治或用饱和食盐水,喷灌中间寄主芍药根茎效果最佳。 3.松烂皮病:该病是由松薄盘菌引起的樟子松枝干病害,被害率为38.9%。防治措施用50%托布津500-700倍…  相似文献   

3.
南京的竹叶锈病及其病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熙樵 《江苏林业科技》1992,19(1):27-30,41
在南京发现竹叶锈病菌有2介种,即刚竹柄锈菌(Puccinia Phyllostachydis)和长角柄锈菌(P.logicornis),它们可以侵染多种竹,但寄主不完全相同。它们的夏孢子都可以越冬。冬孢子堆始于2月底生于叶背,冬孢子间结合较紧,呈深锈褐色半球状突起。夏孢子必须在饱和湿度或水滴中才能萌发,最适温为20℃。发病高峰分别为4月和9~10月间。病菌夏孢子堆常被真菌Myceliophthora sp.(Ophionectria uredinicola)寄生,寄生率高达63.4%~94.3%。  相似文献   

4.
梨树与柏树不能种在一起.梨园的果农都知道,在梨园周围不但不能种柏树,而且原先长着的柏树也要砍掉。因为梨树有一种病害叫赤星病,又叫梨锈病。该病是由一种霉菌侵入梨树叶片产生出大量锈孢子,而这些锈孢子不能再侵入梨树,它必须在柏树上越冬。在柏树上的锈孢子开始萌发,以菌丝侵入柏树的组织,度过严冬季节.翌春,气温升高,在柏树枝叶上的冬孢子遇水膨胀,里棕褐色胶状体,干后表面有黄色粉末(担孢子)飞散,随风飘落到梨树上后  相似文献   

5.
<正> 锈菌是一大类植物寄生菌,全世界已知约5,000—6,000种,约300个属,分布于世界各地。从蕨类植物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锈菌都可以寄生,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菌。锈菌的繁殖机构可产生五种孢子形态。寄生现象也很复杂。锈菌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是一类绝对寄生菌。但是,自从Hotson和Cutter(1951)人工培养苹果锈病菌(Gymnosporangium juniperi-virginiana)以及Williams等(1966)人工培养小麦秆锈菌(P.graminis f.sp.tritici)的无菌锈孢子成功以来,关于锈菌人工培养的研究很活跃。另外,对精子器、锈孢子形态的研究也开始从新的角度进行,获得  相似文献   

6.
松针锈病     
松针锈病由Coleosporium属的真菌引起。锈孢子期发育在松针上。夏孢子和冬孢子阶段在远志属Polygala(病原菌为C.Senecionis、款冬Tussilago farfara(病原菌为C.tussilaginales)、风铃草属Campanula (病原菌为C.campanule)、苦(?)属Sonchus (病原菌为C.sonchiarvonsis)等植物上。该病害易在干旱或潮湿的气象条件下,生长发育衰弱的苗木、幼树及草本植物上发生。  相似文献   

7.
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松干锈菌Cronartium ribiaola Fisch.是一种转主寄生菌,有单维松亚属五针松组的Pinus sp.作为配子体寄主,以及茶藨子属(Ribes)、马先蒿属(Pedicularis)和火焰草属(Castilleja)植物作为孢子体寄主。 Colley、Temple、Buller和Wilson等在评述C.ribicola的转主寄生现象时都认为:锈孢子只能侵染孢子体寄主,不能再侵染配子体寄主;Spaulding和Boyer通过锈孢子来侵染美国白松(Pinna strobus)的再三努力都失败了,其结论可能是:寄主转换是专性的。  相似文献   

8.
常听到一些林业专家讲,松、杨不能混交栽植,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落叶松和杨树有一种共同病害,该病是由落叶松杨栅病菌引起的。病菌一年之内有五个发育阶段,每一个阶段产生固定形状的孢子,即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担孢子。它是一种转主寄生菌,性孢子和锈孢子寄生在落叶松上,夏孢子和冬孢子寄生在杨  相似文献   

9.
施用重寄生菌MM011(Pestalotiopsis sp.)和LS020(Trichoderma viride)的接种体在林间连续2 a进行华山松Pinus armandii疱锈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株重寄生菌均能定殖在茶麃生柱锈菌Cronartium ribicola J.C Fischer的锈孢子堆上;对性子器和锈子器阶段的防治,MM011防效最好的100%;LS020连续防治2 a的平均防效最好的99.21%.方差分析表明这2株菌的防效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2017至2020年,在甘肃省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云杉人工林和苗圃,采集不同云杉树种的球果,分别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锈孢子器、锈孢子及其包被的形态特征,对病原进行初步鉴定,同时调查9种云杉上球果锈病发病率。结果表明:在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内5种常见云杉中,大果青杄Picea neoveitchii球果鳞片上未发现锈孢子器;沙滩苗圃13种云杉中,只有4种结果,东方云杉P. orientalis和黑云杉P. mariana球果鳞片上未发现锈孢子器,丽江云杉P. likiangensis和西藏云杉P. spinulosa感病;通过形态特征比对,初步确定6种云杉上球果锈病的病原均为杉李盖痂锈菌Thekopsora areolata。  相似文献   

11.
用敌灭酚处理火炬松种子,以防止因纺锤形锈菌所引起的纺锤形锈病,处理过的种子在播种之前储藏至24天,没有降低种子的发芽率。播后31天,用纺锤形锈菌担孢子在幼苗上进行接种,7个月之后,进行了幼苗锈瘤检验。无论储藏期长短,用敌灭酚拌种的苗木上,未发现锈瘤。用敌灭酚浸种的苗木上,锈病发生率范围从12%(不储藏)至2%(储藏24天)。种子不处理的对照苗木上,有锈病的占63%。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蓝莓主栽区真菌病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2017年作者采用随机普查和定点调查方式调查贵州省蓝莓Vaccinium sp.主要栽培区病害种类。结果发现:贵州蓝莓叶、茎、花共有7种真菌病害,其中蓝莓褐斑病(Pseudocercospora sp.)、蓝莓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蓝莓茎枯病(Ophiobolus sp.)、蓝莓枯萎病(Phomopsis sp.)值得后期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 迄今已明确地揭示白松疱锈病菌Cronar-tium ribicola J. C. Fischer ex Rabenhost是转主寄生菌,它以白松作为锈孢子寄主,而以茶藨子属植物作为冬孢子寄主。然而1972年在北海道东部首先查明栽植的白松干锈病菌在自然条件下能侵染返顾马先蒿(Pedicularis resu—pinata L.),同时在人工接种的条件下也能侵染茶藨子作为其冬孢子的寄主。1977年在北海道的十胜地区又发现寄生在栽植的红松上的另一种干锈病菌,它的病原性与白松上者相同(Uozumi 1978)。此外,还有一种锈菌称为CronartiumKamtscha ticum Jrstad.它可同时侵染马先  相似文献   

14.
中国松干锈菌孢子表面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柱锈属Cronartium的锈孢子表面形态,曾被描述为“粗疣状”、“中庸疣状”、“中庸或偶尔粗疣状”和“细疣状”等等~([2,3,8,10])。然而,这些描述因受光学显微镜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对于菌种鉴别或研究孢子表面形态的个体发育和功能工作的要求。 Mielke和Cochran~([7])曾用透射电镜研究了Cronartium属的3种松干锈菌的锈孢子表面形态。他们观察到这些种的锈孢子都具有环纹的柱状突起(疣),并发现种间存在着重要的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15.
樟子松疱锈病重寄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疱锈病是樟子松枝干上的主要病害,为利用重寄生菌对樟子松疱锈病进行生物防治,对其病原菌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um(Alb.et Schw.)Wint.的重寄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得到重寄生菌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 Sherb.、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并测定ITS序列,获得基因登录号。经显微观察发现接种重寄生菌后锈孢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且存在两种不同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五针松疱锈病发生及流行,除了需要足够数量的病原菌和大量的感病寄主外,关键在于气候条件是否适合病害的发生,即锈孢子和冬孢子萌发均需要20℃以下的温度是限制病害发生、流行及分布的关键因子,本文结合全国的气象资料,初步拟定出五针松疱锈病在我国的适生区。  相似文献   

17.
五针松疱锈病(Cronar tium ribicola J.C.Fischer.)侵害许多五针松和茶(?)子属(Ribes)的一些种。在春季和夏季,担子孢子入侵任何年龄的松针,产生菌丝向下生长通过松针的输导组织,进入嫩枝,杀死一块树皮。在这块树皮上出现黄色小突起精子器,紧接着在早夏出现锈孢子器。锈孢子器是白色突起的泡状物,充满橙黄  相似文献   

18.
2008年7月在福建省漳平市拱桥镇新发现一种病害,称其为毛竹干枯病。引起这种新病害的病原是瘤座孢真菌(Tubercularia sp.)。当前已知的毛竹所有病害中,毛竹干枯病危害最严重,值得调查研究,以便控制病害扩大蔓延。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从我国辽宁、云南、四川、山西等4省6地的五针松疱锈病发病林分中采集茶藨生柱锈菌锈孢子,对其形态分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茶藨生柱锈菌在形态上存在分化现象。锈孢子大小为21.10~40.10×14.97~29.40μm之间,变幅较大,其中辽宁清原红松上的锈孢子最小(18.72~30.73×16.04~24.07μm)。锈孢子的超微形态结构也存在差异,红松上的锈孢子的疣突基部和顶部基本一样宽,而华山松上锈孢子疣突的基部比顶部稍宽;不同病区华山松疱锈菌环纹数、疣突的排列和间距不一。寄主在病原菌的变异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研究了Streptomyces sp.(S-msu2)菌株对几种树木病原真菌的拮抗效应,旨在挖掘对树木病害防治有效的生防菌株。Streptomyces sp.(S-msu2)菌株对Dothistroma pini、Valsa sordida、Diplodia pinea、Mycosphaerella laricileptolepis、Botryosphaeria laricina、Cladosporium tenuissimum6种树木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平均抑菌带宽度在4.5~13.4mm范围内。Streptomyces sp.菌株发酵产物对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及孢子的萌发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D.pinea抑制效果最好,菌丝生长抑制率高达70.6%,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高达75.7%,并使萌发孢子的芽管发生畸变。Streptomyces sp.(S-msu2)菌株作为樟子松枯梢病和杨树烂皮病的生防菌株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