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本顽,树活则灵。”通过精心绿化后的山石盆景才能达到高山耸秀,密树笼翠的艺术效果,使人欣赏到春绦新绿,夏木华滋,霜枝叶蹇,寒林萧疏的四时景色。  相似文献   

2.
山松盆景造型讲究“力度”,“力度”含义有二:一为道行、功力、表现力、深度。二为力量、能量、爆发力。概括说,就是一内一外。内在的表现为道行、功力,是盆景制作的共性,是艺术修养的基本要求。现所述的,是在山松盆景制作上,如何体现出它的力量、能量、爆发力等有关方面“力度”的问题。岭南盆景艺术造型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其重点大多集中在表现山松的“气质”和“力度”上,其手法也围绕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3.
《花木盆景》2007,(3):20-21
“汇聚全国盆景资源,荟萃各地名优盆景”的中国盆景交易会(以下简称“交易会”),是以“促进盆景发展,展示盆景新技术,提高盆景艺术与观赏性”为目的,由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广东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中国盆景大观园联合主办的大型国家级盆景交易会,举办地点为广东顺德陈村花卉世界。  相似文献   

4.
《花木盆景》2007,(4):9-9
“汇聚全国盆景资源,荟萃各地名优盆景”的中国盆景交易会(以下简称“交易会”),是以“促进盆景发展,展示盆景新技术,提高盆景艺术与观赏性”为目的,由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广东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中国盆景大观园联合主办的大型国家级盆景交易会,举办地点为广东顺德陈村花卉世界。  相似文献   

5.
《花木盆景》2006,(10):58-59
山石盆景是以各种自然山石为主体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在盆盎之中表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层峦叠嶂、江河湖海景色的艺术品。山石盆景又被称为山水盆景。广义的山石盆景包括陈设于几案之上的砚山与摆饰于庭园中的小型奇石等。  相似文献   

6.
《揽月》(见图一)是一件大型的动势丛林、树石、组合多变的盆景作品。作品调动了多种造型形式布局,表现了三峡夷陵一带常见的山林景色。作品首先是因“情”而作,作者常奔波于宜昌三游洞一带的山水之间,也正是这里自然美的特征,触动了情感,加上2002年第二届全国盆景学术研讨会又值中秋佳节之际,自然就将我的赏石、邀月之情寄于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7.
黄山松姿态优雅,风格古朴,在苍劲狂逸中显露出独特的神韵,为众多盆景爱好者所倾慕。如何在盆景创作中表现“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境界,是每位盆景创作者所孜孜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提起松树盆景造型,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松取奇态”、“搜尽奇姿打草稿”的松树盆景造型理论。表现松树盆景的姿态,一般也用“老、绿、劲、奇”四个字来形容。可见,松树盆景和杂木盆景不一样,一个“奇”字,在松树盆景的表现形式中占有相当比重。  相似文献   

9.
方志鹏 《花木盆景》2003,(12B):16-17
在当代盆景界,上至名家巨匠,下至后学稚子,都是以追求符合自然规律的“自然式”盆景为创作目标。“自然式”盆景已形成一股主导潮流。对“自然式”的追求,给盆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盆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盆景艺术由边缘艺术或“准艺术”走向高等艺术的必由之路。笔作为一名盆景爱好,在与盆景友人的交流、创作实践和对盆景理论的学习当中,获得了一些一知半解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0.
对于我国从事盆景艺术的工作者而言,2008年称得上是一个空前的盛年,仅国庆期间就同时迎来了在南京举办的有“中国盆景界奥运会”之称的“第七届中国盆景展览会”,在西安举办的“首届中国唐风盆景展”及在常州举办的“海峡两岸盆景业峰会暨盆景精品展”。三大展览中涌现出的众多精品盆景,让人眼前一亮,新人、新技术、新工艺、新艺术形式层出不穷,较集中反映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盆景艺术从衰微走向繁荣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为展示中国盆景的艺术魅力,为盆景艺术工作者和爱好者搭建交流经验、切磋技艺、联结友谊的平台,创立中国盆景的“奥林匹克”,大展中国盆景雄风,引领中国盆景潮流,推动中国盆景的大提高大发展,定于2008年“五一”节期间,在广东省佛山市陈村花卉世界内举办第二届“中华杯”中国盆景精品大奖赛,同时举办第二届中国盆景交易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7年4月30日,“第二届中国(陈村)盆景赏石博览会”在陈村花卉世界拉开序幕(以下简称“博览会”)。五一期间,花卉世界推出“文化旅游”,“首届中国盆景交易会”、“首届中国盆景精品大奖赛”、“广东赏石名家艺术品收藏展览会”“中国盆景大观园开园”、“花卉世界艺术品大开张”五大活动同期举办,  相似文献   

13.
许德恭 《花木盆景》2004,(10):14-15
在第三届中国盆景学术研讨会(武汉)期间,与会代表在座谈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盆景作品的原创作和改作或收藏在权属方面应该如何界定?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盆景界深入探讨的问题。从艺术的角度而言,盆景艺术无疑是富有创造精神和个性特点的,其创作必然应该享有相应的权益。但是盆景艺术不同于美术、音乐和学等艺术,它是具有生命力和可塑性的,一个盆景作品完全有可能经过一次、二次甚至多次改作而成为另一件不同于原作的作品,这种情形下,原创作和改作创作的权属该如何界定呢?——但这还只是比较理想的设想,更多的情形是改作基于原作的架构来进行,二的是一种承前启后的关系,而并非去旧换新,因而权属界定就更趋复杂。确切地说,这里的“权属界定”应该主要是针对作权中“署名权”而言的,虽然“署名权”的界定会涉及到其它的权属问题,但“署名权”首当其冲,因此成为探讨之关键。在讨论会座谈期间,编曾听到三种意见:其一是应当给每件盆景作品建立相应的盆景档案,将原作、改作和收藏一一录入,有据可查;其二是认为署名应以周期为标准,作品未转售之前,署名权应属于原作,被收购或收藏后,购买或受赠必定会对作品进行养护、改作,因而应当以出售或转赠时间为限,更换为购买或受赠的署名;其三则认为盆景作品的原创作的创作时间历时较久,而收藏或收购所进行的改作仅仅限于细枝末节,因而不可享有署名权。众说纷纭,未能统一。《盆景赏石》版自本期起,在“盆景论坛”栏目就“盆景作品的原始创作和改作或收藏的权属界定”问题展开讨论,希望业界学和广大读能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4.
胡光生 《花木盆景》2007,(10):12-13
朱祥勇先生,1967年生,安徽合肥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合肥市盆景协会理事,2006年被评为”安徽省杰出盆景艺术家u0他钟爱盆景艺术事业,工作之余全身心投入盆景的研究与创作。师从安徽盆景艺术大师朱秀文先生,在前辈梁永贵会长的悉心爱护下,多年来在杂木类盆景研究上颇有建树,作品以“端秀”见长,尤其是近几年来在松柏类盆景创作上,将杂木的“端秀“与松柏的“气韵“充分相融合,形成了“端庄、清秀、飘逸、大气“的作品风格。其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及省市大奖。  相似文献   

15.
“关山盆景园”是一家集盆景制作、古盆雅石收藏、交易为一体的私家园林,园主关山先生,1973年出生,祖籍湖北荆州,自幼喜爱花草树木,十六岁开始学习盆景制作。2002年受聘为深圳盐田区盆景协会技术顾问,并办了“关山盆景园”,他精心制作的100多盆盆景,  相似文献   

16.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版开辟“盆景入门”栏目已有4年之久了。设置这个栏自,是因为许多花卉园艺爱好者同时也是盆景爱好者,二者是无法截然分开的。此栏目由一些盆景行家陆续介绍了许多盆景知识,对初涉盆景的读者帮助很大。然而,要实现“让盆景走进千家万户”的宗旨,“盆景入门”的话题是始终有话好说的。  相似文献   

17.
2013年9月25日至27日,世界两大盛会“第七届世界盆景友好联盟大会”与“第十二届亚太盆景赏石大会”同时在江苏省金坛市宝盛园成功举行。世界盆景友好联盟大会和亚太盆景赏石大会,分别每四年、两年召开一次,其中世界盆景友好联盟大会被誉为盆景界的“奥林匹克”盛会,首次在盆景艺术的发源地中国举办。  相似文献   

18.
方志鹏 《花木盆景》2004,(12):12-13
第六届中国盆景展览提出“创新、求精、重振中国盆景雄风”的口号,精准地指明了当代盆景的发展方向。“创新”是期盼多元化的盆景风格,求精是期盼盆景艺术水平的提升。我们欣赏一件有新意的作品常谓其为“有个性”,对一件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常称其为“精品”。新而不精是“怪”,精而不新易“俗”,所以创新与求精必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欣赏者希望看到更多动人心魄的新作,  相似文献   

19.
2008年8月初,在举世关注的北京奥运开幕前夕,武汉市汉阳区盆景协会举办“迎奥运”盆景展,表达“奥运向我走来,我为奥运添彩”的喜悦之情。汉阳是我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等曾是威震海内的民族近代工业瑰宝。另外“汉阳树”、“古琴台”、“高山流水”等人文故事的发源地也都在汉阳,丰富的人文历史造就了汉阳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在全国人民百年奥运梦将圆之际,汉阳盆景协会在中南机械公司的协助下,成功举办了此次盆景展览,推动了盆景文化交流,抒发了盆景人对盛世中国成功举办奥运的美好祝愿与国富民强的美好期待。  相似文献   

20.
我看盆景     
李新 《花木盆景》2005,(10):14-16
这篇章如作所说,是“放胆直言”之作。中对盆景界多年来已成定式的一些理念,诸如盆景“高于自然”、盆景是“高等艺术”等等提出了质疑,并作了一些认真的思考。细细读来,字里行间虽觉时有突兀之处,却并没有偏颇之词。也许,作所提出的观点并未完全能让人信服。但这种思辩的态度应有值得借鉴之处。中国现代盆景已进入“创新、求精”阶段.近年来盆景的创作手法和风格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相比盆景技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盆景理论范畴似乎过于“安静”了。故刊登此,期望读参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