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现代化养鸡业的迅速发展,但是,现代化蛋鸡饲养管理中也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产蛋鸡群开产日龄过早或推迟,不能按期达到产蛋高峰或高峰期维持时间短,甚至提前休产问题层出不穷,而在现代化蛋鸡生产中衡量养鸡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是产蛋率的高低。现结合生产实际来浅析导致蛋鸡产蛋率下降的综合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蛋鸡生产,产蛋率的高低是衡量养鸡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在蛋鸡饲养管理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致使产蛋鸡群开产日龄过早或推迟,不能按期达到产蛋高峰或高峰期维持时间短,甚至提前休产等。  相似文献   

3.
王虎鸣 《兽医导刊》2016,(12):224-225
产蛋率是蛋鸡生产中的重要指标,终生产蛋量是蛋鸡生产经济效益好坏的体现.对蛋鸡产蛋量出现下降的原因分析表明:蛋鸡产蛋量受到营养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只要在实践中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是完全能够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保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现代蛋鸡高效饲养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生雨 《中国家禽》2002,24(8):10-13
国外优良蛋鸡品种(系)已进入我国十几年,总的产蛋量有所提高,特别是饲养管理较好的养鸡户90%以上产蛋率的产蛋高峰能维持6、7个月时间,而大多数养鸡户90%以上产蛋率的产蛋高峰仅仅维持2、3个月,甚至产蛋高峰达不到90%产蛋率,生产水平低下,没有发挥现代蛋鸡高产性能的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5.
蛋鸡产蛋率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文兴 《畜牧与兽医》1994,26(6):262-263
蛋鸡产蛋率分布规律的研究杜文兴(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产蛋量是蛋鸡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数量性状,而影响产蛋量的几个生理因素(如开产日龄、产蛋强度等)又都是可以遗传的数量性状 ̄[1]。因而内外环境等诸多因素均可影响蛋鸡产蛋潜力的发挥。由于鸡群内各个体的遗传性...  相似文献   

6.
产蛋率的高低始终是衡量蛋鸡生产水平的最重要指标,而蛋鸡产蛋又受到十分复杂的因素影响,所以如何提高产蛋率就成了提高效益的关键措施,那么究竟该如何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生产和临床实践认为,蛋鸡产蛋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管理因素、产蛋规律等。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与全年产蛋量高低密切相关,而全年产蛋量又与产蛋高峰期长短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性,现代商品代蛋鸡一般120日龄左右见蛋,5~6星期后产蛋率可达90%以上,90%以上的产蛋率能维持3~4个  相似文献   

8.
笼养蛋鸡体重均匀度检测的抽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重在家禽生产中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指标。体重与家禽的骨骼、免疫系统、心血管功能等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当鸡群平均体重和均匀度达到一定指标,家禽的生产性能遗传水平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蛋鸡体重与产蛋性能存在遗传相关,开产体重直接关系到初产蛋重的大小、种蛋合格率的高低、开产后产蛋率上升的幅度和高度以及产蛋高峰期所维持的时间;也间接影响到整个产蛋期内产蛋数量的多少、饲料效率和存活率的高低。种鸡在适宜的环境下体重达到品系标准,是提高种鸡生产性能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蛋鸡开产时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蛋鸡体重的控制不当,导致的胫骨长度不够,体重不达标,蛋鸡群的性成熟均匀度较差,光照程序不科学,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都不合理,并且养殖环境不当造成的。要想使蛋鸡顺利开产就需要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并做好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工作,以免出现蛋鸡开产时间推迟的现象,确保蛋鸡的产蛋率可以稳定、快速的增加,同时维持较长时间的产蛋高峰期,进而达到提高整个产蛋期产蛋量的养殖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产蛋率是衡量蛋鸡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但由于某些因素会导致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随后出现产蛋量突然下降,或缓慢下降,或下降后回升再下降等现象,致使高产蛋鸡群产蛋高峰不能维持正常水平,严重影响蛋鸡的生产效益。本文结合大量生产实践,认真分析了引起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饮水、应激、饲料、药物、疾病等,旨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此类现象提供理论依据,保证蛋鸡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蛋鸡的饲养、管理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无论是国营养殖场或个体户,都能使产蛋鸡保持较高的产蛋率。产蛋率是蛋鸡生产中的重要指标,终生产蛋量是蛋鸡生产经济效益好坏的体现。在蛋鸡养殖生产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给养殖场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产蛋下降。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原因有很多,诸如应激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等,现分析如下。1应激因素1.1温度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过高或过低都能使鸡群采食量锐减,导致产蛋下降。鸡没有汗腺,羽毛又隔热,当温度升高到30~35℃时,鸡主要靠呼吸来散发…  相似文献   

12.
蛋鸡生产过程中,在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蛋鸡场常出现蛋鸡开产、高峰和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探究商品蛋鸡产蛋下降原因及对策,对于提高蛋鸡养殖水平、提升养殖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蛋鸡产蛋高峰期的产蛋量决定着产蛋期的产蛋量,目前开产后的140~200日龄蛋鸡常出现产蛋率上升缓慢,或者产蛋率不稳定,忽高忽低,或者鸡群无产蛋高峰期的现象,严重影响蛋鸡在整个产蛋期的产蛋量和养殖经济效益。随着蛋鸡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蛋鸡养殖也开始进入微利时代,因此,对鸡群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引起蛋鸡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低的因素较多,养殖者需要在养殖过程中掌握这些因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蛋鸡在产蛋期间往往因各种不同原因造成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较短,产蛋率突然下降,达不到正常产蛋率和周期产蛋量,增加了饲养成本,影响了蛋鸡的经济效益,制约了蛋鸡业的生产和发展。了解和掌握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有利于在蛋鸡饲养过程中因势利导,采取相应措施,趋利避害,从而提高产蛋量,更好地发挥蛋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蛋鸡生产中,饲养场户普遍存在育成鸡开产过早,产蛋期间产小型蛋、畸形蛋,产蛋后期产蛋率下降过快等现象,导致了产蛋率低、产蛋量小、经济效益不高,使优良蛋鸡品种的产蛋性能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针对养鸡生产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影响因素入手,重点从技术层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正蛋鸡产蛋高峰期的产蛋量决定着产蛋期的产蛋量,目前蛋鸡养殖常出现产蛋高峰期上不去,产蛋高峰期不稳定,甚至是无产蛋高峰期的现象。引起蛋鸡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低的原因较多,鸡苗的质量,饲养管理以及饲料因素等都会造成影响,需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蛋鸡养殖过程中,常出现蛋鸡在开产后的140~200日龄间发生产蛋率上升缓慢,或者产蛋率不稳定,忽高忽低,或者鸡群无产蛋高峰期的现象,这会严重影响蛋鸡在整个产蛋期  相似文献   

17.
蛋鸡在正常情况下到开产日龄即产蛋,5~7周以后进入产蛋高峰期,高峰期约维持半年,以后产蛋率按照自然规律逐渐下降。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常会遇到鸡群产蛋量突然间大幅度下降的情况。其原因,除了近年来流行的产蛋下降综合症外,尚有众  相似文献   

18.
汪旭 《饲料研究》1995,(9):33-33
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的技术诀窍汪旭蛋鸡产蛋率达80%以上即进入产蛋高峰期。一个产蛋高峰期、大约可维持4个月左右。品种优良、饲养得法的鸡群还有5周左右时间最高产蛋率在90%以上。蛋鸡产蛋高峰期越长,全年产蛋量越高,怎样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呢?1、供足蛋白质...  相似文献   

19.
用27周龄产蛋率较低的伊莎褐壳蛋鸡3012只,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喂调整的日粮,降低了日粮营养水平,对照组喂原有较高营养水平的日粮,探讨其对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产蛋率高4.5%(P<O.01),蛋重稍有下降,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产蛋率较低的蛋鸡日粮营养水平不必太高,日粮营养水平应随产蛋水平的高低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0.
<正>一原因分析1休产日同期化蛋鸡连续产蛋结束后紧接着就有一个休产日,有可能休产鸡在某一天突然增多,就会出现产蛋量突然下降,但这种情况短时间内就会恢复。2规律性产蛋量下降蛋鸡的产蛋率有一定规律性,一般蛋鸡产蛋从开产后经3~4周都能达到产蛋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