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工程为世界粮食计划署和我国政府合作,援建朝阳市水土流失严重的建平、北票县(市)北部地区的造林种草水土保持工程。通过采用水平槽筑埂回土工程造林措施,使造林成活率、种苗合格率、保存率、林木生长量、牧草产量、薪柴产量等均有提高,年均投资收益率为18%。  相似文献   

2.
该工程为世界粮食计划署和我国政府合作,援建朝阳市水土流失严重的建平、北票县(市)北部地区的造林种草水土保持工程。通过采用水平槽筑埂回土工程造林措施,使造林成活率、种苗合格率、保存率、林木生长量、牧草产量、薪柴产量等均有提高,年均投资收益率为18%。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主要以干旱大陆性气候为主,该地区面积大,有林地少,荒山荒地多,干旱少雨,风沙和水土流失危害十分严重。因此西部地区造林更为重要,但又存在相当大的因难,造林成活率往往较低。怎样才能提高北方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我们总结了托县地区多年的造林经验,认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应把好以下五关。 一、整地保墒关 整地时间必须是造林前一年的雨季到来之前的伏天,整地方法要因地制宜。小坡地采用鱼鳞坑、水平沟等方法整地,但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做到保土、保水。 二、种苗关 1.选好造林树种。北方干旱地…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扩大了造林面积,年平均造林面积达万亩以上,增加了该地区植被覆盖率和促进林区经济协调发展。但经调查,近几年造林成活率较差,平均初植成活率在70%~80%,未达到天保工程造林质量要求,现就影响其造林成活率的因素讨论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容器苗雨季造林成活率与降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年以来,辽西北地区出现持续春旱,致使各地春季造林成活率严重偏低。雨季造林成为辽西北地区造林的主要选择,因此,我们对樟子松容器苗雨季造林的成活率与降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年均降水450mm左右的地区,使用3~5年生樟子松容器苗,雨季造林时间以6月中下旬为宜。适当深栽,留穴。雨季造林成活率预测:1~6月份降水与年平均降水之比率超过30%,造林成活率达不到国家标准。比率越大,成活率越低;比率越小,成活率越高。  相似文献   

6.
天然林保护工程植被恢复工程(以下简称植被恢复工程造林)是有效遏制山西省吕梁市天然林资源破坏所造成的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措施和方法。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由于受到自然干旱、沙尘暴、干热风、冰雹早霜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和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三北”地区横跨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半干旱草原、干旱荒漠等三大自然景观带,风沙干旱、水土流失为其显著的自然特征。多年的造林实践表明:水是造林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以合理用水、保水、抗旱为中心的适宜树种选择和造林技术的探索,一直是科研与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在“三北”地区造林实践中,灌水栽植已作为保证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但究竟灌水以多少为宜,目前,各地只有经验指标,而对确定适宜灌水量,尚缺乏深入地研究。我们依据水量平衡方程和在辽宁省朝阳市2772工程中的造林实践,对适宜灌水量问题作了一些探讨。一、“三北”地区造林灌水的必要性“三北”地区水资源是相当缺乏的,不仅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韩合作吴起县荒漠化治理项目造林面积、造林类型与典型模式设计,韩式育苗大棚、山地防沙固沙坝工程技术要求概况与实施效果。结果表明,项目规划设计的8个纯林造林典型模式和11个造林类型,造林成活率88%~95%,保存率85%~92%,造林设计科学、合理,可作为陕北地区造林工程方法、措施借鉴和参考。韩式大棚设施育苗技术苗木高度、冠幅、根系等生长量比大田提高约20%~30%,根系发达,移植成活率高;建成的6座石砌防洪坝已发挥截留泥沙作用,有的已形成有效水土流失防治区;农田护涧坝防风护田可提高粮食作物产量8%~13%;道路拦水皮垫有效减少了雨水对新建砂石道路的冲刷。  相似文献   

9.
油松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油松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分布广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枝叶繁茂,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保护环境的功效,是用材林,防护林和城乡绿化的重要树种。因此成为许多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项目工程的首选树种。但是在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又没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油松造林成活率很低。近几年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了用容器(营养袋)育苗造林的技术,具有造林成活率高,造林时间长的优点,可做到就近育苗,就近上山、按需所育,从而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营养袋育苗顾名思义就是将2a生的露地小苗装入营养袋培育而成,可以使当年成活率达95%以上,翌年保存率达90%以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太行山石灰岩低山丘陵地区气候干燥、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年年造林不见林。为此,我们对该地区的造林技术进行了探讨。1988年我们采用“当地育苗,随起随造,百株一捆,铡刀半截,根蘸泥浆,雨季造林,深栽曲埋,填土踏实”四十字侧柏造林配套措施,营造侧柏林126.5万株,成活率达到85.5%。这对太行山石灰岩低山丘陵地区大面积营造侧柏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沂水县沂蒙防护林工程科技示范片位于夏蔚镇东南部的燕子峪流域。该流域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是沂水县条件最差、群众最穷、造林难度最大的地方之一。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是加快这一地区造林绿化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探索干瘠山地抗旱造林技术,充分发挥沂蒙工程的科技示范作用,我们自1992年春季开始在该流域进行了不同整地方式、不同造林季节、不同苗木处理、容器亩造林及不同覆盖物造林的对比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区概况燕子峪流域因其中心在燕子峪村而得名,共包括7个行政村,总面积1008hm‘…  相似文献   

12.
正邢台市太行山干旱丘陵区,以石灰岩分布为主,土壤贫瘠,立地条件差,"干、旱、薄、蚀"情况十分严重,开发成本高,治理难度大,水土流失严重,造林成活率低,是全市生态建设的薄弱区域。酸枣盛产于太行山一带,主产区位于河北南部的邢台地区,它抗旱性强,山坡、地埂都能生长。邢台县退休党员郝景香总结了一套"郝式造林法"种植侧柏,成活率均在95%以上。2015年以来,我们通过总结"郝式造林法"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3.
<正>宁夏是三北地区唯一一个全境列入三北工程的省区。启动工程的197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流失和沙化面积占自治区国土总面积的90%以上,林地面积仅有21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4%,干旱、霜冻、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恶劣的生态状况,揭示出全境被列入全国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缘由。不造林,风沙会掩埋家园。不造林,百姓会民不聊生。不造林,风沙还会越过宁夏,闯入陕西乃至中原大地,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4.
<正>宁夏区南部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立地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不高,林木生长缓慢。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我们经过3 a栽植试验,成功地总结出了一套"16452"水平沟整地法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5.
和林格尔县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春季风沙大,气候干燥,回温快,蒸发量大,水土流失严重,这些主导因子一直影响造林成活率及幼树生长,给加快造林绿化进程带来了难度。根据多年的造林经验得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要从自然状况出发,大力提倡科学造林技术,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努力改变林地的立地条件,使苗木适宜生存自然环境,这样才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16.
在立地条件较差的陡坡山地进行丛状造林,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山地,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迅速恢复森林的生态环境。通过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陡坡丛状造林效果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陡坡丛状造林以3株一丛或5株一丛为宜,在不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林地,初植密度以4 400株.hm-2为宜;立地条件较差,坡度较陡,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林地,以6 600株.hm-2为宜;丛状造林保存率能达到70%以上,蓄积量比对照区提高38%~50%。  相似文献   

17.
章古台地区自1955年以来进行的大面积固沙造林,虽然控制住了科尔沁沙地的继续南侵,但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降水量的减少等综合因素影响,樟子松裸根苗造林已极难成活。成活率不足50%左右。因此,为了巩固章古台固沙造林的成果,必须采用先进的林业技术手段,提高樟子松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与抗旱能力。文章以樟子松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樟子松抗旱造林的关键技术要点,为该地区针叶树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造林前整地     
造林前整地能提高造林成活率、改善林木生长条件、加快林木成长。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通过整地可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所以细致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造林质量的一项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9.
把好“三关”确保沙棘造林质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超德 《沙棘》1999,12(3):25-27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再造秀美山川”的植被建设高潮,各地都投入了巨大的人、财、物开展植树造林.但是,由于在造林的整个过程中对很多重要的环节没有把好关,从而造成了种植成活率低、保存率少、造林质量差的结果,导致了“年年造林不见林”的劳民伤财现象的发生.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地区之一,其重中之重是砒砂岩区,是入黄泥沙的主要来源地,植被覆盖度多在5%以下,治理难度大.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沙棘是治理黄土高原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更是治理砒砂岩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经有关专家论证,1998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开始立项,由水利部在砒砂岩区实施沙棘生态减沙工程,项目区各地投入了很大积极性进行了以沙棘为主的植被建设.但是,由于在种植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好关键环节,在有些地区也出现了成活率较低、造林质量不高的现象,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20.
1986年春季,在“2772”工程项目规定地区,辽宁省朝阳市属北票市20个乡和建平县15个乡的范围内,全面开展了项目工程。按项目要求,5年内造林种草70540ha,其中,营造农田防护林1700ha,草地防护林2500ha。1986年为工程起始之年,两市(县)共营造农田防护林539.96ha,草地防护林242.45ha,平均成活率达80%以上。在历经春季50多天的连续干早后,获得如此高的成活率,在该地区以往的造林实践中是罕见的。现将其成活率、生长状况及主要措施等调查结果,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