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过多,而黄体素分泌不足,使卵泡过度生长而不能正常排卵和形成黄体造成的,是生产上常见的产科病之一。本病多发生于牛、猪、马,尤以奶牛和猪常见。  相似文献   

2.
正1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增多而形成。黄体囊肿是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黄体化或黄体化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1.1发病原因饲料中精料过多,缺乏维生素A,或含多量雌激素,又缺乏运动。使役过重,经久发情而不配种。机体激素水平失调(促黄体素分泌不足或促卵泡素分泌过多),或注射雌激素过多。子宫内膜炎、胎衣滞留及卵巢疾病引起的卵巢炎,排卵受干  相似文献   

3.
<正>牛卵巢囊肿是指在卵巢上形成1个到数个的囊性肿物,其直径为1至几厘米,主要分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通常是后天性的,其发生原因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促卵泡激素分泌过多和促黄体素分泌不足有关。一些影响排卵过程的因素,如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或含多量雌激素、激素制剂使用不当,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以及卵巢其他疾病等均可促使卵泡囊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奶牛卵巢囊肿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卵巢囊肿是指卵泡在预期排卵时间未排卵,卵泡上皮发生变性,卵泡壁增生变厚,卵泡液增多,卵泡腔增大,卵泡继续增大而形成的.卵泡囊肿常见于奶牛及猪,但马、狗也可发生.奶牛的卵泡囊肿多发生于4~6胎,即产奶量最高期间.主要特征是无规律的频繁发情,甚至出现慕雄狂.慕雄狂是卵泡囊肿的一种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而强烈的发情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卵泡囊肿都具有慕雄狂的表现,也不是只有卵泡囊肿才引起慕雄狂.卵巢炎、卵巢肿瘤以及神经系统机能紊乱都可以发生慕雄狂.所以廊通过直肠检查,根据卵泡形状、大小、硬度、发情持续时间等进行综合诊断,加以确诊.  相似文献   

5.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 ,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 ,卵细胞死亡 ,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增生而形成 ;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黄体化而形成 ,或排卵后由于黄体化不足 ,在黄体内形成空腔 ,腔内积聚液体而形成 ,其一部分黄体组织突出于卵巢表面。高产奶牛在泌乳盛期多发此病。笔者采用穿刺疗法辅以大七气汤治疗该病 4例 ,全部治愈。1 病因母牛内分泌失调 ,引起促黄体素不足 ,促卵泡素过多 ;饲料中精料过多 ,维生素 A不足又缺乏运动 ,应用雌激素过多 ,长期发情而失配 ,可使卵泡变为囊肿 ;另卵巢…  相似文献   

6.
<正>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結本病的特征是无规律的频繁发情,或持续发情,也有少数不发情,屡配不孕。1病因脑下垂体前叶激素机能失调,分泌促卵泡生长激素过多,促黄体生成激素分泌不足,卵泡过度增大,不能正常排卵而形成囊肿,或因子宫内膜炎、卵巢炎时,由于细菌侵入卵巢可能造成卵子死亡形成囊肿。  相似文献   

7.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 ,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 ,卵细胞死亡 ,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增生而形成 ;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黄体化而形成 ,或排卵后由于黄体化不足 ,在黄体内形成空腔 ,腔内积聚液体而形成 ,其一部分黄体组织突出于卵巢表面。高产奶牛在泌乳盛期多发此病 ,影响了养牛业的发展。笔者采用穿制疗法和口服大七气汤治疗本病 17例 ,治愈 15例 ,治愈率达 88.2 4 % ,疗效显著。1 病因 母牛内分泌失调 ,引起促黄体素不足 ,促卵泡素过多 ;饲料中精料过多 ,维生素A不足又缺乏运动 ,应…  相似文献   

8.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本病的特征是无规律的频繁发情,或持续发情,也有少数母牛不发情。 1病因 脑下垂体前叶激素机能失调,分泌足卵泡生长激素过多,足黄体生成激素分泌不足,卵泡过度增大,不能正常排卵而形成囊肿,或因子宫内膜炎、卵巢炎时,由于细菌侵入卵巢可能造成卵子死亡形成囊肿。  相似文献   

9.
卵泡囊肿是奶牛的主要繁殖障碍疾病之一。奶牛卵泡囊肿则是未排卵的成熟卵泡,直径达到20mm或更大,持续存在10d以上。主要原因是排卵前下丘脑对17β-雌二醇的刺激不敏感,下丘脑不能释放更多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从而腺垂体不能分泌足够的促黄体激素(LH),结果成熟卵泡不能排卵,持续生长而形成囊肿。并且囊肿卵泡比正常卵泡合成和分泌雌二醇和孕酮的能力高。作者主要对卵泡囊肿的动态特征、发病机理和内分泌表现作一综述,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吸收或增加而形成,其壁较厚.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或是正常排卵后由于某种原因黄体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而形成.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可单个或多个发生于一侧或两侧卵巢上.  相似文献   

11.
正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奶牛无规律的频繁发情和持续发情,出现"慕雄狂"。1病因1.1饲草料中含有较多量的雌激素及类固醇、而缺少维生素A。1.2精料饲喂过多,缺乏运动。1.3长期发情未配种或长期屡配不孕,使卵泡变性,变为囊肿。1.4人为过量使用或长期滥用雌激素,抑制脑垂体的分泌功能,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作用,造成囊  相似文献   

12.
中西结合治疗奶牛卵泡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泡囊肿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它主要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及其上皮细胞变性 ,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 ,卵细胞死亡 ,卵泡液不被吸收或增多而形成的。如果只用激素类药物治疗 ,剂量与次数较难掌握 ,用药剂量过少 ,注射次数不足则治疗效果不显著 ;若剂量过大 ,注射次数过多会引起相反的效果。近年来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5例奶牛卵泡囊肿 ,均获得满意的疗效。1 临床症状患有卵泡囊肿的奶牛可见无规律频繁的发情和持续发情 ,而且常常伴有阴道、子宫的炎症 ,阴户充血肿胀 ,经常流出一些透明或不完全透明的、具有定粘…  相似文献   

13.
卵泡囊肿病的发病率虽然比较低,但发病的奶牛不能正常怀孕、产仔、产奶,从而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东港市奶牛饲养量达1500头左右,每年发生此病的有几十例,造成此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过多,使促黄体素相对不足,卵泡过度生长,卵泡上皮细胞变性、卵泡壁增生,不能正常排卵,卵细胞死亡,使卵泡发育中断不能正常形成黄体。也有因卵巢不断生成新的卵泡,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呈现持续性地发情。这种病的发生,常在以精料为主的营养充足的条件下发生,并且多发生在产后一个半月左右。另外,子宫内膜炎、流产、缺乏运动、长期发情失配…  相似文献   

14.
四、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黄体化而形成的(黄体化囊肿);或者是正常排卵后由于某些原因,黄体化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而形成(囊肿黄体)。囊肿黄体不一定是病理状态,因此卵巢囊肿通常是指卵泡囊肿和黄体化囊肿。奶牛以卵泡囊肿较为多见。引起卵巢囊肿的原因一般  相似文献   

15.
一、卵巢囊肿 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 (一)病因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卵巢囊肿可能与内分泌机能失调、促黄体素分泌不足、排卵机能受到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16.
卵泡囊肿是奶牛的常见病,是由于卵泡上皮发生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增多,使卵泡腔增大而形成卵泡囊肿。本病的主要特征是性周期不规律,频繁而持续地发睛,但屡配不孕。多发生于第4至第6胎产奶量最高期间,常伴有子宫内膜炎。近年来,笔者对奶牛卵泡囊肿的防治进行了探索,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奶牛卵泡囊肿3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泡囊肿是高产奶牛常见的繁殖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内分泌机能失调,促黄体生成素不足,排卵机能受到破坏有关。或者是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造成的。传统治疗方法往往并不能在短期内收到显著效果,影响了高产奶牛的生产性能。本试验旨在为治疗高产奶牛卵泡囊肿提供一个高效、快速的技术方法。1症状及诊断1.1症状卵泡囊肿的母牛一般表现发情异常,如表现为不规律发情或持续发情,甚至出现慕雄狂症状。囊肿卵泡内常积有大量的卵泡液,体积增大,既不排卵,也不黄体化,但卵泡壁会变薄,直肠检查时很难将其挤破。外部常表现为声音低沉,颈…  相似文献   

18.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奶牛卵泡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是金华市最大的奶牛基地 ,饲养奶牛二万余头。据查 ,由于长期圈养 ,缺少运动 ,奶牛患不孕症的占成年母牛近 30 %。主要分类为 :排卵障碍、卵巢静止、萎缩及硬化、持久黄体、卵泡囊肿、子宫疾患等。近年来 ,随着奶牛饲养户反复使用外源性激素的增加 ,而致生殖内分泌紊乱的牛也随之增多 ,因而患卵泡囊肿的奶牛也屡见不鲜。该病主要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及其上皮细胞变性 ,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不被吸收或增多而形成的。笔者近年来 ,在临床中采用穴位埋线和配合中西药治疗患奶牛卵泡囊肿的病牛 13头 ,均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卵巢囊肿分卵泡囊肿、黄体囊肿和实质部囊肿。卵泡囊肿是滤泡上皮发生变性,滤泡壁增生变厚,滤泡液增多,滤泡腔逐步增大而形成,常见于2胎以上的奶牛,表现为无规律的频繁发情或持续而强烈的发情,甚至出现慕雄狂;黄体囊肿是黄体变性、肿大而形成,成年奶牛包括青年牛均可发生;实质部囊肿(卵巢炎)是实质部发生变性、肿大而形成,成年奶牛均可发生。几年来,笔者通过临床上千个病例,总结出了一些发病原因和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卵巢囊肿属于奶牛繁殖障碍疾病,是引起奶牛不孕或造成繁殖力低下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卵巢囊肿的经典定义是不排卵的卵泡持续10天或更长时间,一般直径多大于2~5厘米并导致不发情或成为慕雄狂。临床中常分为卵泡性囊肿和黄体性囊肿,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存在于一侧或两侧卵巢上。卵泡性囊肿为壁薄的、充满液体的结构,与血浆黄体酮水平低有关;黄体性囊肿为部分黄体化并充满液体结构,可导致血浆黄体酮水平升高。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