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前,在我国农民没有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之所以如此,是由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主体不同、教育条件的差异和高等教育招生规则的不同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巩固农村普九成果,改革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及职业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2.
<正>(续第3期第18页)事件六:异地高考政策"破冰"。这个事件对农民工子弟多年来在异地学习异地高考的呼吁,终于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尽管这个进展还在不断地完善当中,但是对实现中国的教育公平,给流动人口的子女特别是农民工子女,一个平等的竞争和就学的机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事件七:国务院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18.5万个名额向中西部考生倾斜。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在边远的一些地区很难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很多优秀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公平和正义是任何社会所追求的理想价值取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政治公平的延伸,教育公平对实现广泛的社会公平具有基础性作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城乡差距上,造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或偏差和制度的不公平会在客观上加重教育的不平等,通过制度和政策调整来推进高等教育公平是更为直接有效的。制度层面中存在着哪些人为的因素在影响和加剧着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别?文章从政策制度的视角深入分析城乡高等教育差异的原因,以期为缩小城乡高等教育差距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家庭对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态度问卷调查,分析高考人数的下降对农村家庭让子女接受大学教育的态度影响,揭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教育产业化对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产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过程 ,发达国家都先后经历教育产业化阶段。我国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导致在教育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 :农村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和受教育的比较成本高 ,农民本来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绝大部分转为教育投资 ,从而削弱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只有通过政策调整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公正、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公平一项重要理念和准则。目前,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在我国依然存在。在“和谐”视角下,对我国现阶段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剖析,寻求解决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对策,进而促教育和谐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陈峥 《古今农业》2008,(3):35-42
耕畜借贷是高利贷借贷的一种方式,在中国农村极其流行。由于耕畜分配的严重不均等原因,民国时期广西农村的耕畜借贷也广泛存在。广西农村的耕畜借贷既有地主、富农等阶层的放贷,也有土司、养牛户、中农的参与,还有耕畜缺乏者之间的联合。耕畜借贷的利息支付有实物方式,也有以劳役偿还等形式。耕畜借贷是高利贷借贷用于生产领域的一种,因此,它既有残酷的剥削性,又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我国存在着城乡间、地区间及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与不可及的现象,分析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政策和主要制度,发现主要有社会公平的价值理念缺失,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等政策内容缺陷以及供给机制不全等原因,因此要强化社会公平正义理念、完善相关政策内容、积极构建多元供给模式及监督反馈机制等,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可及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教育现状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解决力度的增加,随着环境改善计划的实施,经济政策效果的显现,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从整体上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不均等的情况始终无法得到改善和缓解。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农村教育的现状为:1.定位不准现行农村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目标的错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视角出发描述了非均衡发展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体现,分析了实施该理论的原因,就非均衡发展政策的实施与教育公平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指出了实施非均衡发展政策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并就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处理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战略和教育公平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解析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教育公平理论的基础上,解读了国家出台的关于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政策,分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享受义务教育上不公平现象及其原因,针对这一现象和原因,提出了解决这种状况的根本措施和具体措施:破除二元户籍制度;建立以流入省和国家为主的财政分担制度,以及放宽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准入条件和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和办学.  相似文献   

12.
学生体质健康的持续下滑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焦点,现实倒逼改革催生学校体育教育界将体育纳入高考设想的生成。针对将体育纳入高考的逻辑起点,以及现行高考制度改革背景下体育纳入高考的现实困境等进行详细评析,研究得出,以学生体质健康的增长不应成为体育纳入高考的逻辑倒推基点,以体育一己之力难以扛起增长学生体质健康增长之重任,现若将体育纳入高考将存在着难以使高考制度改革深入,不利于教育公平的推进,致使高考运行成本的增加及其操作执行难以实施等问题。作为衡量学生身体素质中耐力素质的长跑项目不适宜也不应当成为体育纳入高考的选考科目,体育纳入高考之愿景虽美好,但付诸于实践之路依然漫长。  相似文献   

13.
目前,城乡大学生价值观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他们群体之间的隔离.从文化资本上来看,城乡家庭文化氛围、城乡孩子被关爱的程度、城乡家长的文化存在差异是主要原因.在分析以上原因基础上,从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城乡生源教育的针对性、全面性以及培育城乡学生和谐健康的心理和利用网络等载体拓展价值观教育手段方面提出了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高校毕业生身体形态发展呈现总体增长趋势,城市男女生增长幅度好于乡村男女生;在身体 机能方面,城乡男女生均出现下滑趋势,城乡女生呈显著性下降趋势;在身体素质方面,在速度、耐力、 力量以及爆发力等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后5年的下降趋势小于前5年的下滑趋势。建议:规范高 校体育教学与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全面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的监管与评价 机制;创新与改革高校体育教学考试机制与评定方式;构建大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系统,实施动态干预等 。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高校中农村学生比例偏低。利用CFPS 2012年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t回归方法,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区位特征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个体异质性对农村学生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进而在控制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采用PSM方法测度农村高等教育的收入回报,设定不同的年龄分组,研究高等教育的长期收入回报,并分析东中西部农村高等教育的长期收入回报是否存在区域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健康状况、医疗保险、智力、理解能力、外貌、父母学历和家庭地位等特征显著影响农村学生是否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个人收入要高于不接受高等教育时的收入;从长期来看,接受高等教育和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个人之间的收入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对农村个人收入的长期影响显现得最早,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晚。在此基础上,为缩小教育差距、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提出教育资源投入向农村落后地区倾斜、高校针对农村贫困学生制定合理的教育补助规模、农村家庭转变传统封闭的教育观念鼓励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近乎为零的农业部门流大量地流向了边际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其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但我国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的组织化程度相当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致使农村劳动力外流并未达到理论预期目标,出现了城乡差距扩大、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持续下降、农业生产女性化和留守儿童教育边缘化等问题。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组织化管理效应理论分析,可以发现进行农村劳动力外流组织化管理,能极大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组织化管理,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业高职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政策倾斜,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的需要,是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政策倾斜,尽快出台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免费入学实施办法,出台涉农专业学生专项助学金政策,给予招收涉农专业学生院校项目支持,允许涉农专业学生自主招生,设立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在高职院校中,农村大学生在整个高职教育学生中占有很大比重,关注农村大 学生的培养问题责任重大。本文以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这门课为切入点,充分结合农村高职学生的发展特点与成长规律,积极探索新的教育 模式与教学方法,提出若干提升农村高职学生《毛概课》获得感的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薛艳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330-7331
主要从研究生入学机会、学习过程、毕业后走向三个方面来描述并分析了农村籍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所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