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115-116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为鲜活农产品流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渠道,但是受其自身特点和落后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等因素的制约,鲜活农产品的流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视角下,对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搭建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对当前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特别是流通模式与流通效率展开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借鉴"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新方法,为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分析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及供需发展趋势,提出了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发展方向与提升流通效率的优化方案,提升了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明确了农村创新与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对当前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特别是流通模式与流通效率展开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借鉴"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新方法,为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分析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及供需发展趋势,提出了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发展方向与提升流通效率的优化方案,提升了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明确了农村创新与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运输监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市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多、运输过程复杂、物流成本高的现状,对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及运输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运输在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过程及作用。为提高鲜活农产品运输效率、减低运输成本,提出了建立鲜活农产品运输监控指标体系的方法,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鲜活农产品运输过程进行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区域性、季节性、结构性鲜活农产品卖难问题时有发生,涉及品种多,价格降幅大,范围广,影响了农民增收和市场稳定。从流通领域出发,深入研究分析鲜活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国家应加快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与布局,综合运用市场与政府调控等多种机制,提高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稳定鲜活农产品市场运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大都市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都市的消费特点,分析了在大都市实施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可行性,设计了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中心、鲜活农产品供应基地、客户为一体的大都市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该体系能有效减少鲜活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能较好适应消费者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能形成较稳定的鲜活农产品产销关系。  相似文献   

7.
《云南农业》2011,(7):4-4
为进一步贯彻国家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提高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我省停止使用《云南省鲜活农产品准运证》。自2011年6月15日零时起,收费公路管理单位对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货运车辆查验以装载货物为准。  相似文献   

8.
对目前大城市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模式进行了分析,在对其流通中存在的环节多、损耗大、效率低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城市鲜活农产品流通的发展策略,提出了第三方物流主导的大城市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并对其系统、功能、优势等进行了分析.该模式有助于提高流通速度、降低流通成本,对于保障民生、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流通渠道形态,直接影响着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农民渠道权力。在不同类型农产品流通渠道对农民渠道权力的直接影响的分析基础上,分析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农民渠道权力的其它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通过何种路径对农民渠道权力进行影响,有助于提升农民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渠道权力,改善农民在农产品流通过程的弱势地位,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0.
在湖北地区选取H村为代表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水产品不同流通渠道及交易效率,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未来水产品流通的主渠道作了预测。由此得出水产品流通渠道在农村的流通效率状况及影响流通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王凯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7):42-43,85
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并且使相应技术得到良好应用,是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国内外相关流通理论、趋势及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改革、模式创新等研究局限于定性,未系统分析农产品流通渠道效率的影响因素,也没有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异,拓展现有研究基本假设有:①可以农产品流通渠道效率衡量流通渠道创新水平;②影响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因素可量化并分等;③不同地区按经济和技术及管理水平综合分级;④农产品流通效率根据其不同影响因素及不同地区一定限制条件下可得到优化结果。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流通效率优化系统模型,并找出其不同影响因素的限定模型,用运筹学方法求出最优方案。从而可以以特定样本的优化方案,提出量化的农产品流通效率改进措施,指导一般性的农产品流通。  相似文献   

12.
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存在效率低下、流通成本高及供需不匹配等问题。提出结合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机构以及信息技术支持,通过减少流通中间环节、物流配送中心的介入、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方法设计出更为合理的流通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用重点调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上海市鲜活贝类流通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上海市场上的贝类有30多种,常见贝类有缢蛏、文蛤、中华圆田螺、杂色蛤、彩虹明樱蛤、扇贝、贻贝、青蛤、栉江珧和国产牡蛎等。研究还表明上海销售的贝类基本由外地运来,来源地相对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及湖北。上海每年约有20 152 t鲜活贝类来自原产地市场,约17%高档贝类直接销售到宾馆酒店,约83%的中低档贝类经农贸市场销售到消费者。还得出了中低档贝类不同的流通渠道、贝类流通市场的特征、提出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上海市鲜活贝类市场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4):108-109
河北省毗邻京津,是农业生产大省,在京津鲜活农产品的市场供应份额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鲜活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流通环节中仍然存在三地物流"绿色通道"尚不完善、鲜活农产品物流渠道环节过多、鲜活农产品流通缺乏有效组织以及三地农产品信息平台尚未建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积极推动"绿色通道"及平台建设、勇于拓展环节少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着力培育鲜活农产品新型流通主体以及加强规范新活农产品市场监管制度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北鲜活农产品顺畅对接京津市场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用重点调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上海市鲜活贝类流通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上海市场上的贝类有30多种,常见贝类有缢蛏、文蛤、中华圆田螺、杂色蛤、彩虹明樱蛤、扇贝、贻贝、青蛤、栉江珧和国产牡蛎等。研究还表明上海销售的贝类基本由外地运来,来源地相对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及湖北。上海每年约有20 152 t鲜活贝类来自原产地市场,约17%高档贝类直接销售到宾馆酒店,约83%的中低档贝类经农贸市场销售到消费者。还得出了中低档贝类不同的流通渠道、贝类流通市场的特征、提出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上海市鲜活贝类市场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彬  傅贤治  张士康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76-5181
研究了具有偏好锥约束的综合DEA模型及权重系数的转换方法,并结合DEA方法特点与鲜活农产品的流通特性,从成本、时间、人力资源、财务、柔性和服务水平6个角度确立了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效率评价体系。在效率评价过程中,基于"DEA-偏好锥"模型,从整体有效性、规模有效性、技术有效性和超效率分析4个方面对"纯元式"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和"杂元式"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了综合效率评价,实证表明前者整体效率优于后者,同时结合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技术,计算出非DEA有效流通模式发展的理想值。  相似文献   

17.
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探究——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鲜活农产品流通问题(以北京市为例)进行探究,从物流环节、配送模式以及品质安全等多角度分析北京蔬菜流通现状,挖掘"最后一公里"问题症结所在,指出目前北京市鲜活农产品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其流通环节,同时这也是鲜活农产品增值和利润源获取的主要环节。并针对性提出建立鲜活农产品信息化平台等解决对策,以优化流通模式,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生鲜蔬菜供应链效率研究——以南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京市城区代表性农贸市场内零售商的实地调查,采用流通层次及费用、损耗率、生产者分得比率等指标,分析了目前南京市生鲜蔬菜不同流通渠道的效率。研究表明,南京市场的蔬菜流通层次较多,效率不高;不同品种蔬菜的流通费用差别不大,流通损耗随品种变化有较大不同;生产者分得比例以直销渠道最高;零售商对于同类市场产品价格信息的了解较少。针对南京市生鲜蔬菜不同流通渠道的效率差异,提出了提高生鲜蔬菜供应链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海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5030-15032
阐述了当前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基本现状,明确了其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包括流通成本高、流通形式落后以及物流设施建设滞后等。在充分借鉴国外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的创新模式,为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提供新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鲜活农产品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与消费者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鲜活农产品上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成为制约鲜活农产品行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以鲜活农产品上行为中心,围绕销售和消费环节对鲜活农产品上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索,以“助推上行”为出发点,把握信息经济时代下鲜活农产品市场变化动向,依托大数据和新零售优化上行路径,迎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破解鲜活农产品上行难题。按照“提升流通效率—创新销售模式—优化消费结构”顺序层层递进地开展研究,最后根据前文研究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破解农产品上行难问题的对策,以期能为优化鲜活农产品上行路径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