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广东是大叶种茶区,茶树繁育主要采用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介绍了大叶种茶树无性系苗木育苗技术规程,包括选地、苗床制作、母穗培养、扦插、苗圃管理、茶苗出圃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大别山茶区茶树短穗扦插技术,包括苗圃建立、扦插、扦插后管理、茶苗出圃等方面内容,以为茶树短穗扦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茶树良种短穗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介绍了茶树良种短穗扦插育苗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蓄养穗条、圃地选择与苗床整理、扦插、苗圃地管理、茶苗出圃等内容,以期为茶树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茶树扦插育苗新技术,采用短穗长侧枝扦插,并配合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相结合的方法,对茶树扦插育苗以及快速出圃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成活率及出圃明显提高,育苗期明显缩短,最高成活率达100%;出圃率达90.2%;育苗期为4~5个月,比短穗扦插缩短6个月以上;苗圃可连续使用,病虫及杂草明显减少;有利于节省育苗成本和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5.
谈谈茶树短穗扦插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短穗扦插技术 ,是繁殖良种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提高茶苗的成活率 ,增加标准苗木的出圃是个关键的技术问题。作者二○○一年始从台湾引进适宜制乌龙茶的金萱、翠玉等新品种进行短穗扦插繁殖。在具体实践中 ,根据不同季节茶树短穗扦插的技术要求不同 ,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提高了茶苗的出圃率。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苗床准备1 1 苗圃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不积水的地块做育苗地。土质以壤土或沙土为好 ,无顽固性杂草 ,凡种过薯类、麻类、烟草的园地不宜作苗圃地 ,以免发生根结线虫病。1 2 苗床的建立先…  相似文献   

6.
优良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再配合科学的造林技术,就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实践证明,苗圃是生产优良苗木的基地。杨树品种容易生根,一般都采用扦插育苗。近年来,农十三师红星四场林业工作站全面推广地膜扦插育苗技术,使苗木出圃率较常规育苗明显提高。现将杨树地膜扦插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南郑县蚕茶果技术指导站和汉中农技中心茶技站、汉中农业学校等单位的茶业技术人员,自1987年开始和南郑县牟家坝及法镇等地农民,在有关领导和部门支持下,进行茶树扦插育苗技术应用改良推广及省内外优良茶树品种的引进筛选工作。除在引进省外茶树良种进行筛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改进上也一步一步取得进展,先后试验出水田苗圃浸润灌技术、遮阳网覆盖技术、无芯土插苗技术、冬季盖膜技术、适龄壮条经济扦插技术、水旱轮作无公害绿色有机育苗技术等,这一系列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南郑的茶树良种短穗扦插繁殖技术的实用性、经济性和社会性水平在省内领先,形成了很大规模,茶树扦插育苗,促进了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茶苗简易遮荫法短穗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树良种苗木的繁育通常采用无性系短穗扦插育苗技术,在苗圃建设上多采用搭固定支架,以黑色塑料遮荫网覆盖的方法,设施投入较大。介绍了茶苗简易遮荫法短穗扦插繁育技术,以期在减少投入成本的同时,又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陕南是陕西的茶叶主产区,陕南茶叶生产对当地农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从品种选择、母本园管理、苗床地的选择整理、扦插技术细节、苗圃管理和苗木的出圃6个方面概述了陕南地区茶树良种无性扦插快繁技术。以期能为茶叶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浙江龙泉成功引种金观音茶树,且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种植、扦插育苗成活率高,分枝能力强,生长快,效益显著。现介绍金观音茶树的苗木繁育技术,主要包括母树培育、苗地选择与制作、短穗扦插、苗圃管理等方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速生高抗林木新品种高效培育技术体系与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现阶段国家对林业的需求是生态环境改善及木材“量”的严重短缺,林业用材林培育目标是提高林木产量,为此育种的关键任务是速生高抗林木新品种培育,其培育重点是高质量营养体的营养生长问题。在种业发展方面苗木生产比重远远大于种子,无性系林业繁育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苗木生产的比重。在现阶段,林木品质方面的要求可以通过树种的选择得到解决,也更符合林业发展实际;林木抗性育种的难点主要是林木对物理环境和病虫害的抗性要求更高,除了一般的条件限制因素之外,还需要经历整个培育周期数十年内的极端条件。鉴于林业的特殊性,应该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从而解决我国林业面临的国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及低碳经济需求的三重压力;同时指出林业种苗业科技创新对“速生高抗林木新品种高效培育技术体系与产业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茶树硬枝,扩大无性繁殖系数,研究茶树硬枝短穗与扦插成活率、茶苗长势的关系。[方法]开展3、5、7cm这3种不同长度硬枝短穗和留全叶、留叶2/3、留叶1/2这3种不同留叶硬枝短穗的比较试验。[结果]茶树硬枝长度5cm、留叶2/3的短穗扦插效果较好,成活率达88.3%,平均着叶数7.6片,苗高27cm,25cm以上苗达85.6%。[结论]阐明了影响茶树硬枝扦插成活率及长势的内因和外因,提高扦插成活率的关键是剪取适合的短穗和加强苗圃管理。试验达到了茶树无性繁殖的效果,为茶树硬枝扦插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茶树良种繁殖提供了一项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洛麦23通过建立穗行圃或穗系圃,与“三圃制”结合,形成了4个级别的种子生产程序:先建立穗行圃,再建立穗系圃;穗行圃和穗系圃,隔年交替进行;穗行圃混合收获种子或穗系圃收获种子,再加繁一代即为育种家种子;育种家种子繁殖原原种,原原种繁殖原种。原种即应用于大田生产。通过和种子企业、农场、种子生产专业村合作,采用“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农场+生产基地”联合体,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至2013年,洛麦23在黄淮麦区南片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利用,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在100万hm2以上,创社会经济效益13.7亿元。  相似文献   

14.
龙文峰 《北京农业》2011,(6):154-155
扦插育苗技术愈来愈受到林农的青睐,尤其是夏秋(6月上旬-10月上旬)园林苗木扦插繁殖以其繁殖速度快、成本低、繁殖量大等优点广为花农采用。其技术关键掌握扦插的原理和扦插的技术,更好的更快的促进园林苗木的繁殖成长。  相似文献   

15.
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方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兆明  韦静峰 《广西农学报》2006,21(5):37-39,42
有机茶的生产是茶叶生产中要求最为严格的持续农业系统。首先要从有机茶生产园地建设入手,通过选择、规划和实施生态工程,提供和改善茶树生长的生态条件;还要加强生产、加工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落实各项质量监控措施;此外,还必须严格控制进入有机茶园的农用物质,以确保品质,提高产量和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6.
“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综合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为解决毛葡萄利用传统硬枝扦插的繁殖方法成活率低的问题,项目组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利用组培快繁结合苗圃育苗技术形成了完整的“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种苗繁育体系,本文从组培苗培育、组培沙床假植-嫩枝沙床扦插假植-生根苗营养杯假植三步假植育苗法、假植施肥、假植病虫害防治管理4个方面阐述了“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育苗的综合技术,利用本技术,可在短期内大量生产、供应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17.
在对水曲柳育苗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隔两年沙藏层积处理种子催芽的春播育苗技术。笔者从种子采集与处理、圃地选择与整地、播种方法、苗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该树种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基地选择与规划、茶园开辟与建设、土壤管理与施肥、病虫害测报与控制、茶树修剪与茶叶采摘、加工环境与加工工艺等8个方面对有机茶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及其监控点进行规程化概述,为有机茶的降本增效与成功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智能温室大棚中不同季节扦插对黔湄502(Camellia sinensis cv.Qianmei 502)短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智能温室大棚不同季节[春季(4月下旬)、夏季(7月下旬)、秋季(10月下旬)]扦插黔湄502短穗试验,调查分析其生长状况和作为母本园时可提供的插穗数。[结果]智能温室大棚扦插快繁黔湄502茶苗无论是1年生还是1足龄茶苗均可达到国家茶苗出圃标准。智能温室大棚不同季节扦插快繁黔湄502茶苗生长量为春季>夏季>秋季,且差异极显著。若以苗繁苗继代繁殖,以枝条利用率65%计算,春季扦插第2年可提供扦插短穗646.5万~1 092.0万穗/hm2,夏季扦插可提供690.0万~936.0万穗/hm2,秋季扦插可提供573.0万~702.0万穗/hm2。[结论]智能温室大棚能快速繁育茶苗,可大大缩短茶树良种选育周期。智能温室大棚不同时间扦插后茶树短穗综合表现均较好。  相似文献   

20.
茶树良种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信阳10号作为信阳茶区唯一的国审茶树品种,栽培面积一直没有达到其应有的规模,结合信阳茶产业生产实际对信阳10号扦插繁殖技术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