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青海省地处长江、黄河、澜沧江的上游,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由于森林植被稀少,从而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日趋严重,水源涵养功能下降,物种生存条件恶化,这不仅给该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利,而且严重影响到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给青海的生态要省带来了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青海省应从本省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把大搞造林种草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来抓。  相似文献   

2.
长江、黄河源头高寒干旱,广布冰川,植被良好,是优良的天然牧场,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江河源头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不仅严重阻碍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长治久安,本文从分析该地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治理效益出发,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面临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6,(9):118-119
近几年,因为大肆盲目的工业化发展和人类的过度消费,造成森林植被恣意砍伐,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壤荒漠化问题,对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构成了潜在威胁。因为长江、黄河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耕种固疾,使两江上游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数据显示,每年有20多亿吨泥沙随雨水流入长江、黄河,其中来自坡耕地的占了2/3。水土流失的不断加剧,导致江河湖泊淤积持续恶化,水资源短缺和中下游地区水患频繁的矛盾突出,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用于防汛、抗旱和救灾济民,国家经济受到持续破坏。为了进一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国家于2014年开始,在全国大力实施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该工程的建设将极大程度地缓解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本文通过大量调查研究,主要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4.
浅谈水土保持在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地处祖国大西北,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水土资源贫乏,水土流失严重,全省土壤侵蚀面积38.9万km^2,占土地总面积45.4万km^2的86%,每年输入江河泥沙6.44亿t,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长期以来,甘肃省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振兴甘肃经济,实现脱贫致富的战略任务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土保持已成为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是长江、黄河等重大江河的发源地,但目前上游的生态恶化已直接危及中下游的生态安全,脆弱生态环境和有限的环境容量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西部开发中,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被放在了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6.
《农业考古》2021,(3):31-37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稻种植延续了先秦秦汉的传统。水稻种植得到官府的重视,在黄河及其支流两岸,通过兴修水工程形成了种植水稻的便利条件,成为曹魏西晋时期农业经济恢复与发展的标志。北魏进入黄河中下游地区后,虽然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使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稻种植有所恢复,但远未达到魏晋时期的水平。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在理论上对水稻种植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西部经济林栽培区划及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所说的大西部,包括不同地理位置的西部和西南部2大区域,其行政区域包括11个省(区、市)黄河源头,上游和中游,长江源头和上游均在西部。西部由于森林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和风沙非常严重,因此,开发西部经济林时,必须正确地进行区划,因地制宜地安排经济林生产,合理开发,根据西部的气候特点,将西部经济林区划为9个区19个亚区,阐述了各亚区的气候特点,对各亚区经济林树种进行了区划;最后,对如何开发西部经济林  相似文献   

8.
<正>在甘肃中部地区,缺水的大多是位于渭河上游的地区。而同样是发源于甘肃的洮河,从碌曲县西南部西倾山东麓的勒尔当倾泻而出,经岷县至永靖县刘家峡注入黄河。洮河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多年平均径流量49.2亿立方米,水量丰富。把洮河水引入渭河流域,就可以解决甘肃中部多个地区的缺水之痛,引洮,为极度缺水的甘肃中部人点燃了希望的火种,但是,这个梦从一开始就注定磨难重重。  相似文献   

9.
水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水是人类的命脉,离开水人类就不能生存;水是不可替代的有限资源,水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帮助大家树立科学的水意识,保护水资源、水环境,营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社会风气,我们辑录了我国水资源的一些基本情况,以飨读者。1 母亲河水情堪忧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长江洪水泛滥,黄河缺水断流,情况严重。长江上游过量砍伐森林,陡坡开荒,造成生态恶化,水土流失。长江中下游过水性调蓄湖泊,由于多年的泥沙淤积、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了6700km2,达40%;…  相似文献   

10.
刺槐,别名洋槐,为蝶形花科落叶乔木,原.产北美洲,树高达25米,胸径达1米,经济价值较高。刺槐喜光,耐干旱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既可生长于黄河中下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又适宜于海滨沙地以及含盐0.3%盐碱地,甚至在矿渣堆及紫色贝岩风化的石砾上都能生长。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是黄河、长江的发源地,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影响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黄河泥沙症结之所在。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少地区地势陡峻,构造破碎,土层瘠薄,水土流失的潜在危险很大,而人为活动频繁,长期的乱砍滥伐,陡坡垦殖,超载放牧,加之山区开发建设项目忽视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2.
人口、生态与我国刀耕火种区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人口、生态与我国刀耕火种区的演变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王建革一、引言“刀耕火种”,是唐以前汉语言文化中出现的词汇,代表的是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民族以本地区较为集约化农业和文化为出发点,对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农作法的称呼,其词汇本身体现了以北方汉文化为...  相似文献   

13.
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是这一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黄土高原是我国资源的主要分布区,特别是矿产品、核能源的生产地。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不但限制了本区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了黄河中下游人民的生命和经济安全。黄土高原是华北的前哨,生态环境的恶化,已使黄土高原的生态重建问题显得非常迫切。该区生态重建的进展程度及破  相似文献   

14.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历史上曾经是沟通古代东方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同时也是汉民族与西北、西南少数民族交汇的地区。东方与西方、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互相融合,交相辉映,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陇文化格局。《甘肃历史文化》,就是以她本土文化的精神,在华夏和中亚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流中摄取营养,从而在更高层次上确立自己个特征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转产农牧民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植被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水源涵养能力急剧减退,导致长江、黄河、澜沧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旱涝灾害频繁、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并已直接威胁到了长江、黄河流域乃至东南亚诸国的生态安全。保护和建设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核心和基础工程是生态移民,该地  相似文献   

16.
海东地区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黄河、湟水、大通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土地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7009.98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53%.由于气候、地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海东地区成为青海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7.
危机正威胁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农业本来就面临着重重困难,水危机无疑是雪上加霜。据报道,黄河源区再次干涸,而且干涸将会频繁发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源区的水均衡处于负均衡状态,只有丰水年份才会出现均衡。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再加上黄河源区过度放牧对草场植被破坏,致使草原大面积退化和荒漠化,沼泽湿地失水严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黄河源区干旱化趋势加剧。黄河被称为“母亲河”,为中华明和中国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黄河的断流给北方农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回想1977年黄河中下游长达三百多天的断流至今使人触目惊心。黄河面临着水量危机,而问题更严重的是,长江面临着水质危机。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沿岸工业及城市年污水排放量就达142亿吨,占全国年污水排放量的42%以上,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过量排放,在长江形成长达560公里的岸边污染带,长江大部分水域已经受到不同程度污染,致使长江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生物资源严重衰退。由于水量减少和水质恶化,农业水资源安全不得不让人担忧。本通过对我国节水农业现状的分析,参照外国节水农业的先进做法,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摘要]明清时期,黄淮合流,东入黄海,但黄河所携巨量泥沙逐渐淤塞中下游河床,汛期无法迅速泄水,淮河改道南下入江,变为长江支流。淮河南下,不仅给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等造成重大损失,而且对周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南下的淮河洪泽湖至长江段两岸,湖泊扩大、河流改道、土质恶化,甚至加剧了沿江地区的江岸崩塌,引发整个周边环境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  相似文献   

19.
涂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706-1707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安全。以地处核心区的曲麻莱县为研究对象,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综合分析了该区的自然资源状况,揭示了该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曲麻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00年7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土地国情分析表明,1949年以来,我国开展了植树造林和“三北”、长江中上游等地区防护林工程建设,黄河、长江等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荒漠化、草原“三化”的治理,对改善土地生态环境起了重要作用。但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有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土地资源的破坏相当严重,突出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