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探讨了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对福建龙岩红芽芋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为其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福建龙岩红芽芋为材料,采用不同肥料配施、种植密度、覆盖方式、品种比较和芋膨大期观察试验.基肥(有机肥500 kg/667m2)+中期(有机肥500 kg/667m2)有利于获得高产,综合品质最好;密度(40 cm×60 cm)产量最高;地膜覆盖可明显提高植株高度、叶宽、叶长、成叶数、茎基粗度、子芋与孙芋重量;红芽芋子芋重量和产量在芋膨大中期(7月14日)具有明显的快速增长现象;适当增加株高和茎叶产量有利于母芋产量的增加,母芋产量的增加有利于子芋个数与产量、孙芋个数与产量的增加,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因此,采用综合栽培技术可显著提高龙岩红芽芋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研究红芽芋种植密度、种芋大小、施氮量对红芽芋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栽培措施组合为每667 m2种2 000穴,种芋大小60~65 g,每667 m2施N 10 kg。  相似文献   

3.
龙芋1号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地方红芽芋品种,其含有丰富的淀粉,品质鲜美、细腻,粉而不粘,口感好,营养全面,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新罗区雁石镇黄庄村已种植红芽芋多年,近年来开始种植龙芋1号,且已初具规模,该村的芋高产栽培技术在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是一项效益高、见效快的产业。文章主要结合黄庄村红芽芋种植的实际情况,就龙芋员号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铅山县紧紧依靠科技,大面积推广稻田种植早熟红芽芋新技术,获得成功,不仅使过去单一旱地种植红芽芋开始向水田发展,形成既利于病虫控制,更利于前后茬作物生长的“红芽芋一晚稻”生产新模式:亩产值仅上茬红芽芋就超2500元,再加上后茬晚稻亩产450kg,收入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催芽措施对红芽芋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大棚加地膜覆盖对红芽芋催芽效果最好。催芽处理植株高、整齐度好,叶片抽生速度快,能提高红芽芋产量,比未催芽处理增产26.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龙芋1号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地方红芽芋品种,其含有丰富的淀粉,品质鲜美、细腻,粉而不粘,口感好,营养全面,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新罗区雁石镇黄庄村已种植红芽芋多年,近年来开始种植龙芋1号,且已初具规模,该村的芋高产栽培技术在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是一项效益高、见效快的产业。文章主要结合黄庄村红芽芋种植的实际情况,就龙芋1号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正铅山红芽芋营养丰富,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在江西省铅山县及周边市县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消费习惯,年栽培面积约10万亩。由于长期无性繁殖,病毒病发生严重,导致红芽芋产量和品质下降,生产上亟需优质、高产、抗病的红芽芋新品种。赣芋1号是从铅山红芽芋变异株中选育出的优质、抗病、高产多子芋新品种,于2015年通过了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赣芋1号属多子芋类型,芽红色,  相似文献   

8.
地膜覆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其带来的地膜残留污染已成为影响生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探究全生物可降解膜在红芽芋种植中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本研究探究了不同类型的全生物可降解膜的降解特征与性能,对比分析了全生物可降解膜与普通聚乙烯地膜对红芽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全生物可降解膜均具有较好的降解性能,符合红芽芋生长周期,但相较于普通地膜,黑色全生物可降解膜由于颜色较深,很难及时人工破膜出芽,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减产,而白色可降解膜展现出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并且起到了保护生态可循环和土壤肥力的作用,在红芽芋的大规模生产中存在取代普通地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永泰县的气候特点,从种芋选择、适期播种、催芽育苗、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了一套永泰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为当地发展红芽芋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江西铅山红芽芋抗病蛋白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以期为解析江西铅山红芽芋的抗病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为江西铅山红芽芋的遗传改良提供候选基因。通过江西铅山红芽芋试管苗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到江西铅山红芽芋抗病蛋白基因的核心片段,利用RT-PCR技术克隆江西铅山红芽芋抗病蛋白基因,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时定量PCR进行序列分析和器官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江西铅山红芽芋抗病蛋白基因cDNA总长度为264 bp, G+C含量为46.59%;江西铅山红芽芋抗病蛋白由8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0 116.53 u,等电点为6.42,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23.68%)、β-片层(14.77%)、无规则卷曲(61.36%)构成;三级结构为单体;江西铅山红芽芋抗病蛋白主要存在于叶绿体和细胞核中;江西铅山红芽芋抗病蛋白在进化上与芋(Colocasia esculenta)的亲缘关系较近,尤其是与芋的hypothetical peotein Taro_046555(MQM13626.1)、hypothetical peotein Taro_046554(MQM13625.1)和hypothetical ...  相似文献   

11.
<正>一、品种选用大棚芋头应选择早熟性芋头品种,如苏芋10号、苏芋11号等,口感品质优良,分别表现为偏粉和偏糯,营养品质好,抗病性较强,耐高温干旱能力强,熟期较早,产量较高,可作为浙江红芽芋替代品种,在江苏省沿江芋头主产区示范应用,尤其适合大棚设施种植。  相似文献   

12.
红芽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芽芋是天南星科芋属草本植物.全生育期约150d,一般产量30t/hm^2,经济效益好。栽培技术要点是精细整地,精选种子和催芽.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与留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信息》2003,(11):29-29
红芽密节香沙芋顾名思义,红芽、密节是它最典型的外部特征。红芽是指它的芋芽呈红色,这一外部特征是不同的香沙芋品种都普遍具备的一个特征。而密节则是这种香沙芋独有的,它是指球茎表皮间距小于10mm,而其它香沙芋品种的球茎表皮间距都大于10mm,这也是红芽密节香沙芋与其它香沙  相似文献   

14.
进行槟榔芋不同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长汀槟榔芋青芽芋产量最高,其次为广西荔浦芋,第3为长汀红芽槟榔芋,福鼎槟榔芋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15.
贵州芭蕉芋生产现状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贵州芭蕉芋种质资源、栽培品种、种植模式、栽培技术、产量情况及加工利用现状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芭蕉芋按花色分有红花种和黄花种,种植模式有间(套)种植和芭蕉芋单独种植,产量以单独种植较高.并分析了贵州芭蕉芋生产和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贵州芭蕉芋生产及产业化发展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红芽芋头富含淀粉,蛋白质,味香质滑,已成为城市菜食加工的主要原料,开发商品红芽芋种植是广西区农村"一村一品",利用土地、劳力资源,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好项目.成片种植商品芋,目标单产2500 kg/667 m2,应注意掌控几方面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探究江西铅山红芽芋TIFY 9基因的功能,通过江西铅山红芽芋试管苗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到江西铅山红芽芋TIFY 9基因的核心片段,利用RT-PCR技术克隆该基因,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转基因瞬时表达和实时定量PCR进行序列分析、亚细胞定位、器官表达分析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江西铅山红芽芋TIFY 9基因cDNA总长...  相似文献   

18.
利用周宁县特殊的山区地理环境条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红芽芋,使其收获期提前,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该文总结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试验于2020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实验基地进行,分别在连作3 a、连作2 a、头茬种植条件下,设置抗重茬种植技术和常规管理(对照),研究抗重茬种植技术对芋生长发育、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探索芋抗重茬技术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重茬种植导致芋绿叶面积、植株鲜重、植株中钙、铁含量降低,显著影响芋的产量和品质,表现为重茬年限越长,芋生长发育、植株中钙和铁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品质指标降低幅度越大。抗重茬种植技术能够明显提高重茬种植芋的各生育期绿叶面积、植株鲜重、钙和铁含量、产量,块茎中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升高,但淀粉含量有所降低。另外,芋重茬种植不宜超过2 a,连作3 a芋产量大幅降低,抗重茬种植技术对产量的提高作用明显减弱,种植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20.
对红芽芋超低温疗法脱毒苗的基因组DNA甲基化进行MSAP分析。结果表明,红芽芋超低温疗法脱毒苗总甲基化率提高10.27%,全甲基化率提高12.98%,但半甲基化率下降2.71%。红芽芋超低温疗法脱毒苗去甲基化模式和甲基化模式并存,但去甲基化模式高于甲基化模式,说明较多基因被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