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秋季催鱼肥     
兰天 《饲料博览》2002,(8):55-55
  相似文献   

3.
一、水质管理是基础 1.水位保持较高水位,提高水体载鱼量和减缓水温下降,延长摄食时间。根据水质变化和水位情况,每10~20天加水1次,每次10~20厘米。  相似文献   

4.
5.
轮捕轮放是提高养鱼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该文介绍了池塘养殖轮捕轮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包括池塘选择、清塘、配套设备准备、苗种放养、投喂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及成鱼收获等,并分析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夏琴 《农家致富》2006,(20):39-39
秋季速养青虾,只需2~3个月,每亩可产成虾100公斤以七,成虾规格大,养殖效益高。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俗称嘎牙子、黄腊丁、黄鳍鱼等。该种鱼为温水性鱼类,适应性强,可在各类水域中养殖。其肉质嫩、营养丰富,近几年市场上畅销。简介黄颡鱼池塘无害化养殖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轮捕轮放,是指在密养的鱼塘中,根据鱼类的生长情况,到一定时间捕出一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食用鱼,再适当补放一些鱼种,简而言之就是分期扦捕,捕大留小或捕大补小。轮捕轮放同混养密放一样,是提高养鱼产量的重要措施,混养密放是从空间上保持鱼池较高而合理的密度,而轮捕轮放是从时间上始终保持鱼池较高而合理的密度,而且,两者又是互为条件的,混养密放是轮捕轮放的实施前提,轮捕轮放能进一步发挥混养密放的增产作  相似文献   

9.
10.
秋季是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也是河蟹死亡的高峰期。因此,加强河蟹的秋季饲养管理,是预防河蟹秋季死亡,提高和蟹养殖效益的关键。防止河蟹秋季死亡,主要应注意以下3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12.
湖北省监利县拓木乡龚塘村四组养鱼户龚响林,2003年在2.7亩鱼塘中尝试套养黄鳝,当年4月份投放规格为20~60克的本地幼鳝2900尾,亩投鱼苗60千克.至2003年9月底,亩产鱼300千克,产鳝268千克,亩均增收2500元,获得了鱼、鳝双丰收的好效益.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江苏滨海县坎南镇部分农民,实行猪、鱼、藕综合种养,经济效益是单纯种养的3~5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池塘养鱼的综合经济效益,克服温室养鳖模式所养出的商品鳖品质较差的缺陷,我们可以把少量鳖种投放到池塘中进行鱼鳖同池混养。鱼鳖混养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相似文献   

15.
江黄颡鱼又名瓦氏黄颡鱼,是黄颡鱼属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分布于长江、珠江、淮河等淡水水系。近年来江黄颡鱼天然资源日趋减少,人工养殖前景看好,现将其池塘成鱼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1.池塘条件 塘口面积6亩,水深1.5米,淤泥厚30~40厘米。放养前,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彻底清塘。池塘无进排水系统,基本上算作死水塘,周围均为常规鱼养殖池塘。 2.鱼种放养 瓦氏黄颡鱼鱼种来源为从外地购得鱼种,规格80~100尾/千克,共放鱼种96千克。下池前用3%食盐水浸泡15分钟。放养时间为2002年2月20日,干法运输半个小时,成活率100%,鱼池共放8000尾瓦氏黄颡鱼,并于3月底投放了200尾黄白鲢,规格0.6千克/尾,青草鱼20尾,规格1.5~2.5千克/尾,计35千克。  相似文献   

17.
鲟龙鱼     
2005年1月31日,《新文化报》报道了“来自沈阳经人工培育的鲟龙鱼被定为‘礼品鱼’在长春市的几个大超市高价销售”的消息。  相似文献   

18.
19.
为改变池塘老化、池底淤泥深、养殖效益低、鱼池面临抛荒的局面,江苏省姜堰市水产站通过结构调整,利用藕鱼混作模式,把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池底淤泥的营养成分种藕,通过种藕来改善池塘底质、水质,使之符合鱼虾的生长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加强水质管理 到了秋季,池塘载鱼量较大,水体有机质积累较多,水质易变质变坏,因此对池塘水质要特别注意。池塘水位要维持较高,以2—2.5米为宜,水质保持清新优良溶氧丰富,满足“肥、活、嫩、爽”的要求。具体措施有:①定期注换新水,10天左右注换新水一次,每次换水30厘米左右。②及时清除残饵、污物,鱼类食场的残饵,池塘水面漂浮的污物,池底沉积的剩草,池周附生的杂草等要及时清除干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