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蹄叶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重要疾病,是牛蹄真皮与角小叶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弥散性炎症。其临床特征是蹄角质软化,疼痛和不同程度的跛行。一旦得病,奶牛就会站立不稳,行走困难,病蹄不能负重;随着病情发展,奶牛就会卧地不起,且采食量明显降低,产奶量也开始下降,甚至停产;严重的因卧地不起等原因,只能淘汰,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1 什么是蹄叶炎 蹄叶炎是指蹄部真皮的弥漫性、无败性炎症,分为亚临床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据统计,蹄病在牛跛行病中占70%~90%。而蹄叶炎是引起牛跛行的主要疾病。在急性和亚急性阶段,奶牛可表现全身性症状,蹄角质改变不明显,当转为慢性或临床性康复后再复发,主要表现为蹄角质生长异常,蹄形改变,成为芜蹄,蹄壁上出现沟和嵴,使蹄壁呈现波纹状。蹄底真皮尤为严重。蹄底穿孔,溃疡,造成病牛不能行走,甚至爬窝。  相似文献   

3.
正蹄叶炎是危害奶牛健康的重要疾病,是牛蹄真皮与角小叶的弥漫性非化脓性渗出性炎症。病牛蹄角质软化,疼痛,随着病情发展,其卧地不起,采食量、产奶量下降,甚至停产。急性和亚急性病牛可出现全身症状,当转为慢性或临床康复后,其蹄角质出现异常,蹄形改变,成为芜蹄,蹄壁上可出现沟和嵴,尤其是蹄底真皮病变严重,蹄底可出现穿孔、溃疡。1临床症状2岁黑白花病牛,体重550kg,其后蹄红肿,站立和运步困难,不愿负重,头颈低下,跛行,其体  相似文献   

4.
奶牛的蹄叶炎疾病表现为蹄真皮与角小叶的弥漫、非化脓性的渗出性炎症。蹄叶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一旦得病,奶牛就会站立不稳、行走困难、病蹄不敢负重;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奶牛就会卧地不起,且采食量明显下降,产奶量也开始下降,甚至停止产奶,从而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奶牛蹄叶炎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发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病牛趾间蹄皮组织有弥漫性、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具体表现为蹄角质软化,出现运动障碍,采食减少,产奶量下降,甚至停产。此病的发生与乳房炎、子宫内膜炎、酮血病有关,奶牛产前、产后过食精饲料也可引发本病,也有遗传性蹄叶炎的病例出现,本病青年奶牛发病率高于老年牛。本病如治疗不及时,将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6.
蹄叶炎是一种影响奶牛蹄真皮生理功能的局部微循环病理生理学障碍疾病,是蹄真皮的弥散性炎症。虽然按传统的方法将奶牛蹄叶炎分类为蹄病,但其本质是代谢性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按其病变程度,蹄叶炎可分为亚临床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根据临床症状可初诊。治疗可采用饲喂、用药和修蹄等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7.
奶牛蹄病是指奶牛的蹄部发生各种急慢性、细菌性或者机械性的损伤,主要包括蹄冠炎、蹄叶炎、蹄皮炎、蹄底腐烂、蹄球炎等。奶牛蹄病多呈慢性经过、不致于引起死亡。但它会引起奶牛泌乳量下降、繁殖力下降或长期卧地不起,成为严重危害奶牛生产性能的一大类疾病,特别是高产奶牛发病率高,据统计,发生蹄病的淘汰率约占成年乳牛淘汰率的15%-18%。  相似文献   

8.
奶牛蹄病是指奶牛蹄部发生的各种急慢性、细菌性或者机械性损伤,主要包括蹄冠炎、蹄叶炎、蹄皮炎、蹄底糜烂、蹄球炎等.由于该病多呈慢性经过,可引起奶牛泌乳量下降、繁殖力下降或长期卧地不起而被淘汰,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无可估量.  相似文献   

9.
奶牛蹄叶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蹄叶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重要疾病,是牛蹄真皮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弥散性、无败性炎症,通常可侵害几个指(趾),呈现局部和全身性症候。由于蹄叶炎可导致蹄变形,蹄底溃疡病及白线病等多种蹄病,给奶牛生产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是近年来国内外蹄病研究的前沿课题。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验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较少,奶牛蹄叶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本文从蹄叶炎的病因、症状、治疗、预防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蹄叶炎是蹄壁真皮乳头层和血管层的局限性、弥漫性、浆液性、无菌性炎症。本病奶牛发病率较高,得病后因长期卧地不起,大大影响了产奶量而被淘汰。有的蹄叶炎继发于牛产后胎衣停滞、严重乳房炎、子宫内膜炎、酮病、瘤胃酸中毒等;管理不善也可诱发蹄叶炎。1临床症状患病奶牛体温升高至39-40℃,呼吸急促,急性蹄叶炎,步状僵硬,运步疼痛,背  相似文献   

11.
蹄叶炎发生在包围趾骨的真皮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65%的蹄病直接或间接地与蹄叶炎有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奶牛的跛行是由蹄叶炎引起的。蹄叶炎可分为三个阶段: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在所有三个阶段,奶牛通常都有特定的姿势以减轻疼痛。患蹄病的奶牛通常后背拱起来,如后肢放置比正常情况更朝前,说明疼痛在脚趾,如比正常更朝后,说明疼痛在蹄踵。  相似文献   

12.
奶牛蹄病包括蹄变形、蹄叶炎、腐蹄病、趾间赘生、蹄皮炎、蹄糜烂和蹄底创伤等疾病。在上述蹄病中,以蹄变形和腐蹄病最为常见。蹄变形是蹄角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高产奶牛发病率高。根据蹄部变形的特点,将其分为长蹄、宽蹄和翻卷蹄。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织炎,是奶牛指(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或亚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13.
肢蹄病是奶牛的主要疾病之一.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共同构成奶牛饲养业的三大制约因素.肢蹄病是指动物机体骨质疏松造成的四肢变形及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蹄变形、腐蹄病(蹄间或蹄腐烂)、蹄叶炎等疾病的总称。发病率一般为30%-40%.奶牛患肢蹄病时,表现为:轻者行走困难,跛行,重者卧地不起,产奶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4.
奶牛蹄叶炎是指奶牛指(趾)间蹄皮组织发生弥漫性、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无菌性炎症,其急性和亚急性期均有全身症状。本病的发生与奶牛乳房炎、子宫炎或酮血病有关,也可因产前、产后过食精饲料,密集饲养于水泥地面等有关,也有遗传性奶牛蹄叶炎的病例。青年牛比老年牛发病率高,有时占集约化管理牛群的50%。现将该病的诊治方法介  相似文献   

15.
<正>马属动物肢蹄病是马属动物四肢及四蹄疾病的总称,是临床上引起马属动物跛行的主要原因。据统计,马属动物肢蹄病占外科病例总数的70%以上~([1])。软组织损伤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肿胀、跛行、姿势异常等,严重的可引起卧地不起甚至死亡。而蹄叶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跛行,急性蹄叶炎有时会伴随有内毒素血症。1发病情况根据对新疆伊犁某马场进行马匹肢蹄病的的病案记录,通过对该马场马匹主要肢蹄病的调查,查明了该马场的主要肢蹄病的发病率。该马场共  相似文献   

16.
正奶牛蹄叶炎是指奶牛趾间蹄皮组织的弥漫性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无菌性炎症,急性和亚急性期均有全身症状。本病的发生与奶牛乳房炎、子宫炎、或酮血病有关,也可因产前、产后过度采食精饲料等因素有关,也有遗传性奶牛蹄叶炎的病例发生,青年牛比老年牛发病率高。1发病原因1.1营养因素过多采食精饲料,饲料突变等引起  相似文献   

17.
牛的蹄叶炎     
牛蹄叶炎可分为亚临床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牛急性蹄叶炎是罕见的,可发生于过食谷物饲料和其他疾病之后。亚急性蹄叶炎发病较多。亚临床性和亚急性蹄叶炎的诊断较难。由于急性和慢性蹄叶炎步态异常和蹄变形等临床体征异常明显,故诊断较易。出色的饲养管理,尤其是饲料和蹄的护理是预防各种蹄叶炎的最佳方案。急性蹄叶炎可用抗组织胺,皮质类固醇,热、冷理疗,运动,添加粗饲料等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蹄叶炎是指奶牛指(趾)间蹄皮组织的弥漫性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无菌性炎症。其急性和亚急性期均有全身症状。此病的发生与奶牛乳房炎、子宫炎、酮血病有关,也可因产前、产后过食精饲料,又被密集于水泥地面的活动区域所致,也有遗传性奶牛蹄叶炎的病例发生。青年牛比老年牛发病率高,发病牛有时占集约化管理牛群的1/2以上。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奶牛集约化管理程度加深,奶牛蹄叶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奶牛蹄叶炎是奶牛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蹄真皮与角小叶的弥漫、非化脓性的渗出炎症。一旦发病可导致奶牛行走困难、站立不稳、出现跛行,病情加重可导致卧地不起,采食量、产奶量明显下降,甚至停止产奶,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新疆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肢蹄病病种和发病情况,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对石河子地区12家规模奶牛场饲养的5 659头成年奶牛进行了肢蹄病调查。结果发现:本地区共有14种肢蹄病发生,平均发病率为37.55%;蹄变形发病率最高(10.90%),其次是蹄叶炎(7.88%),蹄底刺伤和蹄底挫伤发病率较低(0.05%);蹄变形更易引起蹄叶炎的发生(P0.01),反过来,蹄叶炎也增加了蹄变形的发生风险;奶牛肢蹄病多发生于每年的3—5月;大量饲喂精料能促使奶牛蹄叶炎的发生;3~6胎次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