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8个不同生姜品种的根茎为试验材料,利用DPPH法、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金属鳌合离子法测定其抗氧化性,最后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8个生姜品种都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利用不同方法测定不同生姜品种的抗氧化性结果不尽相同,其中DPPH清除率以冀姜18最高,为91.78%,安徽铜陵大姜最低,为70.93%;羟自由基清除率以冀姜5最高,为85.02%,冀姜7最低,为71.89%;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中最高的是冀姜5,为46.239%,最低的是冀姜1,为20.647%;金属离子鳌合率最高的是安徽铜陵大姜59.87%,最低的是冀姜1,为12.50%。通过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发现,8种生姜品种的综合抗氧化活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冀姜5、山东昌邑大姜、山东娃娃姜、冀姜2、安徽铜陵大姜、冀姜18、冀姜7、冀姜1。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调查发现,铜陵白姜姜瘟病在铜陵当地表现出木质部黄心和黑心2种症状,通过TTC平板分离、致病性测定、16SrDNA以及青枯菌特异性鞭毛基因(fliC)检测表明,导致2种不同姜瘟病症状的病原菌均为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但二者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生姜在铜陵经几百年的栽培,筛选出了风味独特的“铜陵生姜”,姜农积累了一套适应当地条件的栽培经验。现介绍如下:一、种姜处理铜陵地处丘陵地带,木材丰富,当地姜农设置了一种特殊的贮种装置——姜阁。姜阁就是用木料在室内搭架,种姜整齐排列,层层上阁,下用木炭  相似文献   

4.
正导读:铜陵白姜姜嫩皮白、品质上乘、口感极佳,享有"中华白姜"的美誉,2009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铜陵白姜系统被授予"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种植系统是铜陵姜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潜心研究而形成,主要包裹姜阁孵种、高畦高垄、搭棚遮荫。  相似文献   

5.
生姜姜瘟病发病因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姜是安徽省的特色农产品,全省生姜种植面积1.2万hm2,主产区为临泉、金寨、阜阳、潜山、铜陵、全椒等地.但是,由于姜瘟病发生危害有着逐年加重的趋势,导致生姜的产量与品质降低,影响加工外销,制约生姜产业化的发展.我所于2003年对铜陵地区姜瘟病发生情况调查,全市种植生姜面积427 hm2,发病面积达154.6 hm2,发病面积占播种面积的36.2%,发病程度属中等偏重年份,在发病田块中,有20%田块绝收,40%田块发病率为70%以下,40%田块发病率高达70%~80%,平均每667 m2产量损失500kg以上,直接损失464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铜陵生姜是安徽省重要的名优农产品。生姜生长过程中主要病害为姜瘟病 ,每年都有发生 ,严重时造成大片植株死亡 ,严重影响产量。经过我所最近几年的研究和实践 ,较好地控制了病害的流行和发生。现将方法总结如下 :1病害发生特点姜瘟病主要由假单胞杆菌属细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Smith]侵染所致 ,病菌主要在种姜内部越冬。采用带菌种姜栽植 ,长出的姜苗即发生病害。带菌种姜是下一生长季节的病菌初次侵染主要来源。一般6月上旬田间出现病害 ,7月上中旬为发病盛期 ,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 ,9月下旬病势下降。在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7.
铜陵白姜种植历史悠久,生产上利用姜阁保种贮藏过冬和催芽,阁下烧火加温,称之为“孵种”。姜阁催芽是铜陵姜主产区的传统催芽方法,也是很具特色的一种方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有姜阁100多座,能保存种姜逾1000t,可保证供应全市姜田需种量的90%以上。现将姜阁保种贮藏与催芽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顾智章  陈瑛 《蔬菜》1999,(11):32-32
生姜原产中国和东南亚热带地区,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以广东、浙江、安徽、山东、云南等省为主要产区。著名的品种有山东莱燕姜、广东疏轮大肉姜,浙江红爪姜和安徽铜陵白姜等。生姜以肥大的肉质根茎供食用,含有芳香挥发油,可做香辛凋料,又称植物味精,是重要调味品之一,又是良好的健胃、祛寒和发汗剂。生姜烹饪时能将自身的辛辣芳香渗入菜肴内,使味鲜清辣,能去鱼腥除肉膻,是煎鱼、烧鸭的重要作料,在吃螃蟹、海鲜时蘸上姜末醋可解寒尝鲜;对冰冻的肉食、海味、河鲜在加热前用姜汁浸泡可运鲜提味。姜还可制成各种加工品,如糖姜片、…  相似文献   

9.
铜陵白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铜陵白姜又名白皮生姜,是铜陵农家品种,种植历史有千年之久.其品质优良,驰名中外,是铜陵的八宝之一,也是安徽省著名特产.  相似文献   

10.
田坤发  赵其仓 《蔬菜》1999,(6):21-21
姜瘟又称姜腐烂病、姜软腐病。我县农民有种植生姜的习惯,全县常年生姜栽培面积均稳定在5000hm2以上。近年来,姜瘟发生较重,据笔者调查统计,平均发病率为18.7%,严重地块高达52.4%,每年因该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就达3.5万t以上。因此,了解姜瘟的发生规律,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11.
生姜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食用部分是地下肥大的肉质块茎。据考证,生姜的原产地在东南亚及我国南方多雨炎热的地区。我国自古就有栽培,如2000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和之美者,杨朴之姜”之句。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的四川省杨朴县就已是生姜的特产地,栽培已相当发达。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区都有生姜种植,著名产地有山东莱芜、安徽铜陵、陕西城固、江西兴国及长沙和广州等。 生姜是一种重要的烹饪调味品。据分析,生姜中除含有粗蛋白、纤维素、糖类及钙、铁、磷等矿质营养和多种维生素外,更重要的是还含有姜辣素、姜酮、姜烯酚、姜醇及桉叶油精等多种物质。因此生姜具有特殊的辣味,可作为烹调的重要调料,除去食物中的腥臊臭味,使菜肴更为鲜香可口。制作鱼圆时,如在已斩碎的鱼肉中拌入有姜汁的调味品,可使制成的鱼圆鲜香嫩滑,色泽白润;烧鱼时,先将姜片放入油锅中煸炒一下再放鱼煎煮,鱼即不易粘锅;炒肉丝和清蒸鱼、蛤  相似文献   

12.
以荧光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试材,以"绵姜"大姜为供试作物,采用生物防治的技术方法,研究了2种生物菌剂对姜瘟病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生防菌剂对姜瘟病均有良好的防效,联合应用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对姜瘟病防治率达到86%以上,减少大姜损失率达35%。  相似文献   

13.
铜陵丝条为铜陵地区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具有早熟、抗性强、采收期长、商品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经我所提纯复壮,具有稳定的优良性状,现已成为铜陵及周边地区主栽的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4.
种姜处理和催芽是生姜栽培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水网地区防病、齐苗和获得高产的关键之一。因此探索合理且简便易行的种姜处理与催芽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种姜处理 姜的地上茎叶生长量与根茎生长量有密切的正相关,而且种姜可以回收,因此宜用较大的种姜,可使发芽早而壮,地上茎叶生长良好,根茎肥大,产量高。挑选种姜应严格选用块大肉厚、皮色黄亮、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及无病虫危害的健壮姜块作种姜。凡种姜肉质变色、有水渍状、表皮容易脱落的不能催芽播种定植,否则会引起姜瘟。催芽前晒姜,以提高姜块温度并减少其含水量。据试验,晒姜时间以2天为宜,晒姜后保湿催芽,壮芽多,发芽率达100%;晒姜 4天的水分丧失过多,导致干缩,催芽时间比晒姜2天的长一个星期,且壮芽比率低,出芽率只有94%。  相似文献   

15.
山东安丘生姜是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在蔬菜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大姜甜菜夜蛾连年发生,且有逐年加重之势。因此,分析大姜甜菜夜蛾的生活习性、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为减轻大姜甜菜夜蛾的为害、提升大姜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姜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中国果菜》2006,(2):29-30
山东省莱芜市被农业部命名为"三辣"之乡,而生姜号称"三辣"之首.近几年发展速度之快更是其它两辣所不及,随之而出现的病虫害使生姜产量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生产者的经济利益,作者通过调查发现对生姜危害较严重的病虫害有姜腐烂病、姜斑点病、姜炭疽病、姜螟和姜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被农业部命名为"三辣"之乡,而生姜号称"三辣"之首。近几年发展速度之快更是其它两辣所不及,随之而出现的病虫害使生姜产量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生产者的经济利益,作者通过近几年的研究调查发现对生姜危害较严重的病虫害有姜腐烂病、姜斑点病、姜炭疽病、姜螟和姜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闭鞘姜及其人工栽培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鞘姜(Costus Specipsus(koening) Smith)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又称白石笋、樟柳头、水蕉花、广东商陆等,海南地区俗称雷公笋。闭鞘姜为海南山区黎族著名食用野菜,其嫩茎用于腌制酸笋或鲜食,十分鲜美开胃,深受海南地区人们的喜爱,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也逐渐有少量销往省外各地。除食用外,闭鞘姜尚有许多药用等价值,不失为一新型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目前海南地区闭鞘姜食用市场供应来源为当地居民采集野生闭鞘姜嫩茎,但大量的采集会引起野生闭鞘姜资源减少,对植物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为开发利用闭鞘姜及保护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需进行闭鞘姜开发利用及人工栽培研究。目前闭鞘姜人工栽培及开发利用研究几无,为此本文介绍了闭鞘姜开发利用价值及人工栽培经验。  相似文献   

19.
我县石门、罗溪等地农户历有种姜的习俗,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病虫为害逐年加重。为害我县生姜的病虫有姜瘟病、姜炭疽病、姜斑点病、姜螟、地老虎、蛴螬、斜纹夜蛾,其中姜瘟病为害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20.
正山东莱芜生姜有2 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封建社会曾是朝庭的贡品。据《莱芜县志》记载,清光绪甲午年间(1894年),莱芜生姜已作为主要农作物征税。主要产地在汶河两岸,故有"汶水两岸飘姜香"的美传。姜的辛辣味道主要来自姜油酮、姜油酚,挥发性的姜油酮和姜油酚具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等功效,此外还具有健胃止呕、驱腥臭、消水肿的作用。故医家和民谚称"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另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