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枣加工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简单易行的技术,在山西省大部分枣区都具推广价值。本文就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蜜枣、无核糖枣、醉枣、乌枣的加工工艺流程、技术要点、产品质量要求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以供乡镇企业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陕北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陕北百万亩红枣基地建设”基目实施为主线,重点论述了陕北枣区的特征、品种资源状况及在全国全国发展中的地位,并就基地发展、加工状况、技术研究、示范推广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剖析,指出了陕北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5个突出问题,提出了5个对策,以促进红枣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红枣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枣生产国.河南红枣种植面积近300万亩,主要分布在新郑、内黄、西华、灵宝、桐柏等县(市),主栽品种有灰枣、鸡心枣、冬枣、扁核酸、灵宝大枣等。近年来,河南红枣价格不断上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红枣加工业快速发展,全省有各类红枣加工企业上百家.年加工红枣5万多吨,主要红枣制品包括枣粉、枣片、枣干、枣酱、枣茶、枣醋、枣泥等;五是红枣带动衍生产业的发展,如通过举办红枣文化节、枣乡风情游等活动,推动枣乡第三产业发展.提高了枣农收入。  相似文献   

4.
山西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山西省红枣的栽培历史、枣树主产区的栽培现状和加工企业现状,分析了山西省枣产业存在品种不优、管理缺失、灾害严重、加工规模小、知名品牌少等问题。最后从技术、政策、市场3方面提出了促进山西红枣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全省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致富路     
生财之道集锦(一)木岚生产天然食用色素效益高。化学色素用于食品着色,不利人体健康。如果林业局场、站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林果资源及当地韵资源(玉米、高粱、辣椒等)生产天然食用色素的话,其产品可以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搞好了还可打入国际市场。加工产品的设备和技术,可以通过科技信息服务部门帮助联  相似文献   

6.
笔者分析了吕梁市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发现吕梁市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着品种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不高、贮藏与加工水平落后、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完善品种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发展贮藏与精深加工业、完善产业服务体系等促进吕梁市红枣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史芹 《四川林勘设计》2009,(4):36-38,42
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影响表现在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全面下行、优势农产品出口受阻、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困难加、农民工就业困难等方面。金融危机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思路的关键,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科技,突出大宗和优势农产品加工,提高精深加工程度,做好综合开发利用,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拓展产业功能,逐步实现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高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新疆伊犁发展红枣产业,首先应调查了解伊犁枣树栽培的历史、现状、在各地的适应性表现,以及红枣的市场需求等,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发展思路,确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有计划地引种、驯化、示范推广,这样可以少走弯路,避免造成大的经济损失。根据红枣的市场定位,要始终把科技投入放在首位,强化试验示范,在伊犁各地最适宜种植区域建立枣树丰产栽培科技示范园,作为枣农的培训基地,使其真正成为科技密集、高投入、丰  相似文献   

9.
正林果业是新疆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加快林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是促进林果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产业优势转变,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提高林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林果产品向精深加工发展,现结合新疆林果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发展思路。1优化林果结构布局和发展重点1.1发展布局围绕我区红枣、葡萄、苹果、香梨、杏子、核桃等12个主栽品种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打造自治区特色林果"一区三带七大基地"的加工业发展格局。"一区"即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主产区;"三带"即伊犁河谷、天山北坡、吐鲁番-哈密盆地特色林果优势产业带;"七大基地"即加快建设以乌昌地区为主的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吐哈盆地、巴州、阿克苏、喀什及和田等七大特色林果加工业基地。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具有新疆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现代新疆林果加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林利用现状与前景1.综合利用干果资源作为干果食品的树种有红枣、山杏、柿子、茅栗等。其中以红枣、山杏资源最多。枣子是陕北最大的干果优势,主要分布在府谷、神木、佳县、吴堡,绥德、清涧、延川、延长和宜川等县。榆林地区有红枣林22.3万亩,总产鲜枣1633.5万公斤,约占全省红枣总面积、产量的63%和53%。榆林、延安两地区杏仁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51%以上。杏仁为重要的木本油料和传统出口物资,远销西德、美国、荷兰、瑞士等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近年来,志丹县已加工生产出糖渍杏仁和盐渍杏仁。当地生产的杏干还销往内蒙古等地。发展山杏的综合利用,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产  相似文献   

11.
伊犁州直特色林副产品加工业,是直接致富农牧民群众和带动农林相关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也是推进伊犁州直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伊犁州林业局结合伊犁州州情、林情明确提出改造提升木材经营加工等传统产业,重点突破生物质能源加工业等高新产业,加快发展林果加工业等外向产业。明确提出将大力发展6大林产工业,即大力发展木林经营加工业、林果经营加工业、野生动植物加工业、花卉中草药加工业、森林食品加工业、生物质能源工业等。同时多渠道多形式地推动林产品贮输业和销售业的发展,切实把林产品生产加工与保鲜、贮运、销售结成一体,  相似文献   

12.
《河北林业》2009,(3):F0003-F0003
5月26日,省林业局在赞皇县召开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南部9个设区市林业局主管局长、退耕办主任,山区重点县林业局长,省林业局有关处室、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上午,会议代表参观了赞皇县岭根底村退耕还林工程匹配荒山容器苗造林工程区、退耕还林坛山万亩核桃示范工程、大枣配套加工企业赞绿食品有限公司、退耕还林工程阳泽双万亩红枣示范区等现场;  相似文献   

13.
一、红枣加工现状 目前红枣加工大体分为两种,即粗加工和深加工两种。所谓粗加工,是将采后的红枣经筛选、清洗、包装或是将其清洗、烘干、筛选、分级、包装后进人市场。深加工是相对粗加工而言。它指的是红枣经过较复杂的加工或在其中加入一些辅助原料,经过某种工艺流程加工而成产品。从目前实际加工看.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分析渭南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措施:创新机制,增强活力;加大科技,强化服务;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完善营销,加大推介;引进加工,延长产业链。  相似文献   

15.
红枣营养丰富,是滋补佳品,红枣含有糖、蛋白质、脂肪、各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现代医学证明,红枣含有抑制和破坏癌细胞的药用成分环磷酸腺苷,还含有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成分卢丁。红枣除鲜食及制干外,还可以加工成蜜枣、焦枣。制成枣脯,枣香精,枣饮料等佳品。 红枣市场广阔。国内市场红枣价格距高不下。国际市场红枣畅销,其售价高于一般水果。出口一吨金丝小枣,相当于出口1230吨苹果。或  相似文献   

16.
新疆大力发展红枣产业,既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又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阐述了新疆的地理、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最适合红枣发展,从多方面客观分析了做大做强新疆红枣产业的必然性;论文着重提出建成红枣强区的六大举措:一是优化区域布局,提高综合效益;二是加快品种选育和产品更新;三要强化基地建设的技术管理措施;四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加工转化及储存保鲜能力;五要健全市场体系,拓宽国内外市场;六要强化组织领导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竹材加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发展竹材加工业的战略高度,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与事实,追溯了中国竹材加工业发展的历史,阐述了中国竹材加工业的现状与主要加工利用途径,特别对竹材人造板的加工方法、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作了系统的介绍。分析了竹材加工业在竹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文中最后阐述了中国竹材加工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特别强调了竹材加工业今后发展中应注意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浙江不老神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农生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一家全国性的连销经营企业,已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160多个城市开设“不老神鸡”连锁店,有专卖店600多家,年加工、销售禽类960万羽。“不老神鸡”是根据祖国医学“食药一体”理论,按照“脾  相似文献   

19.
刺嫩芽是东北地区的传统山野菜,营养价值很高,畅销国内外市场,其加工已逐步成为山野菜加工业中的一个主要的项目。综述了刺嫩芽罐头、速冻刺嫩芽、刺嫩芽保健饮料、刺嫩芽蔬菜纸4种制品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山区县在林副产品资源上具有优势。一些山区乡(镇)、村都比较重视发展林副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对林副产品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昭平县为例,1989年以林副产品加工的乡镇集体企业就有21个,占乡镇集体企业总数的16.4%,产值占乡镇企业工业产值的35%。随着山区林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林副产品资源统筹协调,合理利用,是一个不容忽视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昭平县以林副产品为原料的乡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