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后,食用木薯蚕开始在广西民间流行和发展起来,木薯蚕作为可食用昆虫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把木薯蚕作为食品销售已经成为饲养木薯蚕的主要经济来源,饲养木薯蚕的经济效益可观,木薯蚕的食用产业开发极具前景.文章通过对广西木薯蚕的生产历史、食用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阐述,分析广西发展木薯蚕食用产业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思考如何推动木薯蚕的食用产业化开发,促进木薯蚕生产规模增长,以期为重振广西木薯蚕产业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推广中国先进的木薯蚕饲养技术,提高木薯蚕茧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不同饲养环境、饲料组合和蚕种繁育方式对木薯蚕龄期经过、蚕茧质量、羽化率和蚕卵质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木薯叶饲养的木薯蚕龄期经过长,发育缓慢;木薯叶饲养的木薯蚕全茧量和茧层量低于蓖麻叶饲养的木薯蚕,但两者茧层率差异不大;串茧羽化方式繁育木薯蚕种,羽化率、单蛾产卵数和蚕卵质量均高于平铺羽化方式繁育的成绩。试验结果可为今后在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发展木薯蚕产业提供经验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利用木薯叶养蚕是我区60年代兴盛一时的种养业.1965年全区饲养130万盒,产茧皮1600多吨,居全国首位.各级建立了生产、推广机构和良种繁育体系.但1966年后养蚕业急剧衰退,80年初基本上停产.近年来,木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饲料、劳力充裕,农民反映可以恢复饲养;工厂也有同样呼声.笔者认为:一、利用木薯叶养蚕大有可为.二亩木薯养一盒蚕,夏秋季养16—20天便有收益,老、幼都能饲养.养一盒蚕可收茧皮2公斤,蚕蛹15公斤,蚕粪100公斤.不计蚕粪,20天约收入50元.  相似文献   

4.
随着蓖麻(木薯)蚕生产的迅速发展,养蚕数量、批数不断增加,农村劳力、蚕室、蚕具将逐渐紧张。故运用桑蚕壮蚕屋外育经验,进行木薯蚕屋外育的试验,具有现实意义。 桑蚕和蓖麻(木薯)蚕在饲养上有它的共同之处,也有不同的要求和特点。例如,桑蚕屋外育长江流域一般在春期五月上、中旬进行,此时气温还不很高,秋季饲养通常也在30℃以下;而木薯蚕大量饲养则处在南方夏、秋季高温中,此时气温高,也很干燥。桑蚕屋外育一般用条桑喂蚕,而木薯蚕饲养则用叶片。因此,如何在高温干燥环境下,利用屋外育养好蚕,并根据木薯蚕的饲养特点,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屋外养蚕的饲养技术,是这个试验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陈孟 《广西蚕业》1994,31(1):61-62
1962年前,崇左没有木薯蚕。1963年以后,本县的木薯蚕生产,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发展很快。1965年饲养17400盒,产茧皮10.35吨。1966年至1976年,十年动乱,木薯蚕作为农村新发展的一项副业生产也遭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木薯蚕生产直线下降,  相似文献   

6.
通过系统分析广西发展木薯蚕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广西木薯蚕饲料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且木薯蚕养殖技术简单、成本低,历史上曾大规模饲养,具有发展木薯蚕产业的优势。目前广西木薯蚕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群众对食用木薯蚕的认知程度低;二是政府对木薯蚕的扶持力度不足,整体基础薄弱;三是产业链短、产业化程度低;四是缺少深度开发,后加工能力弱。发展木薯蚕生产符合当今农业生态发展的方向,建议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扩大饲养规模、简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增加经济效益等措施来促进木薯蚕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广西的蚕区多用木薯叶饲养蓖麻蚕.因此群众通称它为木薯蚕.  相似文献   

8.
广西木薯蚕的开发利用情况罗恒成,苏财光,卢洪海,黄仕优(广西蚕业指导所)广西的蚕区多用木薯叶饲养蓖麻蚕,因此群众通称它为木薯蚕。木薯蚕茧丝的开发利用,我区早在60年代就开始了。生产鼎盛的1965年,全区84个县(市)有64个县(市)养蚕,年产茧皮17...  相似文献   

9.
桂平县地广人多,历年有种木薯的习惯,年种木薯12—13万亩,对发展木薯蚕生产十分有利.1963年,曾普遍发动群众养蚕,其中1964年饲养蚕种8万多盒,产茧壳88.5吨.当年全县有8个制种站,有30多名技术干部管理此项生产.以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此项生产逐年下降,至1978年全部停产了,余下的2个制种站在1981年也解散了,不少蚕业干部也改行了.1986年在区蚕业指导所的支持下,我们又重新组织了一个制种点,选择罗秀、麻垌2个乡镇恢复生产.经过宣传发动,当年饲养了2批,共发出  相似文献   

10.
广西种有木薯的地方,蚕农多用木薯叶饲养蓖麻蚕.因此,蓖麻蚕又通称木薯蚕.用木薯叶养蓖麻蚕岑溪县是1956年试验成功的,但到六十年代,全区才普遍推广.六十年代中期,广西的蓖麻蚕生产发展很快,当时饲养量之多,普及之广.均超过原定规划.1961年至1970年10年间,共养蚕393万盒.产茧皮5211吨,其中饲养量最多  相似文献   

11.
抽样调查广西木薯蚕主产区龙州县3个乡镇5个村共178户养蚕户的养殖情况,进行木薯蚕饲养经济效益分析。调查的养蚕户约占所在村、屯总户数的3%~14%,分布面广,养殖规模小,蚕房充足的农户普遍采用地面育形式饲养。在薯、蚕兼收的前提下用木薯叶养蚕,每667 m2木薯地年平均总产值为2 895.00元,净利润为218.86元,成本利润率8.18%,种植和养殖环节与种桑养蚕相比消耗的人力物力少,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全区木薯蚕生产示范推广工作在大新、龙州、武鸣、天等、平南、合浦等县开展。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扶持生产示范点所需的部分蚕种、蚕用物资、生产资金,开展养蚕技术培训,推广养蚕新技术,养蚕效益显著。大新县饲养量同比增长6.12%,单盒蚕种平均产熟蚕或蛹共25.83kg,同比增长7.85%;茧皮2.25kg,同比增长5.62%。据统计,大新、龙州两县饲养木薯蚕累计经济收入达244.4万元。  相似文献   

13.
一自今年二月全区自给性衣料生产会议后,我区木薯蚕生产在各级党政的重视和具体领导下,采取了积极措施发展木薯蚕生产,经过半年来的努力,大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已初步就绪,并在生产上已取得了一些成绩。截至六月底,全区18个县市有17个县市已饲养了木薯蚕3,737合,完成了推广计划《2000~4000合》189.4%~94%,  相似文献   

14.
林淦泉 《广西蚕业》1998,35(1):37-38
梁纪是北海市兴港镇小马头村的村民,他三十刚出头,夫妻俩带着满岁的女儿,是一个三口之家,生括清雅。该村有种植木薯的习惯,他自种有1.33公顷(20多亩)木薯,但木薯蚕他从未养过。他出自好奇心,大胆尝试木薯蚕的饲养,并在去年九月底一次买了十盒蚕种。  相似文献   

15.
黄明广 《广西蚕业》1995,32(1):24-26
我县木薯蚕生产在南宁地区行暑的关怀下,在各级业务主管部门亲临指导帮助下,经过全县广大干部 、群众和蚕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人员的辛勤工作,开发木薯蚕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蚕茧产量和推广饲养上一个新台阶,为我国丝绸绢纺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蓖麻蚕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是否含有对人体有毒害的物质,以不同饲料种类育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蚕为因素比较不同组合的成分含量,即将分别用蓖麻叶和木薯叶饲养所得到的熟蚕、预蛹和蛹进行鲜样检测,并对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方差分析。用木薯叶饲养的蓖麻蚕,其各发育时期氨基酸含量高于用蓖麻叶饲养的蚕,且熟蚕预蛹蛹。不同饲料饲养蓖麻蚕的蛋白质和总糖含量的差异均极显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蓖麻蚕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蛋白质、脂肪和总糖含量差异均极显著。同种饲料饲养所得的蛹的无机元素含量最高,预蛹次之,熟蚕最低。用木薯叶饲养的蓖麻蚕,无机元素含量高于用蓖麻叶饲养的蓖麻蚕,所有样本的铅、砷、汞、镉4种元素含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用木薯叶饲养的蓖麻蚕,3种虫态鲜样的氢氰酸含量为0.5 mg/kg左右,低于我国农业行业标准对氰化物的含量的限值规定。本试验证实了食用蓖麻蚕的熟蚕、预蛹和蛹是安全的,也证明了蓖麻蚕不管哪种虫态,营养物质的含量是十分丰富的,可以针对各营养物质的需求来选择适宜的虫态进行烹饪。  相似文献   

17.
用蓖麻叶、木薯叶、臭椿叶以及乌桕叶分别饲养蓖麻蚕,比较其饲养成绩,结果表明:以蓖麻叶饲养成绩最好,平均蚕期经过18.39d,熟蚕体重6.5g,全茧量3.67g,茧层量0.56g;用蓖麻叶和木薯叶饲养,茧层率相差不大,分别为15.18%和15.27%;单蛾产卵量以乌桕叶饲养最高,平均单蛾产卵重0.80g,产卵量为450粒...  相似文献   

18.
一、1989年的工作回顾1989年是我区桑蚕、木薯蚕生产恢复得比较快的一年,据区统计局统计,全区有桑园面积4.53万亩,比88年3.34万亩增加1.19万亩,增长35.6%;发放蚕种21万张,比88年16万张增加5万张,增长31%;产鲜茧8.91万担,比88年6.5万担增加2.4万担,增长36.9%。1989年饲养木薯蚕6.0万合,比88年4.0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蓖麻(木薯)蚕绢丝市场看好,我区蓖麻蚕生产处于恢复发展时期,为了便于广大蚕农掌握蓖麻蚕(木薯蚕)的饲育技术,我们约请从事蓖麻蚕研究和生产的科技人员,根据1988年辅的《木薯蚕(蓖麻蚕)生产技术》,重新编写了“广西蓖麻蚕(木薯蚕)饲育技术要点”,供从事蓖麻蚕生产的蚕业辅导员和广大蚕农参考。  相似文献   

20.
书讯     
<正>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有下列养蚕技术科普新书出售:《蚕病害防治彩色图谱》16元、《桑树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16元、《科学养蚕技术彩色图谱》13元、《节本高效种桑养蚕技术》13元、《种桑养蚕技术问答》12元、《种桑养蚕》3元、蚕病挂图14元、《木薯种植及木薯饲养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