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经1989~91三年研究,不同N量的FW分别为160.5、145.8、114.9与106.5t/ha,y=100.6+0.186x;CP产量分别达3.51、3.06、2.30与2.05t/ha,y=1.89+0.00496x;不同季节的CGR分别为10.78、14.04与5.62g/m~2·d,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46.66)。据现有条件,施N量以225kg/ha为宜,年刈割6次,采取“轻、重、轻”分期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3.
不同刈割时期与刈割高度对苜蓿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刈割时期与刈割高度对苜蓿品质的影响,开展不同刈割时期和刈割高度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影响的研究,以1:1比例种植的金皇后(Golden Empress)与三得利(Sanditi)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于不同生育时期与刈割高度进行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与初花期收获的苜蓿相比,苜蓿生长高度80 cm(现蕾期)左右时刈割,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比初花期分别高2510.4 kg·hm-2和807.3 kg·hm-2,粗蛋白(Crude Protein,CP)量和相对饲用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值分别高2.45%、1.35,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得出,在赤峰地区,以生长高度为刈割标准,株高在80 cm左右时刈割可以得到质量兼优的苜蓿草。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刈割高度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合刈割茬次对3个生长高度的苜蓿干草进行产量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高度,第1茬紫花苜蓿干草产量最高,品质最优;随着生长高度的增加,紫花苜蓿在每一茬次和全年的产量明显增加;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综合分析,在酒泉玉门地区,以生长高度为刈割标准,株高在75 cm左右进行刈割可获得高产量和好品质的苜蓿干草。研究结果可为紫花苜蓿种植技术优化和精益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杂交狼尾草的父、母本原产热带非洲,我省1981年从美国引进栽培。栽培试验表明:杂交狼尾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是鱼、兔及一些大牲畜喜食的优良青饲料。为了充分发挥其生产优势,探索肥料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984年我们进行了杂交狼尾草的施肥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 黑麦草在我国南方各省栽培面积较大。其特点是生长快、再生力强,耐刈割,产量高,营养价值也较高。黑麦草的年总产量及其营养含量的高低,与刈割时植株的高矮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探讨植株高度与产草量和营养含量的关系,对于根据生产需要掌握适宜的高度刈割,可望获得较理想的生物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8.
不同刈割高度对多花黑麦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olium具有很强的再生性和耐刈性,为了确定最佳的刈割利用方式,在有限的耕地中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刈割高度对多花黑麦草特高和杰威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高度对多花黑麦草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品质和生长特性有较大影响,随刈割高度的增加,年产草量增加,生长强度增加,再生速度减慢,粗蛋白含量下降.75 cm刈割平均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分别为70 451.9和9 634.8 kg/hm2,比30 cm高刈割平均增产40.97%和58.9%.75 cm高刈割平均生长速度最慢,但生长强度最大,干物质积累速度最高,平均达到43.54 kg/(hm2*d).特高和杰威品种间产量和品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氮肥和刈割间隔对杂交狼尾草根系活力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在杂交狼尾草第1次刈割后,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4个N肥水平0,33.75,67.50和101.25 kg/hm2,副区为4个刈割间隔21,28,35和42 d)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根系伤流液强度、伤流液中氨基酸总量平均值均以施肥水平33.75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硝态氮总量平均值随施肥水平提高而增加,不同处理间差异均显著.根系伤流液强度、伤流液中氨基酸总量平均值刈割间隔为28 d时显著高于刈割间隔21,35和42 d,硝态氮总量平均值刈割间隔35 d时显著高于刈割间隔21,28和42 d;2)植株粗蛋白含量N肥水平间差异显著,N肥水平101.25 kg/hm2时平均粗蛋白含量达到13.34%,显著高于氮肥水平33.75 kg/hm2和不施N处理,而与N肥水平67.50 kg/hm2的平均粗蛋白含量12.59%无显著差异,刈割间隔28 d时平均粗蛋白含量为13.83%,显著高于刈割间隔21,35和42 d的粗蛋白含量11.86%,11.83%和11.05%;3)植株粗蛋白含量与根系伤流液中的氨基酸总量呈二次曲线关系;4)根系伤流液强度及其氮素形态变化规律为杂交狼尾草适宜施肥技术和刈割间隔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采取刈割次数、刈割周期和最佳利用次数两个试验,研究了苏丹草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最佳刈割周期和年利用次数。结果表明,每45d为一刈割周期,年利用3次为佳。  相似文献   

11.
施肥和刈割对新麦草产草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9,他引:19  
孙彦  史德宽 《草地学报》1998,6(1):11-19
本文研究氮肥,磷肥,钾肥和刈割次数的交互作用与新麦草人工草地产草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氮肥,磷肥,钾肥和刈割次数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其中以氮肥与磷肥,氮肥与刈次间的交互作用较大;而钾肥与刈次间的交互作用较小。在试验范围内,氮肥,磷肥,钾肥和刈次的最佳组合为:每公顷施氮312千克,磷171千克,钾125千克,刈割2次。利用频数分析法给出产草量维持在一定水平的具体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刈割对燕麦产草量及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刚  赵桂琴 《草业科学》2006,23(11):41-45
以燕麦Avena sativa开花期1次刈割为对照,探讨了不同刈割次数对燕麦青草产量、干草产量和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等指标的影响。对4641、4632、巴燕3号、青永久425、青永久31早熟燕麦品种的刈割试验表明,1年内刈割2次比刈割1次其鲜草产量、干草产量以及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显著的降低,其中巴燕3号的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下降幅度最大,分别达67.65%和57.57%;青永久425下降幅度最小,分别为23.64%和21.28%。但刈割2次的牧草品质比刈割1次的好,其茎叶比值较低,粗蛋白、粗灰分含量较高,适口性好。特别是刈割的头茬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二茬草及对照。其中粗蛋白含量增幅最大的是4632,头茬草的含量比对照增加53.68%,增幅最小的为青永久425,比对照增加17.36%;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最多的是巴燕3号,头茬草比对照下降11.34%。青永久31的头茬草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14.
刈割期和留荐高度对新麦草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霍成君  武宝成 《草地学报》2000,8(4):319-327
1999年5月~9月在华北农牧交错带研究生育期和留荐高度对新麦草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抽穗期刈割头荐留荐4cm全年割三次的干草总产量最高,(2060.51kg/hm^2),其次是初花期刈割头荐留荐10cm(1951.84kgDM/hm^2),粗蛋白质总产量最高的处理是抽穗期刈割头荐留荐4cm(470.29kgDM/hm^20,其次是初花期头荐刈割,留荐4cm(424.26kgDM/hm^  相似文献   

15.
16.
不同种植密度及刈割次数对杂交狼尾草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4~11月在河北省大名县采用大田试验播种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种茎,研究不同种植密度(6 944,13 889,27 778株/hm2)不同刈割茬数后其饲用价值的变化,为杂交狼尾草在生产实践中发挥较大的饲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随密度的...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观察发现,平凉苜蓿蕾期以后,很多叶片脱落,影响产草量和营养价值.为此于1986年用第二生长年的平凉苜蓿进行了分枝期(处理1)和蕾期(处理2)第一次刈割的对比试验,试图找出一个即可防止大量叶片脱落,又能获得高产的刈割方式.试验在本所静宁甘沟试验点进行.设2个处理4次重复,小区面积处理1为5m~2,处理2为10m~2,行距30cm,随机排列.年刈割3次,第一、二次刈割后中耕施肥,无灌溉.结果,分技期第一次刈割的处理1亩产鲜草1330.1kg,占年总产量(2556.9kg)的52.0%,蕾期第一次刈割的处理2亩产鲜草2443.5kg,占年总产草量(4142.8kg)的56.6%.处理2比处  相似文献   

18.
对杂交狼尾草品种"牧特利"的生物学特性及刈割次数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内株高及单株干重持续增长;群体叶面积指数大、分蘖期长、分蘖能力强是其显著的特征;留茬和刈割时间对再生性影响显著,以留茬15 cm为宜,拔节前刈割较佳;粗蛋白质含量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r=-0.953),粗纤维含量、茎叶比均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9,r=0.939);产草量以刈割1次最高,刈割3次最低,但品质则以后者最好,前者最差;晒制干草或青贮以刈割1次为宜,青刈利用以刈割2次为宜;牧特利兼具高产、优质、多次刈割等特点,是农田种草养畜理想的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9.
于2009年4-10月在河北邯郸采用大田试验种植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种茎,研究不同种植密度(6944,13889,27778株·hm-2)和不同刈割频率(2、4、6次·年-1)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杂交狼尾草在某些生态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密度为13889株·hm-2时,产量最大,茎叶比也最大,粗蛋白含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当一年刈割2次时,鲜草产量最高;而刈割次数越多,茎叶比越小,鲜干比越大,粗蛋白含量越高,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越低,品质则越好;当种植密度为13889株·hm-2、刈割2次时,鲜草产量最高,达198.10 t·hm-2;当种植密度为27778株·hm-2、刈割6次时,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17.88%。综合分析,杂交狼尾草要达到高产高品质,研究地区适宜种植杂交狼尾草的密度为13889株·hm-2,适宜刈割频率为4次·年-1。  相似文献   

20.
播种量与刈割对紫花苜蓿产草量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下称苜蓿)在我国温带地区的栽培利用技术已有深入研究[1,2],而在南方亚热带地区,要获得高产并保持经济和持续利用,除选择适宜品种外,研究栽培利用技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