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稻灌浆过程中小穗轴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水稻在籽粒灌浆过程中小穗轴结构变化,用TTC染色法鉴定了小穗轴与颖果中脱氢酶的活性。主要结果如下:(1)开花后小穗轴中厚壁细胞内的质体积累淀粉,随胚乳中淀粉的积累,质体中淀粉消失,另外厚壁细胞的次生壁随开花后天数的增加不断地增厚。而未灌浆的空粒,开花后厚壁细胞不积累淀粉,次生壁也不增厚。(2)小穗轴中央维管束的活性与灌浆速率有关,活性高时灌浆速率快,小穗轴-黄化,灌浆  相似文献   

2.
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水稻小穗轴的维管结构及其在开闭颖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1)水稻小穗轴是由表皮、皮层厚壁细胞和维管束系统组成。来自小枝梗的1条大维管束和数条小维管束合并后进入小穗轴,向四周分散,韧皮部朝外,木质部在内,并分段结合,先后分枝出通外颖5条,通内颖3条,通浆片4条,通花丝6条,通雌蕊3条等维管束。通向内外颖的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维管束中薄壁细胞大量低,而通向浆片和雌雄总的维管束木质部和韧皮部相互嵌合,继管束中薄壁细胞含量高。(2)通雌雄蕊的维管束的筛管不仅在端壁上有筛扎,而且在侧壁上也有筛孔,筛孔中充满了胼胝质,筛管中富含只有蛋白质结晶体的P-质体,筛管周围的薄壁细胞中的线粒体密度很高,并含有许多小液泡。(3)小穗轴中有两类厚壁细胞,一类是皮层厚壁细胞,形似花生状;另一类分布在维管束间和维管束周围,两类厚壁细胞部有较多的纹孔,纹几中充满胞间连丝,厚壁细胞间隙较大,能进行共质体和质外体的运输。厚壁细胞中含有只有片层结构、能进行淀粉代谢的质体。开颖前,质体中通常见不到淀粉粒,闭颖后,质体中大量合成和积累淀粉。(4)开颖后浆片、花丝和柱头细胞发生自溶,分解物通过导管进入小穗轴,在开花后1  相似文献   

3.
水稻小惩轴的结构及其在开闭颖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光学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水稻小穗轴的维管结构及其在开闭颖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1)水稻小穗轴是由表皮、皮层厚壁细胞和维管不系统组成。来自小枝的1条大给管束和数条小维管束合并后进入小穗轴,向四周分散,韧皮部朝外,木质部在内,并分段结合,先后分枝出通外颖5条,通内颖3条,通浆片4条,通花丝6条,通雌蕊3条等维管束。通向内外颖的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维管束中薄壁细胞含量低,而通向浆片和雌雄蕊的维管的  相似文献   

4.
水稻小穗轴不定芽突变体的初步观察(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ITIALOBSERVATION(BRIEFREPORTS)ONTHEADVENTITIOUSBUD'SMUTANTSOFTHELITTLEEARADISOFRICEZhouKaidaWangXudongYanZhibingJinLiang(RiceResearchInstitute,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Wenjiang,Sichuan,China611130)1993年夏季在光敏不育系选种材料中,发现两株生植异常的材料,其部份小花颖片特长而柔软,部份小花外观发育正常.无论哪种小花,均能在付颖与内外颖2间的小德轴上着生l—3个不定芽(图2),这些不定芽在脱离母体后均能发育成又一个完整的植株(图幻,并能重复出现秩轴着生…  相似文献   

5.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亏缺对抽穗期小麦穗轴维管束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穗轴大、小维管束数目、横截面积、导管直径和韧皮部面积沿穗轴由下到上依次减小。但下降幅度因维管束种类、穗轴部位而异。同正常供水处理相比,中度水分亏缺下穗轴大、小维管束数目、面积、导管直径和韧皮部面积有所减小。重度水分亏缺则使穗轴大、小维管束数目、面积、导管直径和韧皮部面积明显减小。表明水分亏缺显著改变了小麦穗轴维管束系统的显微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6.
1986年与1987年对六个普通小麦品种穗轴维管束系统观察结果,提供了小麦穗轴各部位大维管束数目及其横截面积变化的实验数据。证实小麦穗轴大维管束数目基部至顶端随节位上升而递减。但其递减的多少,因部位而异:穗的下半部递减量略高于穗的上半部。表明穗轴下部节片通向小穗的大维管束数略多于穗轴上部。  相似文献   

7.
8.
以麦秸、麦叶及穗轴为原料,压制含有不同比例麦叶、穗轴的定向结构麦秸板,测定各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分析麦叶、穗轴对板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麦叶、穗轴含量的增大,板材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增大,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内结合强度均降低。  相似文献   

9.
通过体视显微镜及石蜡切片观察,研究了水稻幼穗分化过程中生长锥的形态以及维管束的生长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生长锥在幼穗分化第一期出现苞原基的分化,在第二期出现枝梗原基的分化,在第三期可见明显白色苞毛和颖花的发育,在第四期枝梗和颖花原基显著生长;在小穗发育过程中先后在枝梗末端分化出护颖原基、内外颖原基和雌雄蕊原基,在第四期花药中可见次级造孢细胞。发现在幼穗分化过程中幼穗主轴的维管束数目往上递减,穗茎节部位的大维管束能通过分离和合并来调节生长;在穗茎节出现的一种纤维状组织能够限制维管束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水稻幼穗形态发生与维管束生长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体视显微镜及石蜡切片观察,研究了水稻幼穗分化过程中生长锥的形态以及维管束的生长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生长锥在幼穗分化第一期出现苞原基的分化,在第二期出现枝梗原基的分化,在第三期可见明显白色苞毛和颖花的发育,在第四期枝梗和颖花原基显著生长;在小穗发育过程中先后在枝梗末端分化出护颖原基、内外颖原基和雌雄蕊原基,在第四期花药中可见次级造孢细胞。发现在幼穗分化过程中幼穗主轴的维管束数目往上递减,穗茎节部位的大维管束能通过分离和合并来调节生长;在穗茎节出现的一种纤维状组织能够限制维管束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灌浆成熟期温度对稻米品质及有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7年在湖南农学院分早、中、晚三季研究灌浆成熟期温度对稻米品质及有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茎、鞘、叶的总淀粉和粗蛋白质含量快速减少,籽粒总淀粉和蛋白质积累快,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升高,淀粉酶和蛋白酶浓度提高,气温大于35℃时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则更高,可溶性糖在灌浆成熟后期增加,温度在30~35℃范围内,Q酶活性最高,籽粒直链淀粉减少。b.灌浆成熟期温度提高,籽粒灌浆速率增大,时间缩短,谷粒物质致密度差,容重下降,垩白指数增大,胶稠度变硬,糊化温度上升。此外,还探讨了稻米品质形成的气候生态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证明了财务状况变动表的平衡公式是:非流动负债增加净额+所有者权益增加净额-非流动资产增加净额=流动资产增加净额-流动负债增加净额。  相似文献   

13.
肥床旱育秧田可发生杂草42种,以稗草、马唐、鳢肠、空心莲子草、丁香蓼等为优势种。杂草群落明显受农业措施的影响,其中床址、盖种土来源可起决定作用。杂草群落主要有两大类型,即前茬为稻田的类型和前茬为旱田的类型。田间杂草的发生高峰在播种盖土后的5~7d。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丁草胺-恶草灵混用和二氯喹啉酸-苄嘧黄隆混用是最适宜药剂配方,前者于播种盖土后作土表处理时杂草的防效达81.5%~97.0%,后者在揭膜后2~3d(秧苗达2叶时)作茎叶处理,防效则在95%以上。并对有关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由此建立的肥床旱育秧田化除配套技术对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89-1992年采用控制性试验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研究了稻粒黑粉病发生与水秀授粉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已授粉后,制种稻粒黑粉病病粒率和侵染率随侵染时间的推迟而下降。授粉受精和病菌侵染基本同步时才能形成病粒。自花授粉对稻粒黑粉病有防御机制。病粒率,侵染率与恢复系花粉量呈负相关。不育系外露柱头增加的健粒数约为病粒的10倍。制种稻粒黑粉病的防治,是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5.
稻螟种群及数量随着水稻熟制和栽培技术的变革,品种更替,治螟药剂的变更,天敌数量的消长,气候的变化而演替。治理策略随着稻螟种群和数量的演替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褐飞虱田间种群空间结构分析和空间分布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异函数对水稻不同季度、不同生长期中褐飞虱若虫田间种群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表明,褐飞虱若虫田间种群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型。在晚稻生长中、晚期,褐飞虱若虫的聚集程度分别为53%和31.6%,聚集斑块范围分别为27m和24m。在早稻生长的早、中和晚期,褐飞虱若虫的聚集程度分别为42.6%,48.9%和57.2%,聚集斑块范围均大于60m。空间分布模拟图能较好地反映褐飞虱若虫在田间的具体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7.
1989-1991年,在大田和盆栽条件下,采用武育粳2号、盐粳2号等粳稻品种,分年度设计遮光、氮肥、水分、施用淀粉等18个处理,研究其对稻穗不同部位籽粒结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穗不同部位籽粒的结实率在全穗6个部位中的顺序与开花顺序并不一致,先开颖花的结实率既有高于迟开颖花的,也有低于迟开颖花的;(2)开花早迟与粒重大小有一定关系,但这种关系只有在灌浆物质受到限制时才能存在,若灌浆物质充足,迟开颖花的粒重可大于早开颖花,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籽粒表现基本一致;(3)平均灌浆速度与灌浆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9494),由回归方程可导出最适灌浆速度。认为调节平均灌浆速度是提高不同部位籽粒结实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水稻感染小球菌核病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个水稻品种感染小球菌核病后,在不同接种量、不同时期、不同品种、不同部位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水稻品种感病后PAL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孕穗末期,在抗病距茎基部0-3cm的组织,病后PAL在活性变化和酶上升的幅度变化上都为最大,而在感病距离斑3-7cm组织,病后PAL活性上升幅度为最大。建议在品种抗性鉴定中,以在孕穗末期接种3个菌丝块在距茎基部3-7cm组织之间取样测定PAL活性为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比色法测定了水陆稻8个品种苗期淀粉酶活性,认为不同时间的(α+β)-淀粉酶活性不同,以一叶一心期酶活性最高。而且,酶活性高低反映出品种抗旱能力的趋势,即酶活性高者其抗旱能力强。β-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与(α+β)-淀粉酶总活性一致。因此,β-淀粉酶活性高低也与品种抗旱性呈正相关。以上两种淀粉酶活性均可做为鉴别水稻品种抗旱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