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暖棚综合利用项目在我省的逐步推广,暖棚养畜技术已日趋科学合理,但是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牧民群众对暖棚种植蔬菜仍有许多技术难题,直接影响到暖棚综合利用,故将暖棚蔬菜种植技术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2.
李泉林  王海霞  辛玉春 《青海草业》2003,12(4):52-53,48
随着暖棚综合利用项目在我省的逐步推广,暖棚养畜技术已日趋科学合理,但是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牧民群众对暖棚种植蔬菜仍有许多技术难题,直接影响到暖棚综合利用,故将暖棚蔬菜种植技术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3.
<正>甘肃中东部地区秋冬季节气候寒冷潮湿,历来有"一年养畜半年长"的谚语,而塑料暖棚技术的推广可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笔者经多年对暖棚养羊调查和研究,指出注意事项,和羊病防治方法,以期提高暖棚养羊效益。1塑料暖棚养羊的注意事项1.1缓解棚舍内外温差对羊的刺激冬季暖棚内外温差较大,暖棚在为羊提供棚内舒适温度的同时,也降低了羊只抵御外界寒冷刺激的能力,增加了外出放牧时寒冷对羊只的威胁。若  相似文献   

4.
浅谈青海牧区暖棚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辛玉春 《青海草业》2008,17(4):28-30
本文针对暖棚综合利用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根据暖棚综合利用课题试验研究结果,分析认为目前在青海,尤其是在青南牧区,开展暖棚综合利用要因地制宜。在这些地区发展畜牧业,首先要改变牧民群众的养畜观念,改变传统的养殖习惯,才能真正做到提高暖棚的使用效率。提出暖棚综合利用技术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科学养畜技术。  相似文献   

5.
共和县江西沟地区种养两用暖棚养畜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示范户和对照户,通过在暖棚内进行温度、湿度、牲畜保膘、繁活率等指标的测定,其分析结果表明,暖棚种菜后对暖棚养畜无负面影响,其湿度、温度无明显差异,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暖棚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塑料暖棚的场地选择、建造方式以及暖棚养牛的饲养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提出暖棚育肥牛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川西北牧区采用暖棚的结构类型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过去暖棚成功经验,初步设计合理利用太阳光的暖棚,更好地改善在冬季干燥寒冷的畜舍内的空气环境。  相似文献   

8.
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在柴达木盆地干旱、多风的农牧交错带利用弃耕地建立人工草地和修建暖棚等基础设施,对提高冬春季节羊舍温度、湿度,改善家畜生存环境,减少绵羊体能消耗,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改良绵羊的产羔育幼有明显的效果。从1月1日~5月31日暖棚内的日平均温度明显高于暖棚外的温度,期间暖棚内日平均温度为12.3℃;而棚外的日平均温度为1.2℃;暖棚内外平均温差为11.1℃。据1999年12月13日~2000年4月13日测定,建有暖棚的1岁龄公羔、2岁龄羯羊、成年绵羊的平均体重分别为34.5kg/只、41.1 kg/只、44.1 kg/只,没有暖棚设施的平均体重分别为为23.81 kg/只、35.4 kg/只、39.10 kg/只。有暖棚的平均体重较没有暖棚的分别高44.89%、16.10%、12.79%。期间没有暖棚的1岁龄公羔、2岁龄羯羊、成年绵羊较有暖棚的分别多减重1.27 kg/只、6.64 kg/只、7.48kg/只,即没暖棚的较有暖棚分别多减重0.25倍、2.5倍和1倍;实施种草养畜和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提高了适龄母畜比例、出栏率和商品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高寒牧区牲畜暖棚与蔬菜种植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针对暖季青海省广大牧区牲畜暖棚大多闲置这一现象,在牧区暖棚内进行了蔬菜种植,做到暖棚养畜与蔬菜种植并举,从而达到牲畜暖棚综合利用的目的,获得了成功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受区域环境及人为因素等限制,牧区牲畜暖棚种莱技术对牧民群众而言,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管理和经营技术,目前还不适宜在三江源区大面积推广。各地应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推广的地域。  相似文献   

10.
新型材料两用暖棚是在近年来推广的砖木钢窗玻璃结构两用暖棚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设计的第二代种养两用暖棚。经在青海牧区试验研究 :该设计方法切实可行 ,效果显著 ,较之砖木结构两用暖棚具有保温性好、防腐性强、使用寿命长、便于运输和安装等 ,适宜在广大牧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冷季塑料暖棚饲养畜禽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以来,我省先后在农区的平安、湟中、湟源、乐都、互助、大通、民和、西宁和牧区的海晏、门源、乌兰、共和等县市,开展了冷季塑料暖棚(简称暖棚)饲养畜禽技术推广工作。到1990年年底统计,累计暖棚建筑面积达61.1万m~2,当年入棚畜禽21.92万头(只、羽),尤其暖棚养猪发展快,已修猪暖棚2.4万个,当年入棚猪18.96万头,占我省年末存栏的18.7%。预计暖棚养畜将在全省迅速开展。根据各地暖棚饲养畜禽的经验和试验资料,现将我省暖  相似文献   

12.
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在柴达木盆地干旱、多风的农牧交错带利用弃耕地建立人工草地和修建暖棚等基础设施,对提高冬春季节羊舍温度、湿度,改善家畜生存环境,减少绵羊体能消耗,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改良绵羊的产羔育幼有明显的效果。从1月1日-5月31日暖棚内的日平均温度明显高于暖棚外的温度,期间暖棚内日平均温度为12.3℃;而棚外的日平均温度为1.2℃;暖棚内外平均温差为11.1℃。据1999年12月13日-2000年4月13日测定,建有暖棚的1岁龄公羔、2岁龄羯羊、成年绵羊的平均体重分别为34.5kg/只、41.1kg/只、44.1kg/只,没有暖棚设施的平均体重分别为为23.81kg/只、35.4kg/只、39.10kg/只。有暖棚的平均体重较没有暖棚的分别高44.89%、16.10%、12.79%。期间没有暖棚的1岁龄公羔、2岁龄羯羊、成年绵羊较有暖棚的分别多减重1.27kg/只、6.64kg/只、7.48kg/只,即没暖棚的较有暖棚分别多减重0.25倍、2.5倍和1倍;实施种草养畜和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提高了适龄母畜比例、出栏率和商品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沙漠沿线风大、冬季寒冷,是制约设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新型透光保温材料-万通板,在暖棚畜舍采光处扣棚,即可采光保温,也可经久耐用。本文就暖棚畜舍建设、万通板的安装设计以及改造后暖棚畜舍的保温效果做了总结和评价。认为利用万通板扣棚改进后的暖棚畜舍建设,不仅为沙漠沿线风沙大的甘肃、新疆、内蒙、宁夏等地修建暖棚畜舍提供技术支持,也为西部地区冬季风大、寒冷地域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固原市近年来把草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塑料暖棚牛舍的推广是肉牛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详细介绍了这种塑料暖棚牛舍的建设方法,并对塑料暖棚牛舍的环境控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塑料暖棚在蔬菜种植、育肥肉猪和养鸡中的显著经济效益得到验证,并作为一种新技术进行了推广和应用.但是,目前用塑料暖棚养肉牛的还不多.在寒冷的冬季和早春,肉牛在保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最需要的是阳光和适宜的温度.解决这两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塑料暖棚饲养肉牛.因为塑料暖棚内的温度比一般牛舍高10℃左右.据实验,在喂相同饲料的情况下,通过3个月(90天)的饲养对比,在暖棚内饲养的肉牛平均日增重1 175克;而在一般牛舍饲养的肉牛因气温过低,不但没有增重,而且平均日减重125克.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和早春,用塑料暖棚育肥肉牛,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那么塑料暖棚怎样进行设计和搭建呢?  相似文献   

16.
海北州塑料暖棚养羊推广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北州从1992年开始推广塑料暖棚养羊技术,到1994年,全州已建成羊用塑料暖棚2201幢,面积共28.69万m ̄2,25%的牧户拥有羊暖棚,三年累计冷季用暖棚饲养绵羊76.97万只,新增收入1539.40万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掌握祁连县畜用暖棚利用现状及建设效益,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暖棚建设利用工作,笔者于2010年4月对全县暖棚夏季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魏华颖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8):25-25,27
在青海省乐都县养殖基地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两种日光暖棚羊舍,对其主要内环境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半拱式塑料覆膜暖棚羊舍内的温度、湿度、CO2和NH3浓度均高于双列式玻璃钢瓦暖棚羊舍。两种类型日光暖棚羊舍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19.
循化县岗察乡暖棚养羊试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示范户与对照户暖棚养羊试验,对养羊农户暖棚内进行温度、湿度、牲畜保膘、繁活率等指标的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暖棚饲养比敞棚饲养,绵羊的产肉量、产毛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死亡率下降。  相似文献   

20.
据测定 ,在 1 30天枯草期内 ,砖混暖棚 (以下简称暖棚 )内温度比敞圈温度 (- 2 1 .80℃ )高 1 3 .80℃ ;暖棚养羊比敞圈养羊每羊少掉膘 9.3千克 ;损亡率下降 2 .85个百分点 ,产毛量每只增加 0 .2 2千克 ;初生重、1 1 0日龄体重暖棚养羊比敞圈组的同龄羔羊高 0 .37千克和 1 6 .31千克。较之塑料暖棚 ,密封性、效益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