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 postic-alis Matsumura据记载在我国仅为害油松。1973年在黑龙江省嫩江县高峰林场、讷河富源林场首次发现为害樟子松,1984年在新江实验林场发生,连续几年严重为害,樟子松人工林被害面积达一万亩,有的全部针叶被食光,树冠呈赤枯状。当针叶被食50%时,材积损失率达13.21%,针叶被食光可引起全株死亡。最高虫口密度每株可达千余头,是樟子松人工林中一种新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腮扁叶蜂是马尾松的主要食叶害虫,对该虫幼虫期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水剂、烟剂、粉剂防治均可达较满意的效果。单株注干防治效果也不错。2—3龄是防治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3.
1998—2001年在马尾松腮扁叶蜂不同发育时期进行林问调查、室内饲养、室内外试验结果:已发现的马尾松腮扁叶蜂各虫态天敌有20多种,应加以保护利用,提高松树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在马尾松腮扁叶蜂虫尸上获得的白僵菌菌株致病力明显优于其它白僵菌菌株;林虫净白僵菌、速效白僵菌对马尾松腮扁叶蜂的控制能力较强,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缘阿扁叶蜂的防治黄缘阿扁叶蜂Acantholydaflavo-marginataMaa.是马尾松、云南松的重要食叶害虫,1990年以来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花德河林场大量发生,每年成灾面积均在300hm2以上,单株虫口密度达2500多条。该虫主要...  相似文献   

5.
3%。渝林保粉剂适用于树木较高、水源缺乏、地形条件较差的林分,防治马尾松腮扁叶蜂等森林害虫。试验结果表明,3%。渝林保粉剂防治马尾松腮扁叶蜂成虫效果可达88.3%,防治幼虫效果可达78.8%,防治后虫口基数下降30%,林分松树针叶保存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6.
松阿扁叶蜂是目前商洛市油松林主要食叶害虫,严重威胁油松林的生长质量和森林资源安全。本文通过对商洛市松阿扁叶蜂的发生规律、危害现状进行多年设点监测,连续三年采用贝尔B-7140型直升飞机超低容量喷洒"噻虫啉+白僵菌"防治松阿扁叶蜂,防治面积累计2.2万hm2。结果表明,飞机防治能有效遏制松阿扁叶蜂对油松林的为害,选用"噻虫啉"和"白僵菌"环保农药进行防治,平均虫口减退率96%以上,平均防治效果在95%以上,防治成本大幅下降,省时省力,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松阿扁叶蜂为害华山松简报王天录,何素荷松阿扁叶蜂属膜翅目,扁叶蜂科。据记载,在我国仅有为害油松,亦有为害樟子松的报道。1989年在山西省阳城县横河林场首次发现为害华山松,连续几年严重为害。华山松人工林被害面积达一万余亩,被害树木像火烧一样,惨不忍睹,...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生态系统具有维持自身平衡能力的理论,通过人为调节天敌数量进行控制害虫,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生物防治。经调查,首次发现松扁叶蜂的捕食性天敌富氏凹头蚁,对其形态学、生物学、人工助迁及控制效果进行研究。该蚁在林内活动范围广,凶猛扑食量大,每巢一天可扑食幻虫1,340头,使幼虫虫口减退率57.7%,成虫减退50%左右,是很有利用价值的天敌。同时从自然死亡的松扁叶蜂幼虫、前蛹体内分离得病原线虫(暂称东林4号)并对其成功地进行了活体培养和人工培养,室内测定松扁叶蜂幼虫死亡率可达89.3%,林间试验为46.1%和59.3%,也是一种具有较好杀虫效果的天敌。  相似文献   

9.
松叶蜂是宣威地区针叶林的重要食叶性害虫。近年来,通过开展松叶蜂种类的专题调查,发现该区有松叶蜂科昆虫4属6个种,占目前云南省记载6属16个种的37.5%。其中,在宣威分布较广泛且危害严重的是广西新松叶蜂、南华松叶蜂和迪萨小松叶蜂。对这3种主要的松叶蜂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和药物防治试验,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测试蒲螨是否能够捕食食叶害虫松阿扁叶蜂和椰心叶甲,开展了蒲螨捕食这2种害虫的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蒲螨可有效捕食这2种害虫,6d后松阿扁叶蜂的死亡率在90%以上,3d后椰心叶甲的死亡率达到100%。同时还探讨了试验环境、油松树皮、叶甲习性和高温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松阿比扁叶蜂是油松主要食叶害虫。采用1.2%苦·烟乳油、3%高渗苯氧威、森得保粉剂对油松阿扁叶蜂防治试验表明.1.2%苦·烟乳油1000-1200倍液3d和5d防治效果达到90%和97%。3%高渗苯氧威3500倍液3d和5d防治效果达到90%和93%。森得保粉剂300g/hm^2剂量3d和5d防治效果达90%~95%;  相似文献   

12.
松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是油松的一重要害虫,近年来,泰山林场部分林区油松受害软重,为找出防治松扁叶蜂的高效、低毒药剂,避免在泰山旅游区喷施高毒的化学农药,我们自1989年至1991年,选用英国  相似文献   

13.
王虹 《山西林业》2021,(2):46-47
靖远松叶蜂属于膜翅目、叶蜂科食叶害虫,对油松为害较为严重,在甘肃省靖远县首次发现.介绍了靖远松叶蜂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对靖远松叶蜂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松叶蜂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叶蜂是我国重要的林业食叶害虫。作者从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微生物天敌3个方面,总结概述了国内外松叶蜂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以期为松叶蜂生物防治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在孟滦林区 ,危害华北落叶松的森林害虫较多 ,松腮扁叶蜂是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由于该虫生活习性复杂 ,世代不齐现象十分突出 ,化学防治由于药效时间短 ,且对叶蜂的卵及蛹根本不起作用。鉴于该虫以幼虫危害 ,于 1 997年进行了用红树蚁除治腮扁叶蜂的生物防治试验 ,效果良好。1 松腮扁叶蜂的生活习性松腮扁叶蜂 ( Cephalia Lariciphila)在孟滦林区 1年发生 1代。以老熟幼虫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入土越冬 ,潜入土层下 8cm左右 ,从入土越冬至第 2年 4月下旬开始化蛹 ,6月上旬化蛹基本结束 ,遇适宜温度成虫开始交尾 ,产卵。卵期为 8d左右 ,初孵…  相似文献   

16.
云杉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iceacola),属膜翅目,扁叶蜂科,阿扁叶蜂属,是我国新发现种。该虫1983年首次在甘肃张掖地区山丹县大黄山林场发现,危害青海云杉(Picea cassifolia)为食叶害虫。据调查,成灾林区有虫株率100%,虫口密度970~12,000多头/株。蔓延很快,1983年危害150亩,1985年已蔓延到3,500亩。为害严重林分的林木针叶被食尽,枝上结满虫巢(见照片),林木处于濒死状态,严重影响了林木的生长和发育。经四年观察研究,兹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塞罕坝机械林场人工林主要树种是华北落叶松。林场虫害以腮扁叶蜂等食叶害虫为主,严重受害林分像火烧一样枯黄,当年材积生长量几乎为零。该文综述了腮扁叶蜂生物学特性,春季、秋季虫情测报方法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松扁叶蜂的调查研究,摸清了松扁叶蜂在河南省的发生与危害规律,并提出了监测调查办法与综合防治技术,为松扁叶蜂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扁叶蜂,属膜翅目,扁叶蜂科。虫体中等,取食樟子松新老针叶,对樟子松人工林有严重威胁。生活史及习性5月中旬越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5月下旬化蛹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出土,6月中旬羽化末期,即成虫交尾产卵。每一雌成虫产卵约40粒。6月下旬成虫活动末期,为幼虫孵化盛期。幼虫在初孵阶段,由危害新梢针叶使其身体逐渐增长,活动力也增强。食新梢针叶过程完成于幼龄阶段,需3—5天。之后,转移到先一年生的梢部吃针叶。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幼虫的危害期。尤  相似文献   

20.
侯爱菊  娄巍 《林业科学》1991,27(6):670-673
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ra)危害樟子松、油松和红松针叶,危害严重时造成整株整片松树死亡。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松阿扁叶蜂的防治,化学防治资料较多,生物防治仅在少数文献中提到。1987年,笔者等在黑龙江讷河县宽余林场,首次发现富氏凹头蚁(Formica fukaii Wheeler)捕食松阿扁叶蜂。通过三年的观察,该蚁捕食量大,性情凶猛,是很有利用价值的松阿扁叶蜂天敌。通过对其形态、习性的研究,并人工助迁、定植后,表明控制松扁叶蜂的能力明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