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楂圆柏锈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圆柏锈病病原为亚洲胶锈菌,冬孢子在圆柏属,锈孢子和性孢子在山楂属和梨属树木上。从担孢子产生到性孢子12-20d,到锈饱子35-40d,到冬孢子近2a。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冬孢子17-20℃,担孢子15-23℃,锈孢子10-25℃,各种孢子均在相对温度50%以上和蔽荫或黑暗条件下萌发,直射光,全光抑制萌发,冬孢子胶化充分,6h即可出现担孢子,担孢子在适温适湿时,1h即可萌发,担孢子寿命暂短,活孢子传播距离近,百菌清等药剂喷杀锈孢子和松焦油柴油混液涂圆柏病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松栎柱锈菌Cronartim guercuum冬孢子萌发温度为8—24℃,适温16—20℃,30℃萌发产生畸形担子,不能形成担孢子,在非适温下萌发虽能产生担孢子,但大多数无弹射能力。在有自由水存在和散射光与黑暗交替的光周期中萌发最好。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疱锈病病原菌为松芍柱锈菌阴行草专化型Cronartium flaccidum(Alb.et Schw.)Wint.f.sp.siphonostegium Jing et Wang,其冬孢子寄主为玄参科的阴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在安康地区4月初开始出现锈孢子器,锈孢子传播期50天,4月26日至5月20日为飞散高峰期,水平传播距离为25米,垂直扩散为5米。锈孢子在20—24℃,饱和湿度,pH7时最适萌发;夏孢子5月初开始传播,5月22日进入盛期,萌发最适温度25℃,在加入阴行草汁液的2%琼脂膜上萌发最好;5月中、下旬即可形成冬孢子柱,冬孢子当年萌发。用饱和食盐溶液杀死阴行草是防治马尾松疱锈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不同杀菌剂对杨树烂皮病菌抑制作用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不同杀菌剂对杨树烂皮病菌金黄壳囊孢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筛选出了有效抑制杨树烂皮病的高效杀菌剂.主要结果:抑制菌丝生长试验发现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EC50的用药量最小,浓度5μg/mL时抑菌率达到90%以上,效果最好;而甲基托布津的EC50量最大,效果最不明显.抑制孢子萌发试验发现,唑醚菌酯和嘧菌酯的抑制孢子萌发效果最好,甲基托布津效果最差,与抑制菌丝试验结果一致.说明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不但能有效抑制菌丝生长,而且能够显著地抑制孢子萌发.退菌特、多菌灵、三唑酮、百菌清次之,而代森锰锌、烯唑醇锰锌和甲基托布津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不很明显.  相似文献   

5.
冬枣树皮疱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尖炫菌(桃茎点霉菌)Phoma persicae Sacc.单独侵染引起的冬枣树皮疱斑病是冬枣树皮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该菌在PDA,OUA,CMA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25℃;在pH6时菌落生长最好,孢子萌发最适pH6~7;在光照与黑暗交替(12L∶12D)和24 h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快,光照对产孢、孢子萌发无影响;不同营养液中,树皮煮汁液中孢子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白僵菌是半知菌类丝菌目波氏菌属的一种虫生性真菌。寄生害虫的方式靠孢子接触体表,孢子发芽侵入虫体,菌丝靠虫体内营养大量繁殖而杀死害虫。孢子在8—32℃的条件下均能萌发,但最适生长发育的条件是:温度25—28℃,相对湿度90%以上。 在我国南方许多省(区),已大量推广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据福建、  相似文献   

7.
八角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西八角主产区分离到7个八角炭疽病菌株,No.1菌株致病力最强。对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8℃;分生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6℃~22℃;生长发育的最适pH值为5~6;孢子萌发最佳湿度为100% 水膜;黑暗条件下有利于孢子萌发,病原菌能够利用所测定的氮源和碳源。  相似文献   

8.
六种化学杀菌剂对Ma83菌株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孢子的萌发率为指标,在涂有一层杀菌剂药膜的琼脂表面接种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的Ma83菌株孢子悬浮液,研究6种常用化学杀菌剂使用后不同时间对绿僵菌Ma83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除保护剂波尔多液外,其它几种杀菌剂对孢子均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其中瑞毒霉、百菌清和甲基托布津对孢子的杀伤率100%,24 h未见有孢子萌发。随着时间的延长,药剂对孢子萌发的抑制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9.
用6个不同地点的五针松疱锈病病原菌锈孢子作温度、相对湿度、酸碱度、营养条件及光照条件5个因素下的孢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锈孢子的萌发率普遍低,一般不超过10%;在0~35℃均可以萌发,最适的温度是20~30℃,但不同来源地的孢子最适温度有一定的差别;相对湿度10%以上锈孢子都可以萌发,以50%~75%的萌发率最高;锈孢子萌发适应的pH值范围较广,以pH值6~9较适宜,但以中性的酸碱度最佳;光暗交替对孢子萌发有利,营养条件对萌发的影响不明显,各种浸汁对萌发率影响不大。经方差分析,在最适的温湿度和酸碱度条件下,各地的锈孢子萌发率差异显著;在不同的营养条件和光照条件下,锈孢子萌发率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冬枣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落在玉米培养基、燕麦培养基、土豆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其中在玉米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8℃;菌落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差异不显著;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6~9,最适pH值为6~7.0,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7.0;不同营养条件下,孢子萌发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油茶饼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油茶饼病病叶上分离得到一真菌,经鉴定为油茶外担子菌[Exobasidium gracile(shirai)Syd]。并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在15~31℃的范围内均能生长,25~28℃为其适宜的生长温度,最适温度是25℃,低于10℃或高于35℃停止生长;在pH 3~7的范围内均能生长,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5~6,最适的pH为5.5,pH低于2或高于8停止生长,最适的相对湿度是100%。  相似文献   

12.
粉拟青霉南北株系和白僵菌主要生理特性及毒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 5℃条件下 ,粉拟青霉 (Paecilomycesfarinosus)南北株系和白僵菌 (Beauveiabassiana)在水滴中的孢子萌发率分别为 79 8%、6 7 2 %和 78 4%。而当RH为 90 %以下时 ,孢子萌发率急剧下降 ,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 2 5℃ ,粉拟青霉均为 2 0℃ ;15℃以上时 ,S -Pf菌株萌发率高于N -Pf菌株 ,15℃以下相反。在PDA培养基上 ,粉拟青霉南北株系产孢量基本相同 ;N -Pf最适生长温度 ;产孢温度为 2 0~ 2 5℃ ;S -Pf则为 2 0℃ ;在 2 0℃以上 ,Bb对马尾松毛虫的感染率高于粉拟青霉 ,但在 15℃以下 ,粉拟青霉则明显高于白僵菌。  相似文献   

13.
松落针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试多菌灵、百菌清、炭疽福美、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代森铵、苯菌灵、退菌灵、炭特灵、克菌丹等12种不同杀菌剂对松针散斑壳菌(Lophodermiumpinastri(Schrad )Cher )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认为不同杀菌剂对松针散斑壳菌作用效果不同,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代森铵、多菌灵、百菌清和退菌特等杀菌剂对松针散斑壳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马尾松幼林的松落针病作小区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林间应用45%代森铵水剂防治效果最佳,平均防效达81 2%。  相似文献   

14.
花椒锈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锈病是危及花椒生产的严重病害之一。对西北主要产椒区的调查,其发病率均在60%以上,最高可达90~100%;病情指数一般都达到30~75。病害发生的空间动态符合逻辑斯蒂曲线。病害的发生程度与降雨、花椒品种有关,而与树龄、海拔高度关系不大。该病菌为害叶片、叶轴,引起叶子大量提前脱落,致使椒树再次萌叶。锈菌在花椒上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不经休眠阶段而萌发,萌发最适温度18~25℃。  相似文献   

15.
毛竹叶斑枯病是由竹独足座菌 [Coccostromaanundinariae(hara)Teng]侵染所致。菌落在PDA和竹煎汁培养基上生长较好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 2 5~ 30℃ ,最适pH值为 6 .0。子座及子囊孢子的形成需要经光诱导 ,并且需要较低的温度 (10~ 15℃ ) ,pH值 3~ 11均能产生子囊孢子 ,pH值 8.5时产生子囊孢子的能力最强。在自然水条件下子囊孢子的萌发率 (39.2 % )较高 ,子囊孢子萌发 pH值以 2~10 ,最佳为 6 .5;竹煎汁培养基对孢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毛白杨锈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病原菌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白杨锈病对于毛白杨苗木和幼树生长是极不利的。这种病害在我国尚系初次发现。病原菌以菌丝状态在寄主冬芽或嫩梢中越冬,春季3、4月间冬芽开展时即在嫩叶上出现夏孢子堆,成为初灰侵染的主要来源。4月下旬—5月上旬是病害的大暴发期,6月底—7月初达到高峰,并持续到9月底。接种在叶背面绒毛上者,予以大气饱和湿度,在19.8—23.6℃中,1—2天即萌发;但接种在叶面者极少萌发。潜育期在日平均温度14.2—19℃中(变温范围15.6—23℃)为时4—4.5天。病害流行期中,月平均温度为18.2—26.8℃,相对湿度低达48.1%时仍不受影响。冬孢子堆多生于叶背面原来生夏孢子堆处的外围或附近处,隆起作馒头状,其上复有寄主的表皮组织。各孢子为棱柱状,顶端略平而圆,无棱角,上宽下窄,淡褐色,37.5—50×7.5—10微米大小,壁厚2微米,表面平滑。根据冬孢子形态,病原菌暂定名为 Melampsora rostrupii Wagner。  相似文献   

17.
桂花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桂花叶枯病病原菌进行形态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桂花叶枯病的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Fr.)Wiltshire],该菌在PDB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量最大,在OLA上产孢量最大.碳源以糊精最适于菌丝生长,肌醇最适于产孢.氮源以蛋白胨最适于菌丝生长与产孢,而铵盐会抑制病原菌生长及产孢.缺Mg不利于菌丝生长,缺K不利于产孢,添加一定量Zn、Ve可促进菌丝生长,添加Cu、Vb2可促进产孢.pH 5-10适于菌丝生长而pH 6-11适于产孢,最适pH值分别为pH6和pH7,该菌生长适温为20℃-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27℃,15℃和30℃适合产孢,30℃时产孢量最大,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及产孢.桂花叶汁、蔗糖、葡萄糖、牛肉浸膏促进孢子萌发效果最好,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3℃-30℃,最适为27℃,适宜湿度为98%和100%,最适为98%,适宜pH值为pH3-7,最适为pH6,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 10 min.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疱锈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樟子松疱锈病是樟子松人工林的重要病害。病原菌为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um(Alb. et Schw.)Winter],其冬孢子寄主为芍药[Paeonia lactiflora]及山芍药[P. obovata],人工接种还侵染萝藤(Melaplexis japonica)。锈孢子放散56天,5月15日至6月20日为放散高峰期,水平传播30米,垂直分散5米。锈孢子双核,具2—4芽孔,只有1芽管优生,在2%琼脂膜上,20℃,饱和湿度,pH7时萌发率达80%。夏孢子经阳光照射可提高萌发率15%,在2%琼脂膜上,25℃下,4小时始萌发,48小时萌发78.4%;越冬后的夏孢子具2.96%萌发力。冬孢子成熟后3天在16—21℃下,保湿3小时即萌发,24—36小时萌发量最大。在樟子松病皮下的菌丝为多年生,有隔,单核,在寄主细胞间隙生长,以棒状或丝状吸器伸入细胞吸养。用氯化钠水溶液或结晶可杀死芍药根;用十二吗啉千倍液涂干效果好,松焦油,焦化腊、机油加玉米荠油均有效,但产生药害。修枝是促进林木生长和防病的理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南京的竹叶锈病及其病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熙樵 《江苏林业科技》1992,19(1):27-30,41
在南京发现竹叶锈病菌有2介种,即刚竹柄锈菌(Puccinia Phyllostachydis)和长角柄锈菌(P.logicornis),它们可以侵染多种竹,但寄主不完全相同。它们的夏孢子都可以越冬。冬孢子堆始于2月底生于叶背,冬孢子间结合较紧,呈深锈褐色半球状突起。夏孢子必须在饱和湿度或水滴中才能萌发,最适温为20℃。发病高峰分别为4月和9~10月间。病菌夏孢子堆常被真菌Myceliophthora sp.(Ophionectria uredinicola)寄生,寄生率高达63.4%~94.3%。  相似文献   

20.
姜凤丽 《浙江林业科技》1992,12(2):24-28,23
松枯梢病(Diplodia Pinea)除为害国外松外,还危害日本赤松、乔松、黑松等。病菌主要侵染松梢,被害部位密生黑色子实体。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是25℃,适宜pH值为5~7,最适pH值为6;病菌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葡萄糖为最佳,山梨糖最差;对氮源的利用以牛肉浸膏、蛋白胨最佳,尿素最差;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30℃。室内抑菌试验表明,75%百菌清、70%托布津、65%代森锌、20%三环唑各1000倍均有100%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