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1990~1993年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高寒阴湿地区农业生产环境条件下,采用4因子5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应用计算机模拟寻优技术,对洋芋蚕豆带状种植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推荐出了3套优化栽培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蚕豆与覆膜马铃薯带状种检田间比试验及大面积示范的基础上,从种植密度,带幅等方面进行栽培模式研究,依据产量及效益状况,从中筛选出适应不同生态地区的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
2000-2001年进行的蚕豆/马铃薯复合种植适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蚕豆27.00万株/hm^2、马铃薯6.00万株/hm^2的处理产量、产值最高,会计产量达8021.3kg/hm^2,产值达15325.88元/hm^2,比对照(单种马铃薯密度6.00万株/hm^2)产量增加26.2%,产量增加20.6%;蚕豆33.00万株/hm^2、马铃薯6.00万株/hm^2的处理,会计产量为7667.1kg/hm^2,产值为14575.64元/hm^2,比对照产量增加20.7%,产值增加14.7%;在不同密度试验中,蚕豆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马铃薯产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7.
8.
为了掌握春种马铃薯的适宜种植密度,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毕节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播种面积均居全区第二位,提高其种植水平,对于毕节地区粮食生产、食品加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为此,在国家下达的"专用马铃薯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的实施中,2002年在贵州省纳雍县对单作条件下马铃薯的种植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指导马铃薯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蚕豆,马铃薯带田经济效益及其栽培技术,本文从经济性状,产量对比分析等方面作了初步试验,研究,并摸索出一套栽培技术,对马铃薯进行覆膜问题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不同种植模式的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在高寒阴湿区推广的春蚕豆优质高效种植模式,为春蚕豆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黑地膜半膜覆盖种植模式,春蚕豆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3.
在秸秆带状覆盖技术模式下,对引进的11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马铃薯品种在当地都能成熟,以青薯9号的产量最高,达38 796 kg/hm~2;其次是庄薯3号,是36 807 kg/hm~2。晚疫病和早疫病发病率最低的是青薯9号。因此,在秸秆带状覆盖栽培条件下,可以选择青薯9号、庄薯3号、陇薯10号、陇薯7号4个品种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定西市安定区不同区域设置马铃薯栽培密度多点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适宜该区不同区域的马铃薯种植密度:北部干旱山区以2000~2500株/667m2为宜,东南部地区以2500~3000株/667m2为宜,西部和川水区以3000~3500株/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不同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马铃薯产量和纯收入最高,分别为7 663.6 kg/hm2、9 561.48元/hm2,坑种的马铃薯产量和和纯收入也较高,这2种种植方式的增产增效显著,具有保湿增墒作用,可以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12个不同品种的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在定西市开展种植试验,通过对不同品种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商品性及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为提高定西市马铃薯产量提供试验支持。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中庄薯4号产量最高,为44 333.33 kg/hm2,其次为陇薯7号、天薯12号、大西洋和天薯13号,其产量均高于对照,因此可选择这些品种优先在定西市安定区进行试点种植。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冬种多种种植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免耕大畦种植方式,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增产效果显著,最适宜本地推广;稻草覆盖免耕小畦种植方式,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产量低,不适宜推广;普通地膜(白色)和黑膜覆盖翻耕小畦种植二种种植方式,出苗快,出苗率高,产量较高,但生长后劲不足,且薯体商品性差,可以选择性推广;普通地膜和黑膜 稻草覆盖免耕小畦种植二种种植方式,出苗慢,出苗率低,产量较低,且经济性状表现差,不适宜本地推广。  相似文献   

18.
旱地梯田地膜玉米与大豆(马铃薯)带状种植技术是近年来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在抗旱生产实践中探索出的一项抗旱、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这种种植模式,边行优势强,提高了光、热、水、土资源的利用率,可达到通风透光、防旱抗旱、用地养地、增产高效的目的,是干旱山区的一种优良种植形式。其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扛牢粮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任务,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2022年3—10月根据陕西省汉中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安排,经过汉中市南郑区农技人员多点多次踏查,与汉中市巴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协商一致,在南郑区阳春镇安坎村建立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示范基地120亩,同时在示范基地内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品种筛选试验、大豆密度试验和玉米肥效利用率等试验,以便探索适合汉中市南郑区推广应用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为汉中市南郑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密度试验进行阐述。在示范基地内,南郑区农技推广与培训中心选用玉米品种为中金368、大豆品种为陕豆125,以2.2 m带型“2+3”模式(即2行玉米、3行大豆套作模式)开展了大豆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和大豆密度对大豆的农艺性状影响非常明显,在该种植模式下,陕豆125的密度在7 000~10 000株/亩均可行,但从实际产量和效益来看,陕豆125的种植密度在7 000~8 000株/亩表现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在我区的东南部和北部全膜马铃薯最佳种植密度分别为2 750株/667m^2和3 000株/667m^2;在二阴地区全膜马铃薯最佳种植密度为3 500株/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