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连续测定了长白猪、杜洛克猪、大白猪、长白×杜洛克猪、长白×大白猪和大白×长白猪氟烷基因显性纯合子育肥猪屠宰后肌肉中R值和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屠宰后6 d内,猪肉中R值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趋势均为先上升后降低。长白猪、杜洛克、长白×杜洛克杂交猪和大白×长白杂交猪在屠宰后第2天R值最大,大白猪及长白×大白杂交猪第4天R值达到最大。各品种猪肌肉中丙二醛含量均在第4天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苏姜猪与大白猪、长白猪、巴克夏猪、皮特兰猪的杂交配合力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和肉质性状方面,苏姜猪与大白猪、长白猪、巴克夏猪的杂交F1代优于与皮特兰猪的杂交F1代。30~90 kg阶段大白×苏姜、长白×苏姜和巴克夏×苏姜杂交F1代平均日增重分别为693.48、689.05和684.01 g/d,均显著高于皮特兰×苏姜杂交F1代平均日增重628.06 g/d(P≤0.05);皮特兰×苏姜杂交F1代料重比最低,为3.13∶1,巴克夏×苏姜杂交F1代料重比最高,为2.93∶1,大白×苏姜和长白×苏姜杂交F1代分别为3.02∶1和3.03∶1;皮特兰×苏姜杂交F1代的失水率最高,到达41.34%,显著高于大白×苏姜、长白×苏姜和巴克夏×苏姜杂交F1代的失水率30.89%、31.55%和32.42%(P≤0.05);皮特兰×苏姜杂交F1代的肉色较差,为2.32,显著低于大白×苏姜、长白×苏姜和巴克夏×苏姜杂交F1代的肉色2.90、2.88和2.92(P≤0.05)。本研究表明苏姜猪与大白猪、长白猪、巴克夏具有较好的杂交配合力,与皮特兰杂交配合力较差。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3种猪屠宰后在不同储藏条件下肌肉的若干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宰后第3、5、10 h的肌肉p H值均以大约克猪最高,杜洛克猪次之,长白猪最低;在第0.75、2、4、6、7、8 h的肌肉糖原含量均以杜洛克最高;第0.75 h的肌肉乳酸含量以大约克最高,第3、7、8、10 h均以长白猪最高;第1、10 h的肌肉TBA值均以大约克最高。在4℃下冷藏6 d期间,大约克在第24 h的肌肉p H值比长白高6.56%(P0.05);肌肉糖原含量在第24、72、96、120 h均以长白最高,在第48、144 h均以杜洛克最高;肌肉乳酸含量在第48 h以杜洛克最高,在第120 h以大约克最高;肌肉的滴水损失在第24、144 h均以长白猪最高;肌肉的TBA值在第144 h以杜洛克最高,长白猪次之,大约克最低。在-20℃下冷冻5 d期间,大约克在第24 h的肌肉p H值比长白高5.43%(P0.05);肌肉糖原含量在第24、48、72、96 h均以长白猪最高;肌肉乳酸含量在第48 h以杜洛克最高;肌肉解冻失水率在第24、72 h均以长白最高,大约克次之,杜洛克最低;肌肉的TBA值在第48 h以杜洛克猪最高。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3种猪屠宰后在不同储藏条件下肌肉的若干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宰后第3、5、10 h的肌肉p H值均以大约克猪最高,杜洛克猪次之,长白猪最低;在第0.75、2、4、6、7、8 h的肌肉糖原含量均以杜洛克最高;第0.75 h的肌肉乳酸含量以大约克最高,第3、7、8、10 h均以长白猪最高;第1、10 h的肌肉TBA值均以大约克最高。在4℃下冷藏6 d期间,大约克在第24 h的肌肉p H值比长白高6.56%(P<0.05);肌肉糖原含量在第24、72、96、120 h均以长白最高,在第48、144 h均以杜洛克最高;肌肉乳酸含量在第48 h以杜洛克最高,在第120 h以大约克最高;肌肉的滴水损失在第24、144 h均以长白猪最高;肌肉的TBA值在第144 h以杜洛克最高,长白猪次之,大约克最低。在-20℃下冷冻5 d期间,大约克在第24 h的肌肉p H值比长白高5.43%(P<0.05);肌肉糖原含量在第24、48、72、96 h均以长白猪最高;肌肉乳酸含量在第48 h以杜洛克最高;肌肉解冻失水率在第24、72 h均以长白最高,大约克次之,杜洛克最低;肌肉的TBA值在第48 h以杜洛克猪最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三元杂交猪肥育效果及肉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杜洛克、A系作三元杂交终端父本,分别与 (长白×大约克)、(大约克×长白),(B系×C系)、(大约克×C系)作母本杂交产生的8个杂交组合的仔猪为试验材料,对其安排活质量20~90 kg的肥育试验,并进行屠宰测定和胴体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全期日增质量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最高(为704 g),显著的高于杜洛克×(B系×C系)、A系×(长白×大约克)、A系×(B系×C系),同时与A系×(大约克×C系)有极显著的差异;从表现值看,料肉比最小的组合为A系×(长白×大约克)。通过对肥育性能较好的几个组合的肉质比较,初步确定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大约克×C系)为较理想的三元杂交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6.
选择肉质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烟台黑猪与引进瘦肉型猪杂交培育品种鲁烟白猪以及国外瘦肉型品种杜洛克、大约克和长白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背最长肌肌苷酸含量,按“猪肌肉品质测定技术规范(NY/T821-2004)”测定肌内脂肪含量,研究不同品种对肌肉鲜味和香味呈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品种莱芜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和肌苷...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探明引进瘦肉型猪种的配合力,我们于1983年进行了长白猪和大约克猪正反交组合试验,并在此基础上,于1984年进一步以长白、大约克猪为母本,长白、大约克、杜洛克和汉普厦猪为父本的杂交组合试验,以大约克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合后代性状杂种优势表现规律,从而筛选出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多、肉质好、经济效益高的杂交组合,为今后生产商品瘦肉猪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杂交组合育肥猪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杂交组合育肥猪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杜洛克×长大莱的胴体性能最好,与杜洛克×莱芜猪合成系、大约克×莱芜猪合成系、大约克×长大莱和莱芜猪合成系×莱芜猪合成系相比,眼肌面积分别增大28.39%(p<0.01)、19.31%(p<0.05)、13.52%和58.61%(p<0.01),瘦肉率分别提高6.52%(p<0.05)、4.63%、0.55%和11.63%(p<0.01);肉品质以莱芜猪合成系×莱芜猪合成系最优,肉色评分3.3,大理石纹4.0,肌内脂肪7.78%,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最高为80.11%。  相似文献   

9.
以长白山野猪与山东省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的杂交1代猪(简称野菜F1代猪)和长×大白猪(各18头,公母各半)为研究对象,采用舍饲+放牧的方式,利用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绿色玉米、豆粕、麦麸组成的日粮,在同样条件下饲养至90 kg左右时,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屠宰,对试验猪的胴体品质、肉质性状、常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野莱F1代猪的宰前体重、胴体重、胴体长、屠宰率、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均小于长×大白猪,而背膘厚和后腿比例则显著大于长×大白猪(P<0.05);野莱F1代猪肉的肉色、大理石纹、失水率、滴水损失、熟肉率和剪切值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好于长×大白猪(P<0.01);F1代猪肉的水分、干物质、肌内脂肪、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均高于长×大白猪;F1代猪肉的饱和脂肪酸极显著低于长×大白猪(P<0.01),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却极显著高于长×大白猪(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之比为1∶2.20.结果提示:野莱F1代猪肉的肉品品质和营养价值比长×大白猪好,适合作为生产安全优质绿色猪肉的原料猪用.  相似文献   

10.
家猪与家野杂交猪血液中八项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长白猪(♂)×大约克夏猪(♀)的杂交猪8头,纯种野猪(♂)×鄂西黑猪(♀)的杂交仔猪(以下简称F1代)8头及长白猪(♂)×F1代母猪(♀)的杂交二代(以下简称F2代)8头,对其血液中的八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红细胞数方面3种猪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F1代猪及F2代猪的红细胞数分别比长大猪提高了9.58%和2.89%:在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血清总蛋白含量、血清清蛋白及血清球蛋白方面,F1及F2代猪均高于长大猪,且差异显著(P<0.05),F1代猪高于F2代猪,且差异显著(P<0.05);在血清钙含量及血清磷含量指标上3种杂交组合猪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F1及F2代猪的血清钙含量分别比长大猪提高了10.80%和4.24%,血清磷含量提高了6.19%和3.80%.  相似文献   

11.
以长×大白猪为对照,对野莱(长白山野猪×莱芜猪)F1代猪的肉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野莱F1代猪肉的肉色、大理石纹、失水率、滴水损失、熟肉率、剪切值和肌内脂肪含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优于对照;野莱F1代猪肉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野莱F1代猪肉的肌纤维比对照细,肌小节比对照长(P<0.01);除脯氨酸外,野莱F1代猪肉的其他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半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及肌苷酸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因此,野莱F1代猪肉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均比长×大白猪好。  相似文献   

12.
郭远玉  侯生珍  杨葆春  刘永福  吕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97-11698,11701
[目的]为青海互助八眉猪杂交的利用及优良二元母猪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青海首次引入白色杜洛克、大约克夏和长白猪作为父本,分别与青海互助八眉母猪杂交,研究杂交父本对青海互助八眉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筛选最佳杂交组合。[结果]以杜洛克、大约克夏、长白猪为父本对青海互助八眉猪进行杂交改良,生长速度、胴体瘦肉率、母猪泌乳量均有较大提高。以白色杜洛克(♂)×青海互助八眉猪(♀)或长白猪(♂)×青海互助八眉猪(♀)的杂交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青海互助八眉猪的繁殖性能,同时具有青海互助八眉猪的优良肉质性能,更适应市场的需求。[结论]在生产中应大力开展白色杜洛克或长白猪与青海互助八眉猪杂交,生产繁殖性能高的杂一代母猪。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以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Ⅳ2)系为基础,以肉质性状为主选性状,经过6个世代选育,培育的优良肉质瘦肉猪新品系(DⅣ2系),具有肉质好、瘦肉率高、生长快、产仔多等优良特性,是理想的瘦肉型母本新品系。DⅣ2系后备公母猪6月龄体重分别为103.50和97.77 kg,达90 kg日龄分别为161.68和169.42 d,活体背膘厚分别为1.69和1.70 cm;同胞测定猪肥育期日增重714.23 g,达90 kg日龄170.02 d,饲料利用率2.8∶1.0,胴体瘦肉率60.23%, 肌内脂肪3.13%;经产母猪窝产仔数13.53头。以DⅣ2系作母本生产的“大×DⅣ2”、“长×DⅣ2”二元和“杜×大DⅣ2”、“杜×长DⅣ2”三元杂优商品猪,达90 kg日龄145.1~157.6 d,饲料利用率2.4∶1.0至2.9∶1.0,瘦肉率66.4%~68.1%,肌内脂肪2.75%~3.36%,是理想的杂优商品猪生产配套组合。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编码脂滴包被蛋白的PLIN1基因对猪脂肪沉积的作用,随机选择190头杜×长×大三元商品杂交猪屠宰,采用常规方法测定部分脂肪沉积性状,同时采集样品提取DNA;运用PCR-SSCP技术对猪PLIN1基因第2、4外显子进行SNP筛查;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所得基因型对各脂肪沉积性状的影响作用.在猪PLIN1基因第2、4外显子分别发现一处碱基替换突变.第2外显子的AA型背膘厚高于AB和BB型(P<0.01),AA型剪切力值低于AB型和BB型(P<0.01);第4外显子的CD型背膘厚高于CC型(P<0.05),CD型肌内脂肪含量高于CC型(P<0.01).结果表明,PLIN1基因的第2、4外显子SNP对猪脂肪沉积相关性状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的目的是为甘肃省瘦肉商品猪生产确定最佳配套模式,是在过去两年五批试对长白猪、大约克夏、杜洛克、汉普夏和甘肃白猪杂交效果研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肯定了杜甘、汉×甘组合之后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试验。用包括亲本在内的十五个组合90头试猪,调于同一场所进行的对比性研究。试验结果证明,以甘肃白猪为母本,杜洛克和汉普夏为父进行二元杂交,生产杜×甘F_1和汉×甘F_1代猪,日增重可达718克和761克,瘦肉率为57.53和57.39%,达到了国内三元杂交的水平。所以,甘肃白猪、杜洛克和汉普夏是甘肃瘦肉商猪生产的主要亲本,杜×甘、汉×甘组合是配套体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完全闭锁的群体继代法对美系长白、大白、杜洛克、汉普夏及24系种猪进行选育,经过10a6个世代的测定与选择,各希性能指标均达育种目标。所选种猪具有高繁殖率、高生长率、高质、高效的特点;母系种猪(长白、大白)有发情明显、温驯、受胎率高、产活仔数多,长白猪平均窝产活仔10.37头,大白猪平均窝产活仔10.86头。21天龄窝质量,长白猪为54.23kg,大白猪为58.81kg。父系公猪生长速度快,测定  相似文献   

17.
B超测定种猪活体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影响种猪活体性状测定的因素,以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为对象,采用B超测定仪对每头试验猪个体的背膘厚、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进行测定,对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B超测定种猪活体性状的结果受品种和结测体重影响,与测定人员的实操技能有关,且受检测设备的制约;背膘厚平行法与垂直法测定结果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836,且差异不显著,可以相互替代。上述结果为规范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母猪泌乳力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试验选择了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 3个品种母猪各 10头 ,通过泌乳时间、泌乳次数、泌乳量、初生窝重、2 0日龄窝重等指标的测定 ,综合分析 3个不同品种母猪的泌乳力。试验结果表明 :大约克夏母猪和长白母猪的泌乳力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P <0 .0 1) ,而前二者之间的泌乳力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9.
乐平猪与外来瘦肉型猪杂交试验,设有二元组合3个、三元组合6个、亲本对照组5个,试猪206窝,1993头,猪宰测定189头。日粮营养水平母猪料每公斤含有消化能1.9~2.8兆卡,粗蛋白质11%~14%;肥猪料分别为2.7~2.8兆卡和15%~16%;仔猪料亦为3兆卡和18%。经六年研究,已筛选出三个较优组合:大乐二元杂交组合,平均产仔11.08头,育成8.85头、窝重123.35公斤、日增重563.9克、料肉比3.35:1,胴体瘦肉率50.68%,肌肉粗蛋白19.04%;长大乐三元杂交组合依次为12.61头、9.72头、145.17公斤、548.2克、3.29:1,56.18%和19.84%;杜长乐三元杂交组合亦为12.73头、9.85头、131.09公斤、570克,3.41:1、60.06%和19.94%。这几个组合,已在赣东北地区推广应用,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