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励群 《广西园艺》2006,17(1):50-51
临桂县两江镇菜园种植大肉生姜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由于一直采用常规栽培技术,生姜的产量受到了限制,经济效益不很突出,为了提高生姜产量,提早上市,获得较高的价格,于1999年开始采用小拱棚 木糠这样的模式栽培,加上采取科学管理,配方施肥,综合防治姜瘟病等配套措施,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鲜姜产量每667 m2达2 000kg,产值达10 000元左右.笔者于2004~2005年对其反季节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田间观察与探索,结合广大种植户的栽培经验,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四川早熟生姜栽培历史悠久,在乐山、犍为、自贡一带有较大栽培面积,但是传统的种植方式下上市时间集中在7~8月,价格优势不明显,为此在当地发展起来的早熟高效栽培技术,可以将生姜上市时间提早到5~6月,市场批发价可达12.00~16.00元/kg,价格优势明显,高产者可达67.50 t/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姜芽作为四川泡菜主要原料,深受消费者喜食,近年来在四川省威远、自贡一带进行的越冬早春姜芽栽培,上市时间集中在元旦至春节前后,比传统生姜早熟栽培上市提早2个月以上,经济效益好,667m2产值达5万~7万元,发展迅速,播种面积达533.3hm2,现将早春姜芽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生产参考。1品种选择选择优质白肉生姜品种,如"犍为麻柳姜"、"山农1号"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塑料大棚技术的推广,利用大棚进行早春黄瓜的栽培已成为黄瓜栽培的主要形式.利用大棚栽培黄瓜,可提前播种,提早上市,提高菜农的经济效益,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豆二薯三熟高效栽培是由春早熟马铃薯-越夏扁豆-秋马铃薯构成的一年三熟栽培模式,三茬蔬菜在生产中分别具有早、热、晚的特点,收获后能很好地避开蔬菜上市高峰期,在蔬菜供应淡季上市,经济效益高. 1春早熟马铃薯 春早熟马铃薯栽培通过春提早播种,4月中旬即可上市.  相似文献   

6.
义乌市春花菜以往都是采用露地栽培,在5月上旬上市.市蔬菜办于2003年冬季引进日本雪岭花菜进行大棚栽培试种,通过3年试种表明,春花菜上市期可以提早到4月上旬春淡期间,比露地栽培提早30天,而且大棚栽培花工少、管理较简单,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产量可达2 100 kg,产值5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大蒜栽培中采用地膜覆盖方式,能增加产量,并可使蒜苗、蒜薹等提早上市,经济效益显著。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浙江省瓠瓜主要栽培模式的特点、分布地区、上市时间,同时结合瓠瓜产地批发价格走势分析了不同栽培模式下瓠瓜的生产效益。分析发现,设施栽培模式优势明显,越冬设施栽培和春提早设施栽培2种模式的效益较高,山地露地栽培和秋延后设施栽培模式次之,春季平原露地栽培模式生产效益最低。在此基础上,结合浙江省瓠瓜生产过程中连作障碍等突出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姜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在文成县大面积栽培有十多年的历史,但由于生产管理上姜农一直沿袭传统习惯,上市时间集中在9~11月份,且价格较低,经济效益不高.为了提早上市,抢占市场,增加效益,减轻姜瘟病的发生,2003年我们在龙川乡大学镇等地建立生姜保护地高密度早熟种植技术试验示范点,经过两年的试验,该技术已取得成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义乌市春花菜生产以往都采用露地栽培,于5月上旬上市.我市蔬菜办于2003年冬季引进新品种日本雪岭进行大棚栽培试种,获得成功.通过2003~2005年的冬春季3年试种表明,春花菜上市期可提早到4月上旬春淡期间,比露地栽培提早30d(天),且大棚栽培花费人工少,管理较简单,经济效益显著,每667m^2产量可达2 100kg,产值5 000元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樱桃是春天鲜果上市最早的果品,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称,上市越早,价格越高,而保护地促成栽培可使成熟期提早30~40天,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因此农民的发展积极性较高,但由于缺乏经验和必要的技术指导失败的较多,对此,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与总结,以便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镇菜农利用塑料大棚进行茄子春提早反季节栽培,10月上旬播种,翌年3月中下旬上市(比常规生产提早上市1个月左右),7月上旬拉秧,667m2产量5500kg左右,批发价1.5~6.0元/kg,按平均价2.5元/kg计算,产值1.3万元以上,纯收入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保护地甜瓜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瓜在望奎县栽培历史悠久,是瓜类生产的主要品种.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露地种植甜瓜面积不断增加,造成供应旺季上市集中、产品质量下降、价格偏低,导致瓜农经济效益不高,同时也满足不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市场的需求.为了解决甜瓜提早上市,满足淡季瓜类市场供应,增加瓜农经济效益,从2004年开始连续两年推广甜瓜保护地栽培技术,两年平均每667 m2产1 120 kg、产值8 960元、效益5 960元.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梨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梨树设施栽培的优点1.1提早上市,经济效益高梨树设施栽培较露地栽培一般可提前1个月左右成熟,延长了鲜果供应期。一般在6月上旬上市,每千克售价可达10-12元,按667m^2产2000kg计算,收益2.0万-2.4万元。1.2减少自然灾害和病虫害设施可以避免因倒春寒、大风、暴雨、连阴雨等不良气候条件引起梨树的生长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15.
薹蒜双膜覆盖早熟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沂南县农业技术人员经过近两年的栽培试验,摸索出早春上市薹蒜双膜覆盖丰产栽培技术,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薹蒜产品提早上市约30天,填补了淡季蔬菜市场空当,而且产品品质优、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梨大棚栽培可提早果实成熟期、避开台风影响和解决上市集中等问题,极大地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我们于2006-2007年进行了适宜南方塑料大棚栽培的梨品种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7.
利用塑料大棚进行春藕栽培,可比露地栽培提早上市40-60天,5月中旬即可上市,错开莲藕集中上市期,价格较高,667 m^2产春藕有1 000 kg左右;春藕采收后,留下地下茎继续栽培生长,到8月中旬又可采收夏藕,第二季产量与露地藕相似,种植一次可采收2季,667 m^2产值可达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本文详细总结了大棚双季莲藕早熟高产栽培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膜加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春季大白菜,从定植到收获一般需50天左右,每667m^2产量可达7500~8000kg,所产大白菜能错季提早上市,经济效益较好。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葡萄与草莓保护地栽培的复种就是利用其不同生长季节实行科学组合,立体种植.2000年,河南省邓州市城郊乡农户刘玺震的533.6 m2复种田产葡萄950 kg,草莓860 kg,折每667 m2产值11000余元.合理保护地优化复种,可以使新鲜草莓提早上市,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张永佳 《中国蔬菜》2014,1(9):76-77
采用大棚4 层覆盖设施栽培早春生姜,能使芽姜提早上市,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栽培方式,各地区要根据当地市场行情等因素适度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