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耳母种分离 ,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难以攻破的“神秘”技术。一直由科研部门分离母种 ,其操作方法 ,从耳基中提取组织块 ,置于“玻璃干燥器”中脱水逼干 ,提取纯白菌丝 ,然后再提取耳友菌的香灰菌丝 ,进行交合培育母种。这种分离方法 ,时间较长 ,通常需要 4 5~ 50d ,方能得  相似文献   

2.
用单孢分离、基本分离和组织分离获得银耳菌,银耳菌的纯培养与伴生菌长在一起成为银耳母种。在三种方法中,以单孢分离获得的银耳原基、基内菌丝与伴生菌配制的母种质量好,成功率亦高。基内分离纯培养的方法不如单孢分离的方法好,基内分离银耳菌丝和伴生菌的混合物,得到的母种质量不稳定。组织分离的方法不能采用。  相似文献   

3.
用孢子分离,基内分离的方法获得纤细的银耳次生菌丝、节饱子和原基银耳次生菌丝还以白毛团,白色谷粒、基内菌丝和绒毛的形成存在。银耳菌丝体的形态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纤维的银耳次生菌丝、基内菌丝、菌龄短的原基组织和绒毛都能与伴生菌混合培养,配制成银耳母种。其中三种形态与伴生菌配制母种未见,只要正确辩识银耳菌丝体的不同形态和菌龄,掌握适宜的条件和技术,不仅简化了银耳的分离方法,而且提高了制作母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1银耳纯菌丝分离操作技术 单独分离银耳纯菌丝和香灰菌丝,然后进行交合培养的母种,具有适应性好、抗逆力强、朵形美、产量高而稳的优点。可以利用两种菌丝的不同耐旱力,制定银耳纯菌丝分离方法:将新鲜银耳分离材料的基质,通过干燥器逼干,使不耐旱的香灰菌丝先行枯死,进而分离获得耐旱存活的银耳纯菌丝(图1)。  相似文献   

5.
通常情况下母种带杂菌,往往采取多次提取母种方法进行母种分离纯化。但在特殊情况下(只有一块组织或取野生菌种由于季节的原因时间上又不允许),需要在带菌情况下进行脱毒,笔者尝试在母种试管用小米母种培养基进行分离。其脱毒原理是细菌在小米母种培养基中生长.扩展速度很慢,而食用菌菌丝的生长速度较快,试管底部的菌丝不带细菌,从试管底部取出的菌丝就是无杂菌的纯菌丝。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制备方法对羊肚菌母种质量的影响,以羊肚菌干子实体与鲜子实体为材料进行组织分离制备母种,比较其各项活力指标,结果为:干子实体组织分离的菌种萌发率、长满试管和产核的平均时间均优于鲜子实体组织分离;对比不同转管方式母种的菌丝生长和产菌核情况的结果显示:采用放置一年母种和当年分离母种混合转接,可显著提高二级母种的活性,增加成活率,菌丝满管和产菌核时间提前。综合得出较佳的羊肚菌母种制备方法是:采用干子实体组织分离获得母种,再用放置一年的母种与当年分离母种混合转接制备二级母种。  相似文献   

7.
答读者     
《食用菌》1982,(3)
如何掌握蘑菇母种的分离次数? 答:母种一般分离2~3次就够了,如果生产需要量大或其他原因,母种分离5~6次,对蘑菇产质量也没有明显影响。怎样克服蘑菇母种的菌丝倒伏发黄? 答:培养母种过程中,由于培养温度过高或忽高忽低,培养环境通气不良,往往造成菌丝倒伏发黄。因此,定温和逐渐降低培养温度,改善通气状况  相似文献   

8.
我县人工木棒栽培银耳已有十余年,年产量十万斤左右,是山区社队一项主要致富门路。根据历年来的调查,单产很不一致,少数高产典型百斤段木可产干耳二斤以上,差的百斤段木只收几两,绝大部份产量在一斤左右。为什么银耳产量这样悬殊?我们通过调查和试验,初步认为影响银耳产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菌种质量与产量的关系。分离或引进的母种,在扩大培养过程中,能否将其母种原来的优良性状比较稳定地保存下来,将是保证菌种质量的关键。银耳菌种是由银耳菌丝和伴生菌组成的,在育种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营养、温度、湿度、通风、酸碱度等因子,还要注  相似文献   

9.
张汉文 《食用菌》1999,21(1):13-14
长期以来,我国银耳制种分离方法上强调“专一性”,也就是银耳菌丝和羽毛状耳友菌丝(又称香灰菌丝)的专一性。分离时,必须在同一耳木或同一袋木屑培养基上,分别获得银耳纯菌丝(包括酵母状分生孢子)和耳友菌丝进行合交。而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耳木或不同木屑培养基获得的两种菌丝,不能随意交合,否则就有失败的可能。因此,这种“专一性”的分离制种方法成了传统。  相似文献   

10.
1母种分离的种耳标准 银耳母种分离的种耳,来源于野生和人工栽培。野外采集标本时,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特别是植被和植物群落组成;了解其采集地的基质、气温、地温、湿度、光照强度等,为驯化提供原始参考资料。各地科研部门驯化银耳菌种已取得成效,许多菌株已有大面积人工栽培,成为定型的速生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11.
对白色金针菇在8个母种培养基上的菌丝长势和生长速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中配方57菌丝长势等各项指标表现好,菌丝生长快,平均生长速度为0.89 cm/d以上,为试验配方中白色金针菇母种生长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平菇进行组织块分离,用胡萝卜、香菇根培养基进行对比培养,选择出适合于平菇母种分离和保存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胡萝卜培养基适合于平菇的母种分离,综合胡萝卜培养基适合于杏鲍菇的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杏鲍菇母种在12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上菌丝体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配方A(棉子壳水提液+PDA)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7.24mm/d),生长势(菌丝雪白、菌落浓厚、菌丝均匀整齐、紧密)最好。进行了三个不同时期,菇蕾期,弹孢前期(原基形成后7d内)和弹孢后期(原基形成后9d)的子实体组织分离后母种制备比较,结果表明弹孢前期组织分离的母种生长速度生长势表现最好,48d长满栽培袋,9~11d原基形成,长出的子实体最大,每袋平均出菇量384.5g,生物转化率最高(96.1%),菇蕾期分离的母种次之,弹孢后分离的母种最差。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银耳制种分离方法上,强调“专一性”。也就是:银耳菌丝和羽毛状耳友菌丝(又称香灰菌丝)的专一性。分离时,必须在同一耳木或同一袋木屑培养基上,分别获得银耳纯菌丝(包括酵母状分生孢子)和耳友菌丝进行合交,而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耳木或不同木屑...  相似文献   

15.
银耳生产已普及千家万户,是快速致富的好门路,想栽银耳致富,就需要有高产稳产的优质菌种和灵活掌握的科学管理方法。为了使大家栽培银耳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技术作以下介绍: 一、菌种制备银耳菌种的分离方法有:孢子弹射法,迫干提取纯银耳菌丝法,基内混合菌丝分离法等。由于孢子弹射和迫干提取纯菌丝需要与香灰菌丝适量混合培养  相似文献   

16.
银耳及香灰菌为互生菌。香灰菌将木材中不易被银耳利用的物质分解,为银耳的生育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一般银耳菌丝的分离是采用耳木分离法,分离到的菌种难以确保为纯银耳菌丝,是非银耳及耳友的混合菌丝。我们采用原生质体再生技术进一步分离,得到由单个银耳及香灰菌原生质体萌发形成的纯菌丝。  相似文献   

17.
对引进的黑牛肝菌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得的母种进行不同保存方法比较试验。试验结果:黑牛肝菌母种在常温下保存,90 d后菌丝活力94%;而在4℃冰箱中保存,90 d后,菌丝活力下降至15%。结果表明长期保存黑牛肝菌最好的保存方法是室内常温保存。  相似文献   

18.
目前,研究银耳菌丝的生理特性,大多是用银耳和香灰菌的混合菌丝,很少用单一的纯银耳菌丝。1980~1981年,我们用露地银耳组织分离菌丝体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材料和方法 (一)种耳来源:菌种于1979年从上海农科院食菌所引进,次年4月接种在段木上,取采收的银耳做种耳,进行无菌处理后分离。 (二)培养基:①分离培养基,松针汁800  相似文献   

19.
目前沿用的制作母种方法一般技术要求较高,为了简化制作母种手续,以便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生产出又多又好的母种。实践证明,只有采用优质母种才能生长出优质原种,进而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栽培种。为此,我室于1986年春,大胆进行了“原种倒转管复壮法”制作母种,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一)试验方法将组织分离法获得的试管斜面母种转瓶后的一级凤尾菇原种(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78%,麸皮20%、熟石膏和白糖各1%),在接种箱内无菌操作,铲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原种,放入装有PDA 培养基的试管斜面上,置恒温箱内在22℃下培养,3天后菌丝生长洁白、健壮,7天菌丝长  相似文献   

20.
用征集的野生银耳种源,通过耳木分离获得银耳纯菌丝和伴生菌香灰菌丝进行4组交合,发现其中a5香灰菌丝长势良好,B5银耳菌丝强壮有力,把a5×B5进行非专一性交合,表现亲和力强、白毛团和香灰菌丝表现良好;而B5×b4同样进行“非专一性”交合,而表现不好。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利用不同野生银耳品种进行非专一性交合,可以选育得到优良银耳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