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婺春1号(原名407)是浙江省金华市农科所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1995年5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决审定名。该品种是1986年春季以80—1070与如皋麻十子杂交的F_2为母本,C—17为父本进行复交,经加代选育,于1988年春季F_4代定型,1988年秋季繁殖种子3.5kg。1989年参加省联鉴,平均亩产166.0kg,比矮脚早增产40.1%,比浙春2号增产17.2%。1990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165.0kg,比浙春2号增产6.7%。1990—1991年,在红黄壤地区巨州市进行区试,平均亩产114.5kg、124.5kg,比矮脚早增产5.0%和2.5%。1992年巨县杜泽镇长乐村红黄壤春大豆示范片,种植婺春1号43亩,浙春2号30亩,据抽样调查结果,婺春1号亩产109.0kg,比浙春2号增产13.0%;高产田块亩产137.7kg,比浙春2号增产9.9%。1993年在红黄壤地区进行生产试验,婺春1号平均亩产127.4kg,比矮脚早增产35.6%。经各地试种,婺春1号表现熟期较早,籽粒较大,产量较高,株高适中,株型收敛,耐肥抗倒,较抗病毒病,适宜作间套种大豆品种推广应用也可作菜用大豆(毛豆)种植。  相似文献   

2.
浙杂5号是选用具有高抗烟草花叶病毒( TMV)基因的20T和早熟大红果101T。配制而成的番茄一代杂种。1982和1983年小区比较试验表现高抗病毒病,生长势强,果实美观,小区平均折合亩产5150公斤。1984~1985年参加省番茄区试表现高产,并在杭州郊区进行生产性试验,亩产均在5000公斤以上,由于果大、丰产、抗病,深受群众欢迎。1986年后对双亲植株的抗性、结果性和果实品质(果肉、种子外围胶状物、胎座色泽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进一步加以选育。1988年将新选系配制成的浙杂5号,经乐清罐头厂中试结果,28度番茄酱茄红素达40.8毫克%,番茄亩产平均6000公…  相似文献   

3.
波兰的苹果栽培,从前应用乔砧(普通安托诺夫卡)、稀植(8×8~10×10米),栽后结果晚,早期产量低,盛果期树管得好,亩产可达2000~3000斤(表1)。可是大面积平均亩产只有600~700斤左右。  相似文献   

4.
波兰的苹果栽培,从前应用乔砧(普通安托诺夫卡)、稀植(8×8~10×10米),栽后结果晚,早期产量低,盛果期树管得好,亩产可达2000~3000斤(表1)。可是大面积平均亩产只600~700斤左右。  相似文献   

5.
“龙椒1号”青椒品种来源: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用农家品种“双富”系选育成,原品系代号“9—1”。增产效果:1981—1982两年10点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436.4斤,较对照品种“巴彦椒”增产27.26%,1983—1984两年14点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93.1斤,较对照品种“巴彦椒”增产23.52%  相似文献   

6.
临选三号(87—1),是山东省潍坊市农科所蔬菜研究室用安阳包头自交不亲合系84156作母本,冠73—291自交不亲合系作父本育成的大白菜杂交新组合。1988~1990年区试平均亩产净菜9302公斤。  相似文献   

7.
日照市栽培马铃薯历史悠久。马铃薯是农民主要致富蔬菜之一。1989年,全市栽种春马铃薯面积20100亩,平均亩产2341公斤,归纳其丰产技术主要靠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良种日照市栽培的马铃薯主要品种有丰收白,泰山1号,克新4号,克新2号及红眼圈。  相似文献   

8.
赵修义(吉林省和龙县原手种场):早熟,抗病,亩产6700公斤;全包心(通园二号60%)产值高3倍。黄宝泉(吉林白城市蔬菜推广站):产量高,品质优,亩产6377公斤,可以引种。贾向国(黑龙江海伦市建城乡连城村):7月  相似文献   

9.
福山县门楼公社塔寺庄大队,66亩苹果园绝大部分为23~30年生的树。其中秋花皮31亩,青香蕉10亩,红香蕉11亩,其他品种14亩,共2,971株,平均每亩45株。由于加强综合管理,1977~1981年连续五年,平均亩产稳定在7,300~8,321(表1)。1981年平均亩产8,321斤,一、二等果率87%,按国家收购价格计算,平均  相似文献   

10.
<正>联盟主要做以下三项工作:1.推广樱桃、葡萄、苹果、桃、梨等多种优良品种包括:①樱桃:夜明珠、布拉、九峰;②葡萄:特早熟品种英明1号、特晚熟品种英明2号;③苹果:水晶富士、7月夏美,代替各种早熟品种;④桃:圆红毛桃、7-62油桃;⑤梨:哈密梨、金果梨。2.推广五项技术1)果树一边倒技术一国家领导人曾亲自询问,亩产极易上万斤。2)葡萄、猕猴桃、小龙干技术-葡萄栽植第2年亩产超万斤。3)果树、蔬菜超高产技术-具体技术详见专项资料或电话咨询。4)满透平技术-让果农一天学会修剪。5)三步调控技术-让樱桃亩产4 339 kg,挑战吉尼斯记录。3.推广超高产技术配套产品产品个个好,专业效果高,详见www.jzkjkj.com我们的工作方式是:  相似文献   

11.
苏杂二号系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选配的西瓜一代杂种(85-1×84-E),具有早熟、优质、稳产等特点.该品种开花期比苏密一号早2天~3天,采收期与苏密一号相当,产量比苏密一号平均增产22.4%,比8424(新优3号、早佳)平均增产12%以上.苏杂二号在1990年全国南方早熟西瓜品种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一、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较强,耐湿性强,座果率高,早熟.第一雌花出现在主蔓第5节~7节,以后每隔5节出现雌花,平均单株座果1.5个以上,果实高圆形,皮色墨绿,有不明显网纹,平均单瓜重3kg~4kg,皮薄约1.0cm,瓜瓤鲜红质细,汁多籽少,风味好.瓜中心折光糖11%~12%,边糖9%,果实开花至成熟28天~30天,亩产25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2.
五龙红是新选育优良短枝型苹果品种。近年来,我区发展约1万亩,占苹果幼树的50%,其中:(1)董家埠120亩,1983年建园,地势平坦;共栽五龙红8900株,授粉品种金矮生2000株:栽植方式是8行主栽品种,2行授粉品种,株行距2.5 × 3m,亩栽89株。 1985年3年生时,开花株率60%,总产果1000kg,平均亩产100kg;至1988年(6 年生)全园总产量17.5万kg,平均亩产1508.5kg,市外贸部门收购出口后单价比普通红星高0.3元。(2)五龙涧村200亩,是典型的山地果园,株行距2.5 ×3.8m:授粉品种金矮生、秋红。4—6年生,平均亩产125kg,平均单价比普通红星高0.20元。 现将五龙红苹果…  相似文献   

13.
波兰的苹果栽培,从前应用乔砧(普通安托诺夫卡)、稀植(8×8~10×10米),栽后结果晚,早期产量低,盛果期树管得好,亩产可达2000~3000斤(表1)。可是大面积平均亩产只600~700斤左右。人们习惯认为,矮砧苹果易于早实丰产,而乔砧苹果结果晚、产量低。波兰果树花卉研究所的试验已经证明,苹果早期产  相似文献   

14.
1977年春按株行距0.67×1m和0.5×1m定植一年生晚三吉梨苗1.2亩,运用综合技术措施,实现定植后第2年结果(平均亩产77.67kg),第3年丰产(平均亩产4798.04kg),连续8年平均亩产超过5000kg,好果率均在99%以上。创出了7年生梨树最高亩产达到12913.59kg的记录。实现了11年生梨园1.2亩累计总产71249.5kg,年平均亩产5397.69kg。3年生梨园收回全部投资并有盈余,11年平均每亩年纯收入987.23元。总结出梨乔砧密植早结果、早丰产、持续高产的一套栽培技术措施,并提出双行水平树墙式丰产树体结构指标,可供梨乔砧密植栽培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连市旅顺口区长城公社周家大队,地处半平原半丘陵地区,有苹果树22783株,其中结果树6580株(占地320亩)。该队果园植株较整齐、树体健壮、高产、稳产。从1975年以来苹果树平均亩产多在4000斤以上,特别是其五队丰产园(1965年栽植,国光品种,368株结果树,占地27亩),1975~1981年的七年单株平均产量为562.8斤,平均亩产达7670.8斤。是我省连续多年平均亩产较高的典型园之一(如表),同时也是我省果树病虫害防治成绩突出的果园之一。尤其在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方  相似文献   

16.
我场柑桔面积400亩,投产面积274.16亩,1979年柑桔总产168万多斤,比1978年增长66%,平均亩产8,131斤。三年平均亩产4,900斤(1977年13,312担,1978年10,123担)。其中第二生产队投产面积72亩,1979年产量547,158斤,平均亩产7,600斤,水库边1970年定植的16株芦柑产量4,197斤,平均株产262斤。第一生产队上湖1958年定植的芦柑单株最高产量达657斤(1977年538斤,1978年385斤),三年平均527斤。  相似文献   

17.
“马特罗”(Matra)白菜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982年从荷兰皇家斯洛斯种子公司(Rayal Sulis)引进的适于北京地区春季栽培的优良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的特点是中熟,从定植到收获56~64天,4年试种平均62天,采收期集中、结球整齐,花球洁白,紧实,平均单球重0.8~1公斤,平均亩产2000~2500  相似文献   

18.
我园定植一批矮化中间砧红星苹果,中砧M7、 M9号。每亩 111株。四年生获得丰产。 红星/M7:平均株产26.6斤:最高株产44.3斤。单果平均重0.37斤。亩产2952、6斤。 红星/M9:平均株产12.5斤,最高株产33.75斤、平均单果重0.375斤,亩产1387、5斤。 早产、丰产、优质、采用矮化栽培,大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探索盐碱地区苹果树早结果、早丰产的技术措施,从1975年开始,在黄骅市9个重点果园,结合生产进行了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初步掌握了土壤水盐运动规律及其与果树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并取得了四年结果,六年丰产的显著效果。如李马口村50亩苹果,株行距5×6米,1980年(6年生)总产33587公斤,平均亩产610.5公斤,自1985年以来,连续平均亩产2500公斤以上,1987年高达4370公斤(表1)。  相似文献   

20.
白素娟 《蔬菜》1991,(2):29-30
一、早熟品种 1.早粉2号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生长势中等,分枝性较强,果实中等较大,扁圆形,粉红色,平均单果重150克左右,品质中等,早熟,较耐寒,一般亩产3500~4500公斤,适于春季早熟栽培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