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本地区肉鸭养殖不断增多,安全养殖问题成为畜牧兽医部门逐年加重的工作任务,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现就肉鸭养殖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总结几点如下,供参考。1生物安全体系构建要件生物安全是一个较为广义的概念,就养殖业而言,是指防止把引起畜禽疾病或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引入畜禽群体及防止畜禽生产对人和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而生物安全体系就是为阻断致病病原(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侵入畜(禽)群体、为保证畜禽等动物健康安全而采  相似文献   

2.
一改散放散养为圈舍关养,实行人畜分离,保障生物安全目前,农区农村畜禽养殖户还占有相当的比例,由于养殖规模小,畜禽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家前屋后,成为细菌和病毒的温床,成为引发动物卫生问题的重要根源。人居环境的污染严重地影响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也为许多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发生和流行给人类的生物安全防护敲响了警钟。做好生物安全防护不仅有利于畜禽疫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的防控,而且能杜绝和控制新病原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传统的饲养方式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突显了人畜、人草分离的紧迫性与重要意义。人畜、人草分离的矛盾日益突出,庭院饲养,散放散养的传统养殖方式,一方面难以解决养殖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限制了养殖业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现代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无法隔离人与畜的生存空间,使畜禽的卫生安全难以保证,影响到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由于一些人畜共患病交叉感染,使人们的健康易受到威胁,实行人畜、人草分离不仅可以提升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水平,同时还可以促进畜牧业生产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畜禽饲养规模的扩大和流通的日益频繁,布鲁氏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不仅危害动物的健康,影响养殖的效益,也对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对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对于保障养殖的效益,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和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动物疫病的60%可以传给人类,人类疫病的50%可以传给动物",这充分道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的主题,也说明了控制人畜共患病的重要性。世界上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有200种,较重要的有89种,其中目前在许多国家流行、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有近40种。1人畜共患病发生的原因1.1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发展迅速畜禽养殖大都呈现规模化、集约化的形式,使的动物疫病的流行更加容易、  相似文献   

7.
<正>1)生活环境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饲养环境、栏舍、饲养用具等按时进行清洁消毒;2)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采用堆积发酵方式;3)人与畜禽生活用品要分开;4)人和畜禽混杂的生活环境要改变;5)家畜定期进行人畜共患病检疫;6)根据当地动物疫情状况进行相关疫苗的免疫注射;  相似文献   

8.
<正>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牲畜患病可导致不孕不育和流产、产死胎等,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更为严重的是人可以通过与病畜或其污染物接触而感染发病[1]。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需求、养殖模式和交通等因素致使人和动物原有的正常的生活与生存模式发生了改变,导致布病的发生和流行更加严重。1965年,布病在平顶山市开始有正式记载,但是主要在个别县区呈流行态势。1981年平顶山市积极  相似文献   

9.
正人畜共患病主要是由病原菌引起的流行性疾病,在人类和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能够引发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有200余种,动物感染疾病中75%左右都为人畜共患病。我国人畜共患病流行并且危害相对较大的原因在于我国饲养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多,并且经济条件也受到一定的局限。近年来,人畜共患病对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因此本文关于人畜共患病对人类的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人畜共患病是指人类与人类饲养的畜禽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疾病。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新出现传染病和重新出现传染病达到60多种,其中半数以上是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病是由病毒、细菌、  相似文献   

11.
转变畜牧生产方式推进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传统的饲养方式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矛盾日益突出。庭院饲养、散放散养,一方面使养殖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从而限制了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养殖技术的实施;另一方面由于人畜生存空间的无法隔离,使畜禽的卫生安全难以保证,进而影响到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由于一些人畜共患病的交叉感染,使人的健康受到威胁。去年我省资阳、内江相继发生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都是由于分散饲养农户卫生防疫条件差,造成猪发病,再由人猪的密切接触而造成人感染、发病甚至引起死亡,教训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产品作为人类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之一,其产品安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应对不断出现的人畜共患病以及公共健康和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当今世界讨论的热点。接下来,我想简单谈谈三店地区畜禽粪便的污染现状及其应对对策。三店街曾经是新洲区的畜禽养殖大街,畜禽养殖被看作是本地经济的支柱产业。顶峰时期,畜禽规模养殖达1000户,其中商品蛋鸡存笼共300余万只,生猪年出栏量共3.5万头。然而,当  相似文献   

13.
人畜共患病是指人类与人类饲养的畜禽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疾病。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新出现传染病和重新出现传染病达到60多种,其中半数以上是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病是由病毒、细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畜共患病多发乃至致人死亡的事件在世界各地屡屡发生:禽流感在东南亚一些国家感染人,并导致数十人死亡;每年都有狂犬病犬伤人致死;近期四川猪链球菌病感染人致死等等。畜牧业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因为人畜共患病的客观存在,对人类构成很大威胁。1人畜共患病日益严重的原因分析目前,人畜共患病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归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畜禽的工业化集约化饲养,使得人与家畜家禽的接触日益密切,增加了病原微生物由动物向人传播的机会。第二,宠物饲养量逐年上升,对宠物的检疫工作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第三,人口的数量剧增和…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中国动物保健》2012,(4):I0001-I0001
“人畜共患病”属于传统的提法,是指人类与其饲养的畜禽之间存在共患疾病,但人与野生脊椎动物之间也存在不少共患疾病,后者甚至在猛恶程度上甚于前者。因此,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人畜共患病”这一概念扩大为“人兽共患病”,即: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感染与传播的疾病。虽然“人畜共患病”的概念医学界已不再使用,但在畜牧兽医行业,是指人类与畜禽之间的共患疾病,所以仍多沿用旧称“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16.
2021年4月25日,甘州区农业农村局接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甘州区C镇X村一社布鲁氏菌病爆发疫情的通报》,C镇X村一社居民马XXX一家4个小孩先后被确诊为布鲁氏菌病阳性,怀疑是通过养殖羊只而感染。区农业农村局立即成立调查小组,赴C镇X村一社进行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调查。调查小组通过询问马XXX有关情况,实地查看养殖场区,对马XXX及关联的本社其他10户养羊场户进行了畜间流行病学调查,对饲养671只羊只全部进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通过调查发现,畜主马XXX和本社其他3户阳性检出户养殖方式都属于自繁自养加交易市场收购育肥方式,可能从交易市场收购了阳性羊只进行混群饲养。从本次羊布鲁氏菌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表明,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大调入动物的监管力度,并加强对活畜的管理;动物疫控部门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尤其是人畜共患病的监测;饲养户做好养殖环节和交易环节的管理工作,加强个人防护工作,防止感染人畜共患病,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7.
<正>人畜共患病是可在人与畜禽之间相互传播的特殊传染病,此类疾病不仅会导致养殖户遭受经济损失,还会对养殖者和畜禽检疫人员等从业者的健康与安全产生危害。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稳定、持续发展,更是公共卫生服务重要的组成部分。1人畜共患病的危害人畜共患病对从业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从业者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产生巨大影响,虽然近年来人类在医疗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医疗技术、疫苗、药品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人畜共患病带来的威胁以及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依旧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8.
做好生物安全防护不仅有利于畜禽疫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的防控,而且能杜绝和控制新病原的发生和流行.为此,本文从兽医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护建议,意在提高动物卫生工作者在工作中的安全防护意识,减少因工作遭患疾病的几率.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畜牧业开始向大规模集约化生产转变,在这个进程中,畜禽传染病因其对畜牧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关系到公共卫生的人畜共患病更是引起了政府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布鲁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由细胞内寄生的布鲁氏杆菌菌引起的一种全世界广泛分布的人兽共患慢性细菌传染病。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人、畜布鲁氏杆菌病存在和流行,在我  相似文献   

20.
切实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提高畜禽养殖效益、保障动物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可以从科学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突出做好主要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切实加强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以及兼顾做好畜禽常见多发病防治方面开展疫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