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纸板方格蔟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上蔟工具,具有结构合理,上茧率高,茧质好,解舒好等优点,深受蚕农欢迎,近年来在蚕区得到大力推广,有效地提高了蚕茧质量。原蚕区种茧育使用方格蔟作为上蔟工具避免了以前用草笼等作为上蔟工具不结茧蚕多,死笼高等问题。1方格蔟的扎制目前使用的方格  相似文献   

2.
原种蚕熟蚕时采用花蔟、方格蔟、塑料折蔟等不同蔟具上蔟,以观察熟蚕吐丝结茧化蛹后种茧质量变化.结果:无论是千克茧粒数、茧层率还是死笼率、双宫茧率,方格蔟均优于花蔟和塑料折蔟.  相似文献   

3.
采用塑料折蔟上蔟,一般的做法都是将塑料折蔟放在蚕匾上让熟蚕在上面吐丝结茧,折蔟与蚕匾之间垫一张能吸蚕尿的纸,待蚕排完尿后,将垫纸人工去掉。塑料折蔟的优点是能够明显地减少上蔟的用工,可以采用自动上蔟的方法上蔟,采茧效率较高,不伤手,且方便漂白粉消毒,经久耐用,较适合我区蚕种场及农村丝茧育一年多次养蚕的特点。缺点是占用上蔟的地方多,一匾蚕起码要用2~3个折蔟上蔟,占用蚕匾时间长,不利于蚕具的周转使用,二是熟蚕在蚕匾上吐丝结茧,蔟中通风不良,湿度太大,影响蚕茧的解舒率,所以蚕茧易潮湿,茧色偏黄。上蔟中途除去垫纸,不但增加工…  相似文献   

4.
王松  林小芬 《中国蚕业》2001,22(2):32-32
自1995年开始,我们在如东掘西原蚕区尝试使用方格蔟作为上蔟工具;2000年春季又在泰兴、苏南的4个原蚕区推广使用.实践证明,种茧育中使用方格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结茧蚕的发生,增加横营茧降低死笼率,有利于种茧保护,较其它蔟具能显著提高茧产量、公斤茧制种量.  相似文献   

5.
目前蚕种场在种茧育生产过程中,上蔟用的蔟具多数为塑料折蔟,采用的上蔟方法为人工拾蚕上蔟,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所需劳动力较多;蚕体容易受伤、死笼率高、浮蚕多、不利于微粒子病的防治等缺点。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笔者在原有蚕具基础上,对现行的上蔟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采用硬塑料薄膜自动上蔟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任丽华 《四川蚕业》2003,31(1):43-44
在大面积生产中 ,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 :蚕儿在饲养期 ,从肉眼观察、生长发育等活动均较正常 ,但是上蔟后 ,出现较多的不结茧蚕。少者为几十头或几百头 ,多者几千头 ,严重的甚至上万头 ,给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 ,给蚕农的经济收入造成较大的损失。根据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和查阅有关资料 ,总结出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 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1 1 与蚕品种有关系 :如东肥就有不结茧蚕或吐平板丝的生理特性 ;还有杭七、杭八、新九蚕品种等在蔟中易发生不结茧蚕 ;还有我们常用的春雷在蔟中低温多湿的环境情况下也易发生不结茧蚕。1 …  相似文献   

7.
塑料折蔟本来是作为蚕儿上蔟结茧的一种蔟具 ,但经我县改制后已广泛用于饲养大蚕 ,群众称之为“大蚕漏空透气育” ,该项新技术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简便易行的特点 ,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1塑料折蔟的改制我县在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研讨的“漏空透气蚕座3~4龄一日一回育”的启示下 ,近几年开展了“大蚕漏空透气蚕座一日一回育”的试验研讨 ,并重点对塑料折蔟的改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经反复试验对比 ,由江苏省丝绸公司镇江塑料蚕具厂特制生产的16峰(峰高10cm)和10峰(峰高12cm)的两种规格比较实用。2塑料折蔟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原蚕蔟中管理易出现的失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蚕上蔟管理对熟蚕结茧率和良蛹率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就原蚕上蔟及蔟中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失误和如何加强蔟中管理,提高结茧率和良蛹率等谈一点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南丹白裤瑶族人有饲养地方家蚕品种南丹白裤瑶蚕制作平板丝的习俗。对南丹白裤瑶蚕使用平板上蔟和使用折蔟上蔟的平板丝吐出率、化蛹率、化蛾率等进行试验调查,并以普通家蚕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结果表明:将瑶蚕用平板上蔟吐平板丝时,吐丝量和蛹、蛾期的生命率指标均优于用折蔟上蔟营茧,而两广二号的表现与瑶蚕相反;相同上蔟条件下,瑶蚕相对于结茧吐丝的平板丝吐出率为140.25%,极显著高于两广二号;瑶蚕在折蔟中营茧时,双宫(多宫)茧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试验证实瑶蚕是一个适宜吐平板丝的家蚕地方品种,且好结双宫(多宫)茧。  相似文献   

10.
凌建标 《蚕桑通报》1999,30(4):55-55,
在蚕种生产上,日系品种较易发生不结茧蚕,特别是遇多湿等不良的上蔟环境更易大量发生,对生产成绩影响较大。我场历来对这个问题比较重视,生产上能针对日系品种的特性,在几个关键环节上给予相应的适当技术处理,故而多年来不结茧蚕发生一直较少。这对保证我场生产的长期稳定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现将我场减少日系原种不结茧蚕的初浅体会简介于后,供参考。一、使用方格蔟我场自1974年以来,日系品种一直使用方格蔟上山,主要表现为不结茧蚕少,健蛹率高,单产经常超过中系品种,由于日系品种自身抗湿能力弱而又喜结下层茧,并且营茧缓…  相似文献   

11.
不同蔟中环境对872结茧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仕叶  詹永发 《蚕学通讯》2000,20(3):9-10,13
872品种是中国蚕研所育成的日×日杂交固定原种,它与871对交繁育的一代杂交种是全国推广的春、秋兼用二化性多丝量品种,深受广大蚕农的喜爱。我所自1999年引进繁育推广以来,发现872于五龄老熟上蔟后,普遍存在着不结茧蚕现象,且数量偏大。为此,笔者于2000年春季,对该品种发生不结茧蚕的原因进行了试验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 中国蚕研所培育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引进繁育生产的桑蚕872原种,蔟具为16峰普通塑料折蔟。1.2 试验地点 贵州省蚕研所桑蚕良种繁育推广科育种蚕房。1.3 试验方法 蚕…  相似文献   

12.
浅谈原蚕蔟中管理易出现的失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春蓉 《广西蚕业》2008,45(4):32-33
原蚕上蔟管理得当与否对熟蚕结茧率和化蛹后的良蛹率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就原蚕上蔟及蔟中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的地方和如何加强蔟中管理,提高结茧率和良蛹率谈一点看法,仅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原蚕区种茧育方格蔟试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板方格蔟是目前蚕茧生产中一种较为先进的优良蔟具,近年来在丝茧育上已广泛推广使用,且应用多年。用方格蔟上蔟的蚕茧,茧色洁白、茧层厚、上茧率高、次下茧少、上车率高、效益高。方格蔟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蔟具。在种茧育上由于陈年方格蔟粘有多层丝质和吸附蚕儿排泄物,种场担心消毒不彻底而很少使用。笔者为了探索方格蔟在种茧育上使用的效果,于2007年春期在金华天宝蚕种有限公司的原蚕区进行了初次试用,现将试用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原蚕区改蜈蚣蔟为塑料折蔟上蔟。我省原种80%以上靠原蚕区饲养。塑料折蔟在原蚕区使用,技术的掌握已涉及千家万户,面宽数量大,由于蚕农对塑料折蔟,上蔟技术掌握不当,造成了“淹、闭、闷死”的损失,蚕农道出“蚕儿老熟不结茧,折蔟  相似文献   

15.
于丽萍 《蚕桑通报》2003,34(3):63-64
有些蚕儿上蔟后或静伏不动或到处乱爬,待体力不支时,掉到蔟下,或死亡,或卧伏。还有少数蚕儿上蔟后不吐丝也不死,就是不做茧。这类蚕统称“不结茧蚕”。产生不结茧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熟蚕神经麻痹,吐丝器官发生故障所致。究其原因:一是病原微生物侵害,破坏了蚕体机能和绢丝腺使其不能吐丝;二是轻微农药或其他化学物质中毒引起神经麻痹,较长时间不死也不吐丝,或吐一点平板丝;三是在大蚕期喂了过嫩或偏施氮肥的桑叶,造成蚕体血液中的水份、蛋白质含量过多,血液PH值下降,引起神经麻痹而不能吐丝结茧,或丝腺过分肥大,在头胸临界处压迫气管,使头…  相似文献   

16.
段汝吉  雷芳 《四川蚕业》2009,37(1):56-57
纸板方格蔟是目前蚕桑生产上最好的蔟具,是提高茧质和效益的最佳途径。在上蔟时需准备比养蚕区大1.5倍的上蔟室,很多蚕农就在室外搭棚上蔟,遇到气温高时蚕儿高温吐丝形成很多双宫茧多层茧影响上茧率,遇到刮风下雨时蚕茧容易被淋湿影响茧质。怎样才能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又不多占上蔟室。下面我就活动蚕台与方格蔟的配套使用同大家探讨一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 技术要点 1.1 塑料折蔟的改制 塑料折蔟本来是作为蚕营茧的一种蔟具,在1998~1999年试验阶段,如东县使用的塑料折蔟是普通营茧用的蔟具,由于桑蚕5龄期蚕体重,给桑量大,应用过程中发现蔟具软、峰高不足、透气性差等缺点,我县与江苏省丝绸公司镇江塑料蚕具厂合作,经过反复研究、摸索、试验,先后试制出峰高8 cm、10cm和12 cm等蔟具,(见表1)通过生产实践应用,最后确定规格为80 cm宽、16峰、峰高10 cm,并且特制加硬的塑料折蔟作为大蚕漏空透气育专用蚕具,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中.  相似文献   

18.
宋阿大 《广西蚕业》2001,38(4):26-26
塑料折蔟是用无毒的聚乙烯原料制成的 ,是替代草龙及纸板方格蔟的新型蚕具。它具有经久耐用 ,便于洗刷消毒与收藏保管的优点 ,并能提高蚕茧质量和采茧工效 ,是目前蔟具中较好的一种新型蔟具。在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上蔟时间 使用塑料折蔟时 ,蚕上山要适当偏迟 ,要等蚕熟透即大部分蚕已全身透明 ,有一部分熟蚕已经排尿时为上蔟的最佳时机。2 上蔟密度 一般每只塑料折蔟能上熟蚕 6 0 0头左右 ,每张种约需 4 5片左右。3 上蔟方法3.1 捉蚕上蔟 先在蚕匾或其它物具上垫一层纸 ,再平行放置二根直径约 3cm的小木棒或夏伐的桑条即可 (…  相似文献   

19.
在大丰市新丰镇2013年秋蚕上蔟期部分蚕农发生大批量不结茧蚕后,调研不结茧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不结茧蚕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上蔟要点     
蚕饲养进入5龄上蔟阶段,如何抓好蚕儿上蔟后管理,过好上蔟关,避免不结茧蚕发生及黄斑茧增加,至关重要。1做到饱食适熟上蔟,在保证旺食期吃饱基础上,避免生蚕上蔟,“多吃口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