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翁伯琦  江枝和  林勇  黄挺俊  肖淑霞 《核农学报》2004,18(6):462-464,422
对姬松茸突变株J5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姬松茸突变株J5子实体蛋白质所含 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 48 2 0 % ,其化学评分为 5 8 1 0 ,氨基酸评分为 88 60 ,必需氨基酸指数为 89 94,生物价为 86 2 9,营养指数为 2 9 1 5 ,均高于姬松茸原菌株J1子实体相对应的评价值 ,但氨基酸比值系数分 ( 39 48)则低于原菌株J1的相应值。整体评价证实 ,经60 Coγ射线辐射诱变后的姬松茸突变株J5子实体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比原菌株J1高。  相似文献   

2.
~(60)Co辐射诱变姬松茸突变株J_3中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姬松茸突变株J3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了研究 ,分析表明 ,姬松茸突变株J3蛋白质所含 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 46% ,其氨基酸评分 94 5,必需氨基酸指数 92 4,生物价 89 0 ,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 72 3 ,营养指数 3 2 5与姬松茸原菌株相比居第一位 ,只有化学评分居第二位 74 1 8。这些结果证实姬松茸突变株J3的蛋白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常规生产床栽,对比研究姬松茸60Co辐射新菌株J3和原菌株J1在营养品质以及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姬松茸60Co辐射新菌株J3子实体中鲜味氨基酸总量(56.5g.kg-1)、甜味氨基酸总量(52.4g.kg-1)、硫氨基酸总量(15.8g.kg-1)、支链氨基酸总量(38.1g.kg-1)、芳香族氨基酸总量(16.1g.kg-1)、儿童氨基酸总量(17.8g.kg-1)、必需氨基酸总量(95g.kg-1),分别占氨基酸总量(221.7g.kg-1)的25.48%、23.64%、7.13%、17.19%、7.26%、8.03%和42.85%,分别比姬松茸J1高28.12%、12.93%、0%、14.41%、12.59%、16.34%和11.76%。J3的多不饱和脂肪酸(76.15%)和不饱和脂肪酸(77.55%)分别比姬松茸原菌株J1高4.39%和3.82%。J3子实体含镉(3.86mg.kg-1)、汞(0.42mg.kg-1)和砷(0.09mg.kg-1),也分别比原菌株J1低45.86%、32.25%和18.18%;其铅含量符合国家食用菌卫生标准GB7096—2003;砷含量符合国家绿色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的标准。子实体中联苯菊酯、溴氰菊酯、百菌清、六六六、多菌灵、阿维菌素、甲基托布津、甲胺磷、毒死蜱、滴滴涕和二氧化硫含量均符合国家绿色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福姬77是以姬松茸J1为原始菌株,采用60Co-紫外复合诱变技术选育的姬松茸新品种,2013年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在福建省多点区试和测定结果表明:与姬松茸J1相比,该品种增产23.12%~38.76%,粗蛋白、粗纤维含量分别提高25.16%、10.17%,脂肪酸C18:1、C18:2含量分别提高17.86%、8.73%,而汞、镉、铅含量分别降低17.65%、87.69%和28.57%。福姬77产量高、遗传稳定、品质优良、重金属含量低,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松茸与姬松茸烘干前后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组成,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方法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显示,松茸与姬松茸富含钾、钙、铁等矿质元素及优质蛋白,新鲜松茸中硒含量高达8.577 mg/kg,新鲜姬松茸粗蛋白含量高达54.32%(以干重计)。松茸与姬松茸均含有17种常见的氨基酸,且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为42.5%~48.0%。姬松茸中各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松茸,但是干制前后其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均与松茸无显著差异,整体上高于FAO标准模式蛋白接近鸡蛋蛋白。烘干过程主要影响二者磷、钠、钙及粗蛋白、蛋氨酸、谷氨酸等含量,以及营养指数与氨基酸比值系数分。  相似文献   

6.
为培育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体菌株,将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单核体菌株NG1-65、NG1-92和NG1-95(A1B1)分别与可亲和的野生型单核菌株DG1-29(A2B2)杂交得到3株杂交菌株SGN1、SGN2和SGN3,通过栽培试验获得这3株双核体菌株的子实体,收集孢子后通过涂布于选择培养基和镜检获得206株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单核体菌株,从中随机选取30株单核体菌株,通过单单杂交得到38株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体菌株。结果表明,这些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体菌株在不含尿嘧啶添加物的基本培养基中无法正常生长,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低于野生型菌株,在添加尿嘧啶的PDAU培养基上可以不同程度地恢复正常生长。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营养缺陷型菌株开展金针菇杂交育种、菌种保护等方面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离子注入对苹果酒酵母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型苹果酒酵母菌Y0 2 为出发菌株 ,利用 8× 1 0 15ion cm2 注入剂量对出发菌株Y0 2 进行诱变处理 ,得到 1株形态特征、部分生化特征、菌体蛋白质等发生明显变异的突变株IONⅡ 1 1dry ,该突变株的产酒率比出发菌株提高 2 2 4% ,表明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稗草生防潜力菌HGE的杀草活性,本文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对该菌种进行改良,经筛选获得一株适合液体发酵的突变菌株M1。与出发菌株HGE菌落为墨绿色相比,突变株M1菌落呈灰白色至白色,表现出明显差异,并且M1生长速度快,其发酵液对稗草根芽的抑制效果均优于出发菌株HGE。连续7次传代培养发现M1仍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采用RAPD-PCR方法对出发菌株和突变菌株M1同时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突变菌株的遗传物质已经发生了改变。同时对其液体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了最佳发酵工艺。采用3号培养基,初始pH值为7,发酵温度为24℃,150r/min振荡培养6d的发酵方案,突变菌株M1菌丝体产量最高,达14.37g/L。液体培养获得毒素的最佳发酵工艺为:4号培养基,初始pH值为7,发酵温度为26℃,静置培养14d。  相似文献   

9.
矮秆、丰产、迟熟的晚粳稻品种“秀水27”经辐射诱变处理后,获得了比“秀水27”早熟6—11天的早熟突变新品系9份,株高显著降低的特矮秆突变品系5份,蛋白质含量比亲本高6%以上的突变品系8份。还选到千粒重增加,每穗粒数增多的突变新品系。经抗性接种鉴定,多数突变品系保持了原品种的抗性,还有少数突变品系的抗性比原品种提高,有的品系不仅保持了原品种的矮秆抗倒,较抗稻瘟病,米质较优的特征和特性,而且生育期缩短,每穗粒数增多,提高了丰产水平,很有可能成为直接应用于生产的突变新品种。此外,还产生了一大批具有某些优良性状的育种材料可用作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万隆霉素高产菌株,以菌株C2507为出发菌株连续2次进行空间诱变,正突变率分别为21.33%和16.5%,筛选得到高产突变株W3-356,万隆霉素产量提高1.83倍,连续传代试验表明其产素能力具有遗传稳定性。突变株W3-356的生长速度加快,在6种营养培养基上,其形态特征有一定改变,在摇瓶发酵过程中,突变株W3-356对碳源和氮源的利用率高于出发菌株,发酵周期缩短了12h。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普鲁兰酶产酶酶活,以GX-6为出发菌株,采用低能离子束修饰技术对其进行诱变,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离子束诱变参数为:注入能量10 keV、诱变剂量1×1015 ions·cm-2、诱变时间38 s,此条件下菌株正突变率比负突变率高,利用离子束诱变技术反复诱变,最终获得一株普鲁兰酶酶活较高且遗传性稳定的突变菌株GX-6-2,其酶活为2.13 U·mL-1,较出发菌株酶活(0.65 U·mL-1)提高了2.28倍。由Plackett-Burmen试验分析得到影响普鲁兰酶酶活的3个显著因素分别是玉米淀粉、麦芽糖和吐温-80。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参数为:玉米淀粉56.5 g·L-1、麦芽糖11.5 g·L-1、吐温-80 1.0 mL·L-1、黄豆饼粉 25 g·L-1、pH值7.0、发酵温度37℃、接种量3%、发酵时间24 h、装液量50 mL、转速180 r·min-1,此条件下诱变菌株的酶活为2.57 U·mL-1,较出发菌株酶活提高了2.95倍。对突变菌株的发酵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发酵培养24 h时,突变菌株酶活达到2.67 U·mL-1,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11倍。本研究结果为利用低能离子束修饰技术诱变选育普鲁兰酶产生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脉冲强光技术可应用于微生物诱变育种以及获得高产菌株。该文采用响应面法确定脉冲强光诱变黑曲霉高产果胶酶的最佳条件,同时探究突变菌株高产果胶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脉冲强光诱变条件为脉冲电压2075 V,脉冲次数36次,脉冲距离5.4 cm。以此工艺参数进行诱变,得到了高产果胶酶的突变菌株L9,与原始菌株相比,其果胶酶活力提高了82.22%±0.18%。突变菌株L9遗传性能良好,所产果胶酶具有更高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因此,脉冲强光可用于黑曲霉诱变,得到稳定性良好的高产果胶酶的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13.
以野生型马棘为对照,对比研究了紫叶、黄叶和高黄酮三个突变体的主要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高黄酮突变体叶片的蛋白质含量为26.54%,比野生型高24.31%,粗纤维含量比野生型低18.92%,铁、铜、锰、锌含量分别比野生型高72.34%、7.02%、21.01%和38.75%,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EAA)分别比野生型高27.85%和27.68%;紫叶和黄叶突变体蛋白质含量低于野生型,含钙量分别比野生型提高15.22%和25.46%。研究结果表明,高黄酮突变体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紫叶和黄叶突变体也同样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矮秆大豆突变体叶片和豆荚生理特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NaN3诱变获得大豆矮秆突变体HK808,对其豆荚和叶片生理特性及其与原品种"东农42"的比较研究表明:HK808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野生型低,但叶绿素a/b比值变化不大;豆荚的叶绿素含量较其对应叶片的含量低,且野生型的含量略高于突变体。开花结荚后突变体叶片蛋白质含量、SOD活性逐渐升高,脯氨酸含量下降,且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都低于东农42;突变体的SOD活性高于东农42;野生型的MDA含量在鼓粒期以后增高,即结荚后期突变体叶片防御自由基伤害能力强。豆荚的蛋白质、脯氨酸含量都与叶片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即前者不断增加,后者不断下降,且豆荚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都低于叶片;HK808豆荚的蛋白质含量比其野生型高。豆荚的MDA含量比叶片低,且东农42豆荚的MDA含量略高于HK808,豆荚的SOD活性呈下降趋势,但比东农42叶片的活性高,表明豆荚的抗氧化能力比东农42的叶片强。  相似文献   

15.
大豆2个种皮不完整突变体的形态特点与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种皮不完整性遗传规律,发掘关键基因,本试验采用理化诱变剂处理不同大豆品种以创制种皮新突变体,并对其进行形态与遗传特性鉴定,其中从~(60)Co-γ射线辐照的科丰1号M_3株行发现种皮不完整突变体scd-KF,从甲基磺酸乙酯处理的南农1138-2 M_4株行发现突变体scd-NN。scd-KF突变体种皮开裂出现在种子成熟初期,种子背部纵向或横向开裂,程度与种子大小有关;scd-NN突变体种子发育早期种皮即受到影响,种子背部纵向开裂,2片子叶之间有明显裂缝,种子显著小于其野生型。遗传分析结果表明,scd-KF种皮不完整性状由单隐性基因控制,而scd-NN的突变性状在F_2符合15∶1的分离比例,可能由2对隐性基因控制。2个突变体杂交F_2植株的株高及单株荚数、粒数及每荚粒数低于正常种皮植株,但大部分性状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大豆种皮及种子发育提供了遗传材料与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