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资源禀赋、产业集聚对农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资源基础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和能力理论为基础,在"资源-集聚-能力"的理论框架下,探讨农业资源禀赋通过产业集聚的中介作用及知识和信息共享的调节作用对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通过对桂林农业产业集聚区的样本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结果表明,资源禀赋的存在促进了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进而间接提升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知识和信息共享能力正向调节产业集聚与农业集群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即知识和信息共享度越高,农业产业要素资源聚合、创新能力越强,有助于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集群是合理布局农业生产、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荷兰花卉产业集群是全球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典范,应值得中国学习与借鉴。本文运用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分析荷兰花卉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和竞争优势,探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与规律,得出对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启迪意义的有益经验。其一,生产要素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物质基础;其二,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集群持续竞争力的核心;其三,政府宏观调控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制度保障;其四,专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集群概念辨析、演化特点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农业产业集群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态,对于当前我国农业转型发展和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含义、模式及其形成阶段、演化特点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农业产业集群所经历的孕育与形成、成长与发展以及成熟与稳定三个演化阶段。指出农业产业集群演化、发展既与农业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有关,又与农业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以及农业的比较优势和发展阶段有关。同时,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农业布局不合理、新型农业营运体系不完善以及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不匹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即:加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支持力度;建立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营运体系;加快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主体培育;加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升  洪艳 《北京农业》2013,(35):28-33
荷兰花卉产业集群、法国葡萄产业集群和美国的玉米及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独具特点,荷、法、美三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中国农业集群发展的几点启示: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业劳动力知识水平的提高是集群成长的重要基础;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必须立足于区域比较优势;政府在农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辨证施治;注重发挥农民合作社及其他民间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与农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模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成为我国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又一有效产业组织形式.但其在发展过程出现许多如环境污染、资源配置不合理及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从农业产业集群基本特征出发,研究了产业群落与生态群落本质关联及相似性,提出循环经济是农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并试图从组织结构方面来引进循环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6.
高升  洪艳 《北京农业》2013,(12):28-33
荷兰花卉产业集群、法国葡萄产业集群和美国的玉米及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独具特点.荷、法、美三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中国农业集群发展的几点启示: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业劳动力知识水平的提高是集群成长的重要基础: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必须立足于区域比较优势:政府在农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辨证施治:注重发挥农民合作社及其他民间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的集群研究中,产业集群正在第二产业中得以迅速应用和发展,关于产业集群模式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的研究相对较少。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存在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不足,集群中的企业技术落后,政府失灵问题比较突出等现状。而加强对发展我国农业产业集群问题的研究,能够有力地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农村地区进步。  相似文献   

8.
农业部尹成杰副部长最近著文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及效应作如下论述:所谓农业产业集群,通常指的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农户、农业流通企业、农业加工企业等龙头企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发展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在地域和空间上形成的高度集聚的集合。与国际农业产业发展相比,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近年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一是发展势头强劲。许多省市都把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二是政策不断完善。一些地方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例如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三是具有鲜明特色。湖北宜昌把培育龙头企业集群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集群在一些地区已形成一些大型的龙头企业为带动能力的产业集群雏形,有的地区已发挥强农增效富农的重要作用。四是沿海发达地区发展较快。各类农业产业集群中,外向型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大中城市郊区和城乡结合部农业产业集群的发憎爱分明程度相对较高;内地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明显滞后,西部偏远地区差距更大。五是农...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集群效应的量化研究对指导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理论参考.文章通过采用区位商指数法综合测度农业产业集聚度得知,2012 ~ 2018年宁夏农业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其中农业、牧业集聚度高于全国水平;利用集中系数、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分析集中度与优势度得知,宁夏境内中宁枸杞、西吉马铃薯、吴忠奶业、灵武红枣、贺兰山葡萄的专业化程度与集中化程度均较高,产业集群效应已经凸显或正在凸显,产业集群竞争力在国内已经形成.结合宁夏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提出持续发力、突出重点、扩大优势、产业引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贵州是典型的多民族山区省份,近年来贵州充分发挥山地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现象逐步凸显,极大地提高了贵州农业竞争力。然而,贵州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还处于"点状"零星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协同效应不强,以"堆"代"群"现象普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准确把握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状况,制定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强集群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加快区域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农业产业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迅速。然而,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给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升级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以区域品牌对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重要意义为切入点,在分析甘肃省定西马铃薯产业集群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定西马铃薯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面临的困境,继而探讨了区域品牌战略下定西马铃薯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集群高效率生产的竞争优势需物流系统的支撑,物流对农业产业集群能够辐射的市场区域大小有很大影响,进行物流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对农业产业集群及其物流进行分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物流各因素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影响的相对重要程度,结果表明物流的专业化程度是影响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首要因素.提出农业产业集群与第三方物流从战略适应和功能整合两个维度合作,从而加大第三方物流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论述现代农业发展历程,分析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南部山区生态农业示范区"三大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找出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下一步更好地发展目标,推进宁夏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保护原产地产品和生产者而实行的地理标志制度,对品牌影响力有限的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形成地域性限制,表现为规模经营受限、地区经济发展支撑乏力、交通与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资金及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市场主体发展以及生产要素集聚困难等。通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构建两类产业集群,则可有效解决上述制约因素。为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上述功能,需要在园区选址、园区空间层次结构、科技研发、新型市场主体培育、产业化平台与统一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市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家庄市是农业大市,县域兴则全市兴,县域强则全市强。为了实现石家庄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出了农业资源应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和壮大县域特色产业群,提升县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等推动石家庄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宋玉兰  陈彤 《新疆农业科学》2005,42(Z1):205-208
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农业产业集群概念,指出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合作需求、规模经济以及路径依赖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说明了农业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在提升整个农业产业竞争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新形势下中国农业产业集群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农业发展战略必须进行转变,而发展产业集群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因此,只有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将优势农产品进行强势布局,集中最佳资源、生产要素,形成规模,打响品牌,才能使我国的农业在参与国际竞争时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淮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成效,主要表现在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产业聚集不断推进、规模化基地不断发展、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企业融资步伐不断加快、企业管理日趋完善。将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为产业链条短和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创新能力弱、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滞后、产业化利益机制不完善。结合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淮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当前工作的8项对策建议,强调发展专用品牌粮食、扩大特色产业规模、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稳妥推动融资试点、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解决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治理修复、安全利用等问题,“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围绕主要任务目标,初步实现两个大理论突破,建立了五大示范区,有效提升了科技创新度、产业关联度和贡献度,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推广示范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文章全面总结了专项实施以来取得的进展及主要成效,以期为未来发展提供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