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保育期中后段乳糖水平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3所大学进行,选用1320头杂交仔猪,旨在评价饲粮中不同乳糖水平对保育期阶段3(保育期共4个阶段)即断奶后第3和4周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仔猪在15~20d断奶(初始体重6.2kg),并分配到5个处理中,每个处理有24个重复(每所大学饲喂8个重复),其中两所大学的16个重复中,每个重复含5头试猪,另外1所大学的8个重复中,每个重复含23头试猪。断奶后第1周,所有仔猪均采食复合阶段1饲粮(含乳糖20%);断奶后第2周,所有仔猪均采食复合阶段2饲粮(含乳糖15%)。断奶后第3和4周仔猪采食阶段3饲粮,乳糖含量分别为0,2.5%,5.0%,7.5%或10.0%,然后所有仔猪采食1~2周(阶段4)相同的玉米豆粕饲粮。乳糖来源为乳宝80,含乳糖80%。阶段1,2和3饲粮在相同场所配制。隔周称量仔猪体重,并计算饲粮采食量。研究表明,在最初2周内,采食相同饲粮的所有试猪间平均日增重、日饲料采食量和增重饲料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10)。在3和4周(阶段3)饲喂5种不同乳糖水平饲粮,随着乳糖水平的增加,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饲料采食量线性增加(P〈0.01),但是增重饲料比不受影响(P=0.10)。阶段3中乳糖水平为7.5%时,虽然二次指标(增重饲料比)差异不显著,但是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饲料采食量最高。与饲喂不添加乳糖饲粮的试猪相比,饲喂乳糖水平为7.5%的饲粮的试猪体增重多增长350g·只^-1,同时多消耗饲粮420g·只^-1,且多增长的体重(294g·只^-1)大部分维持到断奶后5~6周即试验结束时。结论:仔猪对保育期中后段饲粮中乳糖含量做出相应应答,且这些应答在不同的管理和设施条件下获得。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定乳糖对不同阶段仔猪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将6窝58头1日龄长大哺乳仔猪随机分到2个处理组,组问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试验猪分3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设2个乳糖添加水平,从第7日龄起对供试猪进行补料,第22日龄早晨断奶,试验期共54d,各组日粮营养水平相近。试验结果表明:在7~21日龄阶段,2.5%乳糖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4.5%乳糖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在22—40日龄阶段,4%乳糖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2%乳糖组仔猪,其蛋白质、纤维、铜和锌的采食量均分别极显著(P〈0.01)地高于2%乳糖组仔猪,钙、总磷和铁的采食量分别显著(P〈0.05)地高于2%乳糖组仔猪;在41~60日龄阶段,3%乳糖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2%乳糖组仔猪,而只有铜和锌的采食量极显著(P〈0.01)地高于1%乳糖组仔猪,其余营养物质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种类抗菌肽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腹泻的影响,选用33日龄、平均体重(9.23±0.71)kg的断奶仔猪90头,公母各半,随机分配到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分别饲喂各处理组饲粮:对照组为基础饲粮、处理1组为基础饲粮添加A型抗菌肽0.04%、处理2组为基础饲粮添加B型抗菌肽0.05%,试验期为17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抗菌肽处理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腹泻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因此,抗菌肽可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选择28日龄(28日龄断奶)个体重相近、健康、遗传基础相似的仔猪(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120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不含血浆蛋白粉饲粮和含血浆蛋白粉0%、3.5%、5%和7.5%的饲粮,研究血浆蛋白粉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期14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仔猪饲粮中血浆蛋白粉含量的增加,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提高,料重比和腹泻率下降。各处理组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料重与对照组比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考虑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率,以添加血浆蛋白粉5%饲喂断奶仔猪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90头体重相近的28日龄断奶仔猪分为2组(分别添加发酵豆粕和发酵菜籽粕),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试验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12d,预饲期6d。发酵菜籽粕组在两个阶段分别以50%和100%的比例替代发酵豆粕。试验结果表明,第1阶段断奶仔猪日增重有提高趋势,饲料增重比和腹泻率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Ⅱ阶段断奶仔猪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分别提高了4.05%、3.14%和0.54%,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发酵菜籽粕可以部分或完全取代发酵豆粕用于断奶仔猪饲粮中。  相似文献   

6.
不同断奶时间和体重的仔猪对简单饲粮和复杂饲粮的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72头仔猪研究了断奶时间、断奶体重和饲粮类型对仔猪断奶后生产性能的影响。仔猪分别在25、35和45日龄断奶,每个日龄组选大、中、小三种体重猪各8头,分成二组。分别饲喂玉米一豆饼简单饲粮和含3%乳清粉、2%全脂奶粉和3%鱼粉的复杂饲粮。试验至70日龄结束。结果表明,随断奶日龄提高,70日龄体重(FW)和饲料利用率(FCR)提高(P<0.01),但35与25日龄断奶差异不显著(P>0,05);25日龄断奶猪的血清尿素氧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35和45日龄组。随断奶体重增加,FW和采食量增加(P<0.01),但是FCR没有明显改善(P>0.05);大体重猪的血清脲氮明显(P<0.05)低于中、小体重。与复杂饲粮比较,使用简单词粮时,仔猪FW、采食量、FCR均明显下降,而血清尿素氮明显上升(P<0.01)。水平组合比较表明,断奶早或体重小而喂复杂饲粮的猪与断奶晚或/和体重大而喂简单饲粮的猪具有相近的生长成绩。回归分析表明,断奶体重比断奶日龄对生长性能的影响更大;采食量是影响断奶后生长性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湖羊公羔为试验对象,探究早期断奶补饲和育肥前、后期饲粮NDF水平对羔羊生长发育和消化性能的持续影响,计算试验因素间的叠加效应,筛选出最佳的组合饲养方式。【方法】选取体重[ (8.26±2.14) kg]、日龄[(20±2) d]接近的健康湖羊公羔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5只;饲粮NDF水平设置:育肥前期低(33%)高(38%)水平,育肥后期低(28%)高(33%)水平。4组处理分别为:早期断奶+育肥前低NDF饲粮+育肥后低NDF饲粮(EW-LL);早期断奶+育肥前期低NDF饲粮+育肥后期高NDF饲粮(EW-LH);早期断奶+育肥前期高NDF饲粮+育肥后期高NDF饲粮(EW-HH);随母哺乳+育肥期前高NDF饲粮+育肥期后期高NDF饲粮(ER-HH)。早期断奶羔羊在20日龄由随母哺乳逐渐过渡到饲喂代乳粉,同时补饲开食料,所有试验羔羊育肥周期为61-180日龄。试验期160 d。测定羔羊不同阶段体重和采食量,在羔羊2、4、6月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1)4组羔羊全期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除46—65日龄,其余各阶段各组间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2)早期断奶羔羊21—65日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随母哺乳羔羊(P<0.05),早期断奶组中,育肥前后期均采食低NDF水平饲粮的羔羊121—180日龄时颗粒料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早期断奶组羔羊哺乳期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能氮利用率低于随母哺乳组。进入育肥期后,消化代谢能力优势转移,育肥前期低NDF组羔羊干物质、有机物消化率显著高于高NDF组(P<0.05),叠加效应分析EW-LL组全期日增重增效最高,但早期断奶和育肥前期饲喂低NDF饲粮这两种饲喂方式的叠加效果为-50.57%。【结论】从整个育肥周期来看,早期断奶补饲代乳粉对羔羊生长性能有促进作用,育肥前期低NDF水平饲粮育肥效果相比高NDF水平效果较差;而育肥后期试验羔羊饲粮相同时,育肥前期饲喂低NDF饲粮的羔羊增重效果优于饲喂高NDF饲粮的羔羊。综合羔羊整个饲养阶段生长和消化代谢情况分析,饲养效果明显的4组顺序为EW-LL>EW-LH=EW-HH>ER-HH。本试验条件下推荐组合为早期断奶+育肥前期饲粮NDF水平33%+育肥后期饲粮NDF水平28%。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2 × 3析因设计,以乳清粉、玉米、玉米油为能源饲粮,研究其对纯种仔猪杜洛克和约克断奶前后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哺乳期(2~5周龄)内,饲喂乳清粉组仔猪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饲喂玉米和玉米油组仔猪(P<0.05),仔猪品种与饲粮间存在一定的互作,各处理组间腹泻发生频率差异均显著(P<0.05),其中乳清粉组最低,玉米组最高;品种间杜洛克腹泻发生频率显著低于约克(P<0.05)。断奶后2周(6~7周龄)内,仔猪的品种与饲粮之间在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方面存在明显互作(P<0.05)。饲喂乳清粉组杜洛克采食量显著低于约克(P<0.05),饲喂玉米和玉米油组杜洛克仔猪采食量明显高于约克,玉米和玉米油组杜洛克日增重显著高于约克(P<0.05);饲喂玉米组仔猪饲粮料肉比显著高于饲喂乳清粉组和玉米油组(P<0.05);品种间杜洛克料肉比显著低于约克(P<0.05);在不同饲粮与仔猪品种组合中,乳清粉-杜洛克组合料肉比最低,玉米-约克组合和玉米油-约克组合最高。品种间杜洛克腹泻发生频率显著低于约克(P<0.05);饲粮与品种间腹泻发生频率无互作。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21日龄仔猪16头,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同一圈舍同时放置试验饲粮和对照饲粮,试验饲粮在对照饲粮的基础上添加甜味剂T201200g·t-1、蔗糖50kg·t-1。记录日采食量,并通过摄像头记录采食时间和采食次数,考察不同甜原料对仔猪采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糖精钠有类似于蔗糖的诱食效果,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采食频率。  相似文献   

10.
试验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一定水平发酵构树饲料对于生长育肥猪各阶段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约30 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66头,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生长猪阶段(50 kg前)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10%发酵构树饲料,在育肥猪阶段(50 kg后)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15%发酵构树饲料,试验期127 d,分别测定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在30~50 kg阶段,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比对照组分别高5%和17.37%,而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低10%;在50~100 kg阶段,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84%和13.24%,料重比仅比试验组高0.01,几乎无差异;在100~130 kg阶段,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低1.53%,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高9.69%和11.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背膘厚有降低,眼肌面积有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pH、肉色、加压失水率、贮藏损失和剪切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王彬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6):169-170
将90头25日龄断奶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两个试验组分别添加0.1%和0.2%中药复方饲料添加剂,进行28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基础日粮中适量添加中药复方有提高断奶仔猪日增重和日采食量的趋势,并且添加了0.2%中药复方组断奶仔猪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2.
微生态发酵饲料菌群变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对微生态发酵饲料中的细菌总数、乳酸茵和大肠杆菌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饲料经发酵剂发酵后,乳酸菌数量在48h达到最大值,乳酸含量达到2.5%,大肠杆菌被显著抑制。②为了探讨微生态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诱食及促进生长效果的影响,试验选用32日龄(长×大)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3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发酵基础饲粮、发酵基础饲粮(50%)+未发酵基础饲粮(50%),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8.16%和4.08%;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5.06%和7.59%;试验Ⅰ组的饲喂效果优于试验Ⅱ组。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9窝83头断奶仔猪为试验对象(平均断奶日龄为28d),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2%柠檬酸的饲粮,探讨饲喂不同pH值的日粮对断奶仔猪腹泻程度及平均个体增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喂pH值低的日粮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并提高了仔猪的日增重(P〈0.05),以添加2%柠檬酸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松针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30±1日龄的断奶仔猪240头为试验动物,进行为期45 d的饲养试验。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松针提取物500 mg·kg-1。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平均体重、日增重、料重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体重、成活率、保育达标率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优势。结果表明,松针提取物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测定β-葡聚糖酶和蛋白酶的混合物(EBP)对生长猪粪消化率(FD)、表观回肠消化率(AID)、标准回肠消化率和后肠消化率的影响。12头安装回肠瘘管的生长阉公猪,体重为(38.2±0.5)kg,单独饲养在代谢箱中,按照先前的饲料摄入量编号到3个组中,每组4头。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猪随机分配到每组(方)3个重复的4个处理中。处理分别为基础饲粮(基础),基础+0.05%EBP(0.05%EBP),基础+0.10%EBP(0.10%EBP)及水解酪蛋白,水解酪蛋白用以测定内源氨基酸。基础饲粮含玉米和豆粕,其营养水平计算值分别为代谢能3.36Meal·kg^-1,总赖氨酸1.1%。在第一阶段,拉丁方的每个重复的饲粮采食量是预试阶段4头试猪最小饲料采食量的85%,且每组相等。每个继发阶段饲养水平提高100g·d^-1。每个试验阶段14d,其中饲粮适应期4d,粪便收集期5d、过渡期3d和回肠收集期2d。每天间隔12h连续收集回肠流出物。与栗食基础饲粮的猪相比。采食EBP的猪干物质(DM)、有机物(OM)、能量、粗蛋白(CP)、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总饲粮纤维、不溶饲粮纤维、酸水解脂肪、灰分、钙(Ca)和磷(P)的FD显著升高(P〈0.05)。饲粮中添加EBP0.05%或0.10%,试猪中性洗荆纤维(NDF)和半纤维素的AID显著升高(P〈0.05),但是DM和能量的AID没有增加。与采食基础饲粮的试猪相比,采食EBP的试猪酸水解脂肪的AID趋向于升高(P〈O.051)。各处理间多数氨基酸的回肠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EBP显著降低蛋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的表观、标准消化率(P〈0.05))。与采食基础饲粮的试猪相比,采食EBP的试猪半纤维素的FD与AID的差异显著减小(P〈0.05)。结果显示,生长猪采食EBP能改善DM、OM、能量、CP、非纤维碳水化合物、总饲粮纤维?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日粮组成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76只154日龄海赛克斯蛋鸡,检测不同日粮组成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鸡.全阶梯三层笼养,自由采食、饮水,进行产蛋率<60%和>80%两个阶段的饲养试验,分别饲喂3种不同配方的日粮.试期分别为3周和4周.每阶段试验结束后,对各处理产蛋率、只日产蛋量、料蛋比、破蛋率、每产一公斤蛋所消耗的饲料成本及蛋白品质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第一阶段中,采食3种日粮的试鸡在产蛋率、平均只日产蛋量、采食量、破蛋率、死海率、料蛋比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但采食无鱼粉日粮的处理3的试鸡其每产一公斤蛋所消耗的饲料成本最低,且有较好的蛋壳品质。在第二阶段中,采食3种日粮的试鸡在产蛋量、破蛋率、采食量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但采食无鱼粉的处理3的试鸡料蛋比、死淘率最低,每公斤蛋所需饲料成本最低(P<0.5),且产蛋率最高(P<0.05).  相似文献   

17.
Thingnes  SL  Gaustad  AH  Kjos  NP  Hetland  H  Framstad  T 《饲料博览》2013,(12):15-15
豌豆淀粉是豌豆蛋白浓缩物生产的主要副产物,这种淀粉可以替代猪料中小麦提供的淀粉。然而,豌豆淀粉和谷物淀粉之间的能源利用差异可能会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试验采用挪威长白X夏洛克母猪100头,将20%的豌豆淀粉添加到哺乳母猪的饲粮中,研究其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两组以豌豆为主的饲粮,但一组饲粮中的小麦被豌豆淀粉代替。试验指标包括猪日耗料量、体重、背膘厚、窝重、采食后血糖水平及繁殖性能。豌豆淀粉组母猪平均日采食量(P〈0.0001)、周采食量(P〈0.01)以及整个哺乳期采食总量(P〈0.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在哺乳期的前3周体失重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哺乳期的最后两周,两试验组的平均增重没有显著差异(P〉O.05),但对照组在此阶段的增重显著(P〈0.05)。豌豆淀粉组在哺乳期前3个月背膘损失多于对照组(P=0.01),但从整体时期上看两试验组无显著差异(P〉O.05)。豌豆淀粉组对产仔性能无显著影响(P〉O.05)。豌豆淀粉组初产母猪的断奶一配种间隔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间豌豆淀粉组对血糖无显著影响(P〉O.05)。试验结果表明,豌豆淀粉可以作为泌乳期母猪饲粮中淀粉的替代品。饲喂豌豆的母猪在哺乳期有较高的采食量,但断奶时体重并没有增加,而是改善了母猪在断奶时的体况。  相似文献   

18.
乳清粉和鱼粉在30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的经济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乳清粉(DW)和鱼粉(FM)在30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的经济用量,采用两因子3×3设计,即DW 3个水平(0,3%和6%),FM 3个水平(0,2.5%和5%)共组成9种饲粮进行试验.试验选用30日龄断奶的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杂交仔猪54头,平均始重6.5kg,试验期28天.试验主要考察腹泻指数、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每千克增重饲粮成本、毛利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仔猪断奶后前2周的采食量(ADFI)和日增重(ADG), 6%比0%DW组分别提高20%和23.62%(p<0.01).DW对全期的料肉比改进不大,显著增加每千克增重饲粮成本,导致毛利下降.对于全期的ADFI、ADG、饲料转化效率和毛利,5%比0%FM组分别提高14.04%(p<0.01)、16.45%(p<0.01)、3.78%(p<0.05)和14.48%(p<0.05).未观察到DW和FM的互作效应.兼顾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30日龄断奶仔猪断奶后前2周可使用6%DW与5%FM组合,以后DW可以不用.  相似文献   

19.
试验探讨了早期断奶仔猪的适宜饲粮类型及营养水平。试验一,将24头35日龄断奶的长×内F_1仔猪分成四组,分别饲喂四种饲粮。结果表明,饲粮中含少量动物性饲料可提高仔猪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试验二,将36头35日龄断奶仔猪分成6组,分别饲喂六个不同能量蛋白比的全植物性饲粮。结果表明,日粮中Cp为20%,DE/Cp为17.3—19.5(大卡/克)时,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由2种益生菌和2种益生素合成的合生元对保育猪的益生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40头体况相近的21日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头仔猪。试验组通过饮水饲喂合生元,对照组正常饮水,试验期间记录采食量与体质量;于21、28、42和70日龄采集粪样样品,Hiseq测序分析粪样菌群结构,气相色谱测定粪样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合生元显著提高21~42日龄保育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降低腹泻率(P0.05);显著增加粪样短链脂肪酸含量,尤其是丁酸含量(P0.05)。合生元对粪样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28日龄保育猪粪样中乳酸杆菌属以及42日龄保育猪普氏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粪样中乙酸、丁酸含量与保育猪腹泻率显著负相关,与平均日增重和平均采食量显著正相关。[结论]补充合生元改变了断奶保育猪肠道菌群结构与代谢,提高了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