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晚粳适宜的施氮总量为225kg/hm2左右,末次氮肥施用适期为7月9~16日。宜在末次施氮肥时增施112.5kg/hm2左右氯化钾。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5个杂交晚粳稻新组合进行单晚栽培筛选,并用灰色评判法对10项性状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秀水15A/XR73"、"秀水134A/XR78"、"秀水117A/XR78"灰色综评值G〉0.85,为优组合;"秀水134A/XR134"、"秀水15A/XR15"等9个组合的G值介于0.80~0.85之间,为良组合;"秀水134A/XR15"、"秀水31A/XR134"等3个组合的G〈0.80,为差组合。据此,提出"秀水15A/XR73"、"秀水134A/XR78"、"秀水117A/XR78"、"秀水134A/XR134"为继续试种的优选新组合。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杂交晚粳稻产量优势分析及育种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江苏省杂交晚粳与常规晚粳4轮(年)区域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了穗粒结构和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杂交晚粳稻相对于常规晚粳稻,每穗实粒数、株高和生育期都有竞争优势,千粒重和结实率不存在差异,但有效穗明显低于常规晚粳。相关分析表明,杂交晚粳产量与分蘖率、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呈0.01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株高、穗数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南方稻区单季杂交晚粳稻组合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与单季常规晚粳相比,单季杂交晚粳组合主要在生物产量、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实际产量上有竞争优势,其他性状优势不明显,尤其是有效穗数及结实率偏低,是造成参试组合平均产量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单季杂交晚粳组合主要品质性状与单季常规粳稻相比,整体水平高于常规品种,在出糙率和精米率上有竞争优势,但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方面却低于常规品种。2年试验相关分析表明,杂交晚粳组合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和常规晚粳相比,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且年度之间差异较大。杂交晚粳组合产量与每穗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可能说明每穗实粒数是决定杂交晚粳组合产量的重要因素。对我国杂交晚粳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杂交晚粳稻育种应重视稻米外观品质的改良和食味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施氮肥(纯N)0~225 kg·hm^-2,晚粳稻新品种浙粳23产量随氮肥用量的提高而增产。适量增施氮肥可以增加浙粳23的分蘖力,提高生育后期叶片、茎鞘和穗部的含氮量,从而延长光合器官的寿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单季晚稻氮肥最佳施用比例,对杂交晚粳浙优12进行不同氮肥施用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在单位面积施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杂交晚粳浙优12单季免耕直播不同施肥比例以苗肥(2叶1心)∶蘖肥(4叶1心)∶秆肥(倒4叶)∶穗肥(倒2叶)为3∶3∶2∶2的处理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10.239 t/hm2,苗肥(2叶1心)∶蘖肥(4叶1心)∶穗肥(倒3叶)为3∶2∶5的处理产量最低,平均产量7.650 t/hm2。  相似文献   

7.
86优 8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 86 3A与宁恢 8号配制的杂交晚粳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生长清秀、米质优等特点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亲本特性86 3A全生育期主茎总叶片数 1 7叶 ,播种至齐穗 1 0 6d ,需总积温 2 5 99 6℃ ,对温光敏感。两年来 ,生育期较稳定 ,属早熟晚粳类型。分蘖中等 ,株型紧凑 ,生长较繁茂 ,叶色深绿 ,抽穗开花较集中。株高 1 0 5cm ,穗长2 0cm左右 ,每穗总粒数 1 1 0~ 1 2 0粒。宁恢 8号全生育期主茎总叶片数 1 7叶 ,播种至齐穗 1 0 1d ,需总积温 …  相似文献   

8.
浙粳88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和安吉县金穗种子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中熟高产粳稻新品种,2011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2008-2010年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较优、抗性较强、生育期适中、青秆黄熟,适宜在浙江省粳稻区推广种植。直播栽培技术为适时播种,科学肥水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适时收割。  相似文献   

9.
晚粳稻新品种浙粳22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2007年-2009年推广的晚粳稻主导品种浙粳22为材料,开展了不同施氮量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每亩施氮肥15kg以下常规用量范围内,施氮越多产量越高。适量增施氮肥可以增加浙粳22的分蘖力,提高生育后期叶片、茎鞘和穗部的含氮量,延长光合组织的寿命,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11.
杂交水稻茂优201在施相同底肥的条件下,以尿素作追肥,进行不同施肥时期、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间生育期、株高、千粒重差异不大,达到分蘖高峰的时间相差不大。以分蘖期施尿素2 kg/667m2,抽穗期施尿素1 kg/667m2的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分蘖期施尿素3 kg/667m2的处理。优质杂交水稻品种茂优201在分蘖期施足分蘖肥能有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13.
以中等肥力水平的红壤性稻田为载体,设置5级氮肥施用量和4种氮肥施用方式研究了杂交早稻优I200的高产施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优I200的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纯N施用量宜控制在195 kg/hm2左右。同一氮肥施用量条件下,优I200的产量表现为穗氮肥(幼穗分化前期施用)、粒氮肥(抽穗期施用)均衡施用比单独施用穗氮肥好,蘖肥(移栽后5~7 d施用)、穗、粒氮肥均衡施用处理的产量高于偏重施用分蘖氮肥的处理。分蘖数、有效穗数均随分蘖期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氮肥对分蘖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日,有读者来电询问,他想在江苏地区种植杂交粳稻,不知前景如何,该种植哪些品种。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所长王才林研究员,他表示,种植杂交粳稻前景广阔。近年来江苏省加快了杂交粳稻育种进展,米质、产量、抗性都有了较大提高。杂交粳稻在杂种优势利用、品质育种、制种研究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  相似文献   

15.
张春妹 《现代农业科技》2008,(4):116-116,118
通过杂交晚粳强化栽培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强化栽培条件下的杂交晚粳嘉优1号、富优1号、常优1号在穗型、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等方面都比常规晚粳嘉花1号要高,而有效穗数、成穗率和结实率上则要少;这3个品种都表现出分蘖强、穗数较多、穗型大、丰产性好等优点,可在海盐县强化栽培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晚粳光敏核不育系与常规晚粳品种杂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7.
季中籼稻改成一季晚粳稻,是湖北省农作制改制提高稻田单位面积产量有效的措施。1956年曾在16万亩的面积上,获得了平均亩产777斤的高额产量,1957年又有了新的发展。由于一季晚粳稻的生物学特性不同于中稻,它的生育期比较长,阶段异质性也比较比明显,并且在湖北省推广不久,因此,在施肥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我  相似文献   

18.
19.
介绍高产优质杂交晚粳新组合苏优22的亲本武运粳7号A和R16189的特征特性;提出了合理安排苏优22父母本的播差期、确定合适的株行比、科学的肥水管理、适时调节生育进程、应用辅助授粉等一系列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0.
甬优2号是宁波市农科院、市种子公司用甬粳2号A与K1722配组而育成的杂交晚粳稻组合.具有高产稳产、耐寒抗病、优质抗倒等特点.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自1998年以来受育成单位委托承担该组合的制种任务,并对其亲本特性进行系统观察,对其优质高产制种技术作了深入研究.5年累计制种63.7hm2,平均产量2.918 t/hm2,最高田块产量可达4.417 t/hm2,质量达国标一级种标准.现将甬优2号亲本特征特性和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