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养殖户不断追求养鱼产量,放养密度不断加大,养鱼池内的残饵、粪便等逐渐增多,致使养殖水体越来越呈富营养化,进而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重者则引起鱼类中毒死亡。因此,如何清除鱼塘中的有害藻类显得尤为重要。一、有害藻类的种类及  相似文献   

2.
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水体越来越呈富营养化,从而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中毒死亡。因此,如何清除鱼塘中的有害藻类显得尤为重要。1有害藻类的种类及危害1.1水绵(俗称青泥)多在天气转暖后,于鱼池浅水处萌发,生长成缕缕细丝,底端扎在池底而上端直立水中,故也称沉水性丝状植物。当其衰老时则断离池底,漂浮于水体中,形成团团乱丝,鱼苗、鱼种误入其  相似文献   

3.
《河南水产》2010,(1):21-21,11
由于养殖户不断追求养鱼产量,放养密度不断加大,养鱼池内的残饵、粪便等逐渐增多,致使养殖水体越来越呈富营养化,进而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重者则引起鱼类中毒死亡。因此,如何清除鱼塘中的有害藻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水蛇、地头蛇等有害蛇类,是较为凶猛的肉食性动物,常于夜间出来猎食幼鱼、鳖蛋及蟹虾等,大大影响其成活率及生长速度,为它们的一大天敌。但如使用硫磺粉,就可于3天内将水中及其附近的蛇类驱赶干净,效果十分  相似文献   

5.
传统池塘养殖中对于有害藻类的清除,是一件非常单一简单的工作,我们只需要用一些重金属盐类例如硫酸铜或者大剂量杀生剂就可以完成.但是,对于现代养殖业,在考虑到清除藻类的同时,又要兼顾有益藻类的安全、水草的安全、养殖动物的安全以及水体溶氧、藻类毒素分解等综合因素,以致水体中藻相稳定与平衡,清除有害藻类就变成了一件"系统养殖操作".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月14日,信阳罗山县开新渔村水产科技示范户反映:黑尾近红鲌养殖池中的青泥苔难以清除,且水肥不起来,严重影响了黑尾近红鲌生长。经现场观察,池塘水质过瘦,清可见底,青泥苔丛生,水草泛黄,生长不旺;经检测水质,池塘p H值高达9.2,氨、氮、硫化氢含量不超标。一、鱼塘养殖情况罗山县尤店乡开新渔场是一个以农田灌溉为主的小型水库,面积约60亩,平均水深约2米,实行粗放养殖。为了充分利用养殖水体,提高养殖效益,形成山区小型水库网箱生态高效养殖新模式,达到调整养  相似文献   

7.
池塘中几种有害藻类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新  白美萍 《河北渔业》2002,(6):34-34,36
<正> 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由于环境恶化,病害经常发生。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鱼类疾病,都会造成养殖产量的大幅度下降,其中尤以各种有害藻类引起的鱼类疾病,对养殖生产者来讲最为棘手。在此,简单介绍几种有害藻类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蓝藻中的铜绿微囊藻和水花微囊藻,藻体死后,分解产生有毒的羟胺和硫化氢,使鱼类中毒而死,每一升水中含50万个群体时,就能使鱼类致死。在水温为28—30℃,pH值8—9.5的水中,这两种蓝藻繁殖最快,水呈翠绿色。多甲藻和裸甲藻,它们死后产生有毒的甲藻素,使鱼类中毒死亡。多甲藻大量繁殖时,水呈红棕色。  相似文献   

9.
一、鱼塘淤泥过多的危害1郾养殖鱼类产量低由于淤泥增厚增多,池底抬高,造成池塘水体容量变小,池塘水温变化增大,饵料生物的数量就会随之减少降低,这些都不利于密养高产。2郾容易产生泛塘死鱼淤泥中存在着大量有机质,这些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不断地消耗水体中溶解氧。淤泥愈多,所含的有机质就愈多,则耗氧量也愈多,这将导致整个水体的溶氧量不足。特别是一旦遇到大风大雾、雷阵雨等气压偏低的不良气候,就会造成池塘鱼类严重缺氧浮头、泛塘,严重时全塘鱼死亡。3郾容易形成“老水”淤泥有机质中存在着大量的氨,导致“水体老化”,使鱼生长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
周祖波 《科学养鱼》2007,(11):58-59
滨海县振东养殖场地处沿海滩涂,历史上以养殖银鲫为主,今年,试验养殖美国斑点叉尾!1000亩,其中大部分为单养,少数塘口与花白鲢混养。今年5月初,有一个池塘先是!鱼摄食量减少,后来发现鲢鱼狂躁不安,接下来出现死鱼,当时即组织会诊,采取应对措施,控制了病情。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许立成 《科学养鱼》1999,(11):34-34
在养殖池塘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的生长,甚至引起中毒死亡,现将池塘中易蔓生的几种有害藻防除技术简介如下:一、害藻危害及防除1-水绵、双星藻、转板藻俗称青泥苔。多在春季天气转暖后,在鱼池浅水处萌发,长成缕缕细丝,底端扎在池底,上端直立在水中,故也称沉水性丝状植物。当其衰老时断离池底,漂浮水中,形成团团乱丝,鱼苗鱼种误入其中后往往被缠绕而死。另外,大量的乱丝漂浮在水中,严重影响浮游植物对光能的吸收和水温的提高,阻碍氧气的溶解,并且大量消耗水中的养分,使池水变瘦,影响鱼类的生…  相似文献   

12.
单细胞藻类不仅是一些养殖生物幼体的开口饵料,而且是贝类幼虫不可缺少的饵料;也是净化水质的重要物质。但是在单细胞藻的培养过程中(包括初级培养、二级培养和多级培养)往往易被一些有害菌类污染。这些有害菌类不仅与其争光、争气(指二氧化碳)及营养盐,而且还直接破坏单细胞藻类的生长,特别是丝状菌类更为明显,它能将许多藻细胞粘连在一起,使细胞失去悬  相似文献   

13.
单细胞藻类的敌害生物与有害藻类的溶藻微生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单细胞藻类是水产养殖植物性生物饵料的主要类群之一,能够在水中进行光合作用、降解水中富营养化成分而净化水质和保持良好的水环境条件。自然水域或非密闭条件培养单细胞藻类时,水中难免发生杂藻、菌类、原生动物和昆虫幼虫等等,如不采取特别措施,这些生物将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4.
在池塘养殖中,当水体的环境因子发生特殊变化时,往往会产生大量有害藻类并成为优势种群,抑制有益藻类的生长,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生长,导致水体的生产力下降,严重时对养殖水产品的安全造成危害。现将池塘中几种有害藻类的防除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5年6月份,我市一养殖户培养草鱼乌仔的鱼苗池塘中,出现大量青泥苔,池水转瘦,难肥,池中浮游生物稀少,使鱼苗难以得到充足的天然饵料,极大地影响乌仔生长,并已出现乌仔游进青泥苔被缠住游不出来而死亡。他前来询求有没有去除青泥苔肥水的有效办法。青泥苔是水绵、双星藻及转板  相似文献   

16.
我场每年有150多亩水面的鱼类越冬,1989年之前一直坚持冬季打冰眼,认为冰眼可进空气防止鱼塘缺氧。但效果很差,每年冬季损失30%以上,严重的鱼塘绝产,越冬后的鱼体弱干瘪。经过几年的实践;对鱼塘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具体的分析,我们认为鱼塘冬季打冰眼劳民伤财有害无利:第一,冬季鱼塘水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  相似文献   

17.
鱼塘中的水草一般有菹草、苦草、金鱼藻、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角茨藻、水绵等。它们在鱼塘中大量消耗水中营养物质,不利鱼苗鱼种的生长。 在鱼苗鱼种放养前后,如不及时除草,则会降低池塘生产能力,影响渔业经济效益。清除塘中水草的方法: 在鱼苗鱼种放养之前,可用五氯酚钠(12~19.5公斤/公顷)和二甲四氯(1.5  相似文献   

18.
冬旱枯水季节,正是改造低产鱼塘的好时机,建议抓好以下四项措施的落实: 一、清除淤泥,扩大库容量 结合冬修水利,加深池塘,清除过多淤泥,最好使塘泥保持在 20cm左右,改造后水深要达2~2.5m。 二、修补渗漏,加固增埂 如塘底、塘埂渗漏,可挖出渗漏层30cm,  相似文献   

19.
杨保国 《齐鲁渔业》2008,25(5):42-42
在渔业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些新开挖的鱼塘,施放绿肥沤不烂,塘水透明见底,养的鱼长得慢而且瘦,有时还会死鱼。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鱼塘水质酸性大而引起的。对这些酸性鱼塘,要进行改造,才能夺取渔业丰收。  相似文献   

20.
对6个鱼塘的浮游藻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其中3个采用微孔增氧方式,其余3个未采用。结果表明,各鱼塘内分布的浮游藻类共4门18科42属57种及变种,其中,以绿藻门和硅藻门的种类较多,分别为28种和16种。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与未采用的鱼塘相比,绿藻门没有显著变化,蓝藻门的种类数明显减少,硅藻门种类数明显增加。各鱼塘浮游藻类的细胞丰度显示,未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都以蓝藻门所占比例最高,绿藻门次之,再次是硅藻门,而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都以绿藻门所占比例最高,硅藻门次之,再次是蓝藻门。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与未采用组相比,水质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