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茶叶》1980,(2)
(一) 建德县大洋公社下徐大队,是个山区队。全大队241户,1147人。有田446亩,山15700亩,茶园608亩,其中正式投产茶园373.7亩。这个大队今年农业生产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总产预计跨过80万斤,比去年增产10万斤以上;茶叶总产820担,比去年增产86.5担,产值118968元,比去年增加19253  相似文献   

2.
1979年我县棉花生产,在战胜严重春旱、夏涝和秋雨连绵的恶劣气候,皮棉总产仍然可达103万担左右,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按全县78万亩棉田计算,皮棉单产132斤,比1978年增产21万担左右,粮食预计总  相似文献   

3.
1984年湖南省棉花生产在连年丰产的基础上,又获得了大幅度增产。全省181.19万亩棉花,总产皮棉246.75万担,亩产皮棉136.18斤,总产和单产都超过了最高历史水平,比1983年总产增加了25.8%,单产增加了38.4%,亩增皮棉38.0斤。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县棉花育苗移栽面积发展很快,1978年全县移栽面积仅2.2万亩,1979年陡增至28万亩。据调查,移栽棉花平均要比直播棉花增产15.97%,1979年全县皮棉总产103.5万担,单产160.2斤,总产与单产均比1978年增加3.1%,克服了长期以来旱丰水歉的现象,实现了灾年再创皮棉百万担的奋斗目标,这是与发展育苗移栽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我区一九八二年的棉花生产,在连续三年大幅度增产的基础上,又喜创闯过百斤大关的新纪录。全区63.4万亩棉花,总产皮棉81万担,比历史最高的八一年净增27.4万担,增长51.1%比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净增46.83万担,增长137.2%,单产127.7斤,比历史最高的81年的89斤,增长48.4%,比78年的61斤翻了一番还多,在植棉历史上首次实现了百斤皮棉地区。单产最高的九江县,今年更上一层楼,全县10.3万亩棉花,亩产达176斤,彭泽县在连续三年过百斤的基础上,16.2万亩棉花,亩产也达164斤,单产总产都增长  相似文献   

6.
抓纲治县结硕果,争来农业高速度,粮棉油猪齐跃进,新长征中跨大步。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指引下,我县人民深揭狠批林彪、“四人邦”,科学种田打硬仗,夺得了一九七八年农付业生产的全面丰收。27.97万亩粮田,全年总产48045.3万斤,常年亩产1717.7斤,总产、单产比去年分别增产25.7%和27.71%,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20.8万亩棉花,总产皮棉41.18万担,平均亩产198斤,比去年(116斤)增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六年,在棉花生产上为了实现高产、优质、低成本和增产增收的要求,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大搞技术改革,实行科学种田。在技术改革上,紧紧抓住深沟早管攻伏桃,密植管理增总桃,综合防治保三桃,推广良种衣分高,立足抗灾夺丰收等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粮棉产量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县粮食总产达到九亿斤,比一九七五年增产六千九百万斤;七十八万亩棉花,总产达到一百万担,比一九七五年增产十万担,亩产皮棉一百二十八斤三两,比一九七五年增产百分之十二。深沟早管攻伏桃我县多年实践证明,哪年抓住了伏桃,哪年棉花就产量高、品级好。要多坐伏桃,  相似文献   

8.
简讯     
9月下旬,各地棉花进入吐絮盛期,丰收捷报频频传来。河北省石家庄专区400多万亩棉田预计亩产皮棉可达70—80斤,比去年增产17—33%。束鹿县78.6万亩棉田预计亩产100斤皮棉有把握,争取达到120斤。宁晋县新寨店棉花丰产方预计亩产籽棉650斤,其中有25亩每亩可产籽棉千斤。邯郸专区535万亩棉田预计比去年增产30%左右,南宫、磁县预计产量比去年增加近一倍。河南省新乡专区390  相似文献   

9.
1982年,我区有苎麻面积100047亩,比1981年减少7000亩,总产26.25万担,比1981年增产25.7%,单产由1981年的200斤上升到260斤,增产30%。如沅江县有苎麻面积67269亩,总产18.69万担,单产277斤,全县农业人口人平近40元。 1982年全区苎麻增产幅度大,品质提高,主要经验是:进一步建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二年我县棉花生产获得了单产、总产双超历史的特大丰收,全县计划面积16.2万亩,皮棉总产26万多担,比上年猛增59%,比历史最高的七九年增长52%,平均亩产164斤。其特点是:社社、队队、户户普遍增产,高产的更高产,低产的变高产,受灾地区也增产。  相似文献   

11.
短季棉在我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振兴经济迫切需要发展短季棉80年代前期我国棉花生产连年增产,1984年植棉面积10385万亩,总产12517万担,创历史最高纪录。从而使我国由每年进口1000万担变为出口1000万担,成为世界出口棉花大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棉纺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对棉花生产形势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12.
据德州汇报会统计,72个基地县(市)的原种场已建成投产54个,良种轧花厂基本建成投产45个,并成立了47个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据资料分析,1987年比1986年全国棉田面积增加了817万亩、总产增加985万担,其中,27个基地县(市)增加了285万亩和381万担,增加的皮棉产量约占全国的40%,河南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我省棉花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从1949年到1978年,棉田面积由388.8万亩扩大到878万亩,单产由16.6斤提高到107斤,增加90.4斤,总产由56.2万担提高到948.95万担,增加892.76万担。1979年棉花面积880万亩,总产1050万担,单产119  相似文献   

14.
1 1988年棉花生产形势1988年我省棉花生产是个大减产的年份。初步预计,全省皮棉总产量30~32.5千吨,比上年减产26.5—29千吨,减产45—49%,为70年代以来第二个低产年。按实播面积97.8万亩计算,单产为30~33公斤,比上年减产48—52%,为1982年以来单产最低的一年。主要棉区九江市55万亩,预计总产22.5千吨,比上年减产47%,单产39公斤,比上年减产37公斤,减48.7%;宜春地区14.2万亩,预计总产2千吨,平均单产14公斤,比上年总产、单产分别减产68%和70%;上饶地区9.9万亩,预计总产1.25千吨,平均亩产12.5公斤,比上年总产、  相似文献   

15.
万户乡从1952年推广改良棉以来,几经反复,为打破丘陵红壤不宜植棉的论断作出了答案——五年棉花单产翻一番。 (一) 万户乡地居鄱湖之滨的山岗上,丘陵红壤,易涝易旱。全乡有十个植棉村,21,493个棉农,总耕地面积20,035亩,其中水田6,374亩,旱地13,661亩,其中植棉12,000亩。植棉最多是1972年,已实播棉花13,040亩,总产12,682担,单产97.3斤,比1949年翻了九番,比大跃进前的1957年植棉6,230亩翻了一番,比57年总产皮棉3454担翻了二  相似文献   

16.
1982年,我区有苎麻面积100047亩,比1981年减少7000亩,总产26.25万担,比1981年增产25.7%,单产由1981年的200斤上升到260斤,增产30%。如沅江县有苎麻面积67269亩,总产18.69万担,单产277斤,全县农业人口人平近40元。  相似文献   

17.
1984年,我省棉花生产获得了单产过百斤、总产超历史的丰收,跨入了全国百斤皮棉省的行列,结束了我省棉花亩产长期徘徊在六七十斤上下的局面,有力地回答了我省不宜种棉的错误论调。据统计,全省实播棉田121.66万亩,总产皮棉138.28万担,单产为114斤,比1983年亩产77斤增长48.1%,和历史最高年1982年相比,播种面积减少了29.77万亩,而总产却增加7.04万担,单产增长31.0%,总产比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69.5万担翻了一番,单产增长1.2倍,创建国以来最高水平。今年棉花生产大丰收,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启东县在抓纲治国三年大见成效的重要一年里,棉乡百万人民焕发了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战高温,抗大旱,夺得了粮棉大丰收。粮食年单产近千斤,总产比去年增五千多万斤;五十八万亩棉花,予计单产一百七十三斤左右,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总产可以实现百万担。刷新历史记录。我县棉花取得大面积丰收,在生产技术上,主要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棉花》2000,27(10):23
中国棉花杂志社 9月 2 0日记者讯 :2 0 0 0年新棉已于 9月 1 0日前后在全国棉区普遍开秤 ,棉区对今年收购开始实行的新的棉花检验标准普遍反映良好 ,新棉收购每担皮棉指导价格 430元。据农业部种植业司棉花生产负责人马淑萍女士介绍 :预计今年全国总产 80 0 0万担 ,总收获面积 372万公顷 ,与上年基本持平 ,除河南省因虫灾和水灾略有减产外 ,其它产棉省均为增产 ;预计今年纺纱用棉 830 0万担 ,絮棉 30 0万担 ,总计消费 860 0万担 ,缺口 1 0 0 0万担。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站长郑继有说 ,新棉开秤伊始 ,夏津县子棉收购市场价为每公斤 4.4…  相似文献   

20.
在连续三年大丰收的基础上,1982年我县的棉花生产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全县植棉计划十万三千亩,年报总产181,781担,实际产量192,000担,按计划面积亩产达186.4斤,比大丰收的81年增加77,711担,增长68%,LL78年53,402担增长359.5万,单产比81年123.4斤增加63斤,为78年61.4斤的三倍多。三中全会以来的四年,每年总产增长34,645担,单产提高31斤,实现了高产稳产,持续幅度增产,广大棉农普遍尝到了“科学种棉,越种越甜”的甜头。今年棉花丰收的特点是成桃、铃重、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