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大─120(原BR-120)是国际上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有极强的激活性能。该产品无毒、无害、安全可靠,是发展绿色食品的高科技产品。我县自1997年初开始引进该产品,在不同土质、不同肥力地块,进行水稻不同时期应用试验示范,获得很好效果。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云大—120①种子处理:用3000培云大—120溶液浸种24h,晾干后播种.清水浸种做对照;③苗期处理:在水稻秧苗2~3叶期及插前1周,各喷1次400O倍云大一120溶液司十照喷施清水。试验设三次重复,随机排列,每个处理面积Zm‘。③水稻生殖生长期处理:用4O0…  相似文献   

2.
大豆应用稀土动植宝拌种或喷施,均可获得显著增产效果,平均667m^2增产大豆15-33kg,增产11.72%-27.27%。以0.5kg大豆种子拌稀土原液7ml增产效果最佳,667m^2增产54.0kg,增产49.1%。喷施以200-300ppm浓度增产效果最佳,667m^2增产42.8kg,增产28.92%。拌种比喷施更简便易行,增产效益比喷施好,但要注意到即拌即播。  相似文献   

3.
天然芸苔素对水稻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苔索内酯(Brassinolide,简称BR),是本世纪70年代发现的第六类植物内源激素,其独特的自体结构使之具有高效、广谱生理活性的特点。0.15%会苔素内酯EC,系由浙江省义乌市是嘉生化有限公司生产,已有报道对马铃薯、茶叶、南草、油菜、水稻有增产作用。本文试验比较了0.15%会苔素内酯EC与几种常用叶面喷施剂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材料与方法1.供试药剂:0.15%答苔素内酯EC(是嘉天然芙苔素),叶面宝,黑状元,绿邦98’;2.供试水稻品种及栽作:香粳93-25,栽作与当地大田相同;3.试验设置:设警苔素5O00倍,姜苔素1000…  相似文献   

4.
多元微肥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它能调节棉花的生长发育,提高棉株的生理活性,我们于1996年试验,以在初花期和盛花期二次喷施效果好,叶绿素a、b含量增加0.229和0.195mg·g(-1),硝态N吸收增加1.086ug·g(-1),增21.7倍,硝酸还原醇含量增加32.0%,增强了棉株的生理代谢;后期提高了SOD酶的活性,增强了棉株抗衰老能力;增产幅度为15.1—16.05%,并能增加单铃重,衣分和改善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5.
湘两优糯粱1号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种N.P.K施肥水平下,研究了两系杂交糯高粱湘两优糯粱1号的营养特性和产量效应,结果结果:(1)N素在叶片中含量较高,P素在穗和籽中含量较高,K素在茎秆中含量极高。(2)两系高粱在拔节期、抽穗期对不同养分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比例:N素分别为50.5%和73.1%,P素分别为22.6%和47.4%,K素分别为72.1%和96.8%,养分积累速度为K>N>P。(3)每生产100kg高粱籽需吸收N2.11-2.62kg.P2O51.01-1.22kg.K2O3.15-3.67kg.N:P2O5:K2O为1:0.41-0.48:1.27-1.49。(4)高粱产量随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高肥处理比中肥处理增产8.5%,中肥处理比低肥处理增产15.7%,低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增产23.7%。(5)氮肥、钾肥要重基施、早追施,多离束效肥、磷肥应施足底肥或深施,中后期适当施速效肥,或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6.
叶面喷硒对小麦抗氧化性能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大田条件下硒对小麦抗氧化性能及籽粒中硒含量的影响.以亚硒酸钠(Na2SeO3)和富硒增产素为硒源,从硒的用量、形态和喷施时间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喷硒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小麦根系活力和旗叶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小麦籽粒硒含量最高为对照的3.3倍,各处理均表现出增产趋势,最高增产5.1%。富硒增产素喷施效果优于亚硒酸钠.孕穗期喷施比灌泉期喷施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谢文林 《茶叶通讯》2005,32(3):28-29
2003年春茶期间,在顺昌县建西茶场,分别采用450倍、225倍、150倍浓度喷施RH植物液肥,结果表明:225倍、150倍浓度分别增产22.8%、17.3%,效果达到极显著,450倍浓度增产13.0%,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8.
1996-1999年,在湖南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农场进行了油菜增产灵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油菜增产灵的处理,每公顷比清水对照增产120-135kg菜籽,增产率为7.0%-7.8%。  相似文献   

9.
《玉米科学》1997,5(1):009-009
四单48是四平市农科院1986年有成的晚熟玉米单交种。1993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准予推广。1产量1990-1992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联合区域试验,三年23点试验,全部比对照增产,平均公顷产量10499,0kg比丹王13增产15%,居本熟期第一位,1991-1992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生产试验,二年7点次平均公顷产量8790.1kg,比对照丹王13增产7.0%。lop,lop年在梨树、公主岭、双辽、长岭等市县大面积生产试验,10个示范点平均公顷产最为oq-M-Ikg,比对照丹玉13增产14.8%。2特征特性生育日数:四单48出苗至成熟13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0.
浙东平原水稻土油菜田间试验施用不同氮、硫水平的结果显示:(1)油菜籽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大而增加,施N(50-200kg/hm^)不施硫肥条件下,增产幅度为2.0%-11.8%,施N和施S(30kg/hm^2)条件下,增产幅度为2.4%-12.7%。(2)不同施氮水平下,施硫增产油菜籽5.4%-6.9%。(3)油菜氮吸收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低氮水平下施用硫肥促进油菜氮吸收量加大。(4)不同施氮水平的产投比为1.5-4.3,施用硫肥的产投比达5.2-6.7,氮硫配施可提高施用氮肥的产投比。  相似文献   

11.
中红麻10号(原名“KB2”)系利用国外优良红麻种质“EV41”与国内抗病材料“72-44”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不早花裂叶型红麻新品种。在1993-1994年湖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纤维303.85kg比对照湘红麻1号(7804)248.20kg增产22.4%(春播);在1994-1995年广西区试中比当地适应性强的“系选青皮三号”平均增产13.2%;在1997-1998年全国红麻区试中平均亩产纤维248.58kg,比新对照粤74-3增产15.8%;干茎产量比对照青皮三号平均增产25.4%,其增产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KB2的平均增产幅度在参试新品种中居首位,韧皮含量和硫酸盐纸浆得率比对照青皮三号提高3.6和1.42个百分点,也高于粤74-3;束纤维品质、单纤维长度和抗炭疽病性亦优于对照品种、抗全性明显强于对照,表明“KB2”是一个集高产、抗病、抗体、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造纸兼用的红麻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植物健生素(x1)、喷施宝(x2)、高锰酸钾(x3)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喷施叶面,有明显增产效果。三者综合施用可使产量提高26.6%,分别单施x1可增产8.24%,x2增产10.91%,x3增产7.47%。三种药剂主要是通过促进平均单薯重的增加而实现增产的。x2特别有利于大薯和特大薯的形成,x3对植株病害有显著疗效。当施用过量时三者均有副作用,以x3药害最大,x2次之,x1最小。施用最佳剂量x1649.5g/hm2,x292.1ml/hm2,x3用0.26%的溶液。  相似文献   

13.
乌龙茶新品种区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5年在福建武夷山、建瓯、三明、四川永川等不同区域的生态与生态条件下,对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区域鉴定和多点示范,结果表明:(1)黄观音、金观音、新选206种后4--5年的平均鲜叶产量分别比肉桂、铁观音、黄金桂增产17.4%-71.4%、52.9%-123.1%、45.2%-111.9%。紫观音、新选205比黄金桂增产两成以上。(2)专家鉴定春桃香、新选205、206等新品种品  相似文献   

14.
1993-1994年度小麦生长季节在两个地点对新育成的小麦品系(福繁11,福绵2号,福太2号,86-5,晋914435,586,系6)进行了品比试验,对照品种为晋麦2148。结果:两点平均,参试品系产量水平为144.7-204.1kg。福太2号和586比对照减产11.4%和11.7%;86-5比对照增产2.5%,其余4个品系比照增产1.4-4.5%。多数品系有效穗和穗粒数比对照略多或相仿,千粒重有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几个木麻黄无性系抵抗木毒蛾危害的试验。结果表明:木麻黄无性系具有较高的抗木毒蛾能力,苗期,对照的虫株率(18.4%)是木麻黄4个无性系平均虫株率(1.9%)的9.68倍;幼林期,对照的虫株率(34.2%)是4个无性系平均虫株率(2.8%)的12.21倍,对照的虫口密度(16.966只·株^-1)是无性系平均虫口密度(0.0355只·株^-1)的477.92倍;成林时,敖东镇对照的虫株率(63.6%)是无性系P10-33虫株率(1.8%)的35.33倍,流水镇对照的虫株率(65.0%)是无性系P10-33虫株率(2.0%)的32.50倍,在敖东镇和流水镇,木麻黄无性系P10-33的虫株率分别是1.8%和2.0%,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6个甘蔗新品种单点区试结果,闽糖92-505表现最优。其蔗茎产量比CK1(新台糖10号,下同)增产24.9%,比CK2(闽糖70-611,下同)增产24.3%;增产均达极显著;12月上旬蔗糖份17.02%,比CK1高1.92个百分点,比CK2高2.79个百分点,亩含糖量1592公斤,比CK1增糖40.8%,比CK2增48.6%。其次是闽糖92-648,其蔗茎产量比CK1增产16.1%,比CK2增产15.5%,增产均达显著平准,12月上旬蔗糖份16.75%,比CK1高1.65个百分点,比CK2高2.52个百分点;亩含糖量分别比CK1和CK2增加28.6%和35.9%,闽糖92-464位居第三,其蔗茎产量分别比CK1和CK2增产6.7和6.2%,12月上旬蔗糖16.53%,比CK1和CK2分别高出1.43和2.30个百分点。亩含糖量分别比CK1和CK2增加16.8%和23.3%。其余三个品种的综合表现依次为92.142、93-1.19和92-851。这三个品种由于蔗糖茎产量或蔗糖份高,其亩含糖量均比CK1和CK2增糖,增加幅度4.4-17.5%。  相似文献   

17.
黄观音等新品种三明点区域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7年在三明市小蕉布开展了乌龙茶新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鉴定评价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1)黄观音、金观音、新选206种后第4-6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种肉桂、铁观音增产28.8%-35.6%、48.7%-56.6%、47.3-55.1%,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1995-1997年鉴定加工品质,黄观音、金观音乌龙茶品质达到金桂、铁观音的水平,新选206接近或  相似文献   

18.
(1)豫校8号新乡市农科所以新稻68-11为母本、郑粳107为父本杂交于1990年选育而成。属模型非糯品种。全生育期145天。株高105cm。分率力弱,成穗率80%左右,米质优。粗蛋白含量10.1%,粗脂肪0.68%,赖氨酸0.43%,总淀粉85.9%,直链淀粉18.6%,胶稠度100mm,糙米率83.0%,精米率75.2%。中抗白叶枯病,耐肥水,抗倒力强。1993~1995年省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526.9g,比对照新精68-11增产10.7%;1996~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67.1kg,比对照新稻68-11增产10.8%。适宜于河南北中部粳稻区及河北邯郸地区高肥水田…  相似文献   

19.
冬瓜瓜肉洁白,味道清甜,有利水、化痰、清热、解毒、消水肿,止消渴以及解鱼、酒毒等功效。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瓜果类蔬菜。它除鲜食外,还可加工蜜饯。冬瓜耐贮运,可远销外省市缓解蔬菜淡季,满足市场需要。由于种植冬瓜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近年来我县春、秋植冬瓜面积逐年扩大,全县冬瓜种植面积300多公顷,为探讨云大一120对冬瓜的增产效应,我们于九六年进行冬瓜喷施云大-120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的基本情况:试验设在我县山格镇平寨村,试验地为轻壤土,肥力中等,前作为早稻,供试冬瓜品种:小青…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苏优3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优3号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杂交新品种,不育系为宁A3(MI CMS),恢复系为3075R。苏优3号综合性状好,抗(耐)病性强,成熟期早,品质优良,在1996-1998年度江苏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553.30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6.81%,在1999-2001年度国家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686.80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6%,苏优3号芥酸含量0.42%,硫甙含量25.87umol/g,种子含油率43.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