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厌氧消化中的酸中毒表现及原因 (一)表现 厌氧消化中的酸中毒就是料液酸化,沼气发酵微生物中毒衰亡.最终表现是产气量降低和甲烷含量下降,所产的气不能燃烧使用,一般发生在养殖专业户以喂配合饲料的猪粪、鸡粪为发酵原料的沼气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波和微波联用对污泥厌氧消化的促进作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寻找超声波和微波联用促进污泥厌氧消化的最优条件组合。[结果]超声波和微波联用能促进污泥的厌氧消化,而且超声波和微波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效应。最优的联用条件是:500 mL污泥先用超声波(120 W)处理3.5 min,再用微波(450 W)处理4min。该联用条件能使污泥中的细胞全部破碎,经过10 d的厌氧消化后,其累积产气量比对照样增加了270%。[结论]超声波和微波联用能促进污泥的厌氧消化。  相似文献   

3.
有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有较大的危害,厌氧消化技术可以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概述了厌氧消化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厌氧消化技术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消化残渣的农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有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有较大的危害,厌氧消化技术可以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概述了厌氧消化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厌氧消化技术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消化残渣的农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2006,(8):10-11
一、简介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国内外生物质能技术开发已有了很大进展。利用厌氧消化技术,高温下的沼气产气率可达5m3·m-3d-1,百千瓦量级的沼气发电机组每立方米沼气发电量可达1.4~2.6千瓦/小时,发电效率可达38%。在中国,秸秆和粪便的过剩与污染,已经为社会所关注,加大开发力度,尽快将其转化为优质能源已经迫切地摆到了面前。与国外相比,中国生物质能技术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厌氧消化产气率低;缺乏厌氧消化稳定运行技术保证;能源综合利用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与厌氧消化和综合利用配套的技术和设备还不成熟;厌氧消化产气终端…  相似文献   

6.
肉类加工废水的厌氧消化处理法是国外比较成熟的工艺。这种方法主要包括厌氧消化和分离污泥2个部分。先在消化池对废水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厌氧分解,再进入分离池将活性污泥沉淀分离,并回流部分活性污泥。  相似文献   

7.
厌氧消化技术处理畜禽粪便,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够实现废物无害化、资源化。但畜禽粪便中残留的抗生素对厌氧菌的活性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厌氧消化效果。目前含抗生素类畜禽粪便的厌氧消化处理的可行性受到广泛关注。概述了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潜在危害,分析了抗生素对厌氧消化产气效果和微生物种群的影响及抗生素的厌氧降解情况,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研发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以期为含抗生素类畜禽粪便厌氧消化处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餐厨垃圾的特点,介绍了餐厨垃圾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综述了预处理、添加导电材料和厌氧共消化3个提高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效率的措施,指出了这些措施在提高厌氧消化性能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世界各国有关城市污水污泥的厌氧消化方法作一综述,着重介绍了中温厌氧消化、高温厌氧消化和其他新型高效的厌气消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厌氧消化技术在禽畜粪便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介绍和评述了目前国内厌氧消化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现状,分析了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禽畜粪便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厌氧消化技术在粪便处理中的应用方向,应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环保模式或能源生态模式,向多层次的无害化、资源化和综合利用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固体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增加的情形下,实现其中有机质无害化以及资源化处理,对当今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环境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状况以及厌氧消化技术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研究进展,并着重分析了影响厌氧消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同时,简述了厌氧消化后剩余固体产物沼渣的资源化技术.针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提出了厌氧消化技术仍将是我国生活垃圾未来资源化处置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复杂的结构及木质素的存在极大限制了原料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水解反应。预处理和贮存是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沼气工程中两个重要的上游环节。通过适当的预处理和贮存可以增加生物质的生物降解性,并有助于提高后续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因此,开展原料预处理和贮存的研究对于厌氧消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对不同收获时期和不同固形物含量芦竹的青贮物化性能及其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了尿素添加对芦竹青贮及其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真菌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理化特性和产甲烷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海涛  徐宁  吕效平  桑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35-13037
厌氧消化是污泥处理的主要途径之一,分级分相厌氧消化工艺因产酸相和产甲烷相的分离而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和优势。从污泥的停留时间、TOCD的去除率、COD去除率、应用范围等多角度对分级分相厌氧消化工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在未来污泥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剩余污泥中添加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与酒精糟液共厌氧中温和高温消化对产气量和消化污泥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添加与污泥总固体的质量比为5~10 g·kg-1干泥时,与中温厌氧消化相比,高温厌氧消化具有明显的产气优势;在添加相同PAM质量下,与高温厌氧消化相比,中温厌氧消化后污泥的污泥体积指数更小.此外,添加PAM的共厌氧消化污泥沉淀性能与污泥颗粒尺寸和黏度有明显相关性.PAM对共厌氧消化反应影响既有增加厌氧活性微生物密度又有增加传质阻力的双重作用,挥发酸不是抑制反应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接种物对低次烟叶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方法]从低次烟叶厌氧消化的日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等方面,研究了4种接种物对低次烟叶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结果]不同接种物对低次烟叶厌氧消化的启动时间以及产气量的变化规律无显著影响.相对于其他接种物,A接种物(猪粪+人粪+沼气池底泥+玉米芯,经过一年培养)对低次烟叶厌氧消化的累积产气量分别提高了49.0%、139.0%、85.8%、55.7%.[结论]该研究为低次烟叶厌氧消化接种物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亟需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和当地水环境容量,优选适宜的处理技术。厌氧消化技术因为运行管理简单、处理费用低而被国内外视为适合农村地区的低成本、低维护处理技术,已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化粪池、农村户用沼气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厌氧滤池、组合处理工艺等厌氧消化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利用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从建设目标、工艺过程、停留时间、进水浓度、出水水质、建设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对几种厌氧消化技术进行了对比和总结,最后对厌氧消化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厌氧生物消化是处理抗生素制药废物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由于抗生素对厌氧发酵微生物的抑制反应,严重阻碍了厌氧微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动,进而影响厌氧消化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发现从厌氧微生物和抗生素制药废物两个方面对其进行预处理可大幅提高厌氧消化效率。对当下可行的预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法的适用情况,为以后改进预处理方法和提高抗生素废物厌氧生物处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重金属形态转化及生物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对典型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影响,对其农用的可行性及生物有效性进行评估,对取自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了序批式厌氧消化实验,在试验过程中测定了污泥理化学性质,采用Tessier分步提取法提取了污泥样品中的典型重金属,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各形态重金属含量及总量.结果表明,厌氧消化过程中重金属的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不稳定态向比较稳定的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转变,某些重金属形态与污泥理化性质如pH、碱度、VS/TS及氨氮显著相关.厌氧消化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泥中重金属的潜在迁移能力和生物有效性,经厌氧消化后污泥可以更好地进行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9.
厌氧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能源短缺的现状,通过厌氧消化技术制取沼气补充化石能源是解决农村用能紧缺的重要措施。本文概述了使用生活垃圾制取沼气的意义,分析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中的进展,并对发酵原料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厌氧消化技术在生活垃圾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完善污泥两相厌氧消化工艺、优化运行设计参数,对西安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了中温两相厌氧消化与中温单相厌氧消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相厌氧消化产酸相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5 d,产甲烷相HRT为11.10 d,当污泥投配率8%,有机负荷>2.0 kg/(m3.d)时,化学需氧量(COD)与挥发性固体(VS)的去除率分别为42.7%和33.6%。在相同有机负荷下,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的VS和COD去除率、产气量、产气速率以及分解单位VS的产气量均高于单相厌氧消化工艺,而出泥VFA含量小于单相厌氧消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