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水生态环境和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努力,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现在已经完成流域面积50km2以上的河流管理范围划界以及1000km2以上的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工作,这两项工作的完成,是新时代河湖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平原地区河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和粗糙集理论,识别影响河流健康的关键因子,构建河流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界定平原地区河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标志;以渭河干流关中段及千河、石头河等8条干支流为评价样本河流,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层面分析河流健康的影响因子;采用基于粗糙集等价关系的指标体系约简模型,识别河流健康关键影响因子,构建平原地区河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结果】针对8条平原地区代表河流系统特性,基于PSR模型识别了107项河流健康影响因子,通过基于粗糙集等价关系的指标属性约简,最终构建了适合平原地区河流系统的包含34项指标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平原地区河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平原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明显,且城市化、工业化及农业设施化较为密集河流系统健康状态评价的通用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探讨水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入手,在深入分析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变水资源利用方式方法,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实现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支持和充分保障的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河流作为重要的地貌与生态系统,是影响河网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降低区域生态发展质量.以吴江区6条河道作为研究对象,以政府管理和公众反馈为指导目标,构建包括河流水质、水文、河床地貌、水生生物以及河岸带形态5个方面、15项指标的河流健康快速评价体系,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居民反馈与综合评价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清水盪菀南、钱家甸东港以及肖家桥河段健康处于良好,浦家埭和打弓湾河段处于中等,照家湾河段处于亚健康;限制河段健康的主要原因是流速低、河床地貌硬质化以及河岸带被侵占;与居民调查结果对比显示,河流评价结果与公众感官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该体系具可操作性,适宜在吴江区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地区间水资源利用对比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因素分析法构建了地区间水资源利用对比分析模型,并对地区间水资源利用差异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为我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和地下水持续下降问题是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分析了东营市水资源现状,对科学利用洪水资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1998~2005年资料对堵河流域面雨量、流域内主要水文站点的流量及堵河下游的黄龙滩水库坝前水位等气象水文要素进行全面分析,给出了堵河流域致洪暴雨标准,分析堵河流域致洪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和环流形势特征。结果表明:①堵河流域致洪暴雨主要为连续性强降水,具有持续时间长的特点。②堵河中上游的西南部及竹溪泉河、竹山官渡河地区对流域降水贡献最大,其次是竹溪河地区。③堵河流域致洪暴雨发生的有利环流特征为:西太平洋副高位置适合;700 hPa在副高和大陆高压间形成东北~西南向幅合带,西南地区低涡发展东移;850 hPa高原南部低值系统发展并逐日东移至重庆地区,在堵河流域附近形成低涡或切变。物理量场特征为:暴雨前高原地区及堵河流域以南地区增暖明显,影响冷空气以偏东路径为主;暴雨925~500 hPa在30~40°N为NEE~SWW走向的等θse密集带,水汽辐合逐渐有利于堵河流域暴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赵晓玲 《甘肃农业》2003,(12):44-44
对天水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从降雨量和蒸发量差值、干旱的频繁出现、水上的严重流失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通过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植树造林、兴修水利、进行地面覆盖、培肥土壤增强保水蓄水能力、轮作倒茬的方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旨在为当地农业区划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北方平原地区可耕地比重大、人均耕地少、土质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主要种植玉米、高粱、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秆产量非常大。但是,秸秆综合利用方面总体水平仍然较低,效益较差,甚至就地焚烧的现象在各地还大量存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还严重威胁交通运输安全。因此,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的研究,努力推进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实现变废为宝,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两湖平原种植制度调整与农业避洪减灾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洪涝灾害多发区和重灾区,通过对两湖平原农业生态环境分析,探讨两湖平原农业洪涝灾害的基本特征,进而提出在洪灾胁迫下调整两湖平原农业种植制度,通过发展耐涝农业生产,开发冬季农业,选育早熟或晚熟品种错开洪涝高峰期,推广套种技术,发展精养渔业等途径,实现农业避洪减灾。  相似文献   

11.
贵州岩溶地区农业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问题制约了贵州岩溶地区农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贵州岩溶地区水资源的特点和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河流现有生态状况,首次将海河流域平原河流划分为干涸沙化、水质污染和生境破坏三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河流特点和修复目标,分别用植被需水定额法、75%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和槽蓄法计算了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平原河流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8.12 亿m3,相当于流域多年平均流量的8.4%.最后将上述四种计算方法分别与Ten-nant法进行了比较.用植被需水定额法计算的干涸沙化型河流生态需水量结果约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2.4%~5.5%,远小于Tennant法的最小生态需水量;75%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计算的水质污染型河流所需的生态水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百分比为15%左右,略高于Tennant法计算的最小生态需水量;用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计算的滦河生态需水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百分比为6%,接近于Tennant法计算的最小生态需水量;槽蓄法计算的生态需水量结果与河流水量修复目标密切相关.总的说来,本文所采取的计算生态需水量的方法在海河流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平原地区洪涝特点,总结了完善城乡排水措施、加强联合调度、合理制定应急预案和做好抗洪抢险准备等防洪措施,以期为防洪抗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清民国时期,兰州发展较快,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发展的基本设施,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本文分别从水利开发、提水工具、水利管理等方面,探讨清至民国时期兰州地区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15.
张璇  王健 《农业与技术》2010,30(1):26-32
随着现代城市水资源的逐渐短缺,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城市雨洪利用以减轻城市防洪压力、减少洪灾.保障城市安全渡汛和充分利用雨洪资源、缓解水资源危机为目标。采取相应的生物、工程、农艺和法规建设、调度管理的综合措施,对雨洪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17.
深化三农服务,加快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政府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为有效落实这一目标,各地以传统种养殖业为基础,以农业技术为依托,进行提产增效的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效。本文以平原地区的核桃栽培为例,深入探讨其丰产技术,以期能进一步扩大农村产业规模,提升农村经济实力,为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是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了达到提高农田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分析了渝西地区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水分特征,不同作物的耗水特性以及不同土地类型的作物生态适应性,实现有限水资源高效利用,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污染严重问题是制约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铁岭市水资源现状,并对科学利用洪水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整体资源性缺水矛盾异常突出.河流故道区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生态流域区.本文通过对该区的水资源现状分析,制定地下水长期与综合管理计划,从而遏制水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