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免疫抑制的发生及其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的日益频繁,给我国养殖业带来了发展的良机,我国的禽类产品越来越多的打入世界市场,但同时也为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传染性法氏囊病(1979)、禽脑脊髓炎(1983)、网状内皮组织增生征(1986)、产蛋下降综合征(1986)、番鸭细小病毒病(1988)、鸡传染性贫血(1992)、鸡传染性腺胃炎(1994)、禽流感、鹅副粘病毒病(1997)、鸡成骨髓细胞白血病(AIJV—J亚群,1999)等这些严重危害养禽业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速效喉炎饮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试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的发病率为90%~100%,死亡率为5%~70%,一般在10%~20%[1]。近几年来,随着养鸡业的蓬勃发展,鸡病也越来越多,鸡ILT作为病毒性传染病之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有发生,此病传播迅速,新的疫区正在急剧?..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或肾脏病变为主要特征。 传染性支气管炎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染,但以雏鸡发病较为严重。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季节多发。幼鸡感染可发生死亡;感染耐过的幼雌鸡则可引起输卵管永久性退化给蛋种鸡场带来巨大损失。产蛋鸡感染会发生产蛋下降、蛋的品质降低,传支还可使鸡的增重和饲料报酬降低。若发生继发感染,则会提高鸡群死亡率。因此传支在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说产品效益下降所造…  相似文献   

4.
东北三省冠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病毒(coronavirus)是属于巢状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一种正义单链RNA病毒,因形似王冠而得名.该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感染多发于冬春季,是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传染性胃肠炎、牛冠状病毒病、鼠肝炎病毒病、猫传染性腹膜炎等多种动物疾病的病原,但引起人的严重疾病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爆发前未见报道.2002-2003年冬春之交,SARS肆虐全球,后经确认为冠状病毒感染引起,并且确定了引起SARS的病原为一种未知的冠状病毒.由于冠状病毒感染的广泛存在,病毒的细胞分离或SPF鸡胚分离、RT-PCR等技术对东北三省的冠状病毒感染情况作了血清学和病原学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病变型的诊断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tectious Bronchitis IB)是鸡的一种急性、有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鸡生产最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Schok和Haun(1931)首次报道了致呼吸道病变为主和成年鸡产蛋下降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Winterfield(1962)报道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肾病变型。我国邝荣禄(1982)在广东首先发现肾病变型IB。林绍义(1983)对本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1988年以后我国广西、江苏、上海、新疆、北京等地相继报道了本病并分离出病毒。1992年底,四川地区部份鸡场发生该病流行,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观察和病毒的分离鉴定,本研究组在四川首次确诊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病变型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鸡病有近百种,易造成诊断混乱,但就其症状而言,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四大类. 一、有呼吸道症状的疾病 (一)病毒病 表现呼吸道症状的病毒病主要有: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痘、传染性喉气管炎等.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为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传播地区广泛,且发病时间连续不断,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3年4月市某养鸡场20日龄鸡发生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症的传染病,造成1 000多只鸡发病,已经死亡鸡200多只。对剩余800只感染发病鸡进行治疗,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鸡14种病毒病基因芯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PCR或RT—PCR方法分别获得鸡新城疫(ND)、禽流感(AI)、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鸡马立克氏病(MD)、减蛋综合征(EDS-76)、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鸡脑脊髓炎(AE)、鸡传染性贫血症(CIA)、鸡病毒性关节炎(AVA)、包涵体肝炎(IBH)、禽白血病(AL)、鸡痘(FP)各一特异性片断,以这些片断为探针,采用接触式点样技术,制成低密度的DNA阵列芯片。自病料中提取核酸,通过生物标记技术,使样品核酸标记上生物素。当样品和预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探针杂交后.通过显色技术,即可得出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我国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笔者综述了IBV的基因组结构、蛋白组成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0.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NIB)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肾肿大、尿酸盐沉积为主要症状,造成雏鸡大量死亡、蛋鸡产蛋量下降。IBV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代表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流行,经免疫接种的鸡群也时  相似文献   

11.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一种病理性表现形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在我国的一些养鸡场中相继暴发,且流行较广泛,尤其是近年来,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在我国的养鸡场(尤其是肉鸡养殖场)中呈现大面积流行,给养鸡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养鸡场科学地防控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已经成为了目前防控鸡病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仅发生于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据报道,本病在临诊上常有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腺胃型IB)、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呼吸型IB)、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IB)等。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病(CIAV)的检测方法,根据基因库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病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套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建立了CIAV的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该法敏感性可迭10fg,高于常规PCR方法10倍;全部反应可在1h内完成;可通过肉眼观察颜色直接判定结果;对其它鸡常见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建立的LAMP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特异,可用于CIAV感染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鸡传染性贫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于1979年由日本学者Yuasa等首次报道,此后,相继在西德、瑞典、英国、丹麦、波兰、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及巴西等国陆续证实了本病的存在.我国于1992年首次分离到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它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近年来严重成为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贫血(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引起的一种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淋巴器官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病.崔现兰(1992)首次于我国东北地区分离到该病毒[1],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该病毒的报道.CAV侵入雏鸡体内后,主要作用于骨髓和胸腺等淋巴器官,导致感染鸡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胸腺等淋巴器官严重萎缩,产生免疫抑制,对禽病疫苗的免疫应答机能降低,甚至丧失.为研究鸡传染性囊病病毒对鸡传染性囊病活疫苗(Gt株)免疫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人工感染CAV的方法研究CAV感染对鸡传染性囊病活疫苗(Gt株)免疫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前言抗坏血酸(AA)为免疫系统保持最佳功能是重要的。因此,AA在体外对许多病原体有直接杀病毒和杀细菌活性(White等,1986),可以增强感染新城疫病的细胞产生干扰素(Dahl等,1976),还可增强中性白细胞功能和保护对游离基损害(Bendich等,1986)。此外,病毒感染是与循环AA浓度迅速降低有关(Beisel,1982),表明这种AA浓度虽然对健康鸡可能是最适宜的,但在感染期间则适宜性差些。 Atherton等(1978)发现,添加AA的鸡胚气管器官培养物,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lnfec-tiousBronchitis,简称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J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性疾病。本病于1930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首先发现,首次由Schalk和H awm(1931)报道为传染性支气管炎,1936年,Beach和Schalm证明其病原为病毒。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使病鸡出现呼吸困难、罗音、咳嗽、打喷嚏、肾脏病变、有尿酸盐沉积、产蛋下降等症状。雏鸡感染后由于呼吸道或肾脏病变而引起死亡。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鸡的死淘率增加,饲料转化率降…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病鸡咳嗽、打喷嚏、气管锣音,肾脏肿大、苍白,输尿管扩张,有大量尿酸盐沉积,外观呈现典型的"花斑肾"。不同日龄、品种和性别的鸡均易感。我国2008年新修订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