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乳猪和仔猪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中的重要技术环节,加强乳猪和仔猪饲养管理可提高其成活率、减少死亡率、增加断奶个体重,为生猪生产高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科学养猪配套技术推广工作的经验,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抓好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管理好乳猪是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生产中如何培育好乳猪,并提高其成活率、抗病能力和断奶体重,直接决定着养猪生产的成败,为了保证乳猪健康生长,分析总结乳猪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3.
从饲养好怀孕母猪、科学饲养初生仔猪、掌握仔猪适时断奶日龄、抓好补料关、搞好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以期指导养猪生产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仔猪早期断奶是养猪生产中普遍关注的先进技术,现在在我国饲养水平较高的地区和猪场都采取早期断奶的饲养制度,一般在3—5周龄时断奶。然而,对仔猪进行早期断奶会给仔猪的生长发育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其中腹泻是最普遍的现象。因此,在实行仔猪早期断奶以提高养猪生产效率的同时,防止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病的发生,便成为当代养猪生产中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养猪生产中,随着养猪水平的不断提高,仔猪断奶日龄由过去的60日龄逐渐提前到35日龄或更早,大大提高了母猪年产仔数。但由于早期断乳不当或早期断乳后饲养管理不当,仔猪在断奶早期极易出现腹泻症状,造成经济效益下降。由于仔猪发生腹泻的原因复杂,可从仔猪生理状态、环境影响等多方因素分析仔猪腹泻发生原因,笔者从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的角度提出预防措施,并简单介绍了治疗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方法,旨在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正> 仔猪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生产中挖掘母猪生产潜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但是仔猪断奶后生长速度加快,对饲养管理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整个哺乳和保育期均要实行配套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规模猪场必须做好乳猪及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它直接关系到规模猪场的生产效益。1·乳猪的饲养管理(1)过好“初生关”初生乳猪要及时吃足初乳。固定奶头主要是针对弱仔,应将体重较小、体质较弱仔猪放在前侧奶头哺乳,初生重较大、体质较强的个体固定在后侧奶头哺乳。做好  相似文献   

8.
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养猪场的养猪效益。为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养猪生产普遍采用早期断奶技术,一般实行21~28日龄断奶,与传统养猪生产的45~60日龄断奶相比,母猪年均产仔胎数可增加0.1~0.2胎,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可增加1~2头,效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大多实行早期断奶,即在仔猪21~28日龄时断奶。但早期断奶不当,或早期断奶饲养管理跟不上,会给仔猪生产带来不良影响,如腹泻、水肿病等,其中以腹泻最为普通。据调查,规模化猪场早期断奶仔猪的腹泻病死率可达10~40%,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仔猪腹泻无论是在集中产仔管理的大猪场,还是散养状态下的中小猪场,以及农户家的散养猪,都普遍存在.特别是随着现代化养猪生产的发展,饲养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养猪生产中已经开始推广和普及3~5周龄断奶的早期断奶技术,以提高其生产能力和饲料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乳猪生长快,是因为物质代谢旺盛,特别是蛋白质代谢和钙、磷代谢要比成年猪高得多。乳猪饲养管理的目的,是根据乳猪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提高哺育成活率和最大断奶窝重和断奶个体重,使仔猪安全渡过断奶关,以利于育成和育肥期正常生长发育。1.乳猪生理特点1.1生长速度快乳猪生长快,是因为物质代谢旺盛,特别是蛋白质代谢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规模养猪生产中,仔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生产的关键。仔猪饲养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养猪生产水平的高低,同时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仔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对缩短饲养期、降低饲料报酬、获得最高的断奶体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基层工作实践,阐述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及防疫灭病措施,旨在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来说,科学营养选择与日粮搭配是保证其仔猪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在本文中笔者就针对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我国是世界上养猪数量最多的国家,养猪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母猪的生产力,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是一项全新的饲养管理技术,当仔猪生长到21至35日龄时,就会将仔猪与母猪分离饲养,主要是为了缩短母猪的哺乳期,降低母猪压死仔猪的几率,也为了降低仔  相似文献   

14.
罗桂花 《云南农业》2005,(11):12-12
目前在养猪生产中,随着养猪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仔猪断奶日龄由过去的60日龄逐渐提前到35日龄或更早,从而大大提高了母猪的年产仔数。但不当的早期断乳,或早期断乳后饲养管理不合理,也会给仔猪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其巾以腹泻最为普遍,据临床病例统计,腹泻病死率一般为10%。20%,高的可达30%以上二。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经济损失。现将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徐富军 《河南农业》2014,(13):52-52
<正>仔猪早期断奶是国内外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普遍关注的先进技术,能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减少由母猪向仔猪的疾病传播,并能提高生长期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我国饲养水平较高的地区和猪场都采取早期断奶的饲养技术,一般在3~5周龄时断奶。目前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开始推广应用14日龄超早期断奶技术。然而,对仔猪进行早期断奶也会给仔猪的生长发育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造成仔猪断奶后生理机能紊乱,表现为食欲差、  相似文献   

16.
浅谈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哺乳仔猪的养育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生产环节。仔猪断奶窝重和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育种质量及肉猪的肥育效果和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在中小规模猪场的养猪生产中还存在猪种不良、早期补饲差、初生仔猪管理不善、母猪饲养管理差、仔猪营养不良,防病措施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致使仔猪成活率低、断乳窝重小、仔猪生产经济效益差。因此,要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1选择优良猪种选择优良猪种,组建优质高效的杂交生产繁育猪群是提  相似文献   

17.
陈华 《新农业》2012,(17):29
早期断奶可以缩短母猪繁殖周期,现代养猪生产中已经逐步实行。但早期断奶仔猪由于受营养和饲养环境等因素影响,易发生消化机能紊乱而导致腹泻,结果使仔猪生长受阻、抗病力下降,甚至死亡,给养猪生产造成损失。通过适当调控措施和严格的饲养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病率,提高仔猪生产性能。1.合理选择仔猪饲料原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血浆蛋白等是优质的蛋白质原料,而植物蛋白如豆粕等含有抗营养因子,在配料时应限量使用,最好控制在25%以内,并进行膨化或加热处理,将蛋白质含量降低到20%以下。  相似文献   

18.
仔猪腹泻无论是在集中产仔管理的大猪场,还是散养状态下的中小猪场,即便是农户家的散养猪,都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随着现代化养猪生产的发展,饲养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养猪生产中已经开始推广和普及3周龄断奶的早期断奶技术,以提高其生产能力和饲料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养猪经济效益。但是早期断奶后,打乱了仔猪原来的生活习性,在其消化功能没有发育完善的情况下,受营养、饲料、环境、应激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仔猪引发腹泻。据报道,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30%,死亡率达30~50%,仔猪腹泻轻则引起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  相似文献   

19.
母猪饲养管理是整个养猪生产的难点,是决定养猪成败的关键。种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母猪本身的健康和胚胎的发育。哺乳期间饲养管理适当,仔猪可提前断奶,母猪可缩短哺乳时间、提早发情配种、增加年产仔猪数。  相似文献   

20.
史荣猛 《新农业》2009,(6):23-24
仔猪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基础,直接影响养猪效益。现在猪场一般实行21~28日龄断奶,与传统养猪生产的45~60日龄断奶相比,母猪年均产仔胎数可增加0.1~0.2胎,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可增加1~2头,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