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研究扬州市林木种苗产业发展情况,通过调查2020年该市6个县(市、区)育苗面积、苗木产量、苗圃个数、苗木生产使用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扬州市林木种苗产业发展存在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较低,苗木生产结构不合理,传统特色产业潜力挖掘不够,生产经营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扬州市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合肥市林木种苗产业的现状分析,提出减少香樟、桂花等过剩苗木生产,发展优良乡土树种及彩叶林木新品种;加强科技支撑,推广林木无性系良种;推进林木种苗向"标准化、容器化、艺术化、全冠型"的方向发展。通过以上途径落实林木种苗产业供给侧改革,促进林木种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花卉产业起步较早,现已形成苏南设施盆花苗木花卉区、苏中苗木盆景花卉区、宁镇丘陵名花草坪花卉区等花卉生产基地。随着当前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花卉业比较效益的驱动,全省性的花卉发展热潮不断升温,苏南、苏中一些地方的花卉产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淮安应当也完全能够在产业拓展中把花卉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林木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促进着林业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同时也对林木种苗培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过去我国森林的过度开采,使得森林大面积的减少,近二十年来,国家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造林所需苗木数量越来越大。本文阐述的是林木种苗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对一些林木种苗问题进行阐述,为我国林木种苗培育工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的林木产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机会,而林木种苗产业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情况将会直接影响我国林木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本文将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现状、林木种苗产业发展问题以及林木种苗产业发展对策三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曹永康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081+1084-1081,1084
林木种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确保造林、绿化质量的关键。介绍了瓮安县林木种苗生产现状,分析了种苗供需余缺情况,并对种苗市场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期指导苗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5,(5)
<正>红旗镇位于凤城市南部,全镇有林地面积1.82万公顷,其中可开发林木育苗的缓坡地和荒山5667公顷。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红旗镇苗圃,当时只是为本地及周边林场生产造林苗木。80年代末,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营的不断放开,个体苗圃、家庭式小苗圃逐渐出现,全镇苗木花卉也从原有的单一造林树种发展为园林绿化树、行道树、木本花卉、草本花卉、经济林苗木以及稀有观赏树种等多个类别。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对林区经济影响很大,已建成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11处,省级林木良种基地56处,有苗圃6220处,年产林木种子5000多万公斤,苗木30多亿株,为全国生产总量的1/10.各地自然形成了许多林木种苗花卉交易市场,形成了产业链,有独立的协会,如开原市靠山屯城市绿化苗木市场,在国内外影响很大,他们生产的种子苗木远近闻名,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生产,起到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辽宁省生产的红松种子子粒饱满、产量大、口感好、价格置中,远近驰名,仅红松种子产业就盘活了很多林区的社会经济.据不完全统计,每年300多万公斤的红松种子产品,可以创造利润近亿元.红松种子产品的连年销售价值总和,远远超过红松木材销售价值总值. 年产林木种子5000多万公斤,苗木30多亿株,为全国生产总量的1/10.各地自然形成了许多林木种苗花卉交易市场,形成了产业链,有独立的协会,如开原市靠山屯城市绿化苗木市场,在国内外影响很大,他们生产的种子苗木远近闻名,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生产,起到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辽宁省生产的红松种子子粒饱满、产量大、口感好、价槲置中,远近驰名,仅红松种子产业就盘活了很多林区的社会经济.据不完全 计,每年300多万公斤的红松种子产品,可以创造利润近亿元.红松种子产品的连年销售价值总和,远远超过红松木材销售价值总值. 年产林木种子5000多万公  相似文献   

9.
林木种苗培育质量的优劣对造林生产、生态修复以及城乡生态建设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中普遍存在种苗生产供过于求、种苗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种苗质量普遍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林木种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不及时调整,势必对下游产业带来负面影响。基于上述问题,作者从种苗生产供应链、种苗生产的宏观调控和提高苗木生产的科技含量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应对策略,为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西宁市林木种苗生产现状,从林木良种应用、苗木种植结构、苗木生产培育、苗木生产水平、林木种质资源、林木种苗管理机构6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今后西宁市林木种苗事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宜君县林木种苗产业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宜君县林木种苗产业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了制约宜君县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种苗发展的对策,促进宜君林木种苗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服务宜君县生态建设和林业建设。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期间宁夏实施生态移民后,一些企业、育苗户依托各项生态林业建设工程,大力发展种苗产业,导致各类苗木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矛盾,原州区政府积极从建设林木种苗管理机构、创建扶持绿化企业及示范户建设、加强管理和服务,大力培育高质量大规格、中高档针阔叶苗木、花灌木、名优特色树种及容器苗入手调整,推动当地种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九江市林木种苗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九江市林木种苗产业建设有多年的历史,当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全面回顾总结全市林木种苗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林木种苗的前景与优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为九江市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林木种苗是承载林木遗传基因、促进森林世代繁衍的载体,是植树造林的基础和保障,在林业和生态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林木种苗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战略、保障措施等几方面做出了深入研究。旨在对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做出进一步的努力。1林木种苗发展现状1.1主要成就和特点安阳市林木种苗花卉年平均生产面积20000余亩,采收和调剂种子约100多万公斤,具备1亿多株的花木木种苗生产能  相似文献   

15.
姜鹏飞 《吉林农业》2011,(8):165-165
近年来,宜君县以生态立县、建设渭北绿色经济强县为目标,促进林业事业快速发展。在林业生产中,林业要发展,种苗是关键,为进一步搞好全县林木种苗生产建设,规范苗木市场,加大种苗行业的监管力度,推动全县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笔者对全县林木种苗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并对全县林木种苗生产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甘南州林木种苗产业发展迅猛,但是种苗结构、规格失调,导致育苗户投入巨大,收益甚少,导致部分群众对种苗产业丧失信心,出现低价竞争和毁苗现象。而迭部县在我州最早发展种苗产业,种苗产业规模大,2019年种苗年报调查数据显示,迭部县育苗面积占我州的40.6%,存苗量占全州71.5%,对甘南州种苗产业发展影响较大。在苗木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以迭部县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现状为例,分析迭部县种苗产业发展现状、出现的问题及对今后产业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潜山县林木种苗产业发展较快,但还存在投资不足,管理粗放,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育苗技术水平低,供需失衡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快潜山林木种苗业的发展,应该尽快出台扶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政策,在资金、管理体制和技术上予以扶持,同时强力推进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以维护公正公平的苗木生产经营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大林木种苗管理,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种苗企业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分工与协作,使种苗生产紧密衔接市场需求,防止种苗供需严重失衡,从而诱导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种苗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调查2017—2019年甘南州林木种苗种植规模、销售等情况,对甘南州和迭部县种苗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当地苗木存量的消化和提高种植效益,从而实现苗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种业》2005,(4):64-64
陕西省苗木繁育中心集苗木花卉生产、科研、销售及绿化工程设计施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苗木繁育企业。中心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全国特色种苗基地”、“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引智示范基地”、“陕西省引进国外智力先进示范基地”及园林绿化二级资质企业。  相似文献   

20.
林木花卉种子是造林、绿化、美化的物质保障,树种、品种的选择和采种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生产苗木的质量、苗木花卉产业兴衰和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做好林木种子的采集是增加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采集林木种子不能随意采摘,见种就采,而要有选择地及时采集.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