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对猪群不同程度的侵袭,再加上大部分猪场的另一免疫抑制性——支原体的混合感染,使得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疾病的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在技术服务中我们发现猪副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保育舍和生长舍,使猪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给猪场造成较大甚至是巨大损失。现将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支原体病等对猪群不同程度的侵袭,使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疾病的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副猪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保育舍和生长舍,使猪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给猪场造成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特点、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这种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等对猪群不同程度的侵袭,再加上大部分猪场的另1个免疫抑制性病菌一支原体的继发,使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疾病的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在技术服务中我们发现副猪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保育舍和生长舍,使猪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给猪场造成较大甚至是巨大损失。下面谈谈本人对此病的认识和控制方法,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宜昌市多个养猪场的仔猪相继暴发以耳梢发紫,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乱为主要特征的疫病,该病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急性症状常表现为胸膜炎、心包炎,慢性症状常表现为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经实验室诊断为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应用黄芪多糖、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HPS)又称格拉泽氏病,也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本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以往仅零星散发,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的发展、高度密集饲养和免疫抑制多重应激等因素存在,副猪嗜血杆菌病日趋流行,给养猪业造成的危害很大。HPS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的仔猪发生,以4~8周龄的猪多发。现将一起保育仔猪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报告如下。1病原病原为副猪嗜血杆菌,显微镜下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血清型达15个以上,其  相似文献   

6.
李芳萍 《猪业科学》2008,25(12):100-101
近几年,猪病越来越复杂,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这可能与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支原体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以及滥用抗生素有关。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副猪嗜血杆菌这个条件致病菌趁虚而入,呈慢性和急性发作,危害日渐严  相似文献   

7.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为革拉瑟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发生于3-10周龄的猪只,但近年来受霉菌毒素及一些病毒性免疫抑制疾病流行的,如猪瘟、伪狂犬、猪流感、猪圆环病毒和蓝耳病等,造成猪群免疫力低下,猪群发病日龄有后移的迹象,甚至20-25周龄的猪群也会发病,并且以急性型为主,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王元元 《当代畜牧》2013,(21):15-16
2011年胶州市某猪场购进的仔猪出现腹式呼吸症状,个别猪咳嗽明显,耳尖、腹部及四肢内侧皮肤有紫色斑块,猪体形消瘦、被毛粗乱,部分猪的关节肿大,陆续死亡,曾多次用药均无效。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圆环病毒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经综合防治,猪群状况逐渐好转,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9.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性疾病。近几年来,猪副嗜血杆菌病成为严重危害猪场的细菌性疾病之一.特别是在受到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感染之后,猪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易暴发猪副嗜血杆菌病,使病情更加复杂,病症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0.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南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临床和病理学上以病猪多发性浆膜炎,即多发性关节炎、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脑膜炎和伴发肺炎为特征。关于该病的报道近年也较多,但报道的多为断奶以后的猪和架子猪,初生后乳猪发病的报道少见,笔者就接诊的出生4天的乳猪发病和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静 《北方牧业》2006,(15):15-15
<正> 1 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2006年7月10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某猪场购进商品仔猪200余头,第五天突然发病,病猪表现体温升至41℃左右,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不吃,呼吸困难,咳嗽,眼结膜发绀、水肿。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跛行,少数病猪有拉稀的现象。发病仔猪急性死亡(2~3天内),死亡率20%~30%。慢性病例死亡时间在4~8周,死亡率较低。2 剖检病变对8例发病和死亡的仔猪进行剖检,主要表现为:肺表面附有大量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肺膜增厚,体积膨大,肺呈暗紫红色;多数病例肺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化脓灶、暗红色出血灶;还可见肺炎区波及肺叶、心叶或膈叶的实变病灶;切面湿润,支气管腔内可挤压出炎性渗出物。心包膜与心脏粘连,心外膜与胸壁粘连,心外膜上附着大量纤维素,呈绒毛状,心包液增多、浑浊。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2.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关节肿胀、疼痛、跛行、呼吸困难及胸膜、心包、腹膜、脑膜和四肢关节浆膜发生纤维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综合征。其主要危害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的仔猪,尤以5~8周龄的仔猪多见,发病率10%左右,严重时病死率可达50%。本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在我国猪场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猪圆环病毒病、猪蓝耳病毒病等对猪群不同程度地侵袭,再加上部分猪场的另一免疫抑制性疾病——支原体病,使猪群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疾病的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副猪嗜血杆菌病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产房和断奶前后、  相似文献   

14.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又称格拉泽氏病。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常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严重危害仔猪的健康,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又称格拉泽氏病。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常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严重危害仔猪的健康,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多发性浆膜炎.于1910年首次报道猪副嗜血杆菌感染,又称格拉寒尔氏病,我国于2003年发现猪有此病感染.  相似文献   

17.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多发性浆膜炎。于1910年首次报道猪副嗜血杆菌感染,又称格拉塞尔氏病,我国于2003年发现猪有此病感染。该病主要危害1—28周龄的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和生长猪,主要的病理变化包括多发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肺炎、胸膜炎、心包炎、脑炎,发病率为15%~90%,死亡率有时可高达90%。近年来,猪副嗜血杆菌经常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临床防治非常困难,应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副猪嗜血杆菌作为猪上呼吸道正常菌群中的一种常见细菌,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或感染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等可降低猪群免疫功能的免疫抑制病时,副猪嗜血杆菌病就可能伺机暴发,对猪群造成再次伤害,危害尤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副猪嗜血杆菌作为猪上呼吸道正常菌群中的一种常见细菌,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或感染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等可降低猪群免疫功能的免疫抑制病时,副猪嗜血杆菌病就可能伺机暴发,对猪群造成再次伤害,危害尤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病引起的猪的一种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性疾病。文章根据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