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酮病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该病不仅导致产奶量和品质下降,而且还会引起一系列疾病。就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等进行详细分析,并且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旨在为奶牛酮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酮病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该病的发生率也逐年提高,给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酮病的发生情况,从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与其他疾病的关系以及防治等方面对奶牛酮病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隐性酮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给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目前,针对该病缺乏有效、实用的预防为主的药物。因此,本试验采用组方药物-"酮病制剂1号"防治隐性酮病,通过血液一些指标的变化,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该药防治奶牛隐性酮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林  高慧  王峰 《中国乳业》2005,(11):29-32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本文对奶牛酮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进行了详细地叙述,全面总结了该病的研究现状;并针对其发病机理制定了合理的防治措施,为生产上减少经济损失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奶牛的奶产量上升幅度较大,随之奶牛患营养代谢病的比例也逐渐增高,尤其是奶牛酮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常发生于舍饲、运动不足及营养状况较好的奶牛。奶牛发生酮病可导致牛奶减产、奶质变差及繁殖力降低,给畜牧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奶牛酮病的治疗原则是提高血糖浓度,降低血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抑制酮体的生成。以替代疗法为主,再给以丙二醇和辅酶A等辅佐药物,并且疗效显著。通过营养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酮病的发生率。本文就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及其防治做以下论述,旨在对奶牛酮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奶牛酮病是由于高产奶牛产后因糖类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管理性疾病,该病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已经成为危害奶牛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防治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奶牛酮病是由于高产奶牛产后因糖类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管理性疾病,该病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已经成为危害奶牛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防治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奶牛酮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作者对奶牛酮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进行了详细叙述,全面总结了该病的研究现状;并针对其发病机理制定了合理的防治措施,为生产上减少经济损失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王林  高慧  王峰 《饲料研究》2006,(1):42-44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文章对奶牛酮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进行了详细叙述,全面总结了该病的研究现状,并针对其发病机制制定了合理的防治措施,为生产上减少经济损失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亚临床酮病发生的原因、检测及其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亚临床酮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给奶牛业带来很大的影响。文章从亚临床酮病的危害、产生原因、检测及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便为进一步研究奶牛亚临床酮病和更好地诊断和防治该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奶牛酮病多发生于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患病奶牛所产的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该病虽然不会导致奶牛的死亡,但是会出现乳酮水平上升、泌乳量和乳的质量严重下降、奶牛体重减轻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提高奶牛的淘汰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奶牛酮病的防治在奶牛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奶牛酮血症是奶牛较常见的营养代谢病。本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及饲养管理水平低劣的奶牛,该病通常发生于产后20天,最多不超过42天。奶牛酮血症的发病原因与分娩、季节、泌乳量、饲料、遗传品种及母牛个体差异有关,常分为临床酮病和亚临床酮病2种。此病的特征为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乳产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应加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13.
酮病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为此,对酮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与其他疾病的关系以及防治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奶牛酮病是奶牛养殖中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是由牛体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引起的。该病多发于分娩后1-8周的高产奶牛,在临床上以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本文试述其病因及致病机理,提出该病临床型和亚临床型的诊断方法,并给出有效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5.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笔者对奶牛酮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诊治措施进行了详细叙述,全面总结了该病的研究现状,为生产上减少经济损失,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周政 《中国乳业》2019,(6):53-54
奶牛酮病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异常所引起,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对奶牛的泌乳性能影响极大,继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奶牛养殖场(户)对该病的认识水平,笔者就近期某奶牛场发生奶牛酮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进行简要的阐述,旨在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奶牛酮病是围产期奶牛常见的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群发性代谢病,该病主要以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为特征,常表现为低血糖症、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升高、脂肪肝、糖原水平下降等。酮病多发于高产奶牛,可对奶牛业造成巨大损失,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奶牛酮病对提高奶牛养殖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奶牛酮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如果对该病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检测和预防,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对奶牛酮病的病因、检测方法、科学预防和治疗进行研究,以利于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奶牛酮病又被称为牛酮血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体内物质代谢失调类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牛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奶牛养殖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奶牛泌乳量不断提高,使得奶牛酮病的发病概率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给养殖户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探寻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3-6周常见的代谢眭疾病。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酮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酮病发病的原因复杂,发病后造成的危害很大,因此研究酮病的发病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酮体检测制度和防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