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至县石城公社新溪大队是个生产茶叶有数百年历史的老祁红产区。地处皖南山区,云雾尖海拔高达六百四十四米。靠近黄山多雨中心。茶园土壤属粉石夹土和砂性黄壤土,呈酸性反应,结构良好,是一个生态环境较为理想的茶叶产区。全大队有宜茶地一千八百亩(已辟茶园九百五十亩),耕地二百六十八亩。全大队人均茶园零点八二亩,耕地零点二六亩。茶农赖以生存的主要是茶叶。去年全大队农业收入二十四万元中,茶叶收入占十八万元。据新溪第二生产队调查,八一年的总收入中,林业收入只占百分之八点二七,农业收入占百分之八十八。而在农业收入中,粮油收入只占百分之十六点五六,茶叶收入刚占百分之七十点二四,实际金额为二万六千六百六十七元一角  相似文献   

2.
徐卫兵 《茶业通报》2001,23(3):27-27
岳西位于皖西南大别山区 ,1 998年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境内风光秀丽 ,环境优美 ,气候宜人 ,是发展茶叶生产的理想之地。全县共有茶园 42 6 6 .7hm2 ,开采面积 2 733.3hm2 ,年产干茶 1 40 0t,产值 2 40 0万元 ,茶叶生产已成为我县农民致富 ,财政增收富民富县的支柱产业。但是我县茶叶生产还存在许多问题 ,重要表现在 :1 .生产效率低 ,我县茶叶平均单产为 51 0kg hm2 ,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 .生产效益不高 ,我县茶叶平均亩产值不足 6 0 0元 ,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茶园良种化水平低。全县无性系良种…  相似文献   

3.
茶叶被誉称为临安“三宝”之一。临安县现有13.7万亩茶园,年产量在7500吨左右,居全省、全国前列,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近三年来,临安茶叶年产值已达4000万元以上,占全县农业产值的25%,年创汇达5000万元,占全县创汇的40%;茶叶收入占农民年收入的10%;茶叶税收每年在500万元以上。因此,调查和研究临安茶叶的合理经营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调查与研究拟从临安茶产销现状入手,分析正反方面,提出新的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我县59年茶叶数量翻一番,力爭百斤百元,提高采摘工效,各公社党委会根据茶叶产量,茶区分布,以公社、管理区或片为單位,在党委会、总支部直接領导下,于3月12日—18日,分別进行采茶、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东阳县岭脚大队地处半山区,共196户,有投产茶园49.9亩,新发展茶园114.4亩,付业队分二个操作组共23人,去年大队茶厂共加工茶叶50余担(包括部分邻队茶叶),1979年平均担价182.20元,比全县平均担价高16.20元,比全社七个茶厂平均担价150.40元高31.80元。该大队根据历年责任制经验教训加以总结提高,在1980年试行“六定一奖”制。现将有关具体办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辉 《茶业通报》2011,(3):124-125
1茶叶生产现状金寨县现有茶园9467hm2,年产各类干茶4500t,产值1.5亿元。全县茶园均通过了无公害认证,已有15家加工厂通过了QS认证,5家企业茶叶基地通过了有机茶产地认证。全县现有茶叶初制厂213家,机械多为半配套的设备,生产中低档炒青茶叶为主,全县炒青产量约2500~2700t。目前全县从事  相似文献   

7.
浅谈石台县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台县地处皖南山区腹地,是《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确定的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产茶县,是安徽省重点产茶县,现有茶园面积4773hm^2,全县茶叶“三品”基地认证达100%。2012年茶叶产量可达到3500t,一产产值1.5亿元,全县涉茶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多元,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茶叶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处安徽省前列。  相似文献   

8.
歙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出口茶生产基地,1988年与1984年对比,全县茶叶产量达1206.6万公斤,增长37.2%;茶叶总产值达9242.4万元,增长144.97%;全县共征茶叶特产税616.2万元,增长139%。短短5年间,充分显示了改革的威力。然而,在茶叶生产和销售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宏观失控,微观受阻。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虎邱公社萍州大队千亩茶园亩产跨百斤、总产超千担、持续五年增产增收是我县第一个年产茶叶超千担的大队。现茶叶单产、总产均居全县首位。 1977年全大队茶叶总产仅有839担,平均单产也只有82.3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充分调动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1978年以来,茶叶产量、产值稳定上升,连续五年增产增收。今年茶叶总产1840担,比1977年839担增长了一倍多;茶叶单产也由1977年82.3斤增至180.3斤,提高119%,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有280亩的茶园单产在300斤以上,主要经验是:政策落实,科学种茶。  相似文献   

10.
我县茶叶生产,一九八一年产量达到一万七千四百二十一担,比历史最高产量四千六百三十四担(即1936年)增长二点八八倍。一九八二年春茶一季,全县生产干茶10768担,其中收购量9268.71担,平均每担价154.70元,投放金额141万元(不包括减税加价14.8  相似文献   

11.
荣光明  钱子华 《茶业通报》2005,27(3):110-111
茶业是岳西山区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全县现有茶园6400hm2,其中开采茶园4666.7hm2,年产干茶1750t,年产值7900万元,其中名优茶700t,产值4300万元。全县获国家有机认证茶园53.3hm2,绿色食品认证茶园366.7hm2,无公害认证茶园无性系良种茶园733hm2。全县成立茶叶协会组织28个,县内外固定茶叶销售窗口229个,人均茶叶收入超过500元的重点村12个,茶叶单项收入超过万元的农户655户。为做大做强茶业经济,使之成为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第一主线,农民增收的第一渠道和农村经济的第一产业,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分析全县茶业现状时,发现良种是茶叶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2.
茶叶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县传统特产和重要出口商品。建国以来,我县茶叶生产为繁荣本县经济和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从1983年后茶叶市场出现疲软,我县大宗茶出现了茶园面积减少,产量徘徊,尤其是1990年,茶叶产值也出现了大幅度下降。据农业部门测算,全县大宗茶产值由1989年的947万元减少到1990年的594万元,净减产值达353万元,税收减少109.43万元,茶农人均收入减少23元。这些引起了全县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领导、茶叶科技人员及茶农的关注,就宁国县茶叶生产如何走出低谷迈上新了台阶纷纷献计献策。为此,本文拟从宁国县茶叶生产的现状和前景,探讨振兴宁国茶叶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许爱国 《茶业通报》1999,21(2):12-13
1现状茶叶是我县的拳头产品,也是县乡财政和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据统计,全县仅茶叶一项每年可收特产税500万元,大部分产茶乡镇的财政收入,70%以上来自茶叶特产税。罗坪乡年财政收入30万元,其中茶叶特产税达20万元。由此,茶叶初制加工厂也星罗棋布地...  相似文献   

14.
茶叶是太湖传统农产品,是县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全县农村经济、农民收入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县十五个乡镇,十一个乡镇产茶,涉茶农户近5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3,茶农12万,涉茶从业人员20万。2012年全县茶叶总产1628.14t,茶叶总产值1.49亿万元。2012年全县共有茶叶加工厂89座,年加工能力2300t。自2010年以来,全县新建、改建清洁化茶叶加工厂37座,每座年加工能力20t以上,其中寺前清洁化茶叶加工厂年加工能力200t。全县茶叶加工全部实现机械化。通过几年发展形成了北中、寺前两个产茶大镇,其茶园面积分别达1667hm2、1066hm2。北中镇望天村是本县茶叶专业村,全村有12个组701户茶园面积206.7hm2,户户种茶。  相似文献   

15.
兴安白果     
兴安县是我国白果主要产区之一。主要分布在半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高尚、崔家、白石和漠川等八个公社,全县共有白果树五万六千多株。1983年白果产量达200多万斤。这里出产的白果核大、肉嫩、品质好。一直畅销国内外,每年出口、外调占收购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相似文献   

16.
岳西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腹地,辖28个乡镇,372个行政村,40万人口,全县土地总面积237086.28hm2,林地177850,87hm2,是全省重点产茶县之一,是1985年全国十大新创名茶“岳西翠兰”原产地,为全国名优茶生产基地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县现有茶园6200hm2,其中采摘茶园4267hm2,年产干茶1600t,产值59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茶叶收入165元,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11.8%。岳西的茶叶产业现已成为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茶叶产业,县委、县政府和茶业主管部门审时度势,抓住创建省级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的有利契机,将无…  相似文献   

17.
临安县位于天目山东麓,苕溪上游,是一个富饒的丘陵地帶。全县有十二个公社三个鎮,总农戶63770戶,27万人口。在生产內容上,主要为粮食,同时盛产茶叶、蚕絲和筍干。其中茶叶收入占副业收入的22.4%,在我县国民經济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汉寿县月明潭公社谷家冲大队属岗山陵区,有11个生产队,279户,1253人,耕地面积1250亩,山林900亩,现有茶园400亩,其中幼龄茶园50亩,这些茶园有30%,是解放前的“老祖宗茶”70%是1958年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新茶园,新茶园中约有一半,由于播种和管理粗放,茶树未老先衰,因此,茶叶产量不高,质量低劣,1980年以前,全大队每年茶叶收入只1~2万元。1979年冬,大队党支部为了积极发展茶叶生产,夺取茶叶优质高产,按照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在茶叶生产上,推行包产到组、到户的责任制,此后,从实践中又不断总结、完善了包干到户的责任制,并长期稳定不变,有效地调动了茶农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
五八年我县根据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方针,办了七个茶场,今年全县又办了5个社办茶场,71个大队办的茶场。茶场显示出种种好处:(1)大大地促进了茶叶生产的高速度发展,那里办茶场,那里茶叶生产就形成了高潮。例如八都公社吴山大队茶场建起后,先由  相似文献   

20.
德清县的乡村茶场,是由六十年代初原大队茶叶专业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据统计考证,全县六十年代有六十七个茶叶专业队,七十年代增加到七十四个,八十年代初发展到一百一十二个(其中占社办9个,大队办93个),到一九八五年调整后还有九十九个(其中乡办8个,村办91个),经营茶园七千九百七十四亩六分,(其中八五年投产面积7478亩),要占全县现有茶园总面积一万五千七八五十二亩的百子之五十一;年产干茶一万四千零七十九担,也占全县八五年总产量一万八千一百七十一担的百分之七十七点四八。实践证明:乡村茶场成了茶区乡村致富企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体现茶叶集约经营,造就种茶能手并向种茶能手集中,有利科学种茶,实现优质高产稳产的示范基地和商品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