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2年引进水稻旱育秧技术,经过五年的试验研究,前四年侧重于旱育秧的播种量,移栽叶龄、密植规格、秧床培育、丛括本数、适宜播期、氮肥施用等方面研究。1997年,侧重旱育抛栽、秧床除草、技术体系、再生稻旱育、制种旱育、旱秧避害、秧床控水、优化技术等方面开展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一、早稻旱育秧栽培技术研究试验设在长汀县农科所,供试组合为协优64,进行旱育秧与湿润秧二大技术对比。从育秧到大田管理,两种育秧方式均按各自的栽培特点与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在水管上,旱育秧前期以露为主,排灌结合;湿润秧前期寸水护苗…  相似文献   

2.
山丘区早稻僵苗原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稻僵苗在我省山丘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每市减产70~100公斤,严重的减产150~200公斤,个别的坵甚至毁苗重播。本研究因地制宜地应用“洞庭湖区早稻僵苗研究”的科研成果,对山、丘区早秧僵苗原因及其防治进行了试验示范与推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试验设计 浏阳县历年早稻僵苗发病面积5~15万亩,每亩少收100~150公斤。我们在文家市  相似文献   

3.
我县从19 83年开始试种杂交早稻威优35和威优98,三年来亩产在500公斤左右,每亩大田用种量3—3.5公斤,全生育期120—125天。由于生育期偏长,用种量偏多,致使杂交早稻难于推广。为了把杂交早稻尽快普及应用到生产上去,实现早稻高产,我们在1986年进行了杂交早稻威优49旱秧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一、经济效益 威优49旱秧栽培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一早二高”。 “一早”即成熟早。威优49育旱秧可在3月20日左右播种,比水秧早播 5— 6大, 4日20日左右抢晴天移栽,比水秧早栽8—10天,在7月20日左右成熟,比水秧早2一S天。 “二高”是单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双杂配套的季节矛盾,确保杂交早稻适时播种,提高出苗率和成秧率,节省大田用种量,祁阳县近年试验了温室育秧方法,并在杂交早稻生产上应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温室秧具有下列生育特点 1.成秧率高,节省用种 温室秧由于播种后置于人工控制的适宜环境生长,因而有出苗快,出苗整齐,成苗率高的特点(表1)。  相似文献   

5.
1993年早季,在安海镇芹柄村进行杂交早稻抛秧试验,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品种杂交早稻组合汕优016。 (二)供试材料采用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农业实验厂出产的育秧软盘,每片460孔穴,亩需50片。秧田管理采用湿润育秧。 (三)试验方法:试验地为砂壤土,没软盘育秧抛秧、软盘育秧手插、常规秧手插三个处理,重复三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0.02亩。3/18播种,7/21成熟,全生育期12.5天。抛秧田亩抛2.04万丛,基本苗8.42万苗;盘秧手插田亩插1.98万丛,基本苗8.1万苗;常规手插田亩插1.96万丛,基本苗8.08万苗。大田施肥灌溉等田管均按常规管理。结果与分析 (一)秧苗素质考查杂交早稻软盘育秧,秧苗株高19.4厘米,比常规秧矮4.7厘米,单株绿叶数12片,单株带蘖数为2.82蘖,白根数为15.9条,茎基宽0.52厘米。  相似文献   

6.
对杂交早稻旱秧和水秧分蘖发生,成穗和结实进行了定点追踪比较,结果表明,旱秧分蘖发生和成穗优势明显,不仅发生数和成穗数较水秧多,且分蘖发生和成穗高峰节位以及一次分蘖穗粒数和单穗最大的节位分别较水秧低一个节位,旱秧小苗分蘖产量优势主要表现为大穗优势,而中苗和大苗分蘖产量优势秀现为穗数优势。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广西的水稻育秧产业化始于平南县1990年春商品化供秧的温室工厂化育秧,而有计划地开展育秧产业化则自1997年开始。目前已形成集中连片育秧、旱育商品秧、抛秧商品秧、工厂化商品秧多种形式。1998年水稻育秧产业化试点达5764个,插(抛)大田面积达2744万hm’,比1997年扩大了2277万hm’。其中抛秧商品秧示范点543个,抛栽大田面积1.63万hm‘,旱育商品秧示范点228个,插大田面积044万hm‘,工厂化育秧商品示范点43个,建工厂对座,抛(插)大田面积0.40万hm’,集中连片育秧示范点6003个,抛(插)大田面积24.97万hm’。(二…  相似文献   

8.
早稻直播栽培的大田生长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2年在江西进行的早稻直播栽培试验示范表明,早稻直播具有省工、省本、高产的特点。分析了早稻直播栽培的大田生长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早稻穴盘旱育抛秧出苗成秧快 ,发根力强 ,抛栽后大田期植株地上部生长迅速、旺盛 ,并且省工、高产 ,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但旱育抛秧培育壮秧技术难以掌握 ,而在使用了水稻壮秧营养剂后能显著提高秧苗素质 ,抛栽大田后缓苗期短 ,穗分化提前 ,能提高成穗率和穗粒数 ,增加产量。早稻穴盘旱育抛栽既有穴盘抛栽省工、省力的特点 ,又有旱育秧苗根系发达的优势 ,在晋安区新店镇深受农民的喜爱 ,通过试验和示范表明 ,在其它栽培措施基本一致的前提下 ,应用穴盘旱育抛栽技术能提高水稻产量 5 % ,但是培育旱育壮秧的技术措施在生产上难以到位 ,尤其是…  相似文献   

10.
1981年以来,,萍乡市桐木乡为了增加早稻种植面积,压缩晚稻专用秧田,以增加稻谷总产,1981-1982年分别在全乡不同土质、肥水管理及光照条件的山区、丘陵、盆地进行了杂交晚稻旱土育秧试验示范,获得了成功。成片面积产量验收结果,平均亩产达432公斤,最高的示范户和典型丘亩产达580公斤,比相同管理的水秧亩产提高20公斤。 实践证明:推广杂交晚稻旱土育秧,既可增加早稻种植面积和早稻总产,又可以充分利用旱土秧在大田分蘖早、快、多的优势,增加成穗数,提高晚稻单产。 旱土育秧方法简便,要求做到: 一、掌握“三期”、卡住“二最” 汕优2号掌握在6…  相似文献   

11.
早稻种衣剂筛选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6种种衣剂对早季水稻种子进行包衣。经筛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种衣剂对早稻种子发芽率无不良影响。能不同程度提高成秧率及秧苗素质,大部:分种衣剂处理能提高早稻产量。其中。友缘护苗、优富8号处理的单产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浙江生物型2SB处理的单产比对照.增产达显著水平,友缘护苗、优富8号、浙江生物型ZSB三种种衣剂可在建瓯市作为早稻种子包衣剂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2.
吡嘧磺隆是新型稻田超低量选择性内吸传导性的横卧豚类除草剂,经我们多年试验和应用示范,不仅对稻田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防效优良,而且对稗草也有较高的活性,具有杀草谱广、用药量低、环境污染少的优势。毗吨磺隆对秧苗安全性好,每公顷使用10%可湿性粉剂150~225g,催芽播种的早稻秧田和直播大田秧苗,出苗率和成秧率不受影响,可放心使用。盲谷播种田块不宜使用毗呼横隆,因为,处理秧苗畸形芽比率比对照增加29.7个百分点,成秧率比对照减少15.75个百分点。从防除种草角度看,宜在播种后立即用药,因为,从盆栽试验结果看,毗嘴磺…  相似文献   

13.
为示范推广水稻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以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为依托,连续3 a在江苏省淮安市稻麦示范基地开展了钵苗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系列试验,并在此基础上,从育秧营养土和秧床制备、播种、摆盘盖无纺布、秧田管理、大田整地、移栽、肥料运筹、水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总结集成了配套的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4.
谢在希 《作物研究》1995,9(1):20-22
早稻生育期间的温度,日照和降水量等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秧苗素质和成秧率,大田基本苗数与有效穗增减密切正相关,结实率主要取决于抽穗天气因素,成熟期气候特点对结实率,千粒重均有影响,最终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5.
泸县是四川盆地双季稻主要栽培区域之一,杂交晚稻历来以水田多蘖秧为主。近年,部分农民从节约秧田出发开始自发地搞旱地多蘖秧。1992年,县农技部门在调查总结农户的“晚杂”旱育多蘖秧经验的基础上,在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指导下,借鉴日本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早稻旱育秧技术,大面积示范推广了杂交晚稻旱育多蘖秧技术。据统计,1992年全县示范杂交晚稻旱育多蘖秧3.32万亩,旱秧栽插面积占晚稻的17%;其中,在通滩镇、胡市镇设置的同田对比试验结果,旱育多蘖秧平均亩产313kg,比水育多蘖秧亩增产23kg,约增产7.9%;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1 杂交晚稻…  相似文献   

16.
程宏杰  陆裕志 《杂交水稻》1992,(3):12-13,17
通过两年试验示范表明: ABT4号增产灵在秧苗2~4时期或大田分蘖期喷雾,效果最好,有显著增产作用。ABT4号增产灵的促蘖作用略逊于多效唑。秧田期施用多效唑,移栽时用ABT4号增产灵浸秧根或大田分蘖期喷雾,效果优于各单项因素。  相似文献   

17.
寄秧期僵苗是削弱杂交水稻两段育秧增产、增益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县注意总结和推广寄秧期僵苗防治技术,取得较好成效。1985年,全县杂交水稻两段育秧面积48680亩,寄秧期僵苗面积仅36亩,不足0.l%,两段育秧比露地育秧每亩大田平均多收稻谷79公斤,增加收益20元左右。现将两段育秧寄秧期僵苗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僵苗原因 1.小苗超龄。要培育壮秧,寄栽时小苗叶龄以越小越好,但苗龄小,寄栽成活率较低,对整地的要求也高。生产上如果到2-3叶期才寄栽,这种小苗抗寒力弱,正处于从异养转入自养的过渡时期,胚乳养料已逐渐耗尽,又没有较强…  相似文献   

18.
一、提高“三率”,培育壮秧。杂交早稻用种量少,必须严格保证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和成秧率才能保证大田基本苗。  相似文献   

19.
徐世宏  包家爱 《中国稻米》1997,(2):26-27,30
广西上思县那琴乡排柳村位于广西十万大山脉,多属山冲田,人少田多,劳均耕种水田30多亩,多的达60多亩。常年插秧期长达1个多月,只能种植早稻,晚稻无法耕种,早稻产量低,历年早稻单产未突破6000kg/hm2。针对该村的这种情况,1996年广西区农技推广总站下达到防城港市农技推广站的抛秧试验示范项目,安排在上思县那琴乡排柳村进行。经区、市、县、乡四级有关专家联合验收,该试验示范点早稻塑盘旱育秧抛栽面积3.42hm2,平均单产8160kg/hm2,比手插对照秧平均单产5850kg/hm2,增产39.49%,打破了该村历年水稻单产不到6000kg/hm2的…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双两大”栽培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莫正 《作物研究》1991,5(1):35-35
杂交水稻“双两大”栽培是双株寄插、两段育秧、大蔸原蔸移栽的简称。这种栽培方法的主要优点有5个方面: (1)增产。据近年各地30次对比试验统计,“双两大”栽培比常规的一段秧栽培每亩平均增产52.2公斤,即增产11.7%。 (2)省种。杂交稻采用“双两大”栽培,早稻一般每亩大田只用种2公斤,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